蘭 偉,劉 青 (阜陽師范學院生命與食品工程學院,安徽阜陽 236037)
草莓(Fragaria ananssa Duch)屬薔薇科草本植物,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草莓果肉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其維生素B1、B2、C等含量都明顯高于同類其他水果;果肉中糖分、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同比高于其他水果[1-2]。草莓不僅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對腦溢血、動脈硬化、冠心病、骨質疏松、貧血等都有一定的保健療效,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水果。此外,草莓的深加工前景也比較可觀,草莓果酒、草莓果汁、草莓果脯、草莓醬、草莓護膚品等草莓加工產品層出不窮,這也為草莓的大規模種植提供了可靠的市場需求保障。
草莓是在20世紀初傳入我國的,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后,我國的草莓種植已經初具規模,且種植面積仍在迅速擴大。目前全國的草莓種植面積已經突破10萬hm2,約占全國果樹種植面積的5%左右;草莓品種也從以前的單一品種跨度到現今的 2 000 多個品種[2-7]。
安徽省阜陽市草莓種植起步較早,20世紀40年代就有草莓種植的記錄。20世紀60年代,受草莓在國內風起的影響,阜陽也開始較大面積引種種植,幾十年來發展不算迅速,至今全市草莓種植面積已突破2萬畝(1 333.33 hm2)大關,在安徽省范圍內種植規模僅次于長豐縣。
近年來,阜陽草莓種植面積增長迅速,2009年草莓種植面積為400~467 hm2,2011年草莓種植面積已經跨過了1萬畝(666.67 hm2)大關,2015年增長到了 2萬畝(1 333.33 hm2),阜陽草莓的種植區域比較分散,最大的是潁泉區,有10余個草莓專業合作社種植草莓,其次是臨泉縣、潁上縣、潁州區,另外,在界首市、潁東區等亦有種植,只是面積比較分散。
阜陽的種植品種比較雜亂,因為沒有統一的種苗來源,阜陽的草莓種苗來路差異很大,其中“豐香”和“甜查理”居多,也有引進其他草莓品種,但推廣范圍有限。
阜陽草莓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首先,阜陽草莓的整體栽培技術較低,配套技術跟不上要求,很多草莓難走出本市,喪失了地區競爭力;其次是阜陽各個區縣發展不平衡,多圍繞城市郊區,傳統種植區分布很少;再者就是種苗繁育方法落后,種苗質量差,從而導致產品質量不高[3];最后,當屬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扶持范圍太小。深受這一系列問題的困擾,阜陽草莓產業發展規模難以擴大。
2.1 種植面積分散 雖然阜陽草莓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但種植面積比較分散,其中潁泉區草莓種植面積最大(1 200 hm2),是阜陽市草莓種植規模最大,種植區域相對集中的區域。潁泉區的草莓種植主要集中在聞集鎮,全鎮33個行政村幾乎每個村都有種植;潁東區的草莓種植面積約33.33 hm2,全區各鎮幾乎都有種植,分布相對較多的地方是插花鎮、袁集鎮、還有棗莊鎮等;潁州區的草莓種植面積20 hm2左右,分散程度和潁東區差不多;臨泉縣的草莓種植沒有太大規模,全縣加起來不過33~40 hm2,一般都是沿路零星分布的;潁上縣、太和縣各有13~33 hm2,而且也都是沿路分布的;界首幾乎沒有規模化的草莓種植。由于農戶沒有發展大規模種植的觀念,這些地區的大規模種植戶很少,這樣的分散分布給阜陽草莓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難題。
2.2 種苗品質差 由于農戶主要草莓種植品種可選范圍狹窄,大多數農戶都以種植“甜查理”為主,雖然引進了很多品質較好的草莓新品種,但種植的面積都比較小,推廣范圍不夠。傳統品種“豐香”由于長期無性繁殖導致種苗品質退化,種苗的長勢放緩,產量也相應下降,果實中畸形果、小果都明顯增多,病蟲害的危害也增強。另外,農戶思想還比較落后,總是買一些比較便宜的來路不明的種苗,而不會購買價格相對較高的脫毒種苗。雜亂的種苗,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草莓生產管理的差異,以及產品品質的差別,這就導致阜陽草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品牌建設。總體上還是因為阜陽沒有專門的草莓育苗機構,導致本地草莓種苗質量較差。
2.3 栽種管理不科學 草莓的栽種時間在每年8月中下旬左右,一般8月中旬要進行分苗,然后進行移栽,11月中旬扣棚,11月底下花,12月中旬初果,從12月中下旬到次年6月都是采收期,在這一過程中,分苗移栽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但阜陽外出勞動力太多,勞動力不足,嚴重制約了草莓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草莓重茬問題嚴重,而阜陽草莓種植區的農作物結構比較單一,農民根本不套種其他農作物,所以重茬危害更加嚴重。再次是田間管理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指導,農戶沒有科學的指導方案作指引,可謂“農藥亂施、化肥亂撒”,N、P、K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退菌特、多菌靈、苯醚甲環唑等農藥都會嚴重超標,最終導致果實的農藥化肥殘留物一般都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再加上農戶為了自己的草莓提前上市,都會噴灑一些生物激素催熟,這就直接導致果實的口味下降,影響本地區草莓的銷售。這一系列問題也是阜陽草莓產區能否真正做大最難克服的問題。
