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睿
中國經濟進入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已成為共識,實體經濟受到諸多發展掣肘的情況下,實體企業與金融資本相互交叉融合,成為很多企業家的重要選擇。
李波|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融租賃無論是自己的行業特色還是產業政策方面,都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兩年多以來,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在交通、醫療、旅游,還有新能源,都做了很多的項目。
蔡詠|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年A股市場出現這么大的波動,是我證券從業20多年來沒有遇到過,高層對股票市場的四點建議非常重要:第一,建立融資功能完備的市場。第二,基礎制度扎實的股票市場。第三,市場監管有效。最后一點是對投資者的保護,要建立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的股票市場。
陳敏|交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所在的行業近幾年發展比較快,趕上了中國經濟比較好的成長階段。現在經濟處于新的轉型時期,作為融資方來說也面臨很多新的問題。金融租賃盈利從長遠來說,主要取決于對風險的識別判斷和控制能力,管控風險是我們這個行業本身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
叢林|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
我對金融驅動實業增長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應該相輔相成,大家都互相有需要,多考慮對方,實業的發展要考慮投資的回報,要考慮投資者的需求。我們站在金融的角度,也要想怎么為實業服務,因為畢竟產業是基礎。
鄧偉|億陽集團董事長
金融機構不能給企業雪中送炭,因為不是企業的錢,但是我們希望金融機構別撤離的太急,如果撤太急,把企業“抽塌了”,塌的企業多了,系統性風險就會連帶著金融機構。
傅強|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
信托公司是金融領域里最靈活和最有可塑性的金融平臺,和實業的合作應該是最有可為的。除了跟傳統的PE基金以外,也希望跟產業合作成立專門的產業基金。
黃晨|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杜邦已經213年,始終沒有進入金融領域,免不了會有一些收購兼并,或者也有一些剝離,當然也有一些資本運作。我們兼并的時候需要一些資本,需要一些資金,會有專業的資金和資本替我們做一些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李一|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
兼并收購變成一個非常大的主題,涉及到央企、民營企業甚至私募基金。現在還出現了不同形態的兼并收購形態。而且,最近A股企業走出去的比例非常之高,A股平均市盈率30倍,收購一個估值10倍的企業,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價值驅動。
盧廣山|中航機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航空工業現在處在了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創新發展、自主創新是我們主要的發展特點。從創新發展的角度,我們需要開放式的合作。如何共同推動技術的創新、推動航空的創新,是我們目前正在解決的關鍵問題。
錢翔|GE油氣中國區總裁
7月,我們的CEO來中國,有人問為什么在GE歷史上起了這么大作用的GE金融,現在要賣掉?他的回答是,“如果你有一塊錢投在實業上能給你17%的回報,投在金融上現在有8%的回報,你會怎么做?”
王德曉|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金融和實業是不可分割的,沒有實業整個經濟就是空的,但是反過來說,實業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市場經濟也不可能進行下去。
王乃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
北金所成立5年多以來,和各個金融機構合作,做了一些創新的事情,比如說委托債權投資業務,這項業務為實體經濟融資額超過1.8萬億。
王彤宙|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總經理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打造了一個資本控股平臺,把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基金都在平臺統一運作。我們的財務公司得到了銀監會的高度認同,是第一次國有企業的財務公司請外國獨立董事,進行完全自我運作、自我決策,這個平臺現在發展很快。
易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中國業務首席執行官
PPP模式是產融結合最好的結合點。當然,目前這個領域里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需要不斷探索。金融與產業的結合大有可為。
詹宏鈺|塔塔集團中國區總裁
外資機構在中國的發展,前兩年都極其受歡迎。最近幾年的感覺就是在夾縫當中求生存,我們還算是不錯的,去年的收入達到了130多億美元,這里面也有金融的支持,但更多還是靠產品和服務。
張旭陽|中國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在一個新的金融階段,金融業機構在不斷地變化自己的思路,更好的支持產業發展,這種支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保證投資的成功率。
趙笠鈞|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環保產業急需資金的支持,如何為環保提供一些更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因為環保帶有很強的公益性,如果沒有更好的綠色金融,啟動社會資本的進入將是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