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山 王熙
摘要:北方寒地溫室環境中溫濕度直接影響溫室作物的生長周期、單位產量。傳統溫室控制根據溫室管理者種植經驗,人工手動調節溫室內溫濕度參數,存在反應時間長、處理不及時、運行成本高等問題。本系統利用PLC技術、MCGS組態技術,不僅實現溫室環境的實時控制,而且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降低了溫室管理者的操作難度。下位機實時采集溫室內參數,自動執行相應機構動作。上位機顯示當前各參數信息和控制情況,并進行數據存儲,提高了溫室管理的效率和難度,滿足溫室作物生長要求,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北方寒地;溫室環境;PLC技術;MCGS組態技術
中圖分類號: TP277.2;S12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510-03
我國是農業大國,溫室作物生產水平相對較低。溫室生產過程中,溫室溫度、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子直接或間接影響溫室作物的生長和產量[1]。其中,溫度、濕度這2個環境因子影響效果較為顯著。溫室環境監控系統是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通過監測并改變環境因子,如溫度、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子來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2-4]。我國大部分溫室集中在北方地區,冬季溫度往往低于0℃,必須依靠溫室環境監控系統創造適宜的溫室作物生長環境。為了滿足北方地區現代化農業生產的要求,研究人員設計了溫室環境監控系統[5]。該系統可以實現實時對溫室環境因子中的溫度、濕度進行監測,利用可編程控制器(PLC)處理采集的數據,通過調節相關執行機構自動調節溫室環境因子,實現溫室環境信息采集[6-7]。系統整體運行穩定性強,溫室環境因子調節效果好,整體設計要求合理,能達到增加作物單位產量、改善作物品質、調節作物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1 系統組成
溫室作物生長過程中,溫室溫度、濕度是決定作物高產與否的關鍵性因素。對于現代農業溫室系統來說,最佳的溫室調控效果是根據溫室作物不同生長期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保證溫室作物快速、正常生長。本系統是以PLC為核心的溫室監控系統,采用PID控制方式,以MCGS組態觸摸屏(昆侖通態公司)為上位機,顯示溫室當前狀態,進行自動控制切換、手動控制,將數據生成實時曲線、歷史曲線,完成數據的記錄、存儲。執行機構主要包括溫度控制機構、濕度控制機構。其中溫室增溫采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技術,通過控制通風裝置、遮陽裝置調控降溫。采用噴灌系統給溫室加濕,通風裝置降低溫室濕度。整個系統構成若干個完整的回路,實現對溫室溫度、濕度的實時監測與控制[8]。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
2 硬件配置及工作原理
2.1 硬件配置
PLC采用PLC CPU 224XP(福州奈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該款PLC為國產PLC,完全兼容西門子S7-200 PLC CPU 224XP,具有24個輸入點數、16個輸出點數、2個 0~10 V 模擬量輸入、1個模擬量輸出、2個RS 485接口。 西門子EM235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在本系統中作為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采用,其主要作用是將傳感器采集到的PLC無法識別的0~10 V 或0~20 mA模擬量轉換為PLC可識別的數字信號,執行機構所需要的0~10 V或0~20 mA運行信號是逆過程,從而完成整個數據采集及執行機構控制閉合回路。
溫度檢測部分選用SBWZ系列溫度變送器,分度號為Pt100,精度為0.2%F.S,工作電壓為24 V直流電,輸出為4~20 mA電流,量程為0~100 ℃,通過與Pt100熱電阻連接完成溫度檢測。輸出信號為4~20 mA電流信號。濕度采集部分選用SWR-100土壤水分傳感器,輸出信號為0~10 V直流電壓。溫度采集和控制硬件連接如圖2所示。
人機交互部分采用MCGS組態觸摸屏,與PLC的通信采用RS-232數據傳輸,從而完成實時狀況的顯示及相關數據的存儲。
2.2 工作原理
本溫室環境監控系統中,溫濕度傳感器將檢測到的溫濕度值通過溫濕度變送器傳送給PLC的模擬量I/O,將傳送過來的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并將結果傳送給PLC。PLC將檢測到的溫濕度值與設定值進行比對,并按照設定的控制規律對誤差值進行運算,將運算結果通過PLC的模擬量I/O,將數字量轉換為執行機構可識別的0~10 V電壓信號或0~20 mA電流信號。驅動相應執行機構完成特定動作,從而實現溫室環境的實時監測、在線控制。
