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憲友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省環境與災害監測評估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 430077)
?
水利建設可持續發展芻議
任憲友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省環境與災害監測評估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 430077)
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即可持續發展對水利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豐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設實踐推動了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設可持續發展思路,即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推進水利建設制度創新;人水協調,加強水利現代化建設。
水利建設;可持續發展;人水協調
水資源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經濟資源,對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水資源是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水資源正承受著越來越大的需求壓力,水資源危機已被許多專家、學者及政府部門關注,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水與可持續發展是國際水資源研究的熱點,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和防洪保安等方面的作用愈來愈重要。水利是國民經濟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重要舉措,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即聚焦到水利改革發展,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我國水利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對傳統的水利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加強水利建設研究,解決水多(洪水災害)、水少(干旱缺水)、水臟(水環境及生態環境)和水越用越少(不可持續發展) 的對策與管理問題[1-2],從生態、社會和經濟等方面對水利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研究,為未來生態水利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研究水利現代化建設,分析水利建設對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水利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將水利建設放在自然-社會-經濟大系統中進行評價,總結水利建設的經驗教訓,通過相應的制度安排促進水利設施功能的發揮,促進區域水利建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更好地發揮水利建設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對實現水利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可持續發展對水利建設提出新要求,豐富新思路 水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對可持續發展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利建設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從生態、社會和經濟等方面對水利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研究,為生態水利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可持續發展研究要求對事關社會經濟發展的各產業、部門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微觀研究帶動可持續發展宏觀研究領域的發展。經過多年來的研究與宣傳,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當前可持續發展研究已經從思想啟蒙、發動轉向縱深的、微觀的區域可持續發展和部門可持續發展研究,涌現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礦產、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這表明,進行區域的、部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可持續發展研究的趨勢。
事實上,水利與社會經濟發展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社會經濟發展可以為水利建設提供更多資金、技術支持,而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水利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改變傳統的水利建設思路,從生態治水、持續利用水資源角度進行水利現代化建設。水利建設能夠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提高區域糧食生產、加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有明顯關聯效應,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會造成一定影響。不當的水利建設也會對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性造成危害[3]。
1.2 水利建設實踐要求進行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 傳統的工程水利在生態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移民安置、經濟效益發揮等方面遇到一系列問題,工程水利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等新的治水思路不斷提出,如何實現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由工程水利向生態水利轉變,是當前水利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通過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可以更準確地認識水利在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的地位,發揮水利建設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我國歷來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多年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解決水多(洪澇)、水少(干旱)、水臟(水環境)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總結過去水利建設的經驗教訓,科學評價水利建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正確認識“水利作為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需要與社會經濟相適應的發展,并適度超前”的論斷,從工程、經濟、社會、制度等方面找出影響水利建設發揮作用的因素,通過相應的制度安排與制度創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充分發揮水利建設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效益的同時,促進水利建設生態、社會效益的發揮[4-5]。
1.3 水利建設歷史經驗 從水利建設研究看,國內外對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水利建設規劃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國外水利建設看,水利建設已經先后經歷了單目標開發為主時期、多目標開發為主時期、法規和現代管理為中心的綜合治理時期,逐漸進入人水協調為主的可持續發展時期。為了更好地利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許多學者從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與水污染防治、水利及水利建設規劃、水利可持續發展、水權制度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發達國家在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生態用水,在重視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時,更加重視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水權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一定意義上說,發達國家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時期已經過去。我國水利建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受時代局限,研究偏重于水(能)資源開發利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方面,對生態需水、區域水利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較少,從區域整體角度進行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更少。但近年來,這方面逐漸有所加強,國家水利部先后啟動了“水利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中國水利現代化研究”等重大科研項目,對當前水利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促進了我國水利建設事業發展。另外,水利部先后在大連、甘肅張掖、漢江中下游地區等進行水利點代化建設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果[6-8]。
建國以來我國水利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國大規模水利建設,尤其是農田水利建設多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完成的,具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特征,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農田水利建設滯后,糧食生產水利保障能力不強;水利發展相對滯后,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水利發展體制機制不順,水管理制度不健全[9-10]。
2.1 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推進水利建設制度創新 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更好地進行水利建設,有必要從新的角度對水利建設進行重新認識,將環保理念、可持續發展意識、生態文明思路納入水利規劃與建設中,進行社會經濟制度創新嘗試,探索適合區域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水利現代化建設道路。從國際水利發展史看,人均GDP超過1 500美元,就會更多地關注如何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和治理污染。正常情況下,水利工程建設達到相當的規模后,基本建設投資力度會逐漸降低,水利發展戰略將由傳統的“工程水利”向對水資源實行綜合科學管理的“資源水利”、“生態水利”轉變,工程運營維護管理費用在總投入構成中的比重會逐步上升,水資源管理將成為水利建設的主要內容。水利建設在配合水利發展戰略轉變的過程中,將逐漸向水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傾斜,水利建設的社會、生態效益將得到更大的彰顯[11]。
2.2 人水協調,加強水利現代化建設 水利現代化建設應以流域管理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區域實施權威、統一、有效的流域管理,堅持防洪保安、人水和諧原則,發揮水在經濟-社會-生態系統中的多種功能,降低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區域水利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促進區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水環境保護[12]。
借鑒國際上最新的關于人水協調可持續發展時期水利建設研究成果,吸收我國在水利建設、水土保護等方面的經驗,應用區域關聯效應理論及3S技術,針對水利可持續發展實際進行研究,定量地分析水利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從經濟、社會、生態等角度全面評價水利工程建設的價值與作用,在肯定水利工程措施巨大作用的同時,科學地評價工程措施的負面效應,通過生態措施和社會經濟制度安排與創新,推進適合區域特點的生態水利建設。
[1] 伍新木,李雪松.保障水資源安全的關鍵是制度創新[N].光明日報,2004-08-18.
[2] 張光斗.對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的新認識[J].中國水利,2000(8):18-19,30.
[3] 邱德華.區域水安全戰略的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05(2):305-312.
[4] 劉樹坤.中國水利現代化和新水利理論的形成[J].水資源保護,2003(2):1-5,61.
[5] 于琪洋.水利的經濟學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05(3):10-14.
[6] 顧浩.中國水利現代化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7] 中國水利現代化研究課題組.國家現代化與水利現代化[J].中國水利,2004(4):24-26.
[8] 孫宗鳳.國外生態水利研究狀況分析與點評[J].水利水電技術,2003(11):21-23.
[9] 周學文.我國水利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1-03/23/content_1648671.htm.
[10] 陳瑩,趙勇,劉昌明.可持續發展水利的生態學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4):11-14.
[11] 魏糧綱.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初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4):105-107.
[12] 高俊才.水利建設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04(2):81-87.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REN Xian-you
(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CAS, Wuhan, Hubei 43007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enriches th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actic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i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s were put forward, namely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ystem innovation, human and water harmony,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and water harmony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871251);湖北水利重大科技招標項目(湖北省平原湖區水災害綜合控制標準與治理措施研究項目)。
任憲友(1974- ),男,山東巨野人,副研究員,博士,從事濕地生態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
2015-04-24
S 181.5
A
0517-6611(2015)17-2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