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相 (大理學院,云南 大理671003)
GAO Wen-xiang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 China)
大理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臨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州府駐地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1 千米,是省會通往滇西6 州市的交通樞紐。2003 年,云南省政府提出將大理建設成為滇西中心城市、滇西物流樞紐?;谶@樣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發展定位,大理必將承擔越來越多的物流樞紐職能,能否抓住目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云南省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橋頭堡戰略機遇期,更快、更好地建成滇西物流樞紐,使大理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滇西地區商貿物流中心,這已經成為大理地方政府、社會各界,特別是建設規劃部門和物流產業界必須面對和深思的首要問題之一。基于這樣的現實,對大理物流產業現狀進行剖析,并提出下一步的發展對策建議變得很有必要。
初步核算,2013 年大理州地區生產總值(GDP) 實現761.0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2.0 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320.0 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79.0 億元,增長12.7%。
將2013 年經濟發展數據與2009 年進行對比發現:大理州地區生產總值4 年來凈增354.2 億元。根據大理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數據,2009~2013 年間,大理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均在12%~16%之間,經濟構成中三大產業結構也由2009 年的25.6∶35.8∶38.6 調整為2013 年的21.3∶42.0∶36.7。說明大理州4 年來通過調結構、保增長,實現了國民經濟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結構占比漸趨合理(如表1 所示)。
2013 年,大理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6.3 億元,比2012 年增長12.8%。全年貨物運輸總量7 406 萬噸,比上年增長3.7%。貨物運輸周轉量811 790 萬噸公里,增長3.2%。全社會客運量10 033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3%??瓦\周轉量873 580 萬人公里,增長3.4%。
與2009 年相比較,按可比價格計算,2013 年大理州物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比2009 年凈增15.56 億元,年度貨物運輸總量增加了759 萬噸,年度貨物運輸周轉量增加了137 673 萬噸公里,全社會客運量增加1 313 萬人次,客運周轉量增加88 515萬人公里(如表2 所示)。這些數據說明,隨著大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大理的物流總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在這一層面上來看,物流業的發展態勢基本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向。但從物流的實際增加量及增長率來看,目前大理物流產業發展速度與經濟社會的增速還不夠匹配。

表1 大理州2009~2013 年經濟發展數據 單位:億元

表2 大理州2009 年和2013 年交通運輸數據對比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理機場已開通了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多條國內直達航線,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航線網絡將日趨完善;鐵路方面,廣大鐵路、大麗鐵路已經開通運營,建設中的泛亞鐵路西線穿境而過,建成后可直達印度洋、緬甸直至新加坡,輻射臨滄的祥臨鐵路也已經獲得國家批準建設;公路方面,楚大高速、大保高速、大麗高速已經建成運營,已經形成了以大理為中心,通達周邊州市的高速路網格局,輻射作用進一步凸顯;州府下關至周邊各縣的公路已基本實現高等級化。已初步形成了鐵路、高等級公路、航空結合的立體交通網,初步具備了滇西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交通條件。
大理是云南省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云南西出緬甸、北上川藏的重要交通中心,還是我國連接東南亞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大理位于泛亞鐵路、公路西線和中線的交匯處,并且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的經濟發展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為大理州發展物流業、在區域經濟合作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云南省建設橋頭堡戰略的推進,滇西地區的交通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近年來,滇西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為作為滇西樞紐的大理的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伴隨著近年來云南省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的拓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處于滇西中心城市的大理的區域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有相應的物流產業為之服務,從而為大理物流產業發展壯大提供了社會需求條件。
近年來,得益于國務院物流業振興規劃的提出和云南省布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橋頭堡戰略,省,州各級政府部門都非常重視物流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從政策導向、宏觀管理等各方面都對物流業的發展進行重點研究。從上到下都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和發展規劃,極大地加速了大理乃至整個云南省物流業的發展。
大理地處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一直以來,由于經濟的欠發達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大理乃至整個滇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物流業發展總水平相對偏低。綜合來看,制約大理物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 物流業發展時間短、物流企業規模小。雖然物流現象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存在,但管理者、經營者真正開始重視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時間還不長,特別是對于地處落后地區的大理,開始重視物流業的影響起步更晚。同時,雖然目前大理有工商登記的傳統倉儲、運輸及郵政企業近400 余戶,但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業務分散、單一,很難實現規模化運營,企業為了生存,有時會出現不公平競爭現象,導致“多、亂、差”的物流現象依然存在。
(2) 經營方式單一,專業化程度低。由于規模小,專業化、信息化程度低,大理的絕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狀態,經濟效益不高。絕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只能提供運輸倉儲這樣的最基本的服務,還不能提供能帶來物流增加值的流通環節的其他配套服務,物流服務專業化水平整體較低。
