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君易,谷秀娟
(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創新,也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當前由于我國傳統金融融資門檻高、貸款利率高,融資難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瓶頸。近年來,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支付等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互聯網金融公司、P2P網絡貸款平臺,眾籌、互聯網金融門戶平臺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把“互聯網+”定位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因此,研究我國現有互聯網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探究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相應的改進辦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企業融資的渠道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其中外部融資又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以內部融資和間接融資為主。內部融資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依賴自有資金以及親朋好友借款以及民間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所得資金有限,并不能完全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外部融資中的直接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然而這兩項融資門檻較高,較高的融資成本以及繁瑣的審批程序令很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外部融資中的間接融資最主要的就是銀行貸款,然而銀行根據自身風險因素考慮,更樂意將資金借給規模大、經濟效益高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因為其自身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弱,缺乏足夠的抵押擔保,因此獲得的銀行貸款較為有限。
銀行的貸款利率由基準利率、期限溢價、風險溢價、合理利潤率以及管理成本率所決定。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銀行并不了解中小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和發展前景,因此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所需進行的調查相對復雜,人力、物力成本較高,這也就增加了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另外,中小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信用數據缺失,中小企業風險溢價相對較高,這也就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的時候為了控制風險會采取較高的利率,增加其融資成本。當中小企業急需資金時,民間借貸利用其借貸成本低、程序簡便、擔保要求低等優勢成為中小企業的較好選擇。然而民間借貸利率高,風險大,無疑又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貸款的擔保體系不斷完善,放貸所需的擔保條件越來越高。中小企業多為民營企業,企業規模小、信貸風險大,財務信息不完善,信用數據缺失,缺乏相應的擔保體系,因此導致銀行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另外,就擔保而言,中小企業擔保成本較高。擔保過程中,中小企業要支付一定的擔保費,另外,擔保公司基于中小企業自身風險較高的特點要求中小企業進行了反擔保增加了交易成本,如此便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負擔。
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大都具有融資期限短,融資金額小、融資頻率高以及缺少融資抵押的特點,因而很難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進行融資,然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一融資難題。與傳統金融相比較,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技術支撐的互聯網金融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這一歷史難題,還可以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大大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進而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具體而言,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具有以下幾種模式。
第三方支付是為了解決資金收付雙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情況下所建立的“中介平臺”,第三方支付一般具有一定的實力和信用保障,主要包括兩種模式: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和有交易平臺的擔保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包括用戶的資料信息、交易流水信息以及還款記錄等用戶數據,并且通過互聯網技術對此進行針對性地挖掘和分析,因此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和預測用戶的信用情況,對其提供融資服務。在第三方支付模式當中,中小企業不需要提供大額擔保就可以通過該模式進行融資,滿足了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第三方支付的典型模式有支付寶、財付通、拉卡拉等。支付寶推出的信用卡支付就是采用了第三方支付模式,根據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采集到的用戶交易信息對用戶的信用情況進行風險評估,進而對用戶提供相應的融資服務。
P2P是Peer to Peer的縮寫,意思是“個人對個人”,是一個直接連接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給方的網絡平臺。資金需求方可以通過該平臺發布項目信息,資金供給方則通過該平臺獲取信息,并通過該平臺與資金需求方進行交流,商定借款額度和相應利率,并直接通過該平臺進行簽約,而在此過程中,P2P網絡平臺會收取相應的費用。P2P網貸融資門檻低,融資成本低,信息透明,融資效率高,自2007年P2P網貸登陸我國以后,P2P網貸平臺迅猛發展,目前我國P2P網貸典型案例主要有拍拍貸和宜信兩種模式。P2P網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這一歷史難題,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
眾籌,顧名思義是大眾籌資的意思,是指項目發起人通過眾籌平臺發布項目信息,眾籌平臺對該項目信息進行審核并推向市場,社會公眾通過該平臺了解項目信息,對項目感興趣的社會公眾可以以少量資金對該項目進行支持,待項目完成后項目發起人向社會公眾返還本金并支付相應的利息的一種融資模式。眾籌充分調動了社會公眾的積極性,集合了項目發起人、社會公眾、以及中介平臺等社會各層面,積少成多支持大型項目的完成,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2011年,眾籌概念被提出以后,點名時間、追夢網、天使匯等眾籌平臺層出不窮,現在,許多電影都采用眾籌方式進行宣傳和籌資,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電商小貸模式是指電商企業為增加該平臺粘性與小額貸款公司或者銀行合作,利用電商平臺積累的用戶數據為該平臺小微商戶提供的融資服務,典型代表有阿里金融和京東。以阿里金融為例:阿里金融與小額貸款公司合作,向阿里金融平臺注冊會員商戶提供融資服務。注冊會員在申請融資服務時只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淘寶店鋪網址、個人信用情況等信息,不需要向該平臺提供大額擔保物,即可獲得融資服務。而阿里金融根據積累的會員大數據對該會員進行風險評估,進行審核。電商小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并且較低的融資門檻、較為便捷的融資過程能夠吸引更多的注冊會員,增加該平臺會員的粘性,并擴大了電商平臺的社會影響。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通過互聯網門戶平臺匯集并提供金融服務信息、網絡搜索服務、金融產品對比服務以及金融產品推介等服務,主要包括:第三方資訊平臺、垂直搜索平臺和在線金融超市。第三方資訊平臺是互聯網門戶向社會大眾匯總并提供詳細的金融服務信息和行業信息的平臺,準確、及時、全面地提供各類金融服務信息;垂直搜索平臺是指中小企業在互聯網垂直搜索平臺對金融機構產品進行搜索,并且對比分析不同金融機構產品的信息和特點,最終選出最適合本企業的金融產品;在線金融超市是將大量的金融服務產品信息匯集到一起,并在該平臺提供在線導購、匹配購買等服務,幫助用戶挑選出最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門戶的核心在于“搜索和比價”,力圖為用戶挑選出最適合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然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存在技術風險高、監管缺失以及信息支持不充分等問題。
