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滇詩嗣音集》目錄訂誤——兼論《嗣音集》收方外、閨秀詩

2015-12-21 02:27:58茶志高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8期

?

《滇詩嗣音集》目錄訂誤——兼論《嗣音集》收方外、閨秀詩

茶志高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滇詩嗣音集》目錄在統計過程中存在疏漏,所標收詩數與實收詩數不符。《滇詩嗣音集》卷二十附收方外、閨秀、補遺三種,體現出黃琮在搜集、編選文獻過程中的識見和總集內容的豐富性。

關鍵詞:黃琮;《滇詩嗣音集》;僧詩;閨秀詩

《滇詩嗣音集》,黃琮輯。琮,字象坤,號矩卿,昆明人。生于嘉慶三年(1798年),卒于同治二年(1863年)。[1]《滇詩嗣音集》是繼保山袁氏《滇南詩略》后的云南詩歌總集,對保存滇中詩人詩作貢獻巨大,僅以保存清著名詩人師范的詩作來看,可窺一斑。正如袁嘉谷在《臥雪詩話》卷四第三十一條云:“吾滇文獻大家,當以荔扉先生為冠。《通志》稱先生著作等身,今惟傳《滇系》與《蔭春屋詩話》。其詩文集亦無全本,僅憑《嗣音集》諸書搜補之。”[2](P611)袁嘉谷《重刻〈滇詩略〉序》又云:“黃氏琮主講五華,嘗集《滇詩嗣音集》續袁氏書后。詩較《詩略》稍遜,而存古人以傳至今,功則一例。棗梨久滅,欲窺嘉、道間滇人之性情,舍《嗣音集》而無從。”[2](P295)《臥雪詩話》卷六第三十二條又引蕭善選稱黃琮云:“《嗣音集》發吉光幽,心契蘇亭識更優。近體唐人奉韓杜,古風鄴下溯曹劉。精心隸事錘爐化,擁鼻微吟格調遒。取殿六家獨憑吊,高文大節炳千秋。”[2](P705)蕭氏之論,可說明黃琮在《嗣音集》正文二十卷之后附“方外”“閨秀”“補遺”三種的卓識。

一、《滇詩嗣音集》目錄訂誤及詩人詩作統計

《滇詩嗣音集》按照序、總目、作者小傳、正文的順序進行編排,與《滇南詩略》不同,《滇詩嗣音集》各卷沒有子目。《滇詩嗣音集》的總目中的詩歌數量在統計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錯誤,現根據各卷的情況予以糾正。

卷一:收錄作家35人,詩作87首;卷二:收錄作家1人,詩作50首。卷三:收錄作家1人,詩作99首,與總目統計之數量少1首;卷四:收錄作家1人,詩作79首;卷五:收錄作家7人,詩作80首;卷六:收錄作家1人,詩作77首;卷七:收錄作家23人,詩作80首,與總目統計之數量少2首;卷八:收錄作家9人,詩作55首,與總目統計之數量少2首;卷九:收錄作家1人,詩作58首;卷十:收錄作家16人,詩作61首;卷十一:收錄作家9人,詩作63首;卷十二:收錄作家7人,詩作56首,與總目統計之數量少2首;卷十三:收錄作家1人,詩作79首;卷十四:收錄作家17人,詩作100首;卷十五:收錄作家13人,詩作104首;卷十六:收錄作家18人,詩作97首;卷十七:收錄作家11人,詩作98首;卷十八:收錄作家13人,詩作103首,與總目統計之數量少1首;卷十九:收錄作家37人,詩作99首;卷二十:收錄作家25人,詩作77首。

《滇詩嗣音集》除上述二十卷外,另附有“方外”“閨秀”“補遺”三部分,其中“方外”收錄作家9人,詩作25首;“閨秀”收錄作家5人,詩作12首;“補遺”收作家9人,詩作23首。綜合二十卷加“方外”“閨秀”“補遺”三部分,《滇詩嗣音集》共收錄作家268人(卷二、三均為劉大紳詩),詩作1662首。現將各卷總目統計數量以及實際所收錄詩人詩作數量列出,如表一:

表1《滇詩嗣音集》各卷所收詩人詩作統計表

《滇詩嗣音集》卷二十附錄“方外”“閨秀”“補遺”三部分,尤其體現黃琮對“方外”“閨秀”兩種不同詩人角色的創作的重視。另外,《滇詩嗣音集》作者小傳較為簡略,基本按照字號、籍貫、官爵、履歷、著述幾個部分進行介紹。如卷一遲奮翮小傳:“字鵬南,昆陽人,貢生。有《履齋集》、《家訓》、《滇南文獻輯略》。”有些地方甚至更為簡略,如卷一范啟仲小傳:“號弗如,昆明人,布衣。有《希希堂稿》。”如卷十四:“萬本齡,號香海,昆明人,監生,官縣丞。”也有一部分小傳相對詳細,如卷四:“師范,字端人,號荔扉,趙州人。乾隆甲午舉人,官望江縣知縣。有《金華山樵前后集》、《二馀堂詩稿》、《文稿》、《滇系》。”又如卷七許憲:“字丹山,趙州人,乾隆庚子舉人,□鄉人,著作有集者元自不少,而半未付梓。茲廣為搜訪,十得六七,亟事采入,終以不克多收為憾也。錄《丹山孝廉詩》附識于此。”這類小傳能在介紹作者的同時,又說明作品的流傳、存佚情況,殊為難得。以下將對“方外”“閨秀”詩人詩作進行一番考察。

二、《滇詩嗣音集》所收方外作家作品略論

《滇詩嗣音集》“方外”部分收錄詩僧性寬、正定、凈岸、行瑞、元位、畫先、妙明、凈樂、巖棲9人的詩作25首。如表二:

表2《滇詩嗣音集》收方外作家及詩作數量表

詩僧性寬正定凈岸行瑞元位畫先妙明凈樂巖棲詩作數量112191415

性寬,字幻夢,康熙間慧光寺僧。《滇詩嗣音集》收錄其詩《登太華山》云:“振衣直上太華巔,萬壑千峰到眼前。郁郁山嵐晴似雨,茫茫海氣暮涵煙。城樓隱結寒云外,村舍依稀夕照邊。危坐松根不知倦,梵鐘響徹泬寥天。”[3](P362)此詩首句開頭不凡,氣勢自生,逼人眼目;頷聯、頸聯為詩人在太華山頂所見之蒼茫景象。正定,昆明人,官渡妙湛寺僧。《昆明縣志》卷六:“正定,字方中,楊氏子。祝發妙湛寺,亦墨而儒者。父母沒,廬墓盡哀三年。喪畢,乃遍游三迤,參訪名師,歸開壇宜良寶洪寺。既又設戒聚仙山,著有《三壇外集》。”[4](P126-127)《滇詩嗣音集》收錄其詩1首,《宿進耳寺》云:“何年開梵宇,乘暇好登臨。云匝諸峰斂,天塞萬木陰。群生都是夢,古佛本無心。我自禪堂宿,安眠到曉禽。”[3](P362)凈岸,號郢雪,五華寺僧。《滇詩嗣音集》收錄其詩《香海庵》:“古剎凌風頂,崔巍接斗牛。月明先到地,云起不遮樓。密樹晴疑雨,寒泉夜帶秋。為貪清趣好,竟夕只淹留。”[3](P362)又《重登獅山》:“不盡登臨興,重來到上方。云迎前度客,詩覓舊時廊。峭壁草猶綠,閑庭花又芳。巖園與林鳥,早已識機忘。”[3](P362)行瑞,字解中,湖廣人,禹門寺僧。《滇詩嗣音集》收錄其詩1首,《春日寫懷》:“春暖攜鋤且學耕,衲衣初減覺身輕。往來惟喜無車馬,疏懶翻嫌有送迎。魚堰平添昨夜雨,菊苗分記去年名。放懷獨立長松下,聽得黃鸝三兩聲。”[3](P362)正定、凈岸、行瑞三人之詩,多表現登臨遠眺之景致并抒寫自己之感受,或寫自身僧侶生活的體驗,其中凈岸之《香海庵》與行瑞之《春日寫懷》較有特色。