維生素C咀嚼片:除了主要的維生素C,還有麥芽糊精、橙味香精、二氧化硅、檸檬黃等讓它變得能適口的添加劑。也就是說,接近一百塊錢的東西里,這些添加劑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不過這也算比較有良心的,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一片里還是含有100mg維生素C,和純維生素C片含量一樣。(雖然起碼有純維生素C片五倍的大小了)
(3) 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足、物流園區建設滯后。雖然政府對大理物流業發展有著很明確的規劃,但由于底子薄、起步晚等原因,還缺少大批的現代物流設施,導致物流成本高但運作效率不高,削弱了物流企業的利潤,限制了大理物流企業的壯大和外地有實力的物流企業的進入。同時,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建成到形成規模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導致現在大理作為滇西物流樞紐的優勢還難以很好的發揮。
(4) 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基本特點之一,而大理物流企業目前的信息化水平總體還比較低。多數物流企業還意識不到信息化對物流的影響,還只是停留在常規的運輸倉儲和搬運等工作上。另一方面,由于物流企業規模小,多數企業難以自己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缺乏能統一使用的類似于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之類的公共信息服務。
(5) 缺少專業的物流人才。雖然近幾年培養專業物流人才的高校很多,但是高校物流專業畢業的畢業生一般都是就業于規模大、有實力的企業,中小型的物流企業很難招到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物流人才,大理物流企業中大多數的企業幾乎沒有既了解現代物流知識,又會經營、管理物流企業的專業人才,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6) 物流公司種類有待建全。目前,大理的物流企業基本上都是以運輸、倉儲、搬運、配送為主業的傳統型物流企業,缺乏現代物流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和第四方物流企業這樣的專業性非常強的物流運作企業。
(7) 大理區域經濟發展還相對薄弱。雖然近年來大理經濟社會發展較快,但由于各種原因制約,一直以來包含大理在內的滇西的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大理乃至整個滇西的區域經濟發展還沒有形成很大的規模,其對物流的需求還很難以快速帶動物流產業的迅速發展。
鑒于大理物流產業有利、不利因素的分析,結合大理城市定位、交通地理位置和產業發展規劃,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云南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橋頭堡戰略,對大理未來物流業發展相關的工作提出以下對策:
(1) 結合所處的樞紐位置,充分利用目前所遇到的戰略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橋頭堡建設,調整產業結構布局,打造滇西產業高地優勢,提高本地區的區域經濟水平和競爭力,用產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來做實滇西物流中心、滇西交通運輸樞紐的地位。
(2)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物流園區建設。一方面,對現有的落后陳舊設施進行有計劃的更新換代,結合產業布局規劃和區域經濟發展布局進行配套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以提高物流產業的服務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加快已經規劃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建設力度,使其能盡快的形成規模,提高和鞏固大理滇西物流中心的優勢。
(3) 扶持一批有基礎、有條件的物流企業發展為龍頭企業。對于一部分基礎較好、條件較好的物流企業,應該通過政策引導、物流協會指導等進行幫扶,通過對這部分企業的經營方式、范圍、服務水平、專業化、信息化等進行調整和完善,使它們能較快發展和壯大,逐步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
(4) 構建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政府相關部門或物流協會應該建立大理物流產業使用的公共的物流信息平臺,讓更多的難以自己建設物流信息系統的企業能通過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來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務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
(5) 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一方面,物流協會應該發揮組織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物流業從業人員進行現代物流和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與本地區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機構進行合作,通過舉辦物流類專業,培養物流類的專業人才,從根源上解決專業物流人才不足的困局。
(6) 健全物流公司種類。在目前傳統型的物流企業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或團隊和個人組建現代物流中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以此來提升大理物流產業的總體水平,提高大理物流產業在滇西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7) 加快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步伐。應充分用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云南省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橋頭堡戰略的機遇,主動并快速融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孟中印緬經濟區的國際經濟交流合作。將經濟區建設所輻射到的產業及經濟區之間的通道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和通道優勢,真正做大做強大理乃至整個滇西地區的區域經濟,以此來帶動大理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更好地提升和發揮大理作為滇西物流樞紐的作用。
大理物流產業的發展如果能按照規劃按期推進,將基本能滿足地區發展規劃目標的需求。因此,能否結合城市定位和國家戰略部署如期推進物流配套建設,能否用好、用活大理所處的區域輻射地理位置優勢和國際大通道交通優勢,能否進一步優化大理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范圍、構成等,將是大理能不能實現滇西物流樞紐地位、能不能做大做強大理物流產業的關鍵。
[1] 大理州統計局. 大理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9~2013)[Z]. 2010-2014.
[2] 方艷. 河源市物流現狀及發展研究[J]. 物流科技,2012(7):19-21.
[3] 楊云星,楊學文. 關于大理“橋頭堡”建設的基本構想[J]. 大理學院學報,2011,10(5):16-23.
[4] 劉平,肖詩明,花旭兵. 西昌物流現狀及對策[J].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21(4):613-615.
[5] 馬金書. 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設的產業支撐問題研究[J].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8,9(5):127-129.
[6] 大理白族自治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大理州物流業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EB/OL]. (2011-03-17)[2015-01-10]. http://www.dali.gov.cn/dlzwz/5117227171227631616/20110317/25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