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康,李 亞
(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昆明650500)
基于A H P方法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
——以丘北普者黑景區為例
陳偉康,李 亞
(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昆明650500)
旅游地生態安全是承載旅游區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在對某個景區規劃開發過程中就應該考慮到景區的合理承載力,避免過度開發,導致生態安全破壞。滇東南喀斯特地貌廣布,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風景,普者黑景區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又由于喀斯特地區生態十分脆弱,極易遭到破壞,因此在對普者黑景區開發之前就對它的生態安全狀況進行分析,才能在日后開發過程中收獲環境與經濟雙效益。
旅游地;生態安全;AHP法
對于一個經濟社會發展欠發達的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業似乎成為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但是人們往往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略了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過度的開發不僅導致其原來的面貌遭到破壞,長此以往,旅游業也失去了競爭的優勢,不僅經濟得不到發展,生活環境也面臨著嚴重的威脅。這就要求在開發的過程中,規劃先行、分析先行,對該地區的生態安全狀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適當開發,取得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豐收。
(一)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層次分析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尤其適合于對決策結果難于直接準確計量的場合。
(二)研究區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針對旅游區生態安全評價,大多是都是從自然系統、經濟系統以及社會系統三個方面進行評估測定,如陳菁等[1]對湄洲島快速發展的旅游業與生態安全耦合研究中,便從社會層面的人口、環境和經濟層面進行指標構建;周國海[2]對武陵源風景區生態安全評價中則從自然、經濟和社會層面構建了22評價指標進行計算分析。根據指標選取應遵循科學性、綜合性以及代表性原則,綜合相關文獻資料,本文構建了如下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三)研究區生態安全評價過程
通過專家評價,對兩兩元素進行比較,構造判斷矩陣,判斷矩陣的構造按照兩兩元素的重要性進行評價(見表2)(該比例標度表20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T.L.Saaty教授提出),然后計算相對權重并且進行一致性檢驗。要研究某一地區的生態安全時除了有研究區的原始數據、各項指標的權重,還需要有每一項指標的標準值(也稱為閾值)。針對指標存在正指標和負指標的情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3]計算各項指標的安全指數:設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實際值,S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基準值,P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安全指數,則:
1.正安全趨向性指標:當Xi≥Si,則Pi=1;當Xi 2.負安全趨向性指標:當Xi≤Si,則Pi=1;當Xi>Si,則Pi=Si/Xi。 表2 比例標度表 (一)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定性描述 丘北普者黑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峰林洼地”是其主要的旅游景觀,喀斯特地區又是生態安全較為脆弱的地區,從普者黑景區大力發展旅游以來,游客人數不斷增多,景區內外圍都承載了較大的生態安全壓力。目前從調研的狀況來看,普者黑景區還處在安全承載范圍之內,但是在旅游的高峰期游客體驗在不斷的下降,也有不少游客反映普者黑景區的開發速度過快,與游客期待的和諧、自然環境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定量評價 1.根據指標體系的設計,筆者采訪了20余位從事旅游以及生態安全方面研究的學者及專家,邀請他們對于自然系統、經濟系統以及社會系統內兩兩相關因素重要性程度進行評判,綜合得到的數據結果,構造出如下判斷矩陣: 2.由判斷矩陣,在matlab中進行運算,[4]得出了相關的指標權重(見表3): 表3 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評價結果 (三)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定量評價結果 根據上表的計算結果,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的總得分為0.6045分,但是在具體的每個系統內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系統內,得分為0.74(0.2467*3),經濟系統得分為0.6492(0.2164*3),社會系統得分為0.4243(0.1414*3)(本文認為三個系統對于生態安全的貢獻比例應一致,所以三大系統各占總分的1/3)。根據相關研究,給定出了旅游景區生態安全層級劃分(見表4)。 表4 旅游地生態安全層級劃分 通過層次分析法的分析,可以認為普者黑景區現在處于生態安全較好的階段,但是靠近一般,說明普者黑景區的生態安全已經存在或大或小的一些問題,要引起充分重視;具體到每一個系統層內,自然系統得分高于經濟系統得分高于社會系統得分,這說明在丘北普者黑景區自然系統和經濟系統還處于較為和諧的狀態,尤其是自然系統較為良好,表明丘北普者黑景區的開發還沒有在很大程度上破壞其自然狀態。但是社會系統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說明在丘北普者黑景區發展的過程中,外圍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一)政府管理者應該加強宏觀引導作用 當地政府尤其是旅游監管部門要注重對景區的管理,包括對景區污染的處理、對旅游旺季人員的控制、對景區旅游服務設施的維護、對景區旅游從業人員的規范、對景區游客的合理引導等,這些都是實現景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前提,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景區內旅游從業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素質,維護景區生態安全 旅游從業人員很大程度上能夠對游客起到引導作用,但這也要求旅游從業人員首先自己需要具有較高的素質。旅游從業人員應當樹立起對于生態環境較強的社會責任心,在給旅客帶來快樂體驗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勸阻少數游客的不文明行為。 (三)游客應當樹立起較強的環境責任觀 游客對景區的生態環境變化起著無比重要的影響,很多游客在旅行的過程中不注重環保意識,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亂刻亂畫的現象也不足為奇,這些都是對景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積月累將會對景區的生態環境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應當在旅行的過程中做一名文明游客。 