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霞,宋麗娜(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95)
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立之前,該地方為典型的農業生產區域,當地農村居民主要以農業為生。在外來資本、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追隨建設化工園區的熱潮,在小洋口地區一片匡圍的灘涂,開辟了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的星光大道。為了推廣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的快速壯大,產業聚集,讓荒灘不斷增值,如今,如東的小洋口港經濟園區形成了以農藥及其中間體、化學藥物、有機顏料、工程塑料及加工助劑、電子化學品等精細化工為主的化工產業格局。
然而,新事物的引入給當地農村居民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了挑戰,化工園區的污染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當地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根據人民網江蘇視窗報道,江蘇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被指污染嚴重。江蘇省如東縣小洋口化工園因污染嚴重遭當地居民舉報,如東縣環保局對此回應稱,該化工園確實存在污染問題。據如東縣環保局表明,廢氣污染方面,主要包括甲苯、氨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物質,來源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無組織排放、化工存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揮發,再加上企業焚燒爐由于裝置水平不高產生的二次污染等,此外氣壓對廢氣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報道稱園區企業確實存在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污水、廢煙、廢氣等污染物,造成了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污染,近海的魚蝦幾近死亡,企業周圍的河流上都漂浮著死魚死蝦,同時還造成了周圍耕地土質被嚴重破壞,難以再生長糧食作物,空氣里面彌漫著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因此對當地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影響。同時經過對相關資料的搜集發現,對于化工區研究的案例很多,圍繞如東小洋口港化工污染對于當地農村居民的影響的研究卻不多見。
有關化工區對當地社區環境影響的探討,學者們主要關注以下3個方面內容:環境污染、當地居民健康和化工安全。在環境污染方面,姬海蓮等指出化工生產所排放的廢氣和廢水很容易對周圍生物的正常生長及農產品質量產生不良影響[1];胡培勤等指出化工生產的氟污染對人類生態環境構成極大威脅[2]。在當地居民健康方面,周沖通過對某化工區當地居民的健康調查發現,化工區排放的污濁空氣往往導致當地居民呼吸系統發病率高于無污染地區[3];彭香紅在對某化工區當地居民調查中發現,化工區下風向居民聚集地患惡性腫瘤死亡率明顯高于區內其他地區,其中,中老年人患惡性腫瘤的概率高,并提出了控制環境污染、形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平衡心態等方面的應對措施[4]。在化工安全上,蔡琢等分析了化工園區的主要安全隱患,建議提前預防化工區可能產生的火災、大氣和水體污染,以免造成對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生命安全的傷害[5];陸烽針對當前化工園區出現的各種環境隱患,提出了科學規劃、集中治理、風險防預、公共參與和加強監督5點意見[6]。
該項目針對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化工污染的現狀,運用李克特量表法測算當地農村居民對居住環境的看法。通過問卷和訪談的調查方法,了解當地農村居民的經濟生活、身體健康、心理、活動空間受化工污染的影響,采用縱向對比和數理統計的方法,深入分析附近農村居民受到的各種影響,并針對這些影響展開一些討論和思考,給予幾點政策建議以改善當地農村居民的社會生活。
1.1 研究內容
1.1.1 當地農村居民對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環境的滿意度評價。化工生產對周圍環境帶來的污染的程度,當地農村居民是最為權威的評價者之一。為了準確了解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對當地環境造成的污染情況,該項目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來測算當地農村居民對空氣、水質、土壤、垃圾和總體環境的滿意度。
1.1.2 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的影響。為了了解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的影響,該項目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來分析:
(1)化工業對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的影響。由于如東小洋口港附近的農村居民在經濟開發區建設前主要以農田耕種和打漁謀生,經濟結構以第一產業為主。由于化工污染導致耕地面積減少、農作物產量減少和下海打漁的機會減少,部分農村居民職業構成發生相應的變化。運用縱向對比法,比較經濟開發區建立前后,當地農村居民的家庭總收入(包括農田、漁業和務工的收入)的增減變化,客觀揭示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化工污染對于當地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的影響。
(2)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自從2003年開始建設以來,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一直不強,工廠長期對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化工污染,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該項目希望通過調查了解近些年當地地區的高發病,并與周邊地區農村居民的發病率通過縱向比較的方法,揭示經濟開發區化工污染對當地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
