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嘯寧,楊勝良
(1.湖南省保靖縣氣象局,湖南保靖 416500;2.湖南省鳳凰縣氣象局,湖南鳳凰 416200)
獼猴桃屬于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是一種落葉藤蔓果樹,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營養元素,被譽為“水果之王”,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栽培價值。它們主要起源于我國的中部、西南部地區和中部、東南部地區,目前以白心和紅心獼猴桃種植為主[1]。紅心獼猴桃是一種可食用與藥用為一體的水果,每百克鮮果肉含維生素C 100~420 mg,比柑橘高5~10倍,比檸檬高11~13倍,比蘋果高20~80倍。紅心獼猴桃果肉細嫩、香氣濃郁、甜爽可口、營養豐富,被稱為“果中之王”、“維C之王”[1]。紅心獼猴桃因外觀翠綠、無毛,果肉內部呈放射狀紅心,橫切面象光芒四射的紅太陽,故取名為紅心獼猴桃。該品種產量高、經濟價值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鳳凰縣位于湖南省西部邊緣、云貴高原的東端,地處雪峰山與武陵山脈之間,座落于東亞中亞熱帶季風區內。在氣候帶上主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夏無酷暑、冬暖夏涼、無霜期長等特點。由于大氣環流、自然地帶和地形地貌等諸因子的綜合影響,使鳳凰縣的氣候類型多樣,山區立體農業氣候突出,垂直差異和水平差異明顯,為發展農業生產、四季作物常青提供了有利的氣候條件。鳳凰縣2003年從外地引進紅心獼猴桃進行試種,經過5年的栽培試驗,2009年平均產量達27 000 kg/hm2,且果型適中,風味俱佳。實踐證明,紅心獼猴桃在鳳凰縣具有很好的適應性和豐產性。目前,鳳凰縣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從原來的不足66.7 hm2已發展到現在的2 340.0 hm2,鮮果產量4.2萬t,市場收購價16元/kg,相當于傳統種植收入的10倍,種植農戶獲得了較大的收益。筆者在此通過對鳳凰縣近30年氣候特征分析,結合紅心獼猴桃生長習性,分析其對光、熱、水等農業氣候條件的獨特要求,為生產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克服不利氣象因素的影響、趨利避害發展獼猴桃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1 氣溫 紅心獼猴桃屬喜溫、怕低溫、忌高溫的藤本果樹,正常生長要求年均氣溫10~18℃,最適宜年平均氣溫13~17℃,需要≥10℃年活動積溫3 500~6 000℃·d,以4 500~5 600℃·d為理想,光照不足、積溫太低,不利于紅心獼猴桃植株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質,影響果實營養物質和糖分的合成與積累,致使生產出的紅心獼猴桃鮮果品質、口感、風味差,成為劣質果[2]。當春季日均氣溫高于10℃時,紅心獼猴桃開始抽梢,開花的下限溫度為12℃,但以15~20℃最適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歷時130~150 d,需要活動積溫2 800~3 000℃·d。夏季高于35℃伴強光曝曬,易產生日灼果,降低果實品質;極端最高氣溫達40℃時,根系停止生長。秋末冬初,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開始落葉,進入休眠期;正常休眠需要20~30 d日平均氣溫低于7℃,否則休眠不足,翌年發芽不整齊,花芽有枯死、脫落現象。溫度在-12℃以下,易遭受凍害,影響其安全越冬,長期低溫甚至造成樹體死亡。無霜期要求在260 d以上[1]。
從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分析看,全年年平均氣溫16.2℃,平均最高氣溫20.7℃,平均最低氣溫12.4℃(僅出現1年),≥10℃活動積溫在4 831.7~5 002.1℃·d;5月上中旬開花期,平均氣溫分別在19.0和20.1℃,有利于獼猴桃開花授粉。開花到果實成熟的活動積溫為2 912~3 165℃·d,有利于獼猴桃的生長和成熟,雖然有些年份夏季存在35℃以上的高溫危害,但紅心獼猴桃種植地區也不超過4 d時間,不會對獼猴桃生長和產量、品質構成重大影響。進入休眠期的12、1、2月的平均氣溫分別為6.7、4.4、5.7 ℃,低于正常休眠期7 ℃以下20 d 以上的低溫天氣,確保了獼猴桃的正常休眠。鳳凰縣境內最低氣溫為-6.0℃,未出現-12℃以下極端最低氣溫,無霜期在277~350 d,加上山區立體氣候突出,也確保了獼猴桃安全越冬。通過分析對比可見,鳳凰氣溫條件適宜紅心獼猴桃的生長。
1.2 降水 紅心獼猴桃地上部葉形大而稠密,且根、莖木質部的導管較粗大,水分蒸騰量大,需水較多,屬耐旱性弱的水果樹種。獼猴桃種植以年降雨量在800 mm以上、空氣相對濕度在70% ~80%的山區才能生長良好[2]。由于獼猴桃根系淺、骨干根少、側根不發達,所以怕干旱。水分不足,會造成葉片萎蔫及落葉落花,甚至落果,并影響果實膨大,嚴重時會引起植株死亡;水分過多,容易誘發病害,根皮易變黑腐爛,枝葉凋萎,果實脫落,嚴重時造成根系缺氧,導致植株死亡。從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分析看,全年平均降雨量1 281.6 mm,年最大降雨量1 589.5 mm,最小降雨量925.2 mm;年蒸發量1 046.0 mm;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1%,完全滿足紅心獼猴桃生長需水較多的要求。尤其是前期雨水少,4~8月雨水多,非常適合紅心獼猴桃生長發育。
1.3 光照 紅心獼猴桃幼苗期喜蔭,忌強光直射,需要遮蔭才能生長良好。隨著樹齡的增長,要求較強的光照,充足的光熱時間和光熱強度是紅心獼猴桃生長健壯、葉片厚實、葉色濃綠的必要條件。要求年日照時數在1 100 h以上,需要40% ~50%的日照率(株間日照/自然日照),才能滿足紅心獼猴桃年生長周期的要求,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光照過強過弱均會導致樹體營養不良,造成落花落果,影響果實品質[2]。從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分析看,年平均日照總時數1 254.5 h,高值年達1 555 h,而低值年日照時數也有1 140 h;日照百分率為35% ~52%,完全能滿足其生長發育對日照的需求。另外,鳳凰縣日照時數在一年中月、季的分配差異亦十分明顯,日照時數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適合幼苗期喜蔭涼、隨著樹齡的增大需直射光的特性,為紅心獼猴桃創造了良好的氣象條件。
