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名揚(重慶城口縣公路建設質量監督管理站,重慶 405999)
公路橋梁養護管理中的問題與優化建議
陸名揚
(重慶城口縣公路建設質量監督管理站,重慶405999)
橋梁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重建輕養”的現象使得當前公路橋梁養護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加強橋梁的養護與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作者結合工作實踐,對公路橋梁養護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優化建議。
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問題;建議
橋梁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公路建設也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是公路養護卻跟不上發展的步伐,是當前公路橋梁工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就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隨著我國公路里程的不斷增長、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眾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養護管理任務越來越艱巨、資金需求越來越大。但是一些地方對公路養護的重要性認識依然不足,重建輕養、以建代養問題依然存在,導致公路養護投入不足。當前,公路橋梁安全問題日益被高度關注并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影響公路橋梁安全的因素很多,比較重要的方面如下:
(一)公路橋梁日常養護不及時或不到位,加劇橋梁結構損壞。由于有些橋上長期設集市攤點,橋面泄水孔道堵塞,橋面積水嚴重,又養護不及時,加速了橋面結構的損壞;或是橋面與接線路面處理不好,導致橋頭跳車嚴重,跳車的沖擊作用對橋梁構件產生了破壞。
(二)交通量快速增長,超限車輛多,部分橋梁適應能力不足。由于我國公路車輛的數量不斷增加,且運輸車輛也在向大型化、重型化發展,由于不少橋梁其承載能力有限,相當一部分橋梁損壞的直接原因就是超重車輛所致。另一方面,不同建設年代橋梁混雜、設計標準差異大,在些橋梁在設計上本就不夠規范,在施工質量上沒有保證,不少成了危橋,由于建設資金等多方面問題,這些危橋仍然需要繼續進行營運,所以必須通過加強養護管理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三)專業養護隊伍匱乏,養護資金不足,部分技術瓶頸有待突破。目前還是有很多的公路養護部門是以“事后養護型”管理為主。治理橋梁病害方法簡單、疲于應付,缺乏橋梁調查及病害預測、適時養護決策和養護規劃。職工中技術人員數量太少,而且絕大多數不在一線,這樣的人才結構影響了養護實施水平的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不適應養護科學化和現代化要求。
(四)橋梁養護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的養護部門,特別是在基層,公路橋梁基礎數據不完整,錯漏、誤判較多;未建立長期和系統的健康檔案及定期檢測評估制度;災害預測和裝備不足;雖在推行“管養分離”的改革,但缺乏“建養并重”理念和可行的“預防性養護”體系,應由專業隊伍承擔的橋梁養護管理體制不完善。
(五)現行公路橋梁養護機制缺乏競爭機制,養護專業隊伍匱乏,生產效率較低,缺乏創新的動力。存在的這些問題,易導致養護隊伍整體素質下滑,養護標準得不到嚴格執行,行業管理職能受到削弱,養護水平難以提高、養護質量難以保證。
交通運輸部《十二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指出,“公路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重載貨車和船舶壓垮、撞毀橋梁的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公路養護管理的基礎支撐仍然薄弱;公路養護管理標準規范體系有待完善,公路養護技術力量薄弱;預防性養護技術體系和科學決策體系尚待完善。”因此,建立一種新型的養護管理模式——橋梁養護市場化管理模式,可作為現有養護體系的重要補充。
(一)橋梁預防性養護涉及到橋梁信息檔案、檢測、設計、維修加固等一體化管理,其實施前提是橋梁養護市場化。將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市場,實行對外承包,引入競爭機制,擇優選用。這是現代化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從人員設備、效率及積極性、效益和風險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1 在人員和設備方面,不設自己的養護隊伍,不負擔閑置人員和設備費用,僅負責資金管理,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 在效率和積極性方面,養護人員積極性強,養護效率高;作業內容分工明確且專業化強,可通過加強專業化管理和競爭手段適應市場,充分調動社會化資源。
3 在效益方面,市場化管理模式根據養護工程需要,優選社會專業養護公司,引入競爭機制,能促進新技術的創新,降低養護成本,提高了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4 在風險方面,實行總價承包,過程監督,由社會專業養護公司分擔橋梁結構安全養護過程中的風險,其本質是風險的合理分擔,這也是風險控制的一種有效手段。
(二)橋梁養護管理體制轉變的條件
1 技術條件。建立橋梁預防性養護管理系統。貫徹“預防為主”的理念,在病害還未出現或有輕微病害時就進行防治,確保橋梁在全壽命服役期間的使用安全,提高養護效益,減少養護成本。
2 機制條件。重要橋梁的定期檢查、特殊檢查與維修,公路橋梁主管部門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在企業資質、人員、業績、設備能力等方面明確具體要求;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指定專人,明確職責;實施批量化長周期委托方式;一般橋梁的檢查與維修保養,宜組建固定的專業隊伍,建立由分管養護工程師主導的定期常態化檢查養護機制。建立完善的養護決策、規劃、實施及監督制度。
筆者針對當前公路橋梁養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建立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市場化模式的建議,同時,希望公路橋梁養護部門能創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引進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切實提高養護質量,把橋梁養護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樣不僅減少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保障了交通運輸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人們的出行,保證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1]“十二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Z].交通運輸部.
[2]顧遠方.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研究[J].交通工程,2014(07):179-180.
[3]李鳳蓮,賈成,肖萬忠.關于公路橋梁日常養護管理的思考[J].交通標準化,2009(19):78-79.
U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