(3)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心理的影響。該項目通過前期的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現狀的資料搜集了解到該開發區化工污染嚴重,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認為人最低層次的需求是生存和安全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一旦被否定必然引起人們的激烈反應。因此,該項目的研究內容還包括當地農村居民在面臨著生活環境遭受污染,生存和安全受到威脅時的心理變化及其維權意識。
(4)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活動空間的影響。該項目希望通過調查得知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及其化工污染會給當地農村居民的日?;顒釉斐稍鯓拥挠绊懀瑥亩沂窘洕_發區的化工污染對當地農村居民活動空間的影響。
1.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化工污染程度主觀評價的定量分析。李克特量表是屬評分加總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種,屬同一構念的這些項目是用加總方式來計分。因此在問卷中涉及空氣、水質、土壤、垃圾和總體環境5個指標,對回答選項賦值,對于李克特量表法的5個維度——“優良”、“良好”、“一般”、“有污染”、“污染嚴重”,分別賦值,利用公式計算調查對象對各環境指標評價的平均值,從而定性分析了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的化工污染程度的評價。
(2)化工業對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的影響有哪些?化工區的建立為當地的就業起到了帶動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化工污染導致農作物產量降低、農耕地面積減少,引起附近農村居民農業收入的減少。該項目通過分析農村居民近年來年總收入的變化以及農田收入的變化,敘述化工業的建立對附近農村居民的綜合影響(農業收入換算為一年一畝地的收成)。
2.1 研究方法
2.1.1 李克特量表法。對該項目所要測量的指標即空氣、水質、土壤、垃圾和總體環境根據問卷調查的回答進行賦值,然后統計出各指標的平均值,從而得出當地農村居民對各指標的滿意程度。
2.1.2 縱向對比法。在對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的分析研究中,通過對當地農村居民的經濟、健康、心理、職業與居住空間和過去進行對比,深入分析如東小洋口港對當地農村居民的影響。
2.2 技術路線 圖1為技術路線示意圖。
2.3 研究方案 該項目主要試驗方案為實地調研,其中包括問卷設計、預調研、修改問卷、正式調研、數據統計與分析。調研方案如下:①該項目將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附近當地農村居民作為主要調研對象,有目的地選取附近的村落,每個村隨機抽取當地農村居民作為最終調研對象,進行實地調研。②該項目將從化工污染對于被訪談對象在經濟、身體健康、心理和活動空間等方面的影響入手,進行實地調研。根據整理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獲取的數據資料,并采用李克特量表法、縱橫對比法,得出化工污染給當地農村居民在經濟、身體健康、心理和活動空間帶來的影響以及他們對當地環境的總體評價。
2.4 可行性分析 該項目研究目標明確,設計方案合理清晰,調研方式方法較科學,且涉及國內目前較熱話題及創新問題,研究問題與時俱進,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3.1 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該項目調研了如東縣小洋口附近的環農村、環港鎮、洋口鎮等多個村鎮,共獲得有效樣本約150份。表1為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通過數據統計發現,①近30%的被調查者感覺化工污染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造成了農業收入下降,說明了化工園區的建立所帶來的化工污染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②被調查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教育年限越長,就越了解化工污染的危害以及化工安全隱患,擔憂身體健康受到化工污染的影響。
3.2 當地農村居民對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環境的滿意度評價 該項目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來測算當地農村居民對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空氣、自來水、地表及地下水、土壤、噪音和總體環境的滿意度。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對回答的選項賦值。對應李克特量表5個維度——“優秀”、“良好”、“一般”、“輕微污染”和“污染嚴重”,分別賦值為5、4、3、2、1分。其次,利用下面的公式計算調查對象對于各環境指標評價的平均值。具體公式:Zj=5*Pj5+4*Pj4+3*Pj3+2*Pj2+1*Pj1(j=1,2,…)。其中,Zj表示的是第 j個指標評價的平均值,j=1,2,…;Pj5、Pj4、Pj3、Pj2、Pj1分別表示的是對應的第j個指標選擇“優秀”、“良好”、“一般”、“輕微污染”和“污染嚴重”的樣本占總體樣本的有效百分比。最后,再統計出各指標的平均值。平均值越高,說明農村居民對空氣、自來水、地表及地下水、土壤或噪音滿意度就越高,則位次就越往前,表示農村居民對空氣、自來水、地表及地下水、土壤或噪音越滿意。
