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攀 孫克剛 郭躍升 郭良進 和愛玲 張運紅 劉寶云 周尚勤
(1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鄭州 450002 2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 鄭州 450002 3 山東省土壤肥料總站 濟南 250000 4 山東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責任公司 高唐 252800)
目前,農業生產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氮肥、磷肥和鉀肥,但在常規施肥條件下我國氮肥、磷肥、鉀肥的當季利用率均比較低[1]。腐植酸有機肥具有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等優良特性[2~5]。腐植酸與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6]。嘉有黃腐酸有機肥是通過秸稈深度利用技術,提取造紙廢漿中的黃腐酸成分,生產出生物黃腐酸系列產品。該產品水溶性好,可用作基肥或追肥,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有機營養和生長必須的調節劑[7]。
本試驗通過采用不同用量的黃腐酸有機肥在新鄉地區和駐馬店地區冬小麥上進行肥效試驗,旨在篩選出黃腐酸有機肥在冬小麥上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為黃腐酸有機肥在其他地區冬小麥以及其他農作物上應用提供參考。
試驗設在新鄉市延津縣平陵村和駐馬店市農科院試驗農場進行,土壤分別為潮土和砂姜黑土,在試驗前取耕層(0~20 cm)土壤,化驗土壤理化性狀,見表1。

表1 供試土壤基礎肥力Tab.1 Basal soil fertility of experiment soil
供試作物為冬小麥。新鄉試驗點供試品種為鄭麥379,駐馬店試驗點供試品種為鄭麥366。
黃腐酸有機肥由山東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該肥料N-P2O5-K2O含量≥10%,黃腐酸含量≥30%,中微量元素含量≥4%。
試驗共設7個處理,見表2。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表2 試驗處理Tab.2 Treatments of experiment
新鄉試驗點小區面積24.5 m2,播種鄭麥379,播種量127.5公斤/公頃。駐馬店試驗點小區面積20 m2,播種鄭麥366,播種量127.5公斤/公頃。每個小區之間、區組間均設置保護行和走道。收獲時,每個小區進行單打單收,按照技術要求統一進行考種和測產。試驗田種植方式及田間管理措施均采用試驗點大田常規作業方法。統一播種,統一打藥,同一作業當日完成。
2.1.1 不同處理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新鄉試驗點冬小麥產量的影響見表3。可以看出,各處理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7>處理6>處理2>處理1(CK)>處理5。與單獨施用常規化肥的處理1(CK)相比,除處理5減產外,其他各處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增產幅度為6.2%~21.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1與處理4、處理3、處理7之間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處理3與處理7之間差異不顯著。處理5產量降低210千克/畝,減產2.5%,但與處理1(CK)之間差異不顯著,說明施用黃腐酸肥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常規化肥施用量。
由以上結果可知,在各施肥處理中,以處理3、處理4、處理7效果較好。如果考慮肥料成本,則處理3的經濟效益好于處理4和處理7。因此,新鄉試驗點鄭麥379的施肥方案建議采用處理3的施肥配方和施肥措施,即基施氮肥90千克/公頃,磷肥90千克/公頃,鉀肥90千克/公頃,黃腐酸有機肥150千克/公頃;追施氮肥90千克/公頃,黃腐酸有機肥150千克/公頃。

表3 不同處理對新鄉試驗點冬小麥產量的影響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wheat yields in Xinxiang
2.1.2 不同處理對小麥成產因素的影響
新鄉試驗點小麥收獲后考種結果見表4。可以看出,各產量差異構成因中,與處理1(CK)相比,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對產量的影響較大,基本苗、最大分蘗變化不大,基本與處理1(CK)保持一致。

