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環保驗收問題及建議
周輝宇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430063)
摘要:既有內燃鐵路由于建設年代較早,受當時技術經濟條件限制,環境保護標準較低,鐵路沿線的規劃控制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后續電氣化改造工程無法完全克服這些不足,為其環境保護驗收留下了客觀困難。此外,電氣化改造工程的環境保護驗收與環境影響評價在時序上大多相隔時間較遠,為環保驗收增加了一定困擾。通過分析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在環境保護驗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環保驗收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簡介:周輝宇(1978—),男,湖南望城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環境影響評價與環保驗收,E-mail:zhouhuiyu01@qq.com
中圖分類號:U227.7;X32
DOI: 10.14068/j.ceia.2015.04.013
以“八縱八橫”鐵路通道為骨干的既有鐵路網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早期建設的既有鐵路以內燃鐵路為主,如京滬、京廣、大湛、寶成、浙贛、哈大鐵路等。我國電氣化鐵路自1958年從零起步,1961年8月建成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寶鳳段。之后,電氣化鐵路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0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為73 002公里,其中電氣化里程達18 758公里,電氣化率25.7%。[1]2012年,我國電氣化鐵路總里程躍居世界第一。到201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0.3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里程5.6萬公里,電氣化率54.1%。[2]10年間,鐵路營業里程增加了3萬公里,而電氣化里程增加了3.72萬公里,這其中包含的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的絕對數量不容小視。同時,在4.7萬公里非電氣化鐵路中,排除因客觀技術經濟條件不宜進行電氣化改造的線路,既有鐵路的電氣化改造工作量仍十分巨大。因此,在建和待建的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是目前和未來較長時間內鐵路項目環保驗收工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內容。
1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主要環境影響
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在時序上可分為施工期和運營期。施工期環境影響主要是各類施工活動對土地、動植物、社會生產與生活等的生態影響,以及施工產生的噪聲、振動、污水、揚塵、廢氣等污染因子對環境的污染影響。隨著施工活動的結束,該影響逐漸消除,受損的環境要素逐漸得到恢復。運營期環境影響則以噪聲、振動、電磁輻射等能量損耗型污染為主,污水、固體廢物等物質損耗型污染次之。
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主要利用既有鐵路的生物廊道,施工強度較新建鐵路小得多,一般不會造成明顯的生態問題。運營期污水和固體廢棄物產生量較小,同時配套有較完善的收集和處理系統,一般不會產生明顯的環境影響;振動和電磁輻射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多數情況下可以達標;鐵路噪聲影響范圍較大,常規聲屏障措施效果難以滿足聲環境質量要求,往往是公眾關注和投訴的熱點問題,也成為驗收階段的重點和難點。
2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環境特征
相比新建鐵路工程,既有鐵路電氣化工程通常具有以下環境特征:
多數既有鐵路在建設時,城市規劃考慮不足,為節約投資和方便交通,多穿越或鄰近城市建成區,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既有鐵路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城市建筑包圍,受到鐵路噪聲和振動影響的人群越來越多[3-4],公眾投訴日漸增多。
既有鐵路一般建設年代較早,受技術和經濟條件限制,環境保護因素考慮相對較少,造成既有鐵路環保措施普遍不足。在電氣化改造前,其污染問題已凸顯,造成電氣化工程“以新帶老”任務繁重。
電氣化改造后,機車、線路條件和運營管理方式均得到改善。因此,除電磁輻射為新增污染源外,噪聲等其他污染因子污染增量普遍較小,甚至優于改造前。以改建鐵路焦柳線洛陽至張家界段電氣化工程為例[5],驗收階段監測結果表明,對于臨鐵路第一排建筑而言,改造后環境噪聲普遍較改造前降低1~3分貝,鐵路振動降低3~5分貝。
3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環保驗收存在的問題
結合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自身特點,其在環保驗收中往往顯現出如下主要問題:
>>相比新建鐵路工程,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由于遺留問題多、責任主體復雜,其環保驗收工作困難更大。

與工業項目不同,我國鐵路建設項目是按項目法人組織建設管理,即按項目組建公司或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既有鐵路和電氣化改造工程分屬不同時期的不同項目,其建設單位通常不是同一主體。電氣化改造階段的鐵路建設單位,往往只愿意承擔電氣化改造本身的責任,不愿也難以強制其承擔更多的“以新帶老”歷史責任,更不要說超出環評報告之外的責任。因此,在環保驗收階段,難以同時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
鐵路干線兩側除少數相對較為封閉的山區外,多數地區經濟增速較快,城鄉建設發展迅猛。在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環評批復后,至環保驗收前,通常有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期間沿線建筑的新建、改建、擴建非常普遍,由于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而產生的大型居民小區也并不少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線的兩側建設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間隔一定距離,并采取減輕、避免交通噪聲影響的措施。因此,這些新、改、擴建環境敏感點的防治責任,很容易在規劃、環保、鐵路、敏感點建設方之間引起爭議,難以劃分責任。
對于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為盡量減緩鐵路噪聲和振動影響,很多環評批復要求對鐵路30米內敏感建筑,結合城鎮建設和改造規劃逐步拆遷。由于城鎮建設和改造由地方政府完成,因此,很難界定清楚鐵路建設方在其中的職責,也沒有清晰的時間限定,最終落實困難。