2.1 夏秋干旱 鳳凰縣位于沅麻盆地干旱區邊緣,夏秋季節常較長時間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南北往來的暖濕氣流多被雪峰山和武陵山所阻擋,越山后氣流下沉增溫,出現長期無雨或少雨天氣。根據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嚴重干旱為3年一遇,特大旱為12年一遇。如2013年6月28日~9月2日持續干旱65 d,6月28日~8月20日累計降水量僅為18.0 mm,較歷年同期偏少241.7 mm,打破該縣有氣象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最低值(1972年同期累計降水量29.9 mm)。持續的高溫干旱造成紅心獼猴桃枝葉萎蔫、干枯、落果及早熟,導致果實口味變差。
2.2 暴雨與山洪 山區暴雨強度大,易形成山洪,造成水土流失,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根據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暴雨平均每年出現3次,以5~8月出現的機率最大,占總暴雨次數的82%。如2014年7月12~16日,鳳凰縣連續5 d出現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過程,持續時間147 h,過程最大雨量達568.5 mm,其中7月15日一天最大降水量官莊鄉達284.6 mm。受連續強降水襲擊,引發大規模洪澇災害,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6 160 hm2,使種植在平地、稻田的紅心獼猴桃普遍發生漬害,導致枝葉凋萎、果實脫落。這次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造成鳳凰縣直接經濟損失12.48億元,受災人口19.8萬人。
2.3 嚴寒冰凍 每年的12月~次年2月為鳳凰縣隆冬季節,往往出現連續5 d以上日平均氣溫≤0℃的嚴寒冰凍天氣,極端最低氣溫一般降至-5℃左右,使越冬作物以及耐寒能力較差的果木遭受凍害。根據鳳凰縣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嚴寒冰凍天氣約3年一遇,以1月底~2月初出現機率大,為50%,12月和2月各占25%,持續時間一般3~5 d,特殊年份達22 d。如受地面強冷空氣影響,從2008年1月10日晚開始,鳳凰縣出現了明顯的降溫雨雪天氣過程,12日晚開始全縣出現降雪、凍雨和積冰現象,從13日開始出現-1.0℃以下冰凍天氣;25~28日低海拔地區連續4 d氣溫達到-4.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4.6℃,高海拔地區最低氣溫達 -6.5~ -7.5℃,極端最低氣溫 -8.0℃,冰凍持續時間長達22 d,為50年不遇。由于長期持續低溫冰凍天氣,截止2008年2月2日止,造成鳳凰縣3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損25 800 hm2,導致全縣直接經濟損失5.5億元。
3.1 加強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 氣象部門切實加強天氣監測預警工作,努力提高氣象預測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著力增強農事關鍵季節氣象服務的針對性、超前性、實效性;對紅心獼猴桃標準化種植基地的果農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不斷增強茶農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3.2 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 在紅心獼猴桃主產區設立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炮點,當旱情發生時,及時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最大限度地減輕旱災帶來的影響。同時,在紅心獼猴桃種植區建立加密區域自動站、農田小氣候觀測站、電子顯示屏和氣象預警大喇叭等,實時監測氣象要素變化規律,及時提供氣象預報預警服務。
(1)鳳凰縣氣候條件適宜,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夏無酷暑、冬暖夏涼、無霜期長等特點,具備紅心獼猴桃生長所需的溫、光、水、氣等氣象條件,雖然發生旱災、水災和冰凍天氣危害,但概率不是很大,對紅心獼猴桃生產造成的影響不是很大。鳳凰縣發展紅心獼猴桃是完全可行的,產業潛力大,前景廣闊。
(2)生態氣候條件優越,鳳凰縣山地立體農業氣候特征明顯,小氣候資源豐富,漫射光多,為紅心獼猴桃種植提供了廣泛的適生環境。
(3)選擇適應性強、抗病蟲、品質好、產量高、產值好的紅心獼猴桃品種;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pH 5.5~6.8、排水性良好,土壤質地為紅、黃、棕、黑沙壤或壤土,海拔高度在400~700 m且地勢較為平緩的地方建園較為適宜。
(4)加強對紅心獼猴桃種植區的氣象服務工作,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產品,能夠將氣象災害對紅心獼猴桃生產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1]朱道圩.獼猴桃遺傳育種研究現狀與展望[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1995,29(4):328 -336.
[2]葉茵,王天鏡.人工種植獼猴桃的氣候條件分析[J].貴州氣象,2013,37(4):4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