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環評優化企業規劃決策案例實踐
王永紅,孫鵬程,李德鵬
(山西省環境規劃院, 太原030002)
摘要:從檢驗規劃政策符合性、強調環境保護需求、保障項目選址環境合理性、促進項目環評等方面探討了規劃環評對企業規劃決策的優化作用,從規劃目標定位、發展規模、項目布局、產業結構和污染防治等方面對中煤平朔集團重大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實踐進行了介紹。通過開展規劃環評,企業可以從環境保護角度優化其規劃決策,避免因環境制約因素考慮不足導致前期投入損失,也有益于環境保護政策在企業層面的落實和資源、環境管理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企業;規劃;規劃環評;決策
收稿日期:2015-02-03
作者簡介:王永紅(1980—),男,山西太原人,工程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大氣污染防治,E-mail:wsx6017929@163.com
中圖分類號:X828
收稿日期:2014-10-27
DOI: 10.14068/j.ceia.2015.04.009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1]。當前我國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巨大,污染防治要求日趨嚴格,環境可行性已是規劃及項目實施的重要前提,是企業規劃決策需關注的關鍵因素。當前,企業日益重視環境保護,但由于政策信息接收相對滯后、不全面,部分企業在規劃決策階段對環境制約因素考慮不足,到項目環評或建設階段才發現問題,極易造成前期投入損失,甚至因與有關政策嚴重抵觸,半途而廢。規劃階段環境咨詢和風險預判能力的不足制約企業決策的環境合理性。規劃環評是對規劃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2],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支撐,作為優化產業和區域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的手段,是現階段促進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實現科學發展的最有力保障之一[3],可以保證將資源、環境因素納入決策過程[4]。企業規劃環評作為一項專業的環保咨詢服務,可以貫穿于企業規劃周期,隨著國家環保政策、法規及其他管理要求的更新變動,及時反饋有關信息給企業,促進企業與政府管理要求互動,從環保角度發揮優化規劃決策作用。本文以2013年中煤平朔集團重大發展規劃環評項目實踐為基礎,對通過規劃環評優化企業規劃決策進行探討。
1企業開展規劃環評作用分析
規劃環評可以識別企業現存資源環境利用問題,評估環境保護水平現狀,對規劃的環境影響、資源環境可承載性及可能面臨的環境制約進行評價并提出針對性優化發展建議,從檢驗規劃政策符合性、加強環境保護訴求、保障項目選址環境合理性、促進項目環評等方面發揮優化作用。
(1)檢驗規劃的政策法規符合性。企業對政府規劃、政策了解和跟進相對滯后,因此與政府部門規劃相比,企業規劃與國家政策的銜接偏弱。企業規劃環評可以作為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傳聲筒”和“橋梁”,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和響應環保政策和有關要求,同時為企業提供向管理部門訴求自身合理環境資源需求的溝通平臺。規劃環評編制、審查過程,也是企業與咨詢人員、審查專家的交流互動過程。當地政府的環保、國土、水利、林業等有關部門代表將作為規劃環評審查小組成員參加審查并提出意見,環保部門根據審查小組意見向企業正式出具審查意見,對企業規劃實施做出指導。
(2)強調環境保護需求。當前部分企業會組織編制環保專項規劃作為總體發展規劃一部分,但環保規劃局限于服務總體規劃發展目標,被動設定環保目標和要求,對規劃的環境合理性不做評判,角色定位決定其不能發揮反饋修正總體規劃的作用。例如中煤平朔集團環保規劃設定“十二五”新增SO2、NOx排放總量目標竟然分別達朔州全市現狀排放量的34%、92%,而“十二五”末全市兩項指標均需削減10%以上,顯然企業環保目標與政府管理要求嚴重脫節。規劃環評會提出對規劃目標、定位、規模、結構、布局及建設時序的優化調整建議[5],彌補環保專項規劃反饋缺位的不足,幫助企業加強環保認識并充分考慮環保需求。
(3)保障項目選址合理性。規劃項目選址如不符合環境保護有關要求,將“一票否決”。較多企業在項目環評階段才考慮環境制約問題或對此缺乏足夠認識,導致項目建設遲滯甚至最終放棄。企業也可能為了避免前期投入損失,繼續勉強推進,又大幅提高環境利益損害幾率,增加環境改善壓力。企業規劃環評會通過與當地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主體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水資源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其他敏感保護目標有關的保護要求進行協調性分析,提前為項目選址的環境合理性把關。
(4)促進項目環評。規劃的大范圍性和高水平性使企業規劃環評能夠較好地識別并解決長期的、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助于消除在項目層次不能解決的沖突[6]。由于規劃環評介入時間早,可將長期影響、累計影響和間接影響都提前考慮,幫助企業盡早與有關部門提前就涉及的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合理爭取資源和環境利用空間,而且規劃環評完成了項目環評部分關鍵技術內容,以規劃環評審查的形式提前在環保等部門獲得指導和一定程度的認可,可為下一步項目環評提前鋪墊并爭取時間。
2平朔集團規劃環評案例分析