互聯網金融在給用戶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較高的技術風險。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互聯網技術成長起來的,互聯網金融的長期健康發展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安全,只有互聯網金融企業技術水平足夠過關才能保證用戶的權益。在當代背景下,電子信息的可復制可傳播的特點會導致:一旦互聯網金融網站受到黑客入侵或者操作員操作不當,不但有可能導致系統癱瘓、網站無法正常運營,還有可能泄露、篡改用戶信息,侵犯用戶權益,損害企業利益,對社會造成極其嚴重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互聯網技術的安全關系到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命脈,關系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長遠發展,不斷提高和鞏固互聯網技術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互聯網金融作為區別于傳統金融的一種新的金融創新,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對其的監管不免有所缺失,存在著一定的監管“真空”,主要表現為法律的空白和監管層面的缺失。由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國當前的分業監管體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金融市場,既定的法律條款不符合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然而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并未出臺符合當下發展的相應的法律法規,像針對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空白給違法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打法律的“擦邊球”。互聯網金融缺少法律的約束,缺少了規范金融活動的準繩,也為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埋下了安全隱患。另外,監管層面的缺失也為金融市場帶來了不安定因素。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發表的《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中指出:要求各銀行機構做好風險防范準備。然而在現實操作中,各金融機構并未提高對此的警惕,各行業協會也較為松散。
與傳統金融相比較,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體系信息支持并不充分。互聯網金融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對用戶基本信息、交易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進而評估其信用風險,最終做出相應的放貸決策。然而我國互聯網信用支持并不充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信用評級體系建立較晚,發展并不完善,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的障礙;其次,在我國,信用評級信息只有授權的金融機構才可以使用,我國互聯網金融尚無權使用,信息方面的問題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又一絆腳石;最后,我國互聯網金融信用評級缺乏統一口徑,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同的統計口徑將不利于信息的共享,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增添了阻力。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為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應。然而在發展初期,互聯網金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就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以及監管部門聯合起來,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互聯網技術安全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對互聯網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互聯網技術的漏洞將直接危及互聯網金融的健康運營,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需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資金支持,確保互聯網技術的安全。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根本在于人才。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加大對互聯網技術型人才的投入,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論壇,座談會的方式交流相關經驗,共同進步,促進互聯網金融的長遠發展。
互聯網金融法律的空白,監管的缺失使得互聯網金融市場缺少相應的行為準繩,處于法律的灰色地帶,這對互聯網金融而言無疑是巨大隱患。因此,必須交互聯網金融納入監管范圍,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互聯網金融的長期良性發展,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明確監管主體,確定監管范圍。可以將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分類,根據其具體業務內容,打破行業領域的限制,歸屬于不同的監管部門,并明確各自的監管范圍;另一方面,盡快頒布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條文,明確各主體的權利義務,規范其運作流程,及風險防范措施,規范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
從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利用自身所累積數據對用戶進行風險評估,然而單個互聯網金融企業所掌握的用戶數據有限,現階段,互聯網金融企業間信息不能共享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想要打破信用體系方面的束縛,需要進行以下方面的努力:第一,互聯網金融企業間實現信息的共享。統一信息體系建設口徑,建立互聯網征信平臺,實現互聯網金融全行業的信息共享;第二,將央行信用體系與互聯網征信平臺信息合并。降低我國現有的信用體系準入門檻,將已有信用體系納入征信平臺,實現信息的真正共享,減低信息使用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長遠發展。
[1]趙雅敬.P2P網絡借貸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25).
[2]戴東紅.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的理論與實踐[J].理論與改革,2014(4).
[3]何 雄.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分析[J].財政金融,2014(8).
[4]李文啟.互聯網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研究[J].中州學刊,2014(8).
[5]謝哲浩.互聯網金融下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5(4).
[6]郭喜才.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4(2).
[7]王曼怡,尹江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如何借力互聯網[J].人民論壇,2014(8).
[8]潘永明,劉 曼.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