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茂陽,崔 鑫,吳宇婷,謝彥君,白冰茜
北京印刷學院,北京 102600
運用互聯網手段創新藝考服務之研究
歐茂陽,崔 鑫,吳宇婷,謝彥君,白冰茜
北京印刷學院,北京 102600
本文主要對“暢藝考”App的設想與設計過程,洞察藝考服務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制作出交互設計產品構想。團隊通過深入各地藝考生、北京各類藝術類院校、畫室,通過調查問卷、訪談、觀察研究等方法對藝考生用戶及相關各環節進行調研,洞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力爭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藝考服務平臺,為藝考生提供方便、權威和實用的信息和服務,助力藝考。文章主要闡述了團隊整體的思考方式與展現手法,從痛點的思考到方向到確立再到目標人群的調查、畫室的調查、北京各大高校的調查等一系列調研,并對所得信息一一羅列整理,得出需求分析,再進行競品分析,商業模式等前期工作。然后制作出了腦圖,低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以及交互操作視頻。作品最后的呈現將以“暢藝考”移動App高保真原型,產品的視頻展示短片的方式表現。
網絡技術;藝考;用戶體驗設計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我們發現藝考生普遍遇到住宿貴、打車難、帶畫具不方便、畫室魚龍混雜,報考志愿時信息不屬實、存在盲目性等困難。目前網上有關藝考的網站良莠不齊,線上線下服務結合不完善,現有藝考服務體系并不健全,考前生在藝考時普遍會遇到畫室選擇難、交通住宿不便、志愿填報困惑等痛點。藝考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最初的小組討論中,我們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暢所欲言,將產品方向按照“衣、食、住、行”四個大的方向進行思考羅列,再根據每一個方向細致化分為“教育類,生活類,娛樂類,社交類,……”等方向,然后一一頭腦風暴,暢所欲言,將能夠思考到的、可行性高的思路都記錄下來,逐一篩查、深入討論、思考。
作為藝考生的我們,最終我們確定了自己最為熟悉的方向,那就是藝考。我們鎖定了目標人群,即“美術考前生”。隨后我們從藝考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我們制定了相關問題,并在正值藝考進行的時候對藝考生以及家長進行了調查。
我們主要從目標人群“美術考前生”及相關環節進行調研,分工、調查、探討、整合、整理制作等,在組員的藝考經驗基礎上,通過調查問卷、訪談法、觀察法等,對競品進行分析,借鑒其他領域的服務經驗和流程。
團隊根據個人經驗以及對以往藝考生生活的認識,對藝考生這一群體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問題包括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也包括藝考前和藝考后遇到的問題。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我們發現藝考生普遍遇到住宿貴、打車難、帶畫具不方便、畫室魚龍混雜,報考志愿時信息不屬實、存在盲目性等困難。
目前網上有關藝考的網站良莠不齊,線上線下服務結合不完善,現有藝考服務體系并不健全,考前生在藝考時普遍會遇到畫室選擇難、交通住宿不便、志愿填報困惑等痛點。藝考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由以上痛點,我們得出了“暢藝考”要解決這些痛點,做到為廣大藝考生提供畫室選擇參考、校考吃飯、住宿、交通以及志愿填報幫助等功能的結論。
由此我們終于確定了產品的具體方向:我們針對藝考提供一系列服務,在App中提供北京各大畫室的介紹,分享評價,提供藝考生書籍購買途徑,在校考期間為學生提供食、住、行的服務,以及北京各大院校的介紹與錄取信息。
“暢藝考”App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三部分組成;一是通過App這個平臺,為藝考相關書籍提供宣傳,在線售賣資深教師推薦書籍;第二,當地畫室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宣傳,提供招生信息,收取相關廣告費用;另外,我們還涉足藝考生的吃住行,為相關商家提供廣告位,協助考生預定。
在經過討論確定主題后,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等調研方式進行論證選題是否可行。隨后,我們又根據主題搜集了大量資料,參考了相關競品的比較方式,并進行了競品分析。并進行低保真流程圖的手繪,將每一個迭代環節連貫起來,層級關系分析清楚;隨后進行了低保真流程圖電子版整理和繪制;接下來我們用Axure制作了低保真線框圖,將各個按鍵的位置,跳轉畫面都表達清楚;然后我們又制作出了高保真界面,將界面一一展現;最后我們將所有的界面用Ae制作動效渲染出來,制作出交互原型動態視頻。
我們根據所有的流程將作品逐一完成表現,其中包括低保真流程圖、低保真線框圖、高保真視覺圖、App交互原型、App交互演示動態視頻。所有作品充分的展現出“暢藝考”的設計思路及具體功能。
第一,我們為學生提供北京各大畫室的介紹、分享學生真實評價,方便學生進行權衡選擇。同時,各個畫室也通過這個平臺,提供王牌老師在線點評,以及相關招生服務。
第二,我們會與藝考類書籍出版商聯系,提供書籍的推薦及購買途徑。
第三,我們會根據在校考期間遇到的住宿貴、打車難、帶畫具不方便等實際性問題,提供預定合租旅店,拼車,以及考點租用畫具的服務。
第四,“暢藝考”涵蓋了國內各大藝術院校的簡介和招生簡章,讓學生一族了解學校資訊更加方便便捷。
第五,支持各大社交平臺賬號一鍵登錄,分享經驗可獲得積分,兌換會員特權。
經過這次App制作,在專業技能方面,我們有機會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更加深入的學習和實踐開發一款App的選題、調研,設計及各種具體流程的工作,促進了我們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轉換和拓展,增強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對目標人群的調查中,我們增加了對社會實踐的經驗和能力,培養了我們的溝通組織能力;并且對相關的社會服務的商業模式有所了解。
而且在團隊協作中,我們各個成員彼此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積累了很多的寶貴經驗,共同進步。
在研究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自身與社會需求的差距,明確了在專業素養上需要更好的培養自己能力的目標,使我們更加客觀的去重新認識自己、評價自我,更好的成長。
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深刻的體會到了大學生利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在未來,我們會更努力的學習專業知識,從身邊開始,改善我們的生活。
[1]劉根禾.“藝考熱”有關社會問題的思考[J].藝術百家,2007(6).
[2]潘龍華.藝考熱下的冷思考[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2).
[6]張偉.對藝術高考熱反映的社會問題的調查研究[J].美術大觀,2006(12).
TP3
A
1674-6708(2015)148-0108-01
本文由2015年北京市本科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