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飛飛(中鐵三局線橋公司,河北 廊坊 065201)
地鐵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施工探討
歐陽飛飛
(中鐵三局線橋公司,河北廊坊065201)
地鐵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施工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軌道的穩定性,還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同時有效地降低成本。本文筆者結合上海市軌道交通12號線軌道I標工程,總結了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施工技術的特點及工藝要點,希望可以為日后相類似的工程提供參考借鑒意義。
地鐵;柱式檢查坑;施工;工藝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興未艾,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高速發展。做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停車場庫內線柱式檢查坑軌道建設因其精度高、工期緊、安全性要求高而日益引起重視。亟須對目前柱式檢查坑施工過程中的運軌、架軌、調軌、澆筑等各個環節加以改進。盡可能的達到簡約化、規范化、科學化要求。以期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時為地鐵類似工程提供較好的指導作用。
中鐵三局集團承建的上海市軌道交通12號線軌道I標工程,其中金橋停車場及出入場線工程共計鋪軌20.848km,其中庫外有碴軌道8.554km,庫內立柱式整體道床軌道10.098km,側壁式檢查坑及長、短整體道床2.196km。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金橋停車場施工由于土建工期滯后,無法保證列車上線調試工期,經施工討論組探討,決定采用地鐵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施工工藝進行庫內立柱式整體道床軌道施工作業。
2.1 基礎復測。施工前對土建單位交付的立柱基礎進行復測,主要復測項目涉及基礎間距、預留鋼筋高度及鋼軌接頭立柱的位置。確保立柱與設計的墊板及接頭位置相互重合。預留鋼筋高程與預埋墊板不沖突。如有偏差應及時進行整改。
2.2 鋼軌倒運。根據設計文件給定的軌節布置形式,將每股道所需鋼軌逐垛堆碼在軌道一端,鐵墊板及扣件就近堆碼在施工現場附近。倒運前對鋼軌公差進行丈量、配對、并進行編號,確保每對接頭相錯量滿足驗收標準。對通道條件較好的股道,利用裝載機將鋼軌逐對拖拽至設計位置,對設置檢修平臺或有其他限制因素的股道,利用炮車將鋼軌倒運到位。
2.3 基標測設。鋼軌倒運完畢后,進行基標放樣,由于股道均采用直線形式,控制基標120m,加密基標6m。控制基標允許誤差方向6”,高程±2mm,距離1/5000。加密基標方向±1mm,高程±2mm,距離±5mm。基標采用邊樁形式,距離線路中心1.5m。基標利用直徑14鋼筋制作,離地高20mm,頂端磨平并做出標記。
2.4 工裝布置。利用炮車將組裝完畢的支架、短枕及新II型枕運至標定的位置,為盡可能的降低由于鋼軌撓度產生的軌道形變,支架布設間距不應大于4.5m,由于立柱間距不大于1.4m,因此工裝布置以間隔3個立柱為宜。但在鋼軌接頭處應在軌縫兩側分別布置一個支架,確保軌道穩定性。
2.5 鋼軌吊裝、軌節拼裝。利用自行設計的走形龍門架將配對合理的鋼軌吊裝至擺好的工裝上,吊裝時兩龍門架應協調動作,受力均勻。軌節下落接近立柱頂面時,配合人工穩住鋼軌,對準新II型枕承軌槽就位。經檢查鋪設無誤,接頭相錯量滿足要求后,繼續鋪設下節鋼軌。接頭螺栓應及時補足,并按規定力矩上緊。
2.6 軌道粗調。軌節拼裝完畢后,應根據加密基標及時進行軌道方向和高程粗調以方便模板支立。鑒于粗調量較大,調整過程中使用兩臺齒輪壓機將左右股鋼軌同時頂起,利用L尺控制軌面高程。鋼軌頂起后及時將新II型枕和木枕間空隙用木楔塞緊。高程調整完畢后,人工利用撬棍撥動新II型枕,對軌道方向進行調整。粗調后的軌道方向和高程不應大于10mm。
2.7 混凝土澆筑。鑒于單個立柱體積較小,每個立柱所需方量僅0.1方。混凝土澆筑利用預留運輸通道,機械倒運至澆筑位置后,再進行人工澆筑。澆筑前需對混凝土存放地段進行清理,并用清水浸潤。澆筑時應保證整個立柱的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完成,防止分層澆筑產生施工縫,影響立柱結構質量以及立柱的外觀質量。混凝土振搗應與澆筑同時進行,澆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就要開始進行振搗,振搗時應保證使震動棒快插慢拔,振搗至混凝土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3.1 工裝對比
3.1.1 新型工裝結構穩定,能更好的保證軌道幾何尺寸。新型工裝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作為主要構件,輔以腳手架管組裝支架和短枕木做為基礎。充分利用了新II型枕自重大,結構穩定的特點。克服了傳統工裝桿件過長,重心過高,容易失穩的缺點。確保了軌道調整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幾何尺寸的保持。
3.1.2 新型工裝采用自有材料,無需太高成本投入。新型工裝采用庫外線使用的新II型混凝土枕做為主體構件,可靈活根據現場施工進度,統籌安排工裝投入數量,解決了既有工裝設備成本過高、運轉周期過長,在工期緊迫的條件下,無法展開大規模集中生產的缺點。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工期。同時庫內線施工完畢后,可隨時拆解投入庫外線施工使用,最大程度的降低生產成本。
3.1.3 新型工裝占地面積較小,便于提升機械化程度。新型工裝結構簡單,占地面積較小,預留鋼軌、軌枕、模板、混凝土機械運輸通道,提升工裝、模板周轉速度及混凝土澆筑效率。盡可能的提升施工進度,縮短工期。
3.2 鋼軌吊裝方式對比。本工法引進2臺自制走形龍門架,輔以2套3T導鏈,用于鋼軌架設。克服了傳統生產方式中的過分依賴人工的方式,顯著的提高了安全性及施工進度。自制走形龍門架采用拼裝形式,在有檢修平臺地段,可利用檢修平臺為基礎,輔以拆解后的龍門架橫梁完成鋼軌架設。
3.3 混凝土澆筑方式對比。由于傳統工裝占據運輸通道,混凝土澆筑采用泵管進行澆筑,泵管自重及沖擊荷載極易造成軌道支撐體系失穩,從而導致軌道幾何尺寸改變。新型工法預留混凝土運輸通道,可直接利用運輸設備將混凝土倒運至澆筑地點,利用人工澆筑。盡可能的降低對軌道的擾動,從而保證軌道幾何尺寸完好。
上海市軌道交通12號線軌道I標工項目采用地鐵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施工新工法,大大縮短施工工期,確保了列車上線節點,并順利通過了上海市質檢站、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發展有限公司等組織的質量驗收。現場施工滿足并提高了業主對工期及質量的要求,博得了業主的一致好評。本文對此工法的施工流程及需要注意的要點進行探究,供同行參考借鑒。
[1]何鋼,唐國民.立柱式檢查坑整體道床架軌法施工技術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08(07).
U2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