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香梅,任 曄,柏 臻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450000)
XUE Xiang-mei, REN Ye, BAI Zhen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Colleg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物流業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縱觀世界各國,物流業越發達,其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稅收作為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其政策的制定會影響物流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對物流業征收營業稅。營業稅全額計稅的特點使得物流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大,同時也造成物流業重復征收,稅負過重。近幾年,在我國大力發展物流業的背景下,對物流業征收營業稅,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國情,越來越制約物流業的發展。2012 年1 月1 日從上海開始的“營改增”試點拉開了物流業稅制改革的序幕。目前,“營改增”試點范圍已擴大到全國推廣試行,預計2014 年底全面實現物流業“營改增”的目標。
營改增后,物流業由原來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納稅人根據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是否超過500 萬元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稅率變化情況如表1 所示。
物流業稅收政策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實踐中稅收問題依然存在,成為物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1) 物流企業認定范疇不清晰。首先,政府出臺土地使用稅征收減半政策后,有些地區重新調整了土地級別,使得有些物流企業所使用的土地性質不明確,認定標準不清晰從而造成執行該稅收政策時導致有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嚴重受限。其次,部分倉儲企業雖擁有專業倉儲設施但在有些地方并未被認定為物流企業,因此未能產生相應的政策減負效應。
(2) 政府稅收支持政策落實不足,執行力不強。許多針對物流業新出臺的稅收支持政策在落實時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原因主要有:①政策解釋模糊,對政策的理解不透徹;②對行業情況和運作模式不夠了解。這種現象造成實務操作和政策導向存在較大偏差。
(3) 集團型物流企業內部進銷項稅額不匹配。集團型物流企業的組織結構通常采取集中制管理,總公司統一管控,下屬各子公司分散經營。在這一經營模式下,集團采購通常采用集中采購方式,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造成同一集團內部不同納稅主體間的進銷項稅額嚴重不匹配的狀況。
(4) 營改增使得部分物流業稅負不降反升。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大多數物流企業特別是交通運輸類物流企業稅負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貨物運輸業務征收的增值稅稅率偏高為11%,而現代服務業僅為6%。二是物流企業可抵扣的項目不足。其可抵扣的項目主要有倉儲及運輸設備的購置、燃油費和修理費等,人力成本、路橋費、房屋租金、保險費等主要成本都不在抵扣范圍。物流企業大多數的硬件設備都己購買到位,未來幾年有大額的固定資產購置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這方面產生的進項可抵扣稅額不會很多。而發生的燃油費、材料費、修理費等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全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進行抵扣,所以物流企業實際可抵扣的進項稅項目并不多。

表1 營改增物流業稅率變化表
針對部分物流業“營改增”后稅負增加的問題,要實施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設立扶持資金、確定好扶持對象。落實財政扶持政策既要做到規范操作、加強審核,防止該補不補,拖延補貼,失信于企業;又要視企業稅負變化情況,適時進行政策調整,努力避免企業產生依賴。從長遠來看,要積極研究增值稅全面推開后的政策措施。
(1) 設立“物流綜合服務”行業稅目。物流業包含的增值服務很多,在實際的經營活動中,這些服務上下關聯,相輔相成,無法明確區分。因此要把物流所涉及到的各個環節、各項業務進行統一,設立相對獨立的“物流綜合服務”行業稅目。這一方面降低稅收征管的難度,另一方面可促進物流業朝現代化、一體化服務方向發展。
(2) 降低稅率。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效果,物流企業執行11%的稅率是其稅負增加的主要原因。建議降低物流業增值稅稅率檔次以減輕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使得整個流通領域的成本隨之降低。
(3) 增加進項抵扣項目。如前文所述,物流業可用進項抵扣的項目并不多。可從以下兩方面加大增值稅進項抵扣項目:一是對于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支出相對固定的燃油費、修理費作為收入的減項,減除比例按照行業平均水平測算;二是逐步考慮將保險費、過路過橋費、房屋租金等支出納入增值稅進項抵扣的范圍。
(4) 針對不同規模大小的物流業設計不同的物流業專用增值稅發票。①針對社會零散個體和小型物流企業使用發票額度小、用量大,經營網點多等特點,設計物流業增值稅專用定額發票,并允許作為增值稅抵扣憑證。②針對大型化、綜合型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多元化、一體化方向發展的特點,為其設計物流業增值稅機打專用發票,來適應物流業“一票到底”的要求。
(5) 允許部分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合并繳納增值稅。物流企業網絡化的發展是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之一。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的網絡化經營,有利于對子公司、分公司的物流資源統一調配,提高效率。但是卻會造成各個經營網點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建議制定可以合并繳納增值稅的物流企業集團標準,允許符合條件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對其下屬子公司、分公司的票據進行整合,統一核算匯總成本并統一繳納增值稅。
(6) 對出口貿易物流服務實行零稅率。為促進我國國際物流業的發展,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建議對與出口有關的物流服務實行零稅率優惠政策,把出口退稅納入增值稅管理范圍,不再從國庫直接退稅。
(7) 鼓勵物流業提檔升級,減免企業購進先進設施設備的流轉稅。推動物流企業提檔升級,實現現代化有利于提升經濟活動的效能,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高效化運轉。物流業提檔升級,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還需購進先進設施設備提升軟硬件水平。應采取積極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刺激物流企業購進先進設備、提高現代化水平。建議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國內物流公司予以免征進口關稅和其他相關稅;倉儲業購進的建筑材料、相關服務和設備可以申請先征后退。
[1] 王民浩. 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研究及改革探討[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3.
[2] 彭壤. 物流業實施增值稅改革研究[D].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1.
[3] 張瑩瑩. 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D].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4] 劉揚帆. 中國物流業稅負問題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0.
[5]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關于物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情況的調研報告及政策建議[J]. 中國商貿,2012(15):8-10.
[6] 陳芳,鄭敏. 借鑒國外經驗優化我國現代物流業稅收環境[J]. 國際商務財會,2012(6):23-25.
[7] 王秀菊. 關于物流行業改征增值稅的分析與對策[J]. 中國總會計師,2012(5):135.
[8] 劉穎,彭壤. 物流業流轉稅:問題、改革設想與配套措施[J]. 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27(6):41.
[9] 許偉民. 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以無錫市為例[J]. 江南論壇,2011(10):33-34.
[10] 賀登才. 關于物流業推行增值稅改革的政策建議[J]. 權威論壇,2011(10):60-62.
[11] 龔輝文. 國外物流業稅收政策的比較與借鑒[J]. 涉外稅務,20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