2.4 設施及灌溉設備簡陋 阜陽的栽培設施比較簡陋,以前是竹木棚(竹木棚的抗災害性比較差,大風大雪都會給它帶來滅頂之災),現在稍有改觀,很多用一面坡式的磚棚(磚棚的抗災害性雖然比竹木棚要好,但采光效果差,而且磚棚利用以后拆卸也比較麻煩),也有改用先進的一面坡式的鋼架棚(鋼架結構的穩定性和采光效果都比較好),但數量很少,所以阜陽需要加大草莓大棚方面的改進。草莓的灌溉利用滴灌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滴灌可以節省水資源,而且可以供給草莓最適量的水分,不會因為灌溉過多或過少影響草莓生長,總體來說是便于控制。但阜陽很多農戶為了節省成本而減少必要的投資,有的索性連滴灌設施都不安裝。草莓棚膜也不例外,長壽無滴膜是最好的選擇,無滴膜可以防止棚膜上的水滴滴到草莓上,影響草莓品質,但農戶很多會因為價格問題而選擇不合格的劣質膜。這些設備簡陋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十分影響草莓果實品質,進而影響品牌建設。
2.5 產后銷售缺乏保障 合肥長豐草莓以合肥為依托,北京昌平草莓以北京為依托,它們在近距離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最方便、最快捷地解決了銷路問題,從而省去了諸如長途運輸、保鮮、銷路等一系列問題。阜陽雖地處交通要道,交通發達,但阜陽本身是一個農業大市,自身的消費能力有限,所以阜陽就要考慮運輸問題。盡管阜陽本身交通發達,但阜陽的草莓產區比較分散,草莓的收購就需要浪費一定時間,所以在短時間內很難將草莓運輸出去,進而延遲上市時間,不僅導致草莓品質下降,草莓價格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阜陽草莓產區比較分散,缺乏大規模種植戶,零星的草莓種植散戶充當著主力軍的作用,這些散戶根本沒有能力建立保鮮設施,所以農戶一般都會選在草莓八成熟左右將其采摘,這樣草莓的糖分積累不夠,直接導致草莓風味下降。散戶種植給本地區的草莓市場帶來了很大的競爭,但是散戶種植很難在外地市場站穩腳跟,這也導致了阜陽草莓沒有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銷售不暢通。以目前阜陽草莓產區的規模來看,這些問題還不太凸顯,但要想把阜陽草莓發展成一個可觀的產業,這些問題都是難題。在這些問題還沒有凸顯之前,阜陽的農業部門應該提前做好戰略部署。
3.1 優勢分析 阜陽發展草莓種植產業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首先,阜陽的地理位置優越,它坐落于廣袤的皖北平原之上,屬于傳統的農業區域,自然條件非常優越,相對沒有受到太多工業污染,適宜草莓的生長。其次,阜陽市交通便利,省內高速公路縱貫全市,國道省道方便快捷;同時京九鐵路也橫貫全市,北部可很快到達北京、天津等一線大城市,南部又可快速到達廣東、深圳,東部亦可快速通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便利的交通使得阜陽草莓潛在市場巨大,也為阜陽草莓提供了可靠的市場保障。再者,阜陽的氣候比較適宜,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數2 500 h左右,年平均氣溫約12℃,無霜期大概200 d,年降水量700 ml左右[10],各項指標都能滿足草莓的生長。而且,阜陽的草莓產區位于皖西北大平原上,晝夜溫差很大,草莓生長的光照也比較充足,這些都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積累和風味的形成,從而保證了阜陽草莓的品質。阜陽屬于傳統的農業大市,人力資源豐富,擁有大量的勞動力,正好草莓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勞動力集約型產業,這樣既解決了本市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又能帶動農民致富。
3.2 發展戰略 阜陽市是農業大市,有關部門應該先有一個戰略考慮,研究市場發展規律,把草莓產業發展列為經濟作物中指點發展的品種。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出臺專門的配套措施,成立草莓辦,建立科研機構,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出適合本地區的草莓新品種。
在技術方面要克服連作危害,認真研究更加適合阜陽當地的草莓栽培技術規程。在品種方面有關部門應該統一規劃,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讓農戶的草莓成熟期有一個分批檔次。
政府的保障措施要跟上,為農民購買農業保險提供補貼,為農民發展草莓基地提供資金擔保貸款。另外,引導龍頭企業引進草莓深加工設備和技術,提高農戶種植草莓的附加值。
農戶應該組建合作社,向規模化發展,提前找好經銷商,為自己的產品提前找好買主,同時注重對產品的深加工,把單純的草莓種植做成一個規模的產業鏈。另外,農民要克服小農思想,注意經驗交流,要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路子。
3.3 具體做法
3.3.1 建立農資配送體系。為最大程度地給廣大農戶帶來實惠和利益,阜陽應該制定專門的政策,建立農資配送體系。學習北京昌平草莓產業發展經驗,做到農資供應到地頭,產品市場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網絡化,讓廣大農戶坐在家里就能獲得最優質的種苗、肥料、技術指導等。
具體內容是:首先在潁泉區最大的草莓生產區——聞集鎮草莓發展聯盟,統籌管理阜陽草莓產業的發展,起到配送農資,掌握市場行情,還有網絡銷售,技術服務等作用。通過該聯盟讓農戶可以在自家的地頭解決生產、管理、銷售一系列問題,真正把方便帶給農戶,在整個草莓生產過程中為農戶提供幫助。
