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王長寶,張淑蘭,薛 勇,戚曉利,程海濤
(1.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插花是集實踐性、藝術性、趣味性、觀賞性、實用性和商業性為一身的綜合藝術,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深受大家的喜愛,插花藝術課程是高校園林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為了加強對其他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培養創新能力,筆者面向佳木斯大學全校開設了插花藝術賞析素質教育公選課,幾年來學生選修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該課程從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要求出發,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觀念,在插花藝術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將學生能力培養和專業技能訓練貫穿于整個插花藝術教學過程中,以讓學生熟練掌握插花藝術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為目的,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范圍和掌握插花作品創作實用技能,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1]。通過長期的插花藝術理論與實踐教學,筆者主要從專業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方式及專業素質培養等方面進行探索性的教學改革,積累了一些經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學效果反饋較好。
插花藝術課程設計總學時為36(理論24,實踐12),園林專業大三時春季學期開設。由于學時數有限,只能選擇插花藝術的主要基礎理論和實用技術進行重點學習,以達到引領學生入門的目的。
1.1 理論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注意與時俱進,并不斷推陳出新,緊跟本學科、本領域的最新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汲取新成果、新知識、新技術,做好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完善[2]。通過購買并參考當前主要出版的多本相關教材,將授課內容設計為5大模塊:插花藝術概述(含義、特點與作用,分類與應用);插花藝術發展簡史(起源形式與發源地,東方式主要是中國和日本插花藝術發展簡史、西方式插花藝術發展簡史);插花的基本原理(五大構圖原理、六大造型法則、色彩配置等);插花創作的五大步驟、技巧與方法;東方式插花藝術、西方式插花藝術、禮儀插花等。內容均在參考近年來出版的主要相關書籍內容的基礎上,選擇重點且實用的知識進行傳授,以期使學生了解、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插花專業知識。
1.2 實踐教學內容 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將實踐環節設計為:①花材的保鮮與造型處理技巧;②東方式插花藝術作品創作;③西方式插花藝術作品創作;④現代禮儀插花藝術作品創作。教學目標為:①要認識和熟悉插花創作需要經常使用的各種花材與花器、各種工具材料等,常見作品創作使用的花材的識別;②掌握各種花材常用的保鮮、恢復和增強吸水能力并延長觀賞期的措施,學會花材主要的技術處理和藝術加工常用造型技巧。練習東方式常用的花型(直立式、傾斜式、平臥式、下垂式)、西方式傳統插花造型創作(如新月型、三角型、扇型、倒T型、S型、L型等)、現代禮儀插花花籃和花束、花車的制作技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隨意靈活性,在利用所學的插花藝術理論知識指導下,按小組進行團結協作、配合創作插花藝術作品加以模仿練習提高技能。
2.1 課程理論教學方法 學習和運用多種常見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插花藝術課程感興趣,努力激發、調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教學過程中本著由易至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學生的插花專業知識和實踐創作能力[3]。進一步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綜合并靈活運用多種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案例法、演示法、發現法、提問法和探究法等;采用啟發式、互動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式手段,活躍課堂氣氛。課堂教學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的培養[4-5]。
教學備課中加強和做好對課程內容的組織設計與全面思考。如導課方面采用舊知導入、科研報導導入、新聞導入、問題導入等多種方式;課堂教學中,明確教學的目標,提前告知每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并采取多種方式來努力突出教學的重點和突破知識難點,方法為播放動畫、視頻、圖片,以及聯系生活實際、科研進展等進行講解,或對相關問題進行啟發思維、深入探究;最后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強調需要掌握的重點。
2.2 課程實踐教學方法 每學期均為全校統一提前上報實驗用品計劃。開學初,插花所需補充的器皿和工具都能及時到位。一般實踐教學安排在“五一”之后,校園內的多種樹木處于盛花期,每次都盡量多地采集一些校內廣泛種植的自有花材(如山杏花、榆葉梅、紫丁香、李子等)、枝材(如紅瑞木、垂柳、松枝、鋪地柏等),以彌補經費緊張、購買花材不足等問題。鮮切花花材主要是在實踐教學前2~3 d,提前預定好所需花材種類、數量及花色要求,上課前材料由花店及時送到學校。學時一般以3學時為單位,實際上教學時間達到半天。
教師除了準備好所需要的花材和用具外,每次都準備和提供多本帶有大量優秀插花藝術作品彩圖的相關書籍、教材,供每組學生參考和模仿練習創作。向學生展示往屆學生創作的插花藝術作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相信利用所學插花專業理論知識,自己也一樣可以創作更好的插花作品[3]。每次實踐課,利用多媒體投影優勢,在屏幕上緩慢、循環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插花作品,學生在優美動聽的輕音樂聲中創造藝術美。
