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_郭允奎 編輯_曹爾寅 供圖_CFP 設計_孫星
5萬美國學生來襲,中國,你準備好了嗎?
特約撰稿_郭允奎 編輯_曹爾寅 供圖_CFP 設計_孫星
習近平訪美期間宣布,未來3年將資助中美兩國共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5萬中國留學生對于美國來說早已不是什么大數字,但中國如何“消化”5萬名美國學生卻是個不小的課題。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在歡迎儀式上,習主席明確表示:“我這次訪問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加深兩國人民友誼,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取得更大發展。”發展中美關系、拓展合作的關鍵是加強溝通,互相尊重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開展留學、交換學生等多種方式,幫助年輕一代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是消除誤解、加深理解的有效途徑。習主席宣布,未來三年,中美兩國將互派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去學習,這將是中美關系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然而,如何將習近平的訪問成果落到實處,如何做好準備迎接即將來華的五萬美國留學生,對國內學校和各級教育管理部門來說,卻是個不小的課題。美國學生還不到中國留美學生的十分之一。中國是美國學生海外留學的第五大目的國,排在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國家之后。201 4年,留學中國的美國學生總數為2萬8千多人,其中,短期(8周以下)項目人數占56%,中期(一學期)項目人數占38%,長期(一年以上)項目人數僅占3%。由此可見,相較中國學生留美的熱忱,美國學生對于留學中國的態度仍比較謹慎。
究其原因,肯定有文化的因素。大部分美國人的祖先就是從歐洲遠渡重洋而來,許多美國學生對歐洲國家自
郭允奎
近年來,中國學生留美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留學美國已成熱潮,且有越來越熱之勢。2014年,有27萬4千多名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然而,我們同時也注意到,對于到中國留學,雖然美國學生的興趣在慢慢增加,但來華的美籍華人,麻州國際教育集團(Massachusetts Education Inter national)總裁。歷任美國麻省大學總校校長中國事務高級顧問、中國中心主任、孔子學院首任院長、麻省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然而然地多了一分親近。語言文化相近、意識形態相同,使得他們幾乎沒有隔閡地接受歐洲文化。而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給他們的感覺除了遙遠,還有神秘,美國媒體對于中國的介紹難免片面,難以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對于美國學生來說,獨自一人到中國留學,哪怕幾個星期,都是巨大的挑戰,比如如何用英語與中國人交流就是個大難題。
拿最簡單的吃住來舉例,中美就存在很大差異。對于中國人來說,“民以食為天”,外出吃什么是頭等大事,不管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有中餐館,有榨菜辣椒醬,其他的都不叫事兒。然而對美國人來說,住在哪兒,有沒有獨立的浴室,有沒有抽水馬桶,有沒有網絡,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我們中國人習以為常的蹲便式廁所,對美國人來說,就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難題。曾經有美國朋友到訪中國,滿懷激情地想去北上廣之外的其他地方看看,結果,被公路旁邊的一個茅坑嚇得花容失色,堅決地憋了一路。
要消除美國學生心理上的這種抵觸情緒,幫助他們解決各種生活上的不適應,就需要一個專業化的管理團隊為他們提供包括行前咨詢輔導、簽證協助、項目選擇、住宿安排、語言準備、在中國的支持、旅行安排等全面的服務。此外,該團隊還必須熟諳美國學生的各種生活習慣,對中方的接待學校和機構進行培訓和指導。
如果說,生活方面的種種不適在短期內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克服和解決的話,對于美國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挑戰還在于如何適應中美兩國教育系統的差別,這也是阻礙美國學生來華留學的最根本原因。這些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美國大學全面實施學分制,根據每門課程所需的學時判定學分,學生只要在規定時間內修夠學分即可畢業。中國大學雖然已經開始采納學分制,但對學分的界定沒有明確的標準。留學中國時所上的課程能否轉化為美國大學承認的學分,成為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時首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美國赫芬頓郵報的專欄文章曾調查過美國學生不愿出國留學的原因,其中第一點就是擔心由于留學期間的學分無法累積而不得不推遲畢業。
第二,美國大學的課程設計早已實現標準化,每門課都有非常詳盡的教學大綱、清晰的課程目標、評估方式、課時安排、課堂活動、家庭作業、評分標準、學術誠信政策等等。而中國大學在課程設置方面與美國有所不同,標準也不一致,無法用美國的標準化課程來衡量。
>> 2015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出席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并發表演講。
第三,美國大學的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討論、團隊協作、實踐操作為主要教學模式。早已熟悉這種學習方式的美國學生初到中國,對于中國大學以教師課上宣講、學生課后復習為主的學習模式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為避免美國大學和學生對留學中國項目課程的疑慮,必須由通曉美國課程標準的專家作為橋梁,幫助中方設計能被美國大學認可的符合其學術標準的課程,也需要教育專家對學生進行課業和語言方面的輔導和支持,幫助他們適應在中國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讓美國學生在中國學習的課程體系與美國高校接軌,順利進行學分轉換,大大提高美國學校和學生對來華留學的熱情。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在三年內順利接收5萬美國留學生。
習主席此番訪美,史無前例地受到美國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也必將在年輕人中掀起新一輪中國熱。如今,美國有550個中小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比兩年前翻了一番。2014年,美國大學生學習中文的人數達到9萬人,比2002年增長了51%。習主席訪美后,這一增長趨勢必將持續。如果中國的學校和服務機構能夠很好地解決來華學生的生活和課業問題,相信美國學生來華留學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9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紐約接見華人學者時表示,此次訪美取得了圓滿成功,中國將與美國構建全方位新型大國關系。習主席幽默地說:“這次在西雅圖,參觀了美國的'一軟一硬',軟是微軟,硬是波音,感受很多,印象深刻!”借習主席語義,在接待來華美國留學生這件事情上,同樣需要做好“一軟一硬”“軟硬兼施”,即在解決生活硬件的同時,真正從軟件方面做到與國際接軌,改良課程設計、教學法等等,徹底消除來華留學生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