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紫


清香閣是京城有名的品味海鮮的地方,面臨高端餐飲的窘境,從2014年起清香閣就已經迅速地調整,將店面經營的選址定位在了商超中,而今年主要開始針對購物中心等地方開拓店面,如大悅城、萬達等商業地產都在進一步的商談之中。清香閣第一個商場店選址在了佳億時尚廣場,因為剛建成,又緊鄰燕莎商區,使館和寫字樓眾多,整體商區和清香閣定位的時尚白領和商務的人群相契合,另外考慮到商場較新,還處于養人氣的階段,可以幫助清香閣適應商場店模式,伴隨著商場的成熟可以逐漸完善新模式。
現在清香閣所有的店面都可以找到那條醒目的廣告語:清香閣,平價海鮮,主打海鮮,一手貨源,確保新鮮,確保平價。以前叫清香閣海鮮餐廳,現在轉型為清香閣平價海鮮,相對商場店人均價位也比街邊店下降了20元左右。“我們主要是為了響應習近平主席的號召,做到親民、接地氣。但是要做到親民就要保證平價,同時要保證貨源新鮮,所以我們會上全世界找貨源。”清香閣的供貨商多數都在國外,其主打產品來自于全世界20多個國家,每次都是一次性訂購幾百噸的貨物,省掉了中間很多供應商,把這部分的利潤返給顧客。而清香閣整體的菜品也進行了調整,推出了一些逛商場的人喜歡的菜系,有些菜進行升級,將大份改成方便快節奏食用的小份,并且培訓服務員,推薦顧客點小海鮮類食物。在商場店門口還出現了一個果汁吧臺,也是清香閣專為商場店顧客設置的區域,全部果汁均為鮮榨,在不是主打產品的這些細節上也讓食客感受到健康,信賴品牌。
基于之前的根本,清香閣整體升級成為商場模式,但為了讓老客戶仍舊感受到以前的清香閣,雖然設計師提出了會與現在風格沖突的考慮,企業也仍舊保留了以前的很多元素。比如以前會有淡青色的聚乙烯玻璃做裝飾隔斷,柜子是黑色的大理石臺面等等,清香閣從1992年開始,到現在有23年的歷史了,從第一家店面的時候這些元素就一直存在。這些元素的保留也是為了告訴顧客,清香閣只是在原有基礎之上升級,而非改變,讓顧客能夠放心。
餐廳整體主視覺為藍色,打造出海洋的氛圍,將海鮮與產品結合。例如其中天花板上的棚頂燈是氣泡樣式,燈上有一些海龜、海星、龍蝦、扇貝等產品的圖案,營造海的感覺。在餐廳的各個地方還可以看到漂流瓶、珊瑚、海藻等造型擺設,連沙發、衣服罩都印上了貝殼的圖案,還有錨和槳,做出整體的映射。元素豐富但卻并不復雜,圍繞著海洋的主線,以簡單、好玩、時尚為主,并未在裝修方面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只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氣氛。以前清香閣的餐位都是4人位為主,每個店的包間可以達到30多個,圓桌偏多。而現在因為商場店客源相對穩定,客流量多,所以為了減少顧客等位的需求,多增加了兩人位,留了一個包房,面積也從以前的2000-4000平方米,控制到了現在的500-600平方米,整體空間更加舒適和放松。
商場店的出菜速度通常較快,這不僅有賴于商場店的后廚和前廳距離近,使得傳菜速度快,清香閣在這方面還給所有的點菜營養師人手配備一臺點菜機,只要顧客有需求就會立刻下單傳到后廚,節省了很多時間。另一方面,為了加快出餐速度,企業在后廚的布局上也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清香閣商場店的廚房設置了一個后門,送來的海鮮會直接放在后門較大的魚缸中養著,魚缸旁邊就是冰箱,而冰箱旁邊是粗加工間擇菜間,擇完的菜品可以直接送到旁邊的加工間,然后切配,切配間在炒灶旁,廚師直接炒菜然后將炒好的菜品放在旁邊的出菜口,由營養師等在出菜口直接端給客人。通過合理的考慮人體工程學,合理安排布局后廚空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樣下來,每傳一道菜都可以保證在5秒左右時間,而上菜可以保證在3分鐘之內,非常之快。

清香閣一直以來海鮮分為高、中、低三檔,比如消費能力較強的人會點一些大的海鮮,像寶蟹、龍蝦、鮑魚等;中端白領通常會點象拔蚌、生蠔、海參斑,三文魚等;消費能力相對一般的會有一些針對他們的菜系,比如十幾元一只的大蝦等等。而如今商場店里,營養師主推的就是中低端菜系,這樣可以實現控制人均消費。
前面提到的關于“營養師”的概念,是清香閣企業專門設置的崗位,即專業的點菜員,所有入職點菜員會經過培訓,熟知每一道產品是什么,具備怎樣的營養價值,與哪道菜搭配起來食用最舒服。營養師的設置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站在食客的角度出發,把控顧客桌上的菜品。現在清香閣每一家店標配6位營養師,每天下班后,營養師都要和后廚開會,進行互動。
除了營養師,清香閣的服務員也都十分亮眼,穿著一水的空姐服,色系和海洋色調相契合,整體也為藍色系。之所以選用空姐的裝束,因為在所有的服務中空姐的服務是公認最好的,所以為了帶給食客細致周到的服務就選擇了以空姐為標桿,讓大家坐在座位上就像坐在飛機的頭等艙。“清香閣的傳統就是以服務為主,所以這方面是不會松懈的。就像海底撈,無論商場店,還是街邊店,它的服務都是很好的。清香閣也會朝著這樣的方向走,永遠不會降低服務的標準。”

01.惠新店

02.加拿大板蟹

03.勁松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