3.3.2 建立育苗平臺。要想做大做強,首先就必須有一整套完善的體系。阜陽草莓產業存在的問題就是事事都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科學技術作指導。2010年北京昌平區在區內及河北赤城高海拔冷涼地區建成種苗繁育基地266.67 hm2[7-8]。阜陽雖然和北京昌平區的規模相差很大,但根據自己的需求,阜陽也應該建成一個66.67 hm2左右的標準化草莓種苗繁育基地。有了好的種苗才能種出好的草莓。北京昌平區積極引進世界一流種苗企業進駐昌平種苗繁育基地,合肥長豐也與北京華耐種業有限公司有合作,阜陽更應該加大與外界的合作,積極引進草莓種苗企業,通過引進草莓種苗企業,一大批優新草莓種苗可以落戶阜陽。這既可以保證阜陽草莓種苗的質量,還可以保證阜陽的草莓品質不落后。
3.3.3 構建及推廣栽培技術體系。進一步加快草莓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發和集成。阜陽應該以草莓產業科技需求為導向,整合阜陽師范學院、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智力資源,以及一些民營科技企業人力、物力資源,對制約阜陽草莓產業發展的科技瓶頸和關鍵性技術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先試驗后推廣,先做好田間栽培對比試驗,然后組織農戶現場參觀,培育示范戶,由其現身說法,與種植戶交流談心,提高新技術的親和力和吸引力,使新技術逐漸走進種植戶心里,而得以自覺推廣。在此基礎上,建立阜陽市草莓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同時,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舉辦現場參觀、示范操作及種植能手巡回技術報告等形式進行技術培訓,從而提高廣大種植戶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水平。此外,在新品種引種篩選、草莓病蟲害綜合防治、草莓連作障礙防治、草莓優良品種選育方面還應多做工作。
3.3.4 注重品牌建設。品牌的效應是巨大的。針對當前普遍存在草莓產品外包裝簡單,部分包裝與其實際質量嚴重不相稱,草莓生產的標準化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草莓產品沒品牌,以及質量意識、品牌意識不強的現狀,應加強草莓產品日常檢測,確保產品優質、高產、安全、衛生,做到經常化、制度化。采收的每批次草莓產品都要進行嚴格的抽檢,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禁止使用綠色食品標志,配合項目實施企業進一步建立、健全草莓生產標準體系,樹立優良的產品形象,以草莓產品大品牌爭大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良好的草莓品牌效應,以此來推動草莓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北京市昌平區已經把草莓產業打造成了一個餐飲加休閑娛樂一體化的產業,這是值得阜陽借鑒的。阜陽草莓產業發展方向就是休閑型草莓產業,建設自己的品牌,創出自己的特色,打響阜陽草莓品牌。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世界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草莓也成為我國水果產業中發展最快的新興果種。2012年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在昌平召開對我國草莓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有生存的空間,就必須有自己的過人之處。阜陽草莓要想真正打響品牌必須要有以下方面作為保障:作為政府首先要有一個戰略部署,把草莓產業發展納為經濟發展的軌道上,出錢、出力、出臺政策扶持;作為企業,要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科學規劃;作為農戶則應該認真落實科學種植方法,科學管理,保證草莓品質。只有以上3方共同努力,才能打好阜陽草莓這張牌。
[1]高鳳娟.我國草莓發展方向[M]//草莓研究進展(一).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8-11.
[2]鄧明琴.談談我國草莓發展中的有關問題[J].落葉果木,2007(3):22-27,37.
[3]廖明安.園藝植物研究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196-198.
[4]唐深楠,楊秀瑗.草莓無公害栽培[J].草莓研究進展,2004(3):3 -7.
[5]郁俊誼,楊吉安.草莓保護地栽培新技術[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45-49.
[6]葛會波.草莓高效益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223-226.
[7]雷家軍.草莓生產現狀及展望[J].中國果樹,2008(1):49 -51.
[8]陳春秀.北京地區草莓套種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模式[J].中國瓜菜,2008(6):44 -46.
[9]王立府.北京市昌平區草莓生產狀況調查[J].溫室園藝,2008(6):26-27.
[10]農業部計劃書.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6-2015)[Z].2007.
[11]何水濤.河南草莓栽培概況[J].草莓研究進展,2009(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