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2015年11月,中國最熱門的政治議題里,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還在升溫。在這場攸關中國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全局性會議結束之后,“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報告會召開”“經濟學部召開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中央宣講團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報告會在榕召開”,等等,學習貫徹這次會議精神的研討會、報告會在全國各地舉行。
10月26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6至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將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主持編制并完整實施的一個五年規劃,將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發展階段邁進的艱難躍升,將是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沖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關鍵一步。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這個關鍵時期的關鍵規劃,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國內的大江南北,覆蓋世界五大洲。自2015年以來,他五次外出調研、三次召開共計18位黨委“一把手”座談、出訪七個國家,擘畫“十三五”藍圖。
國內運籌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黨的優良傳統。毛主席早在1930年5月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p>
2015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的一次團組討論上,習近平對代表們說:“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規劃。這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規劃。”
而要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就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建設是社會發展的“推進器”和“壓艙石”,沒有經濟建設的保障,社會的進步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這是2015年5月,習近平在浙江主持召開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時的一番言論。習近平在座談會上指出,堅持立足優勢、趨利避害、積極作為,系統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他也強調,要清醒認識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把難點和復雜性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種風險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況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統籌兼顧。
“更充分、更深入、更周全,這樣的表述體現出習近平多次強調的底線思維。往壞處做好準備,往好的方面努力,這樣的思維方式將貫穿到‘十三五的制度中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梳一梳、理一理,對將要面對的風險有更加充分地認識?!眹倚姓W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十三五”規劃的最大任務是全面小康,所有貧困人口脫貧是“十三五”規劃的最艱巨任務。而扶貧問題也因此成為了習近平謀劃“十三五”的關鍵問題之一,他反復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
6月份,在貴州考察期間,習近平專門主持召開涉及武陵山、烏蒙山、滇桂黔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座談會。對于中國人民來說,“十三五”是消滅貧困、拔出窮根的規劃,是青山綠水、記住鄉愁的規劃,是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是發展自己、帶動世界的規劃,是擁抱小康、奔向復興的規劃。在那次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了“四個切實”的具體要求,強調“切實做到精準扶貧”。
而實際上,早在2015年1月,習近平在云南昭通市考察時就強調:“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現在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五六年時間了,時不我待。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絕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薄耙愿用鞔_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
“精準扶貧”一詞成了整個2015年,習近平帶動的十個熱詞之一。
除此,關于扶貧工作,還有兩件事讓他格外上心:
一是教育的事。在廣西談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他說,要抓好貧困地區的教育工作,把更多教育的錢投往西部、投往老少邊窮地區。“決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二是干部的事。他十分注重扶貧到位和干部培養的結合,好干部、后備干部就是要放在艱苦的地方、困難的地方,去磨練、培養他們。習近平曾自稱是“黃土地的兒子”,所以,他對哪兒才是培養干部最厚實的土壤,看得透徹。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三天之后,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決定于今年10月在京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習近平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人物、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
南開大學教授逄錦聚分析認為,經濟新常態在“十三五”期間會依然持續,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的速度、結構調整的步伐要比“十二五”末期快,創新驅動的力度要比“十二五”末期大。適應經濟新常態,“十三五”期間要牢牢把握經濟新常態的變化趨勢,因勢利導,駕馭、引領經濟新常態,促進經濟新常態健康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創新驅動。
有分析人士稱,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述的其對“十三五”的深入思考來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必將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
世界布局
時間走到了2015年,世界經濟已經高度融合,而中國經濟也成為了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督鹑跁r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為,“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約30%來自中國?!蹦撤N程度上,這印證了“中國一打噴嚏,全球經濟也感冒”的流行語?!笆濉彼{圖關乎世界經濟的走向,“將左右世界經濟能否復蘇向前”。因此,“十三五”規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對世界各國來說,中國“十三五”規劃,是世界經濟中一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高速列車,而中國,也將歡迎各國人民搭中國的便車。
據“學習中國”的大數據平臺統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踏出國門17次,兩次訪問聯合國,出席各種國際會議11次。習近平的外事足跡,給中國發展創造良好國際環境的同時,又謀劃了“十三五”的世界布局。
“中國全國兩會剛剛結束,對2015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們還將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相信在新的規劃中我們會找到中歐合作的契合點和新機遇”。這是2015年3月16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時說。
2015年9月,西雅圖這個位于美國西北一隅,被稱為“翡翠之城”“雨城”的美麗城市,因為將成為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一站而備受關注。
9月22日,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主題為“清潔能源與經濟發展”的第三屆中美省州長論壇并發表講話。在提到中美雙方要共同分享中美兩國改革發展的政策利好時,他說:“中國正在制定‘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我們將著力實行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标P于中美雙方如何努力發掘地方優勢互補的潛能時,習近平又指出:“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也是文明‘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點方向……兩國地方環保領域交流合作理應成為中美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兩年來,中國政府“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特別是沿線60多個國家的積極響應,而今,已經走到了逐步收獲的早期。在10月15日舉行的亞洲政黨絲綢之路專題會議上,習近平會見了外方的主要代表。他在會上指出,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中國將繼續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貫徹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區域合作。而后,他又強調,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實現共同發展。
四天之后,習近平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對英國進行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這是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
抵英的第二天,10月20日,習近平在下榻的白金漢宮會見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他高度贊賞了英國工黨在歷史上為中英關系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并希望工黨繼續為推動中英關系發展貢獻力量。他跟科爾賓談及中英的經貿合作,并告訴對方,中國正在制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相信中國的發展將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的機遇。
當地時間21日下午,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出席在倫敦金融城舉行的中英工商峰會并致辭。他就開拓中英合作新局面提出了四點建議,并指出:“中方歡迎來自英國的資金、技術、人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十三五規劃、‘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愿繼續向英國企業提供相關政策信息和良好投資環境?!?/p>
10月23日,習近平圓滿結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由曼徹斯特啟程回國。
距此三天,鎂光燈聚焦北京,十八屆五中全會拉開帷幕。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系列前瞻文章中,有學者對習近平勾畫出的“十三五”藍圖做了分析:“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深入研究是保持經濟增長的舉措和辦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既是理念又是舉措”——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想象一下,這樣的圖景將在之后的五年中得以實現,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如習近平所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十三五”藍圖之下,第一個“一百年目標”觸手可及,第二個“一百年目標”正向我們走來,我們應做好一切準備,以飽滿的激情、頑強的斗志去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