元位,號以端,尋甸人。元位有《凈檀詩萃》六卷續一卷。《滇詩嗣音集》收錄其詩《永豐寺同雨庵夜話》《宿法云山玉龍庵用杜奉先寺韻》《鐘靈道中口占》《宿靈鳳山圓通寺》《宿云巖山海印寺》《同入九峰山西華寺》《客云巖山靜樂庵》《對鏡》《雨宿朗目山天峰庵》9首。《同入九峰山西華寺》云:

有約尋芳到九峰,西華精舍寄行蹤。

流鶯并坐池邊柳,老鶴雙棲嶺外松。

滿院溪聲經雨壯,半山云氣帶煙濃。

吾儕有志師靈藥,得旨無分南北宗。[3](P363)

靈藥,自注“本寺開山和尚”,為西華寺的開創者。元位之詩多寫寄宿山寺的見聞,表現內容雖有些狹小,但詩境清幽俊逸,佳句不斷,如“聽殘巖瀑聲,踏碎庭花影”“靜展蓬經披月殿,高搘竹榻睡云窩”“滿院溪聲經雨壯,半山云氣帶煙濃”“靜聆枝上呼風鳥,細數池心掉尾魚”“林間何物驚人夢,半是溪聲半雨聲”等,思妙入微。

畫先,《滇詩嗣音集》無作者小傳,收詩1首,《冬杪過朝真庵》:

只園煙靄里,行盡遠山垂。

老瓦留殘雪,頹廊依斷碑。

山寒梅蕊綻,水凈竹陰垂。

趺坐長松下,斜陽影漸移。[3](P363)

此詩寥寥40字,就寫了只園、煙靄、遠山、老瓦、殘雪、頹廊、斷碑、梅蕊、水竹、長松、斜陽、老僧12個意象,作者有隨意擒摹物態之本領,其似欲囊括眼前之所有景物,并為竭力寫老僧入定忘物、忘我、忘時之情狀。此詩頗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之影。

妙明,號雪峰,麗江人,黃山寺僧。黃琮注:“妙明及下凈樂、嚴棲二僧皆見在者,以僧無聲氣可言也。附卷末稍為變例云。”可見黃琮在錄僧詩時體例上采取了靈活變通的方式。《滇詩嗣音集》收其詩《棲云庵訪通周上座》《麗江寺早行》《沙坪》《登峨眉山頂》4首。其中,《登峨眉山頂》寫得頗有氣勢:

群山曾踏遍,獨立最高峰。

人語半天上,松聲萬壑中。

高懷明月抱,赤足白云從。

舒嘯真成適,來攜八尺筇。[3](P363-364)

妙明詩風與元位較似,如《棲云庵訪通周上座》:“鳥啼花影碎,雨滴盤聲寒”,與元位之詩《宿法云山玉龍庵用杜奉先寺韻》:“聽殘巖瀑聲,踏碎庭花影”神似。《麗江寺早行》之“深林雙屐雨,破衲一肩云”亦為佳句。《登峨眉山頂》極寫峨眉之高聳入云,“獨立最高峰”說明詩人所處之位置在山頂。“人語半天上,松聲萬壑中。高懷明月抱,赤足白云從。”此二句絕妙,寫聽覺和觸覺。聲音源自從上往下者,以為人在半天之上;從下往上者,來于山峽溝壑之中,乃萬頃松濤之聲。又因詩人足踏白云,懷抱明月,仿佛已置身仙境。故亦人亦仙,如夢如幻,何其快哉!所以詩人結句云:“舒嘯真成適,來攜八尺筇。”愿優游期間而不知返。

凈樂,昆明人,白馬廟僧。《滇詩嗣音集》收其詩1首。《只林》:衹

只林地僻稱幽居,出世生涯淡有余。

寄興愛彈水仙操,忘懷懶答山人書。

幾棱瘦石連云供,半畝荒畦帶月鋤。

時倚柴關舒倦眼,翩翩野鶴快何如。[3](P364)

