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農,韓世文,張 虎(.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寧夏固原 756000;.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能源站,寧夏固原 756000;.寧夏海原縣水務局,寧夏海原 75500)
原州區彭堡鎮楊忠堡村位于原州區西南25 km處,彭堡鎮南5~10 km范圍內,下轄2個純回民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其中,1、2、3、4、8 組集居在 1 個較大的自然村,7 組單獨集居在另1個自然村(頭道溝)。2011年底,楊忠堡村有697戶,2 862人,其中1 400個勞動力均為農業戶。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400余人。全村土地面積806.4 hm2,其中承包地面積647.9 hm2、全部為旱地,人均旱地面積2 401 m2。每年糧油種植面積約400 hm2、人均糧油種植面積1 467 m2;飼草種植面積約200 hm2、人均飼草種植面積733 m2。年耕地面積398.8 hm2,占承包土地面積的62%,且均為旱耕地,人均糧油種植面積1 941 m2。海拔1 700 m左右,年降雨450 mm左右,日均氣溫6.3℃ 左右。楊忠堡村肉牛常年存欄數約3 000頭,月均育肥出欄數在200頭左右;肉羊常年存欄數約6 000只,月均育肥出欄數300只左右。2011年底全村牛羊養殖專業戶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為4 226元。其中,勞務產業占43%,養殖業占31%,種植業占26%。
楊忠堡村背靠大山,面向平川,水草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并緊接硝口、彭堡、固原、三營和張易等當地牛羊市場。多年來,當地農民家家戶戶都有養殖牛羊的良好傳統、技術與習慣,加上近年來由于國內外牛羊肉市場的嚴重短缺和牛羊肉市場價格的一路飆升,使當地的產業結構已開始發生明顯分化和快速轉移[1],牛羊養殖產業已開始在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和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了促進這種產業的轉化和升級,2012年初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特將楊忠堡村確定為扶貧開發駐村科技指導員“整村推進”科技扶貧試點示范村。
為了改變楊忠堡村貧窮落后的現狀,提高生產技術含量和科學技術水平,增加生產收益,該規劃方案的主導思想是科學利用資本積累及運行發展的基本規律[2],堅持“揚長補短、發揮優勢,壯短益長、挖掘潛力,突出重點、優先發展”的基本原則[3],尋求能夠促進當地生產力快速高效發展的方法和措施。該規劃方案的主要生產內容是將楊忠堡村多年以來以農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改變為與當地產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以牧為主的現代化生產模式[4],以大力發展牛羊養殖生產為全村主要生產內容,在當地大力培植基地化、規?;⒁幏痘呐Q蝠B殖特色主導產業;多方籌集和整合各方人才物力,強化基礎建設,改善養殖條件;推進基地化、規?;⒁幏痘B殖,提高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以將楊忠堡村創建為區域牛羊養殖核心基地為目標,以培植當地牛羊養殖特色主導產業為發展方向,大力推進能夠促進全村牛羊養殖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工作,力爭創建原州區特色龍頭支柱產業核心示范區。爭取用5年時間使全村的肉牛常年存欄數達到10 000頭以上,人均2頭;肉羊常年存欄數達到20 000只以上,人均存欄數4只(2016年底全村人口數按5 000人計)。7 m×8 m標準化的牛棚建設數量達到2 000棟以上(每棚按5頭牛計),占地面積在150 m2以上的羊舍總數達到500座以上(每座羊舍按40只羊計)。
4.1 總體生產目標 通過村支部、村委會和全村農戶的共同努力及相關部門的緊密配合與扶持、全力培植當地牛羊養殖特色主導產業生產專業村,精心打造原州區牛羊養殖特色龍頭支柱產業核心示范基地。
4.2 總體經濟收入結構及比例 按照畜牧業∶勞務業∶農業∶服務業為4∶3∶2∶1的比例,截止2016年底全村人均全年現金收入按9 000元計,則畜牧業收入為3 600元/人(每人每年育肥出售2頭牛、4只羊),勞務產業收入為2 700元/人(每個勞動力每年在外打工2~3個月),農業收入為1 800元/人(每人每年種植玉米(包括青貯)0.13~0.20 hm2),相關服務業收入為900元/人。其中,每頭育肥牛售出后按純收入1 500元計,則2頭牛共計3 000元;每只羊育肥售出后純收入按150元計,則4頭羊共600元。
4.3 總體生產內容 努力創建以牛、羊養殖產業為主、以勞務輸出產業為輔、以種植業及相關服務業為補的三元生產結構。積極拓建以牧為主、以勞務為輔、以農業及相關服務業為補的農村經濟生產結構的新型三元生產體系;同時,大力推進機械化耕種收碾等的田間與飼養生產作業,努力實踐農村經濟生產結構以農為主向以牧為主的轉型升級[5],力爭將楊忠堡村創建為以各種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為主體的牛羊養殖專業村,實現種養殖的機械化生產,以基地、產業、市場及農村互助合作經濟組織與相關公司等的互助聯營來實現產業高效發展的集團和集群效應[6],從而邁步進入現代化社會大生產的初級階段。
4.4 養殖經濟效益分析 楊忠堡村牛、羊養殖專業戶年人均經濟收入的規劃增速在15%以上。由表1可知,2012~2 016年楊忠堡村牛、羊人均養殖數逐年增加。從圖1可以看出,2012~2014年楊忠堡村的人均經濟收入基本上都達到上述規劃指標,證明該規劃符合當地生產發展現狀。
表1 楊忠堡村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隨著楊忠堡村牛羊養殖特色主導產業的不斷發展強化及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科技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楊忠堡村完全可以實現上述規劃指標,養殖戶人均收入不斷提高。
[1]王振松.經濟學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袁慶明.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3]黃順基,黃天授,劉大椿,等.自然辯證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4]劉大椿.科學哲學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5]ROBIN BADE MICHAEL PARKIN.微觀經濟學原理[M].王秋實,李勝蘭,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陳耀邦.可持續發展戰略讀本[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