由表2可知,①當地農村居民對地表及地下水的滿意度為2.566,平均值為最低,位次排第5,說明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地表及地下水最不滿意,反映了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嚴重,主要來自于化工園區排放的廢水和生活區傾倒的垃圾。化工區廢水導致該地附近海水變色、海洋生物減少甚至出現無魚區。②當地農村居民對空氣的滿意度為2.904,位次排第4,說明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的空氣也不滿意,反映了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空氣污染也較為嚴重,主要來自于化工園區排放出的廢氣,尤其是其下風向地區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難聞的氣味。③當地農村居民對自來水的滿意度為3.083,位次排第3,說明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自來水污染沒有那么嚴重,因為自來水輸送管道沒有受到化工污染的嚴重侵害。④當地農村居民對土壤的滿意度為3.268,位次排第2,說明農村居民對現有的土壤情況較為滿意。⑤當地農村居民對噪音的滿意度為3.268,位次排第1,說明農村居民認為噪音污染情況較為少見。⑥當地農村居民對總體環境的滿意度為2.987,說明由于地表及地下水、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導致了農村居民對總體環境的滿意度不高。

表1 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 當地農村居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評價平均值
由李克特量表法測算的當地農村居民對空氣、自來水、地表及地下水、土壤、噪音和總體環境的看法,得出的結果與人民網江蘇視窗報道江蘇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嚴重的空氣污染相符。同時,報道稱園區企業確實存在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污水、廢煙、廢氣等污染物,造成了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污染,與得出的地表及地下水質的污染尤為嚴重的結果一致。
3.3 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的影響
3.3.1 化工業對農村居民經濟生活的影響。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立之前,該地方為典型的農業生產區域,當地農村居民主要以農業為生。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立之后,化工區的污染使得當地農村居民的農作物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下降。由圖2a可知,29%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從化工園區建立之后,農作物每畝田地的產出變少了。調查數據顯示,減少的幅度幾乎都集中在10%~20%范圍中。由圖2b可知,3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從化工園區建立之后,農作物的質量變差了。調查數據顯示,變差的程度幾乎集中在10%左右。結合上述的判斷,該次調查還對農作物生產情況變差的具體情況進行了探究,其結果是:①周邊化工企業污染所致。諸如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水嚴重影響了地下水及地表水,對水稻的生產與種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與傷害。②氣候變化。如東縣一到夏季便會出現較多的臺風以及連續降雨的天氣,這些惡劣的環境對于棉花的種植極為不利。
由此當地農村居民職業構成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即由過去從事第一產業為主向現在的從事第二、三產業為主轉移。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者中,與小洋口化工園區相關的就業人數只有13.2%。由此可見,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設對當地農村居民的就業帶動作用不強,人們轉向從事第二、三產業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化工區污染使得農村居民的農業收入大幅度下降所采取的應對措施。
推動當地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從調查結果顯示,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并未給當地農村居民的收入帶來普遍提高。當地農村居民人均月收入結果顯示,個人月可支配收入平均值為1 167元,除個別高收入群體外,大部分農村居民月收入維持在1 061元左右。對照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普通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標準可知,當地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遠低于南通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并且也稍低于南通農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由此可見,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并未給當地農村居民的收入帶來太大的提高。
3.3.2 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環境污染最可怕之處就是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由于長期在污染的環境中生活,當地農村居民肺炎、鼻炎等常見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偏高。此外據當地農村居民反映,該地農村居民基本會出現頭暈乏力、皮膚瘙癢等現象,更可怕的是,當地肺癌出現的頻率比以往高了許多,當地農村居民對此頗為不安。但是鑒于科學起見,該項目必須指出,在實際調查中并沒有深入分析這些疾病出現的醫學機理,僅是從該地區出現這些不平常疾病的角度來看,化工區污染給當地農村居民造成了傷害,至于傷害的程度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3.3.3 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心理的影響?;^的污染威脅到了人們的健康安全,當地農村居民除了不滿之外,更多的是強烈的擔憂。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圖3),當地農村居民對化工污染的擔憂程度:6%的被調查者表示很擔心,25%的被調查者表示比較擔心,53%的被調查者表示擔心,只有16%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擔心。