凈樂之詩《只林》,寫恬淡之僧人生活,頗似陶淵明“帶月荷鋤歸”之意,亦從此詩可見清滇中詩人多從事產業,躬耕之余,優游山林禪寺,誦經論禪,不失為樂。

巖棲,昆明人,葵向寺僧,曾居華亭寺。袁嘉谷《臥雪詩話》云:“昆明巖棲上人,名呂云。從馬子云學詩,居華亭寺。寺壁嵌石,刊詩甚多。卒葬寺側。吳和甫題詩十首,以當塔銘,雅僧也。其《懷妙高上人》詩云:‘片云出寒石,來往似無心。一缽杳然去,春山何處尋?路盤蕭寺遠,門掩落花深。定有懷人興,空堂對雨吟。’雖非精湛之思,饒具清淑之氣。《西涇》云:‘桂殿插天高,巖云鎖幽戶。窗虛嘯聞猿,路險跡見虎。重重樹杪泉,風吹落如雨。上方隨老僧,山北踏花塢。’較為完璧。七言如‘月明曠野砧聲急,霜落空山雁語哀。數點晴沙分鷺立,半灣春水養魚肥。’五言如‘驚禽入夜啼,臥犬隔云吠。’不愧蒼雪遺響。”[2](P542)“呂云”,誤,當作“昌云”。李坤《思亭文鈔》中有《昆明華亭寺僧昌云小傳》云:“昌云,字慶友,一字巖棲,昆明丁氏子也。幼聰穎,性寂諍雅,不居塵寰。生八歲,遂概然曰:‘家有兄弟,承祧有人矣。人各有志,不能相強。’請于父,祝發三義廟為僧,戒行清善,于書無所不讀,平日服膺《心經》,極有心得,且性耽吟詠,所交游皆當代名流,涵濡陶育,集益無方。故其為詩也,蘊藉秀麗,追蹤唐人。與林少穆、宋小墅、倉少坪、吳和甫諸人均有唱和,迄今讀華亭詩碣,猶想見當時韻事。一日參禪罷,輒取曰:‘浩劫臨頭,哀哀眾生,將罹大難。’未幾,回亂起。時僧眾群集問道,請詣鐘云山說法,因戒持諸僧曰:‘此后佛法必有能繼之者,塵緣已了,請從此辭。’未久,旋化去。巖棲生平以儒家之學識研佛理之精深,其衣缽殆傳自蒼雪、擔當諸高僧者。巖棲之后其徒月谷亦以詩鳴于時,故今印行于世者,有《巖棲梅庵詩合刻》。”[5](P361-362)又《釋巖棲月谷詩合刻序》:“余郡多詩僧,前明自古庭振聲,本無嗣響。若讀徹若普荷類,皆以絕智大慧繼踵飆起,與中原文士相角逐。香光稱擔當為求之六館,不得其人。漁洋稱蒼雪為釋子第一。信乎!其能詩也。清朝受命,此風未沫。保山袁氏輯《詩略》得方外者十一家,而曰超遠,曰宗慶者,皆吾邑產,皆清朝之詩冠也。余生也晚,見其人不得。思得如其人者,見之亦不得意者。迭經喪亂,斯道墜矣。丁丑游華亭,讀巖棲詩碣,乃知傳嬗庚續猶有人在,訪之則化去。丙戌,結吟社,愿得如慧遠者,為之主僉。曰:‘月谷哉。’時方遠出不可致。比歸,又化去。所為詩草,其弟子甚閟之。蓋巖棲者,吾猶得讀其詩,若月谷則并詩亦未見也。壬寅將游洛,往辭陳丈,出所刻二僧詩屬序,讀之竟,嘆曰:‘詩不必釋而工,亦不必釋而傳。’而釋之易工易傳者,何哉?豈不以其人能遺外,世俗凡物舉不足累其心,歟其居多山水佳處,足以浚發其神智,藻雪其性靈歟?又其所與游者多賢士大夫,為之拂拭推挹,足附之而名益彰與。不然,世之為詩者,何限其人。其居不皆遜于釋,何工之不易,即工亦不易傳也。豈不系乎時哉?國家隆盛,俊咸登。士大夫之好賢者,雖極之山林俑販、黃冠浮屠,猶陰求而下交之,所以示甄拔之無遺也。若夫晚季步愈蹙亂愈劇,才愈少知愈希,士之懷奇報異思,得一當以濟時艱者,尚蔽于讒慝娟忌,老不得邀顯貴之一盼,奚有及于方之外哉?蒼雪、擔當亦幸值明亂之未劇,而香光、漁洋猶有承平士大夫之習也。不然,古庭壇坫與明社俱屋矣。烏能至于今!巖棲從林文忠游稿即不槧,人故知重其碣也。月谷交游無貴顯,丁時非隆盛,雖產吾邑而為僧詩即工,傳不易也。然則陳丈之在今日又烏可少哉?丈名鹍,山陰人。”[5](P352-353)袁嘉谷、李坤都認為巖棲承續了蒼雪、擔當的衣缽,以儒研佛,從對巖棲詩風的評價看,袁嘉谷所謂“饒具清淑之氣”和李坤所言“蘊藉秀麗”大概一致。《滇詩嗣音集》收巖棲詩《懷嵩如上人》《訪立庵和尚遺跡》《古竹林訪問友》《贈言居士》《黃山寺懷馬夫子》5首。《訪立庵和尚遺跡》:

名僧已不見,曲徑芳草深。

逶迤空谷口,時聞山鳥音。

松風吹我帶,流水清我心。

我來瞻遺跡,第抱枯桐琴。

何人為我彈,惆悵此空林。[3](P364)

《滇詩嗣音集》所收巖棲詩均為五言,詩風較為一致,俱佳。如《懷嵩如上人》:“秋林夜讀書,山月照泉石。無人訪幽居,遠山空黛色。”《古竹林訪問友》:“相逢無一言,階前落飛瀑。歲月渾已忘,蕭蕭坐空谷。”《贈言居士》:“山影庭前落,書聲竹里聞。”《黃山寺懷馬夫子》:“心同秋水凈,人與白云間。”可與摩詰之詩媲美。

元位、妙明、凈樂、巖棲4人之詩,以元位詩最多,且詩歌所展現的禪意以及景物細節的描繪、心理活動的展現都比其他3位詩人技高一籌。《滇詩嗣音集》所收上述9人的作品,詩風均有“清淑之氣”,詩境清雅曠淡,無疑豐富了云南詩僧群體的創作,保存了優秀的僧人詩歌文本。

三、《滇詩嗣音集》所收錄閨秀詩考論

據文獻資料所載,滇中女詩人以段功妻高氏為最前,清代云南詩論家袁嘉谷《臥雪詩話》卷二第七十條:“滇在唐時,詩已成卷,宋時最為寄寄。因玉斧一揮,蜀道遂阻。滇人欲購書通聘,均道邕州,李觀音‘遠隔江山萬里多’之句,遂為僅見。至于元時,則段功及妻高氏、妃阿蓋、女羌奴、子寶臣、楊智,皆能詩。《滇詩略》選高氏、阿蓋、寶、羌奴、智之作,陸梅垞《歷代名媛詩選》選阿蓋妃作,朱竹垞《明詩綜》選元末童謠,皆本于《南詔野史》。余檢王樂山訂《野史》閱之,智尚有《上功詩》云:‘功深切莫逞英雄,使盡英雄智亦窮。竊恐梁王生逆計,龍泉血染殘西風。’詩雖非工,然元時滇人之作,不可不表而出之。”[2](P543)又卷五第二十條云:“滇中女詩人以羌奴、蓋妃為首,味其詩境,頗似升庵之作,姑無深辨。晉寧奎氏蘭貞,著《繁香草》,上掩唐宋,海內稱之,洵為閨閣大才。漱秋才清筆秀,長于散文,詩追古作。《古柏》五絕:‘老干孥云立,風動虬龍舞。只此耐寒心,閱盡今與古。’《繡球花》五絕句云:‘嫩綠叢叢葉,緋紅疊疊花。繡成一明月,只是照兒家。’《春郊》七絕云:‘石徑幽深轉折多,蒙茸春草少人過。一簾撐出青林外,賣酒人家在對河。’《春夜》七絕云:‘碧天如水夜迢迢,卷起湘簾弄玉簫。一枕春寒人不寐,滿庭花影月輪高。’句如‘野花幽徑冷,老樹斷巖懸’,‘二分無恙月,一片有情天’,皆饒神韻。其以《繁香草》為師者乎?”[2](P662-663)袁嘉谷注意到了段功文學家族,其中段氏之妻高氏、妃阿蓋、女羌奴均能詩,并認為以羌奴、蓋妃之詩為滇中女詩人之首,后有晉寧蘭貞,著有《繁香草》。對羌奴、蓋妃的評價,王思訓亦有之,其云:“金枝玉葉,羌奴解詠珊瑚;云片波粼,阿蓋長吟吐嚕。”[6](P938)有此表揚,二婦可以不朽。