丘北普者黑景區目前生態安全狀況仍然處于一般和較好的臨界點部分,可以進一步開發,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生態安全的保護以及需要對已經出現的小的生態安全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保證景區能夠協調、可持續發展。 此研究分析是基于層次分析法得出來的結果,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建立指標體系、專家打分構造判斷矩陣、標準值的確定以及生態安全層級的劃分,這些部分或多或少對于研究存在著一些主觀的影響,使得研究的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差,這些需要在日后的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從而使得研究結果更加具有現實價值。 [1]陳 菁,林 安,盛 政.湄洲島快速發展的旅游業與生態安全耦合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19-124. [2]周國海.旅游地生態安全狀態評價與維護——以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為例[J].社會科家,2009(11):91-94. [3]楊賽明,徐躍通,張邦花.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評價[J].中國人口,2010(20):325-328. [4]徐建華.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張繼全.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態安全評價[J].東北師范大學,2011,22(1):189-195. [6] 焦樹鋒.AHP法中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的算法及MATLAB實現[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2):45-47. [責任編輯:張珺琳] 表3 旅游競爭力得分排序 在上述表格中,承德市旅游競爭力在省內排名第三,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從表格所給5項因子中,F1旅游資本競爭力因子為3.35,F2產業支持力因子為0.41,F3旅游資源競爭力因子為0.03,F4旅游人力競爭力因子為-0.74,F5旅游政府支持力為-2.11,顯然只有資源競爭力因子F1為3.35,其他各列所示基礎產業評分均不高,甚至小于0,明顯與保定、石家莊因子水平有較大差距,現結合實際分析原因如下。 (一)承德市是旅游資源大市 考慮省內和京津周邊區域旅游資源,承德市旅游資源表現出了較高的同構性,而獨特的旅游資源,在旅游競爭中更具優勢,因此應對大量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分類,開發創新,制定更好的旅游產品及促銷方案。 (二)內外部交通瓶頸 承德地處環渤海地區中心地帶的京津冀都市圈,較好的區位優勢因受交通和地形限制未充分顯現,“進出承德困難”的矛盾在旺季更加突出。根據現有的鐵路、公路路況和運營情況,承德到鄰近的主要客源城市所需時間與其相距路程不成比例。然旅游資源在市內分布集中,但各縣景點之間距離較遠,公路等級不一,沒有形成統一的道路體系,不利于游客在承德縣區的疏散與循環。 (三)接待設施薄弱 精品飯店少,規模小,設備簡陋。承德市內現有星級賓館17家。數量不足,旺季供不應求;硬件條件較差,維修保養不善,難以滿足休閑度假類游客及海外游客的需要。娛樂、購物環節薄弱。 (四)旅游人力匱乏,發展旅游思路局限 旅游服務質量與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在加大飯店等硬件建設力度的同時,需加速人才建設,培養一支適應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旅游從業人員梯隊。 (五)發展旅游的觀念受限 離京津較近的優勢反而束縛了承德旅游業發展思路,依賴京津客源市場所帶來的問題:客源市場層次偏低,消費能力有限,停留時間過短,僅靠門票收入來維持旅游產業,必定舉步維艱。承德市的國際旅游人數與西安、杭州、桂林等城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參考文獻: [1]易麗蓉.區域旅游產業競爭力模型及區域旅游產業競合模式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2]郭亞軍,曹 卓,杜躍平.區域旅游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案例比較研究的視角[J].旅游科學,2008(5). [3] 劉 欣,等.河北省旅游業綜合競爭力評價及提升策略[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4). [4]郭旭紅.青海省旅游業競爭力的經濟學分析以波特鉆石模型為視角[J].青海民族研究,2009(10). [責任編輯:譚志遠]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of the AHP method in scenic spot—Taking Qiubei Puzhehei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Chen Wei-kang,Li Ya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scenic spot is the key of sustainable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rea.In the planning of a scenic spot development process,the reason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cenic spots should be take into account,to avoid excessive development,resulting in destruction of scenic ecological safety.Karst landfor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ern Yunnan Provence,formed a unique scenery of Karst,Puzhehei tourism spot is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but because of Karst area ecological fragile and easily damaged,so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Puzhehei tourism spot,we should analysis its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so we can harvest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cenic spot;Ecological safety;AHP F592 A 1005-913X(2015)07-0299-03 2015-05-15 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旅游活動對景區生態安全影響研究——以普者黑景區為例”(2013FZ046) 陳偉康(1990-),男,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學;李 亞(1969-),女,云南硯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學。
二、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現狀



三、針對丘北普者黑景區生態安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三、承德旅游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College of Tourism&Geography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