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明水電業局,黑龍江 綏化 151700)
降低電網運行線損的措施分析
王曉偉
(明水電業局,黑龍江綏化1517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我國通過在煤炭與電力主產區建立發電站,而后通過遠距離的高壓輸電線路進行電力的輸送,有效的降低了電力煤輸送所對鐵路帶來的運輸壓力。國家近些年來在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增效,而通過降低電網的線損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電力輸送的能力,減少線損所帶來的壓力,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線損是電力資源在電網進行輸送的過程中所造成的損耗,其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而線損率則指的是線損電量在整個供電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能夠有效的反映電網規劃設計、技術裝備和經濟運行水平等。所以,通過對電網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來達到降低線損率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就降低電網線損率的方式進行了分析討論。
電網;線損率;降低措施
能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其中電力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電力資源在電網的輸送與配送過程中由于線損而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應當在分析造成線損的原因的基礎上對電網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線損是由于電能在電網輸送和分配的過程中,其所經過的各種電力設備與線路所造成的損失,其根據能耗的不同可以分為固定線損、可變線損以及其他一些線損等。其中,固定線損指的是電能在電網的輸送過程中,其電能損失是相對固定的,并不隨著外加負荷的改變而產生變化,其僅與電網中的外加電壓、電力設備的容量以及所使用的電力設備的產品質量有關。例如:在電網的運行過程中,由于變壓器的鐵損、電纜和電容的介質損失,其它各種電器設備和儀器儀表線圈的鐵損及絕緣子的損失等,這些損失是不隨外加負荷的改變而變化的。而可變線損則指的是電網中的電力設備與線路所造成的電能損失是要受到負荷電流的影響.例如:在電網的組成中設備中:如變壓器中的銅線發熱等所造成的線損以及其他一些設備中的線圈所產生的銅損和輸配電線路中的可變損失.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流經這些電力設備的電流的大小不同,而造成這些電力設備的線損與流經這些設備的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其中,造成可變線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電網的管理出現了一定的缺失而造成的。
以上對造成電網線損的原因以及線損的分類進行了一定的分析闡述,其中,固定線損是由于電力設備或電力元件所固有的,只能通過技術創新來予以降低,而可變線損部分則主要是由人為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制度創新與管理改進來降低可變線損,從而達到對于電力高效利用的目的.以下將對如何做好可變線損的控制進行一定的介紹:(1)電網運行時,環網供電的情況往往是有的,環網供電線路可根據潮流分布原則,找到一個經濟功率分點,將功率分點打開,這是很經濟的。而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對電網的供電方式進行一定的調整,從原來的環網供電方式改變為變電站的變壓器的閉環運行,對電網運行的負荷進行一定的分配,使其在保證供電的情況下能夠在較低的線損情況下進行供電,從而確保供電的效率,而當擁有兩臺變壓器進行供電時,則可以根據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曲線來決定變壓器的啟用臺數;(2)充分發揮有載調壓變壓器的作用,使母線電壓保持在額定值范圍內;(3)通過加強對于需求側的管理來提高電網整體的負載率,從而使得電網能夠在較高的負荷下進行工作,從而達到調整負荷使其較為合理的工作的目的;(4)對電容器的分布進行重新的布局,使其能夠達到較大的經濟效果;(5)監視系統的無功電流,及時起、停無功補償設備,力求做到全網平衡、就地平衡;(6)電網使用的10kV的配電網的需求側的負荷較為平穩,為了降低由于線路所帶來的損耗,可以通過加大供電線路導線的直徑并盡量將供電范圍控制在一個較為經濟合理的范圍內,同時在電網的輸配線路中添加一些無功補償設備用以對電網中的三相負荷加以平衡.同時由于減少了供電距離,使得線路的檢修的難度大為降低,通過提高線路檢修工作,通過在檢修工作中開展帶電作業,降低因線路檢修而導致的線路停運次數,確保供電電網的電壓質量,使其能夠有效的降低線損,提高電能的利用率。
通過在電網運行過程中做好對于電網的無功補償能夠有效的降低線損,其中對電網的無功補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并聯電容器作為人工補償,包括個別補償、低壓集中補償、高壓集中補償。其中低壓集中補償主要是在變電站側進行的,其通過在變電站側添加低壓電容器的方式來進行補償,也可以通過對電網運行中的一些電氣設備進行個別的補償,從而使得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變利用率,降低電網損耗。
在電網的運行過程中,變壓器是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中變壓器的容量的選用對于電網運行的經濟性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電容器容量的選用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對于電容器容量的選用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避免出現一味追求大容量從而造成因為容量的選用的不合理而造成的電網無功損耗。據試驗表明,當電容器容量在負荷的65%-75%時是較為經濟合理的,而處于一些需求側負荷不大的輸配網絡,則需要選用較小的變壓器容量,而對于一些負載較重的變壓器則需要根據以上介紹的變壓器的經濟性進行容量的選用,總之,對于電容器容量的選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使其能夠在較為經濟合理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現今,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網調度調節系統也廣泛應用于電網運行管理中,在使用調度系統時,可以充分利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網損在線檢測系統、負荷監控系統等做好對于電網運行的管理,使電網能在一個較為經濟合理的情況下運行,降低線損。
在做好以上對于電網的管理工作時,還需要適時做好對于電力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同時做好對于電網運行的優化,并結合科技的發展,對電網開展適時適度的改造工作,使電網能夠在降低線損的同時高質量高效率的進行供電工作。
降低線損對于提高電網的使用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降低線損的一些措施進行分析介紹。
[1]郭鵬.對線損管理工作的思考[J].農村電氣化,2003(02).
[2]趙繼紅.電力系統10kV配網中的線損管理[J].農村電氣化,1999(11).
[3]王濤,等.計劃線損率的計算及其評價[J].電網技術,2003(07) .
TM7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