《滇詩嗣音集》之前的滇詩總集,《滇南詩略》卷四十七收錄清女詩人李含章之詩124首,其詠物、擬古詩最為出色,在云南歷代女詩人中為翹楚。李含章之詩自然靈秀,其論詩云:“好詩如佳人,何必炫奇服”“好詩如好鳥,應節喧百族”,重“樸實自然”“直抒胸臆”。現對滇中閨秀詩人之研究,以李含章為首。*關于清代云南女性詩人李含章其人其作的研究,有楊開達《從李含章〈論詩〉看其審美傾向》,《云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雷聲普《清代云南女詩人李含章詩歌選注與賞析》,《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隱括兩晉筆意縱橫——李含章〈讀晉史十四首〉鑒賞箋析》,《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試論李含章的詩論和詩》,《昆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黃琮繼袁氏之后,又輯錄清代云南女詩人詩作,單列“閨秀”一類,數量不多,但足見其重視,亦為吉光片羽。《滇詩嗣音集》卷末附王氏、豐姬、周馥、沈夢蘭、王玉如5位閨秀詩12首。

王氏,大理人。胡司馬蔚繼室,胡死王回省守墓。《滇詩嗣音集》收錄王氏《志哀》詩3首云:

思美人兮得合歡,誰知鳳逝騰孤鸞。此身未許輕相殉,總為無兒拜掃難。

自大歸時淚雨紛,點蒼山起望夫云。妾身亦是騷人婦,忍棄新阡宿草墳。

拜掃清明淚滿腮,憐君空自負多才。文章詞賦勤搜輯,封禪書還待使來。[3](P364)

王氏《志哀》詩第一首寫丈夫去世思念和悲痛欲絕,有時想尾隨丈夫而去,卻又想起沒有后人給丈夫和自己祭奠掃墓而未果;第二首同寫丈夫去世時的痛楚,每念及此,蒼洱變色,這里化用了望夫云的傳說;第三首寫自己拜祭丈夫后決心以整理他的遺作來消解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歌感情真摯,用典貼切。

豐姬,大理人。豐君升額宦滇納之,后失官,將北返,時豐在省垣,念姬,勿俱北,致訊遣姬。姬回書,啟視之,則斬焉,雙耳也。其詞云云。豐君感涕,乃迓。于俱歸。《滇詩嗣音集》收錄豐姬此此《雙耳來》詩,云:

君今欲北返,不與妾俱回。妾誓從君去,先將雙耳來。[3](P364)

周馥(1750-1816),號雁沙,太和(今大理)人。貢生趙廷玉室。《滇詩嗣音集》收錄周馥詩4首,分別為《示懿兒》:

有暇方讀書,夸父日不及。有余方盡養,季路風不息。

開卷期益廣,仰天見景昃。胡然我年之,惕若驚墮魄。

況君子遠行,承荷居室責。昔人重寸陰,自維愛駒隙。[3](P364)

又《訓孫仁麟》:

長孫逾十歲,寢食不相離。□□□□月,馳驅父苦饑。

爾父敦孝弟,撫爾忍弗慈。床上連星筆,是先世所遺。

伊吾誨汝讀,寸陰勿荒嬉。成名待他日,□或知不知。[3](P364-365)