表4 不同處理對新鄉試驗點冬小麥經濟性狀的影響Tab.4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wheat economical characters in Xinxiang
畝穗數變化與產量變化趨勢一致。與處理1(CK)相比,增施黃腐酸有機肥各處理畝穗數變化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7>處理2>處理1(CK)>處理5,除處理5略減少外,其他處理增加了0.4~3萬穗;穗粒數變化與產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5>處理6>處理2>處理1(CK)>處理7,與處理1(CK)相比,除處理7略減少了0.9粒外,其他處理增加了1.4~3.4粒;千粒重除處理4比處理1(CK)增加0.3 g外,其余他處理都比處理1減少,處理5減少最多,減少1.2 g。
綜上,在各施肥處理中,對畝穗數、穗粒數影響最大的是處理4,處理3、處理6次之;對千粒重影響最大的是處理5。
2.2.1 不同處理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駐馬店試驗點冬小麥產量的影響見表5。可以看出,各處理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2>處理7>處理1(CK)>處理5。與單獨施用常規化肥的處理1(CK)相比,除處理5比處理1(CK)減產外,其他各處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增產幅度為3.5%~17.8%。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1(CK)與處理4、處理3之間達極顯著差異水平,處理4與處理3差異不顯著。處理5產量降低286千克/畝,減產3.7%,但是與處理1(CK)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5 不同處理對駐馬店試驗點小麥產量的影響Tab.5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wheat yields in Zhumadian
綜上,在各施肥處理中,處理4、處理3效果較好。如果考慮成本,則處理3經濟效益比處理4好。因此,駐馬店試驗點冬小麥施肥方案建議采用處理3的施肥配方和施肥措施。
2.2.2 不同處理對冬小麥成產因素的影響
駐馬店試驗點冬小麥收獲后考種結果見表6。可以看出,各產量差異構成因中,與處理1(CK)相比,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對產量的影響較大,基本苗、最大分蘗變化不大,基本與處理1(CK)保持一致。
畝穗數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6>處理7>處理2>處理1(CK)>處理5;與處理1(CK)相比,除處理5略減少外,其他處理增加了0.7~3.1萬穗。穗粒數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6>處理5>處理1(CK)>處理7,與處理1(CK)相比,除處理7減少了0.4粒外,其他處理增加了0.7~3粒。千粒重由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6>處理1(CK)>處理2>處理3>處理7>處理5,除處理4比處理1(CK)增加0.6 g、處理6比處理1增加0.2 g外,其他處理都比處理1(CK)減少,處理5減少最多,減少0.9 g。
綜上,在各施肥處理中,對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影響最大的是處理4;處理5則造成畝穗數、千粒重減少,這與處理5冬小麥玉米產量減少的事實相符;各施肥處理對基本苗和最大分蘗數影響不大。

表6 不同處理對駐馬店試驗點冬小麥經濟性狀的影響Tab.6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wheat economical characters in Zhumadian
從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來看,新鄉、駐馬店2個試驗點各施肥處理與處理1(CK)相比,處理5略減產,但減產不顯著;其余處理均能使冬小麥產量增加,增產量為270~1781千克/公頃,增產幅度為3.5%~21.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2個試驗點處理4、處理3與處理1(CK)間差異性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配施黃腐酸有機肥能夠提高冬小麥產量;如果考慮肥料成本,則以處理3的施肥配方和施肥措施最佳,即基施磷肥90千克/公頃,鉀肥90千克/公頃,氮肥90千克/公頃,黃腐酸有機肥150千克/公頃;追施氮肥90千克/公頃,黃腐酸有機肥150千克/公頃。
從產量構成因素來看,影響產量差異的因素主要表現在畝穗數和穗粒數上。新鄉、駐馬店試驗點各施肥處理與處理1(CK)相比,除處理5畝穗數減少外,其他各處理增加了0.4~3.1萬穗;除處理7穗粒數減少外,其他各處理增加了0.7~3.4粒。綜合2個試驗點結果,說明配施黃腐酸有機肥能夠有效提高冬小麥畝穗數和穗粒數。千粒重除處理4增加外,其余各處理千粒重都有所減少,處理5減少最多。當常規中量化肥中氮肥用量減少50%時(氮180公斤/公頃,磷肥90公斤/公頃,鉀肥90公斤/公頃),冬小麥千粒重有所下降,2個試驗點產量分別降低210公斤/公頃、286公斤/公頃,減產2.5%、3.7%。說明氮肥是冬小麥產量影響較大的元素,但與常規中量化肥處理之間產量差異均不顯著,說明在冬小麥上施用黃腐酸肥料是可以降低化學肥料用量的。
[ 1 ]張玉樹,丁洪,盧春生,等.控釋肥料對花生產量、品質以及養分利用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4):700~706
[ 2 ]丁方軍,王洪鳳,吳欽泉,等.腐植酸緩釋肥料對花生農藝性狀、品質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腐植酸,2013,(2):13~16
[ 3 ]郝青,梁亞勤,劉二保,等.腐植酸復混肥對小麥產量及土壤肥力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2,(8):853~856
[ 4 ]李兆君,陸欣,王申貴,等.腐植酸尿素對小麥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22~324
[ 5 ]楊安民,王海潮,劉漫道,等.腐植酸鉀對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3,(1):30~32
[ 6 ]王曰鑫,秦慧娟.腐植酸的增氮解磷促鉀作用[J].腐植酸,2008,(4):27~32
[ 7 ]李小為,金俊艷.腐殖酸類肥料生產及應用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