3.3.4 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活動空間的影響。一般說來,長期依賴的事物一旦缺失必然會造成人們心理上的極大失落,給人們的生活增添負面的影響。小洋口港化工園區所占用的灘涂就是這樣的一個事物?;谶@種考慮,該研究圍繞缺失的海岸向當地農村居民提出了3個小問題:①在您的生活中海邊是否重要;②您過去是否經常去海邊,主要從事什么活動;③您現在是否去海邊,主要從事什么活動。調查結果顯示,80%的被調查者認為海邊對他們的生活非常重要,20%的被調查者認為海邊已經不再重要;過去當地農村居民在海邊從事的活動主要為養殖、打漁、拾海貨、游玩等,現在,僅15%的被調查者偶爾去海邊,主要從事的活動是游玩、撿貝殼??傮w來看,當地農村居民認為生活中的海岸依然是比較重要的,并把它視為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4.1 結論 當前化工區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如東經濟快速進步,然而化工生產對當地農村居民的不良影響也變得越來越明顯了。該研究以小洋口化工園區為例,嘗試探討化工區對當地農村居民的具體影響。通過對小洋口港化工園區當地農村居民的實地調查分析可知,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設給當地農村居民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由李克特量表法測算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環境的滿意度的結果可知,①當地農村居民對地表及地下水的滿意度為2.566,說明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地表及地下水最不滿意,反映了如東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嚴重;②當地農村居民對空氣的滿意度為2.904,說明農村居民對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的空氣很不滿意,反映了小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空氣污染也較為嚴重;③當地農村居民對總體環境的滿意度為2.987,說明由于地表及地下水、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導致了農村居民對總體環境的滿意度不高。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小洋口港化工園區造成了當地環境的污染,而且給當地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消極影響。
第二,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設不但沒有給當地農村居民經濟收入帶來很大的提高,反而化工污染對農村居民的農業收入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如東小洋口港化工園區建立之后,化工區的污染使得當地農村居民的農作物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下降。29%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從化工園區建立之后,農作物每畝田地的產出變少了,減少的幅度幾乎都集中在10%~20%范圍中。3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從化工園區建立之后,農作物的質量變差了,變差的程度幾乎集中在10%左右。因此,化工污染阻礙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
4.2 政策建議 針對小洋口港化工園區給當地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該項目嘗試提出來兩點改善建議:
第一,加大環境監督力度,落實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環境污染治理不僅是如東小洋口港保持可持續發展所必須解決的首要難題,而且也是其對當地農村居民影響最大的問題之一。加大對入駐企業進行生態生產、清潔生產等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培養;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政府應加大環境監督力度,有效保證當地農村居民的環境利益。
第二,高度重視信息溝通,減少農村居民對化工的過度恐懼。人們對威脅其生命健康的事物產生恐懼是一種本能,保護自身生命安全也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當地農村居民疑懼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第一,化工園區本身存在污染問題;第二,當地農村居民對化工區接觸和了解太少。針對第1個問題,上一建議已經給出分析。針對第2個問題,該項目認為增進化工區與當地農村居民的有效溝通至關重要,主要有以下3點建議:①建立環境質量公報制度。對于環境污染問題,化工區應該做的不僅僅是對當地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同時更應該把當地每天的環境質量狀況向農村居民作及時詳細地匯報。②加強化工區建設和企業生產狀況的宣傳力度,增進當地農村居民對化工安全生產的理解。③加強當地農村居民的環境安全教育。
[1]姬海蓮,相震.工業氟化物污染對環境與居民健康的影響[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2(3):216-217.
[2]胡培勤,戴桂勛.工業氟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1996(3):176-178.
[3]周沖.化工污染對居民呼吸系統影響的調查報告叨[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02(4):37.
[4]彭香紅.2000~2005年某化工區居民惡性腫瘤死亡分析[J].疾病監測,2006(12):676-678.
[5]蔡琢,蔣軍成,丁曉曄.化工園區安全及環境危險性分析[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8(1):24-26.
[6]陸烽.淺析化工園區環境問題及對策[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12):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