《書司馬相如傳后》:

長卿病免居,書猶時時著。使來求遺書,子未見嫡庶。

白頭吟何益,獨對歲忠語。若是茂陵女,容為小婦娶。

豈不寧馨兒,接踵擅詞賦。太息才人遭,內妒甚外妒。[3](P365)

《紫笈夫子就館中甸話別》:

唐破吐蕃地,夫君有遠征。鐵橋江漭蕩,石鼓雪崢嶸。

翁歿新阡表,姑哀宿疾縈。家貧無一可,辛苦硯田耕。[3](P365)

前兩首詩是對子孫的訓示,勸其多讀圣賢之書,修身躬行,珍惜光陰,不忘家風;第三首寫自己對讀《司馬相如傳》的見解;最后一首寫安貧樂道、自力更生的心態。大理有兩大趙氏家族群體,均以能詩文聞名。太和趙廷玉家族尤其以一門四代六詩人而廣為當地人所知,學界對太和趙氏家族的研究及其作品的整理研究也最為熱衷。*如周錦國《清代白族趙氏作家群作品評注》及相關論文,寸麗香主編《白族人物志》等。周馥是清代大理著名白族詩人趙廷玉的妻子,《趙母周孺人傳》:“孺人為郡庠周孔潛公長女。幼讀書如夙得者,詩詞繪畫,占卜醫藥,無不通曉,尤精于女紅。”又王厚慶《〈繡余吟草〉序》云:“余既與山誶谷相識,見其所為詩,得力于母氏教者居多。”劉大紳也在《〈繡余吟草〉序》中稱:“孺人詩,安貧苦忘,樂道無憂,率性而言,真情自在。若不矜為詩者,而其詩乃獨至。今試取其詩,如《課子》、《督子》、《哭慧》、《吊珥彤》、《示懿兒》、《訓孫仁麟》諸作,置之古賢人君子集中,能辨其為婦人詩乎?蓋雖班婕妤、王夫人亦不是過,下此者不足言矣。”[7](P323)周馥的詩,曾由其子修訂,存百十余首。周氏死后,又由趙廷玉重新刪選,編為一卷44首,是為《繡余吟草》。

周馥天賦甚高,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視野開闊,才思敏捷,見解超群,因此劉大紳贊其詩歌不遜于男性詩人的詩作。有研究者認為周馥的詩歌不僅思想深刻,藝術技巧高超,情感真摯,感受能力敏銳、富有哲理,而且在詩歌的形式上也進行了創新性的嘗試。[8](P51-53)需要指出的是,周馥詩歌的內容和題材也較廣,這與她的卓識有關。周錦國在《一門四代六詩人——清代大理“趙氏詩人之家”》一文中指出,周馥處在一個夫妻、兄弟、父子、祖孫相互學習酬唱的特殊家庭,[9](P103-112)這樣濃郁的學習氛圍和嚴格的家訓之下,造就了一門六詩人。單就《滇詩嗣音集》所選周馥《示懿兒》、《訓孫仁麟》、《書司馬相如傳后》、《紫笈夫子就館中甸話別》4首,我們可以看出,趙氏家族是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而且也不難看出周馥詩中對歷史看法的不凡。周馥根據地方史實和民間傳說寫成的詩歌也獨具民族特色,如《嘆阿南夫人》等,有學者對此特點與同時期壯族、土家族女詩人的詩歌進行了比較研究。[10](P107-109)周馥的詩歌近年來一直有學者從不同的側面進行研究,也是周馥作為白族女性詩人特有的魅力以及其詩歌優秀品質的體現。反觀黃琮《滇詩嗣音集》選輯此四首,可以看出黃琮的學養、家風、見識。后之讀者,均能從中獲得教益。

沈夢蘭,金陵人。副貢趙桂室。《滇詩嗣音集》收錄沈氏詩《含凄》云:

侍奉雙親飲,含凄獨淚漣。蹉跎悲白發,零落恨髫年。

霜冷三秋菊,鴻飛十月天。遙知堂上意,兒女夢中牽。[3](P365)