中煤平朔集團是特大型國家重點企業和山西省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2012年產煤近億噸。為進一步從環保角度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中煤平朔集團委托山西省環境規劃院開展其“十二五”期間重大發展規劃環評。
中煤平朔集團規劃環評分前期調研準備、基礎分析與評價、綜合分析論證、征求意見與完善4個階段開展工作。在與企業溝通交流、資料收集、現場踏勘的基礎上,重點在企業發展回顧與現狀評估、規劃初步分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資源與環境承載力分析等方面進行基礎分析,然后綜合論證規劃目標定位、發展規模、項目布局、產業結構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環境合理性,并提出規劃環評結論和優化調整建議。成果按有關部門、專家、公眾、企業意見及審查會審查小組意見修改完善,最終與環保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一并提交企業。主要評價內容與流程示意如圖1所示。
2.2.1目標定位
>>企業規劃環評咨詢服務可以預識別環境制約因素,并反饋優化規劃內容,引導企業對區域資源及環境進行合理利用。

規劃提出“2015年,把平朔打造成主業突出、產業關聯、資產、產值、利潤高速增長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聯采的煤炭生產企業,成為我國第二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和高標準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域”[7]。企業建設煤礦、火電廠、煤制天然氣、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項目,經長期煤炭采掘和發電產生大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企業自身消納能力不足,固廢堆存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造成大氣和水環境污染。因此,發展循環經濟、綜合利用固廢、延伸煤系產業鏈切合企業實際,目標定位合理。

圖1 主要評價內容與工作流程示意圖 Fig.1 The diagramof main content and work flow
2.2.2發展規模
鑒于區域大氣環境改善壓力、水資源供給不確定性及政策符合性等因素,評價認為規劃產業規模應壓減,主要分析及建議包括:(1)煤炭產業處于平朔礦區和朔南礦區,規劃每年原煤開采規模目標降低20%,從而與山西省朔南礦區總體規劃和平朔礦區總體規劃有關要求相一致。(2)新增火電裝機規模相對現狀增加8倍,在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表2特殊排放限值高標準要求下,SO2排放量可降低,但NOx和煙粉塵排放量相對現狀將會分別增加3.3倍、3.4倍,會導致朔州市NOx和煙粉塵排放總量在當年基礎上分別增加24%、27%,而區域大氣環境已經超標,承載能力不足,建議新增火電裝機規模降低50%。(3)企業用水量相對現狀增加近4倍,按已落實水資源量核算,缺水比例高達58%。朔州市屬缺水地區,國家嚴格控制缺水地區煤氣化和煤液化項目的建設,要求“量水而行”,嚴禁擠占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發展煤化工產業[8]。建議規劃煤化工二期項目建設應在水資源落實后再實施,規劃項目總體做到“以水定產”。
2.2.3項目布局
規劃煤礦產業布局符合朔南礦區總體規劃和平朔礦區總體規劃,部分涉及環境敏感目標。規劃火電項目依托煤炭基地建設,產業布局集中,對資源環境壓力大。涉及的主要敏感環境因素包括:(1)規劃某煤礦項目與桑干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城市建成區、南磨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等相鄰,布局建設受制約;(2)規劃某煤化工項目選址與城區邊界相鄰,現狀與城市規劃發展不沖突,但已有居民集中區等環境敏感目標在選址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范圍以內建設;(3)規劃煤礦開采和煤化工項目建設可能會對泉域重點保護區、劉家口飲用水水源地、耿莊飲用水水源地及周邊村莊居民飲用水水源造成不利影響;(4)規劃某煤礦項目井田范圍有約0.5 km2面積與城市規劃區重疊,應劃為禁采區,留出緩沖帶,并采取留設保安煤柱等防護措施。
2.2.4產業結構
評價從行業準入、環保水平、政策要求等角度分析了企業現狀和規劃產業結構的合理性,主要分析及建議包括:(1)現有火電廠均為單機30萬千瓦以下機組,裝機規模偏小,當年產生經濟效益不足企業的5%,而耗煤量以及SO2、NOx和煙粉塵排放量分別占企業總的96.5%、96.1%、64.8%和41.6%,資源利用和效益產出不匹配,亟需優化火電裝機結構和提升裝機水平。(2)利用高鋁粉煤灰生產氧化鋁項目建設規模應達到年生產能力50萬t及以上[9],而規劃的高鋁粉煤灰生產氧化鋁項目單個規模不滿足此要求,應做出調整。(3)重點大氣污染防治區域的城市建成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新建火電項目應為熱電聯產項目[10],規劃新增兩個火電項目的機組類型應調整為熱電聯產。
2.2.5污染防治
