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超
打車市場可謂火的飛起。
年初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宣布合并引爆一地眼球。10月Uber宣布落地中國,并進行最新一輪融資,額度高達10億美元。預計此輪融資完成后,Uber的最新估值將飆升至70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人初創企業。
Uber的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宣稱“要占領全球每一座城市”,現在看來是快了。
“戰斗人生”
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一樣,年僅39歲的卡蘭尼克有著很多年的創業經歷,并且不會輕易滿足于現狀。無論是在美國的投資人還是競爭對手眼中,卡蘭尼克一直都是一個充滿斗志的“戰士”。
1998年,讀大四的卡蘭尼克首次創業建立了Scour網站,用戶可以下載盜版音樂和視頻,他因此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和一張法院傳票。美國唱片工業協會和音樂出版商等聯合起訴Scour侵犯版權,要求賠償2500億美元,于是卡蘭尼克首次創業毫無懸念地破產了。
Scour的失敗并沒有讓卡蘭尼克認輸,2001年他和小伙伴們又開了家新公司RedSwoosh。為了緩解公司的財務危機,卡蘭尼克決定不給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為他再次贏得了一張法院傳票——當地的稅務部門給了兩個選擇,罰款或者坐牢。
幸運的是風波過后公司逐漸發展起來,2007年卡蘭尼克賣掉了公司。那一年,卡蘭尼克31歲,成為了千萬富翁。
2009年,卡蘭尼克與合作伙伴開發了一款名為UberCab的軟件,他們和司機簽訂合約,以iPhone為計費器,讓高級轎車可以在閑時提供出租車服務,并在舊金山正式運行。這次卡蘭尼克沒有收到法院傳票,而是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公文,勒令停止營業。
當時爭論的焦點在于,UberCab并沒有出租車運營資質(Cab有出租車的意思),于是卡蘭尼克把UberCab更名為Uber,然后繼續在大街小巷運營。事實上不止是在舊金山,Uber在每一個城市的擴張都是一場戰役。
芝加哥和丹佛分別發了禁令阻止Uber進入,前者的市長郵箱被抗議郵件塞爆,后者則組織了一場示威游行。在倫敦和巴黎,憤怒的出租車司機舉行了罷工,抗議Uber的不當運營,卡蘭尼克立即宣布當地Uber免費,于是打不到出租車的市民紛紛下載使用Uber,一場全市罷工就此演變為Uber的全城推廣。
隨著Uber在全球市場的擴張,卡蘭尼克將重塑商業運輸系統作為自己的戰斗方向,Uber在舊金山的總部主會議室被命名為War Room(作戰室),他在各種場合抨擊出租車行業和監管機構,宣稱出租車行業即將滅亡。
對此,曾經投資過卡蘭尼克的美國企業家馬克·庫班評價:他只是想要打仗,而非贏得戰斗。
從3.3億到700億美元
許多創業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躋身“獨角獸俱樂部”。獨角獸公司指的是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
Uber成立后很快就迎來了投資人的好評。卡蘭尼克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加雷特·坎普在宣傳時提出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像百萬富翁一樣乘車。
2011年10月,美國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馬克·安德里森與卡蘭尼克進行了融資談判,因為估值沒有達到預期,卡蘭尼克選擇了放棄此次融資。僅僅一個月后,風投公司Menlo Ventures的謝爾文·皮舍瓦等人就為Uber投資了3750萬美元, Uber的估值一躍達到3.3億美元。
隨后幾年Uber融資額越來越高,2014年夏天估值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70億美元。而最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將使得Uber的估值飛升至700億美元。
Uber的高估值并不是偶然,卡蘭尼克開創的共享經濟模式為Uber帶來了飛一般的擴張速度。Uber不僅是一個高效的打車平臺,商業模式背后的社交屬性,將司機和乘客如同滾雪球一般凝聚在一起。
短短5年的時間,Uber已經覆蓋了全球300多個城市,在提供給潛在投資者的文件中,Uber的業務保持著每年300%的增長速度。
對于Uber的高估值也有人發出了質疑,美國風險投資家Mark Suster曾公開表示,在最近的幾個高估值案例中,進入了很多非風投圈的投資者,這些人多半是手頭有大量閑置資金想升值,但對于歷史價格缺乏理性的觀察。
63億砸中國市場
雖然Uber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非上市公司,然而在中國的戰役卻不同于其他地區。面對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挑戰,不想成為另一個Google、Facebook的卡蘭尼克,試圖在中國打造出一個升級版的Uber2.0。
為了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Uber落地上海自貿區,以“優步中國”作為獨立主體公司負責Uber在中國的運營。意識到無法以輕資產模式與來自中國本土的打車軟件開展競爭后,Uber在武漢投資建立了美國以外首個運營中心,并承諾未來在中國的投資總額將達到63億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卡蘭尼克加大了在中國市場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卡蘭尼克告訴中國媒體上半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中國。這些改變并非心血來潮,根據7月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專車市場規模高達4205億元。
盡管Uber的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強調,Uber與中國競爭對手有著品牌和產品上的差異化,然而突出拼車功能并沒有給Uber帶來多大的優勢。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國專車市場的份額分別為82.3%和14.9%。
另一方面,備受爭議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被認為會對Uber產生不利的影響。卡蘭尼克也在中國意識到戰爭不僅包括對抗,也包含了合作。在繼續加深與百度合作的同時,Uber中國又與中國太平達成了戰略合作,以規避私家車接入專車平臺的安全隱患。卡蘭尼克表示,引入中國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各國國情完全不同,一些情況下不需要合作伙伴,但中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