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東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33
電視演播室視頻與燈光技術
趙繼東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33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廣播行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各電視臺應根據不同節目所要求的性質、規模來選用不同規格的演播室,這也就需要不同的視頻和燈光配合,本文簡要分析了電視演播室中視頻與燈光的技術要求,這是影響電視節目畫面效果的關鍵因素。
演播室;視頻;燈光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廣播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種電視節目也越來越多樣化,變得豐富多彩,運用的各項技術也隨之提高。而在制作一期演播室的節目時,雖然有很好的光景布置,但是在技術層次上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呈現出來的畫面卻并不完美,有時是畫面色調有偏差,有時是畫面層次感不強,甚至會出現出鏡人員的膚色不正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演播室內的燈光和視頻在制作電視節目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燈光師要能夠準確把握攝像技術的特點,結合演播室的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燈光的效果,為電視畫面提供出基礎的燈光支持,而攝像師也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燈光師的照明方案,與燈光效果相配合,打造出的效果將事半功倍,避免因燈光和攝影不協調而影響電視節目畫面的質量。各電視臺都有不同面積規格的演播室,應根據不同節目所要求的性質和規模來選用不同規格的演播室,也就需要不同的視頻和燈光配合,這將極大的影響電視節目的畫面效果。
1.1 調試視頻系統
視頻系統的運行原理是將攝像機攝影的圖像由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通過處理和傳輸,記錄下后續的視頻信號和圖像。其中攝像機拍攝節目畫面,有真實還原將張靜再現的作用,所以調試視頻系統首先要調整攝像機的相關參數。
1.1.1 調整白色平衡
為呈現出與拍攝畫面原場景最接近的彩色圖像,首先攝像機的顯像應該以基準白色為標準,調整白色平衡值,即在傳送圖像時,色差或色度的值為零。電視演播室的燈光通常都是采用色溫3200K的燈光照明,在調整攝像機的白色平衡時,要把濾色片也轉換為3200K。
1.1.2 調整黑色平衡
當攝像機沒有光線進去的時候,紅色、綠色、藍色的輸出電平被稱為黑色電平,簡稱為黑電平。當紅色、綠色、藍色三路黑電平出現不相等和不平衡的情況,就會出現顯色的“黑色”畫面中帶著紅色或綠色的情況,因此一定要對黑色平衡之做出調整,使攝像機輸出的紅、綠、藍三色的黑色電平相等,這會直接影響到電視節目畫面色彩的層次感。
1.1.3 啟用自動拐點,調整前后聚焦
攝像機具有一定的動態范圍,是指在拍攝畫面時圖像能夠達到的最大亮度,也就是畫面的最大對比度。攝像機中一般會設置自動拐點電路,以提高攝像機拍攝時的最大對比度。自動拐點電路中設置好的拐點,可以隨著攝像時光線的進入來做出相應的自動調節,增強攝像機的動態范圍,提高畫面的層次感和亮度。
另外還要注意調整攝像機的前后焦距,在攝像機信號進入切換臺的時候要保障信號的正確和幅度正確。攝像機的調整應在每次直播或錄制的時候都要檢查一遍,如果燈光出現變化,便應該重新調整白平衡,將攝影機的三色信號感光度和實際光源的色溫相符合,保證最佳色調。
1.2 視頻系統光圈的調節
電視節目的多樣化使觀眾對節目的制作要求也越來越高,節目畫面的真實自然、吸引觀眾是最基礎的要求。節目的制作技術人員要對節目布光方案了解透徹相互配合,呈現出視覺生活化的節目效果,制作出大眾化、自然真實的畫面效果。在制作節目時視頻與燈光的配合具體也體現在調節光圈上。當畫面場景出現變化,攝影師要注意到相應視頻光圈的調節,例如在拍攝對象本身就是黑色或白色時,就不要再提亮或壓黑光圈。光圈調節棒上會有很多的功能按鈕,分別代表了白平衡、黑平衡、總黑電平等,操縱這些按鈕都影響著畫面的質量,在使用時要注意調節和詳細的數據,防止自己或被別人不小心碰到而改變了數據,在出現意外時也能夠快速的恢復。
2.1 演播室的燈光布置要點
首先燈光師在做布光方案時要明確節目的具體要求來確定布光的目的,通過攝像鏡頭的組接利用來設置調整布光方案,不僅烘托出節目的氣氛效果,還可以在色光和情調上滿足節目內容的要求。其次要合理的配置布光燈具,在現場的燈具擺放會影響到景物的真實感。然后要把握好布光的程度,在大場面時要先布置場景光,后布置主光,而小場景時則需先布置好主光,然后再布置背景光。最后在節目的試錄制時要檢查用光情況,防止出現陰影、光線重疊、景物遮光、擴大陰影區等現象。
2.2 不同類型演播室的燈光布置
電視演播室的布光是一個復雜、綜合、系統的創作過程。根據不同類型的演播室要配備不同的設施和建筑格局,不同的節目也要求不同的布光方案,因此要根據演播室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節目的要求來做出相適應的燈光布置。
2.2.1 小型虛擬演播室的燈光布置
如15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虛擬演播室一般來說適合安排新聞類的節目。在虛擬演播室里,主播都是站在藍箱之中,拍攝人物受環境的影響膚色偏冷,因此在布置燈光時首先要注意在熱光源上加柔光紙,防止在冷光源為主的情況下出現陰影,形成局部的照明度不均勻。其次在布光時,背景光要均勻柔和,藍色背景和藍色地面的光比要接近相同,在藍色背景和藍色地面的過渡段不能出現明顯的陰影,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的光感變化也不要超過百分之十的范圍,這樣是為了有利于后期摳像效果,使節目畫面具有真實性。另外人物的布光要運用三點布光原理,現場的燈光布景要和虛擬場景相符合,不要造成相互矛盾的投影光照效果,同時也要注重人物測光,使人物輪廓清晰,呈現更好的摳像效果。
2.2.2 中型演播室的燈光布置
如300平方米左右的演播室一般錄制座談類的直播節目,基本出鏡人物有三人或三人以上,布光的方案應是三人共用主光和逆光,而在左邊人物的逆光作為右邊人物的主光時,還可以作為中間人物的測光。不過這種布光方案也會出現問題,當中間人物向前看的時候,面部會被兩側光造成光線重疊的效果,這種情況下應該增加局部的正面光線。
2.2.3 大型演播室燈光布置
如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演播室一般為大型節目晚會的直播或錄播,一般配備了高清和標清的轉播車,不同標準的轉播要求了不同的燈光技術。國際HDTV的統一標準為16∶9的熒幕畫幅,HDTV數字攝像機已經極大的提高了感光靈敏度,相應的降低照度要求,高清演播室在燈光布置時要注重高均衡和低照度,同時也應更加關注畫面的清晰度和層次。
電視節目的畫面質量和視頻、燈光技術有著緊密的關系,在制作電視節目時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經驗教訓,將視頻、燈光技術完美充分結合,創作出高質量的藝術畫面,滿足觀眾的需求。
[1]王莉穎.電視演播室視頻與燈光技術[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5):164-165.
[2]馬銀燕.淺談演播室燈光與視頻的技術合作配合[J].現代電視技術,2012(8):104-107.
[3]丁站民.新聞演播室燈光與視頻技術協同之要點[J].西部廣播電視,2013(14):70-71.
G2
A
1674-6708(2015)148-0100-02
趙繼東,工程師,研究生(雙學位),工作單位:吉林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研究方向:廣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