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杰, 楊玉中 HOU Jun-jie, YANG Yu-zhong
(河南理工大學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 焦作454003)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
隨著全球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 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意識到, 必須實施供應鏈管理來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優勢,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 而供應鏈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物資在供應鏈的流通中涉及從運輸、 儲存、 裝卸搬運、 包裝到最后配送等眾多環節, 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 其中任一環節有問題都會造成風險, 導致供應鏈的運行受阻。
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都是協作的關系, 在合作過程中任何一個企業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鏈條的正常運行。 2014 年8 月2日, 江蘇昆山開發區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一個汽車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爆炸, 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電鍍鋁合金輪轂, 是通用汽車的二級供應商。 由于發展歷史短, 技術不成熟, 管理不完善, 作為一級供應商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 一直存在著“ 散亂差” 的突出問題。 這些現象嚴重制約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加大了汽車制造企業與其合作的風險, 嚴重影響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對汽車制造企業合作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進行識別, 總結出4 個一級風險指標, 14 個二級風險指標, 然后用于基于中心點三角白化權函數的灰色評估方法對指標進行了評估, 以供汽車企業對供應鏈合作過程的風險進行管控。
汽車核心企業供應鏈上的合作者包括對運營產生直接影響的客戶、 供應商和競爭者等, 由此帶來的風險包括如下:
(1) 供應商風險
由于供貨不確定引起下游企業無法正常運作或日常運作受到影響, 從而使整個供應鏈有受損的可能性。 風險的來源可能由于外部環境不利或者內部人員失誤、 機器故障等客觀的原因, 或者操作決策失誤、 管理失當、 操作不慎等主觀原因。 我們歸納為價格風險、 質量風險、 缺貨風險、 供應商選擇風險四個方面。 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有缺陷, 參差不齊或者供應商缺貨都會造成企業生產受阻, 引起風險。 而如果供應商選擇不當, 數量不足或者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商一旦破產引起的風險更大。
(2) 銷售商風險
企業與不佳的銷售商或者委托代理商合作, 導致產品滯銷, 或者由于銷售商不及時反饋什么產品暢銷, 什么滯銷的信息而導致的企業不能合理生產導致的風險。 銷售商風險主要表現為委托代理風險和市場信息反饋風險。 銷售商的經營能力越差, 業績越差, 委托代理風險就越大。 而如果銷售商不及時反饋銷售情況越多, 風險就越大。
(3) 合作過程風險
供應鏈中各企業之間在相互合作過程可能由于缺乏溝通、 信息不暢等原因會導致各種風險的發生, 主要表現為戰略目標風險、 文化差異風險、 信任風險、 合同風險、 道德風險和利益分配風險。
戰略目標: 企業的戰略目標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 是企業生產管理活動的指導性方針。 與供應商的戰略目標同步有利于供應鏈的協調發展。 如果戰略目標發生沖突, 采取的行動就會不一致, 摩擦會不斷出現, 合作關系也會不斷惡化, 最后走向決裂。
文化差異: 由于各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零部件都來自全球各地, 這也使得企業內部跨文化的經營管理活動的大量增加, 由于各地不同的文化, 會造成許多誤會和不必要的摩擦, 影響了企業供應鏈的有效運作。
信任風險: 建立在合同基礎上的供應鏈各企業之間合作關系如果缺乏必要的信任, 必然是相互戒備、 內耗增加、 運轉不靈, 談不上高效率地應對市場變化。
合同風險: 是指合同中的各種風險, 包括遭受合同欺詐、 空頭合同、 合同陷阱、 供應商無故中止合同、 更改合同條款、 違反合同規定等的可能性及其損失。 合同簽訂后一旦供應商失信違反合同規定, 不能正常供貨, 企業將措手不及, 即使有所防備也要遭受一定程度的損失或陷入被動。
道德風險: 供應商為自己不能完全履行合同尋找借口, 把原因歸結為可以免責的外部環境的變化, 或者把原因歸結為合作伙伴(制造商) 的不配合等; 另外因為制造商不可能對供應商的產品設計加工過程進行全面監督, 供應商可能用偷工減料等方式, 為了節約生產成本而損害產品質量。
利益分配風險: 如果各成員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 企業會失去積極性, 違反合同或者故意出錯等不合作行為。 分配問題越突出, 導致供應鏈的風險越大。