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環保措施,主要包括聲屏障和隔聲窗等噪聲防治設施、站段污水處理設施、以取棄土場防護和臨時用地恢復為主的生態恢復措施等。但事實上,采取了相關環保措施后,也難以保證其效果滿足環評要求。最典型的情況是,常規的聲屏障設施能夠保證鐵路噪聲達到排放標準,卻無法使兩側區域滿足相應的聲環境功能區質量標準。
4加強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環保驗收的建議
相比新建鐵路工程,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由于遺留問題多、責任主體復雜,其環保驗收工作困難更大。在電氣化改造完成后,若遲遲不能完成驗收,鐵路運營又不能貿然關停,對于鐵路部門和環保部門而言,均是一種行政管理上的失職。同時,為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鐵路提速和改造的腳步并未停止,電氣化改造后,還可能繼續進行提速和擴能改造,在既有工程尚未通過環保驗收的情形下,無疑將給后續工程的環保責任劃分增加困難。因此,作為公共基礎設施,鐵路項目適時完成環保驗收是鐵路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共同要求。鑒于以上所述實際問題,針對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環評報告和環評批復是環保驗收的基礎,詳實的環評報告和明晰的環評批復可以大大減少環保驗收中可能出現的責任推諉問題。因此,建議不斷規范環評報告、嚴格環評審批,特別是在工程方案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及時進行補充環評或重新環評,使環保驗收真正做到有據可依。
按照環評相關導則和規范,鐵路環評報告一般都會提出污染達標防護距離[6],但最終大多只停留在紙面建議上,并未真正落實到規劃控制中。建議規劃部門在制定鐵路沿線城鄉建設規劃時,有必要征求鐵路、環保部門和周邊公眾的意見,確定適宜的防護距離。
鐵路建設項目驗收階段和環評階段時間間隔較長,驗收階段的環保標準和要求可能較環評階段有較大提升。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應立足于達標排放和污染總量減少,能夠達到這一要求的,原則上應予以通過驗收。對于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按照現階段的技術和經濟水平,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尚無法全面實現“環境質量達標”。以噪聲防治為例,在電氣化改造階段,通過采用無縫鋼軌、禁鳴、設立聲屏障等綜合措施,可以使聲環境好轉,卻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聲環境質量達標,而全面采用半封閉甚至全封閉聲屏障,在技術上有風險,在投資上也無法承受。
加強環評審批后的環保監管,是確保環境保護措施和要求落到實處的關鍵。單單依靠環保執法部門的督察,力有未逮。建議一方面加強環保督查和懲處
力度,及時發現鐵路建設中的環境問題,警示鐵路建設單位落實環保責任;另一方面推行公眾監督,發動媒體和沿線公眾,對鐵路部門進行監督,讓未落實環保措施的行為及時曝光。
5結語
既有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環境保護驗收,主要難在對既有污染的“以新帶老”總體而言,電氣化鐵路較內燃鐵路更加有利于環境保護。因此,一方面,應當在立足“達標排放”和“污染物總量減少”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既有鐵路電氣化進程,另一方面,鐵路建設單位在效益兼顧的范圍內,也應盡可能多地履行環境保護職責,共同為環境質量達標努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鐵道部. 2003年鐵道統計公報[N]. 人民鐵道, 2004-03-27.
[2]國家鐵路局. 2013年鐵道統計公報[EB/OL]. (2014-04-10) [2015-03-08]. http://www.nra.gov.cn/fwyd/zlzx/hytj/201404/t20140410_5830.htm.
[3]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改建鐵路京包線大同至包頭段電氣化改造工程[R],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013.
[4]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改建鐵路浙贛線電氣化提速改造改造工程[R], 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011.
[5]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改建鐵路焦柳線洛陽至張家界段電氣化工程[R], 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014.
[6]姜海波, 李耀增. 鐵路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內容及存在問題的思考[J]. 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 2009, 36(5): 247-250.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Check and Approval
of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Zhou Hui-yu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Wuhan 430063, China)
Abstract:Diesel railways were built in old days when due to restricte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adop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were low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long the railways wa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hese problems can not be solved by subsequent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posing difficulties in its environmental check and approval upon completion. In addition,the interval between environmental check and EIA is usually so long, that it makes the environmental check more difficul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environment check and approval of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and raised sever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existing railways; electrification; environmental check and approval upon project compl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