王玉如,云南人,杭州孫令宜廉使簉室。《滇詩嗣音集》收錄王氏詩3首,《春陰》:

東皇愛惜牡丹深,費盡量晴較雨心。雨恐太寒晴太暖,為花連日作春陰。[3](P365)

《畫菊》:

□□叢桂正合香,籬菊先開不待霜。暫向毫端借秋色,何妨八月寫重陽。[3](P365)

《夜坐》:

爐煙細裊碧窗紗,人靜天空北斗斜。滿院蟲聲一簾月,夜深風露落桐花。[3](P365)

沈夢蘭、王玉如的詩歌較之周馥的詩歌,眼界、視野相對來講要窄小了許多,所流傳下來的詩也較少。

《滇詩嗣音集》在所選詩歌上較為精慎,袁嘉谷云:“保山二袁選刊《滇南詩略》,心最精,功最偉,惟批評稍濫耳。余校《時畬堂詩集》十一卷中,有六十余首為黃矩卿《嗣音集》所選,見識獨高。惟《與陶村》一首,黃刪去八句,余仍存之,見其兄弟友愛,不減軾、轍對床也。”[2](P508)這與黃琮豐富的詩歌創作經驗以及嚴格的評選標準有關。黃琮除編纂《滇詩嗣音集》外,有《知蔬味齋詩鈔》、《蜀游草》,許印芳輯《滇詩重光集》時卷六、卷七收其詩共166首,對研究黃琮其人及當時云南社會狀況極有幫助。“五華五子”之首的戴絅孫與黃琮同年,戴氏稱他們“廿載相依駏與蛩”,又稱“君才眎我且十倍”,其《味雪齋詩鈔》共有14首唱和詩,可見交誼之深和對黃琮的推崇。黃琮掌教五華書院,虛懷若谷,愛士憐才,其道德文章,言傳身教,多所成就。

參考文獻:

[1]茶志高.黃琮生年考[J].昆明學院學報,2013,(4).

[2]袁嘉谷.袁嘉谷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黃琮.叢書集成續編:集部151冊·滇詩嗣音集[M]上海:上海書店,1994.

[4]戴絅孫.昆明縣志[Z].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5]李坤.叢書集成續編:集部144冊·思亭文鈔[M]上海:上海書店,1994.

[6]袁文揆,張登瀛.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52冊·滇南文略[M]上海:上海書店,1994.

[7]《云南叢書》處輯.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53冊·滇文叢錄[M]上海:上海書店,1994.

[8]趙淑琴.清代大理白族女詩人周馥詩歌的藝術魅力[J].名作欣賞,2009,(8).

[9]周錦國.一門四代六詩人——清代大理“趙氏詩人之家”[J].大理文化,2010,(10).

[10]祝注先.清代白族、壯族、土家族的婦女詩歌[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

(責任編輯王碧瑤)

Corrections to the Concise Edition of Dian Shi Si Yin Ji——Also on the Monk Poems and the Young-lady Poems

CHA Zhigao

(SchoolofEthnicCultures,YunnanMinzu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Province)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DianShiSiYinJi in the statistical process are leaky,the number the poetry poems and paid-in by discrepancy.Volume 20 transmitter monks poems,yong lady poets, addendum attached three, manifests the HUANG-Cong super-knowledge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literature collection the richness of content.

Key words:HUANG-Cong; DianShiSiYinJi; monks poems; yong-lady poets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 7406(2015)08 - 0047 - 07

作者簡介:茶志高(1986—),男,彝族,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講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古籍文獻與明清文學。

收稿日期:*2015 - 07 - 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免费观看AV| 九色91在线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最新网址|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在线毛片免费| 91视频99|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第一页|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毛片网站在线看|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天天综合网色|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日韩精品毛片| 久久综合婷婷| 啊嗯不日本网站|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丝袜91|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av色站网站|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一级毛片免费的| 欧美日韩资源|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 成人国产|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1小视频在线| 啊嗯不日本网站| 男人天堂伊人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a亚洲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网站黄| 毛片一级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网站|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亚洲人人视频|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