企業將由以往煤炭產業的生態修復和保護為主轉變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態保護并重,受資源環境容量和環保政策約束壓力增大。主要分析及建議:(1)現狀企業單位火電裝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規劃新增火電裝機規模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都很大,應實施現有環保設施改造,取締新增熱電廠供熱覆蓋范圍供熱鍋爐,做到增產減污,新增火電廠均執行特殊排放限值要求。(2)規劃采選煤、火電、建材等均屬高耗水、低廢水排放產業,廢水可全部回用,且當年區域80%地表水例行監測斷面超標,無水環境容量和納污條件,需完善分質供水、廢水回用體系,在回用水池前建設二次污水處理廠,確保回用水達水質要求,全部回收利用。(3)固廢產生和積存量巨大,需積極落實規劃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并向當地有關部門爭取扶持政策以推廣產出產品,設立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科技攻關課題以研究拓展利用途徑和提高產品附加值。
3結語
當前,我國環境保護要求日趨嚴格,但企業在規劃發展階段往往缺乏環境風險預判意識、能力以及決策咨詢渠道,難以適應發展形勢需要。從此案例實踐和探討來看,企業規劃環評咨詢服務可以預識別環境制約因素并反饋優化調整規劃內容,引導企業對區域資源、環境合理利用,發揮重要的決策咨詢作用;行政管理方面,也有益于促進在企業層面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政策和提升區域資源、環境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Z]. 2006.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Z]. 2002.
[3]姜妮. 規劃環評突圍[J]. 環境經濟, 2008(3): 10-16.
[4]朱坦, 馮蕊, 汲奕君. 以規劃環評為手段,推動“兩型”社會建設[J]. 中國發展, 2010, 10(1): 9-12.
[5]環境保護部. HJ 130—2014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S]. 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 2014.
[6]肖波.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初探[J]. 污染防治技術, 2005, 18(1): 16-18.
[7]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Z]. 2011.
[8]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Z]. 2006.
[9]工業和信息化部. 鋁行業規范條件[Z]. 2013.
[10]環境保護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Z]. 2012.
Functions of Pl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Optimizing
Corporate Overall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Case Study
WANG Yong-hong, SUN Peng-cheng, LI De-peng
(Shanxi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aiyuan 030002, China)
Abstract:The functions of pl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improving the corporate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verifying its conformance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ensuring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 in site selection and promoting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hinaCoal Pingshuo Group’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Plan is introduced as a case study. The objectives of the Plan, development scale, project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ollution control a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pl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terprises can optimize its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voiding undue investment due to in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meantim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can be better implemented at the corporate level, helping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corporate; plan; pl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decision m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