實踐教學過程中,首先由教師講解并在現場插制幾件插花藝術作品,使學生對插花制作的整個過程有大致的了解。其次,將學生分為3~4人1組,相互協作,利用集體的智慧創作完成符合主題要求的作品。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各小組有針對性地、耐心細致地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及易出錯的問題,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從專業理論方面給予熱心細致地分析指導,并親自動手示范操作、講解[3,6]。重點強調和指導學生對花材的技術處理與藝術加工造型,如花材的修剪、彎曲、綁扎、粘貼、固定等。作品創作完成后再進行細致整理,要求每個組對所創作的作品進行命名,在報告中寫出作品名稱、所用花材、創作意境、表達的主題。利用數碼相機、錄像機把所有作品認真拍攝下來,留底存檔,以填充、完善和拓展今后教學素材。
最后,進行插花藝術作品的總結分析和鑒賞環節。學生完成作品后互相觀摩并提取意見,通過欣賞并點評他人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來吸取彼此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師聽學生點評,可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再加以必要的點撥、總結,也培養了學生的插花藝術作品鑒賞能力[3,7]。
學生經過選材、作品的構思、花材的造型、色彩的搭配及與創意相配器皿的選擇、作品命名、整理等一系列操作實踐環節,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設計思想、開拓意識、審美意識和動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和鍛煉[3,6],學生的插花制作技能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2.3 課程教學手段 合理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并增加動畫效果[8]。結合相關理論知識,教學中配合展示大量主題鮮明的優秀插花藝術作品圖片,供學生學習和欣賞,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同時,教學手段再配以板書、掛圖等形式。插花藝術實踐性強,僅靠教學安排時間有限,每屆學生都成立了插花藝術課外實踐創作小組,可以培養插花藝術動手操作技能、創新能力與藝術素養等素質[4]。
在考核制度上,融入更多展示學生個性的內容,發掘創造性和主動性,注重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全面地掌握[2]。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考核為中心的考評觀念,積極探索建立新形勢下專業考查課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促進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考核方法改革將以往以“測試理論知識掌握”為主的考核轉變為“以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為主的過程考核。
該課程為園林專業必修課,考核方式為考查,考核方法采用平時全面考核、實踐操作、小測驗、小論文等形式進行[9-10]。成績評定為:總成績(100分)=平時表現(30分)+學習效果(30分)+實踐技能(40分)。平時成績:考勤考紀10分,授課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課堂提問對問題的回答理解程度和積極態度占10分,作業完成和輔導答疑情況10分;學習效果占30分:專業知識掌握和綜合能力提高占10分,結課小論文占5分,采取3次平時隨機小測驗檢查學習效果占15分;實踐技能考核40分:對花材的處理技巧10分,插花作品的藝術性和創新性10分,創作作品操作的熟練程度占10分,插花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占10分(表1)。
該校園林專業插花藝術課程已經開設了8年,教學效果反饋質量高,效果好。2007~2014年學校教務處對插花藝術主講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評價,評分均在90分以上。教師備課認真充分,教學嚴謹認真負責,思路條理清晰,知識系統性強,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講課內容深入淺出;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先進,內容豐富生動形象,語言講解精練,聲音洪亮;所傳授知識能夠密切聯系實際與生活應用,啟發學生思維,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教學質量高;注意學生藝術性、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藝術品位,深受好評。
[1]張海軍,張淑蘭,許龍,等.生物科學專業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模式體系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2):187 -190,193.
[2]何黎明.“插花藝術”教學實踐現狀和發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186-187.
[3]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1):55 -56.
[4]夏晶暉.應用型園林本科專業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8):160 -163.
[5]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6]郭克婷,黃志宏,王玉珍.插花藝術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2):10492,10494.
[7]林丹彤,董軍.插花藝術教學方法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23(1):161 -163.
[8]王少平,劉志紅,林紫玉,等.插花藝術實踐教學的展示形式探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10):121-123.
[9]劉慧民,車代弟,陳雅君,等.插花藝術精品課程建設的構思與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1):33 -34.
[10]黎科,鄒永東,張永夏.植物學創新性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309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