節點企業風險: 節點企業如果進入或退出越頻繁, 供應鏈就越脆弱, 風險就越大。
(4) 信息風險
從信息傳遞帶來的風險和委托代理機制帶來的風險兩個方面來分析風險。 首先, 信息在傳遞和交流過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準確、 不能及時到達接收方等原因, 從而可能導致管理人員的決策失誤。 信息不準確、 不及時到達的越多, 風險越大。 供應鏈各成員處于自身利益考慮, 編造或者隱瞞數據, 導致信息不對稱越多, 風險越大。 信息的泄露和網絡安全也會導致信息風險。
其次, 在完成供應鏈的構建之后, 以制造企業為委托人與以供應商、 經銷商、 物流服務提供商等合作伙伴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關系即確立, 信息的非對稱可能誘發合作伙伴的道德風險; 尤其是在供應鏈構建之初或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 合作伙伴的道德風險發生的會高些。
灰色系統理論是我國控制論專家鄧聚龍教授于1982 年創立的。 它是一門研究信息部分清楚、 部分不清楚并帶有不確定性現象的應用數學學科。 灰色系統理論經過30 多年的發展, 已基本建立起一門新興學科的結構體系, 很多領域都在使用該方法進行科學研究。 1993 年劉思峰教授首次提出的基于中心點三角白化權函數的灰色評估方法, 隨后該方法被大量運用于各類評估實踐。 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 部分確知, 部分未知, 具有很高的灰色性, 因此本文運用灰色評估方法對供應鏈的合作風險進行評估。
對于風險指標, 一般將風險等級劃分為5 級, 低風險、 一般風險、 較高風險、 高風險、 極高風險。 然后分別賦值1、 2、 3、4、 5, 介于兩者之間的賦值為1.5、 2.5、 3.5、 4.5。 然后采用專家打分法, 制作問卷向有資深實踐經驗的專家匿名調查, 進而可以獲得他們對指標的評定值。
根據供應鏈風險的風險分類等級, 設評價灰類序號為e,e=1,2,3,4,5。 為了描述上述灰類, 需要確定評價灰類的白化權函數。 白化權函數的構建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本文采用基于中心點的方法, 確定其相應的灰數為及白化權函數fh如下:
進而求出所有專家對第i個指標的灰色評價權值, 并令最后得出該評價指標的評價矩陣為:
權重的確定我們可以運用層次分析法, 結合各專家對指標重要度的判斷得到:
由指標的權重和權矩陣可得到綜合評判矩陣K:
根據綜合判斷矩陣可以求出最終評價結果P=KS, 根據計算結果, 可以確定評價等級。
以某汽車制造企業為核心的制造企業供應鏈為例, 對其進行風險評價。 其主要的風險因素如表1 所示。

表1
以供應商風險R1為例, 通過10 位專家打分得到的樣本矩陣為:
對于評價指標R1屬于第e個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系數x1e計算如下:
對于評價指標R11的各個評價灰類的總評價灰類系數:
計算灰類評價權向量r1e:
同理可得:對于評價指標R11可得灰色評價權向量r11:
最后, 可計算出r12,r13,r14等其他評價指標的灰色評價權向量。 然后可以得到一級評價指標R1的灰色評價權矩陣:
對于權重采取層次分析法, 得到4 個指標的權重如下:
由評價權矩陣和權重向量, 可以得到:
最終可計算R1評分等級p:P=W1*R1*K=S*K=2.7123;
可以看出R1風險屬于中等偏小風險。 同樣, 可以對其他風險進行評估其大小。
由于汽車供應鏈的復雜性, 存在風險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本文對汽車制造企業合作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進行識別, 總結出供應商風險、 銷售商風險、 合作伙伴關系風險和信息風險等4 個一級風險指標, 并細化為14 個二級風險指標。 然后采用灰色理論里的三角白化權函數對其進行評估, 并通過算例驗證了其可行性。 本文有助于汽車企業在進行供應鏈風險管理的時候有效的評估風險, 進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控制風險。
[1] 劉思峰, 黨耀國. 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118-123.
[2] 李志方, 程國平. 基于灰色系統的供應鏈風險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8(24):85-88.
[3] 趙陽. 供應鏈合作風險與防范[J]. 稅務與經濟, 2008(2):39-42.
[4] 李剛. 汽車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J]. 上海汽車, 2009(4):24-26.
[5] 王安, 陳之寧, 胡浩然. 基于三角白化權函數的武器裝備研制項目技術風險評估[J].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0(6):58-59,69.
[6] 陳芳, 李青, 郭員. 基于端點三角白化權函數的醫藥行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體系的模型[J]. 商業會計, 2013(15):50-52.
[7] 劉思峰, 謝乃明. 基于改進三角白化權函數的灰評估新方法[J]. 系統工程學報, 2011(2):244-250.
[8] 孫波, 于立春, 滕曉紅. 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風險問題研究[J]. 東北電力大學學報, 2007(3):30-33.
[9] 晚春東, 王雅林, 齊二石. 供應鏈系統風險識別與評估研究綜述[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7(6):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