3 軟件設計
3.1 上位機軟件設計
上位機軟件設計采用MCGS組態軟件,MCGS組態軟件是基于Windows平臺開發出來用于快速構造、生成上位機監控系統的組態軟件系統,此組態軟件可在Microsoft Windows XP/7等操作系統上運行。能夠為用戶提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完整方案和開發平臺,能夠完成現場數據采集并進行采集數據的存儲、處理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危險報警和系統保護安全機制、系統流程控制狀態顯示、監控畫面動畫顯示、歷史和實時趨勢曲線的繪制以及企業監控網絡等功能。使用MCGS組態軟件,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用戶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系統運行穩定、監控功能全面、系統維護量小并且具備專業水準的計算機監控系統的開發工作。MCGS具有操作簡便、可視性好、可維護性強、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突出特點,已成功應用于石油化工、鋼鐵行業、電力系統、水處理、環境監測、機械制造、交通運輸、能源原材料、農業自動化、航空航天等領域,經過各種現場的長期實際運行,系統穩定可靠[9]。
根據系統要求,人機交互界面設計如下:(1)監控主畫面(圖3)。顯示溫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室溫濕度等參數,進行相關參數的設定及專家建議值的顯示;進行系統自動控制與手動控制的切換,執行手動控制相關動作;系統出現故障時,進行報警提示并記錄相應的報警信息。(2)實時趨勢曲線畫面。根據實時監測到的溫室環境參數生成實時趨勢曲線,溫室管理人員可方便、直觀地觀察溫室環境各參數的變化趨勢。(3)歷史趨勢曲線畫面。根據記錄的溫室各參數生成歷史趨勢曲線,并進行數據存儲。以便日后農學專家進行相關試驗研究,并提出適合溫室農作物生長的各項參數最佳值,為溫室管理者提供專家意見、管理意見。endprint
3.2 下位機軟件設計
STEP7-Micro/win32是西門子公司專為SIMATIC系類S7-200研制開發的基于Windows平臺的應用編程軟件。用戶可以使用個人計算機創建、編輯、修改程序,STEP7-Micro/win32的圖形編輯器可以檢查語法的正確與否,并支持在線實時監控用戶程序的運行狀態,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強制執行某個參數或狀態。本系統采用此編程軟件中的PID功能指令,將采集到的溫室環境參數按照采樣時間執行PID功能指令,按照PID控制算法規律,根據PID功能指令當時給出的比例、積分、微分數據,計算輸出量,并通過相應的執行機構完成溫室環境的實時調控,軟件流程圖如圖4所示。
根據溫室環境監控系統系統需求、系統組成,將PLC的輸入端子、輸出端子分配如表1所示。本研究以溫度監控部分為例,闡述了 PLC在溫度檢測和控制上的原理和編程。溫度傳感器Pt100將檢測到溫度通過溫度變送器SBWZ,信號為4~20 mA電流信號,經過500 Ω電阻,輸出信號轉換為0~10 V 電壓信號,通過PLC自帶模擬量I/O將采集到的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并將處理結果傳送給PLC。PLC將檢測到溫度值與設定值進行比對,如果檢測值高于設定值,則通過PLC進行PID運算,降低低溫熱水地板輻射系統中熱水供應管端比例閥的開度,調整冷水混合與熱水混合的比例,從而使得流經整個低溫熱水地板輻射系統的水溫下降,達到降低溫室溫度的目的(圖5)。
4 結論
溫室環境監控系統是一個非線性、時變大、慣性大的相對復雜的系統,在整個控制因素中,溫濕度監控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溫室作物的生長和產出。該溫室環境監控系統采用PID調節,可通過實際生產經驗和專家建議設定PID控制參數,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該系統整體設計合理,系統穩定性強,控制效果好,超調量小,能夠很好地實現對溫室環境溫濕度進行監測,滿足溫室作物對生長條件的要求,達到了增加作物單位產量、改善作物品質、調節作物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金 博,喬曉軍,王 成,等. 基于觸摸屏的溫室環境監控系統的人機界面實現[J]. 農業工程學報,2004,20(1):267-269.
[2]劉 方. 虛擬儀器技術在溫室控制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 農業裝備技術,2010,36(1):9-10.
[3]吳小偉,史志中,鐘志堂,等. 國內溫室環境在線控制系統的研究進展[J].農機化研究, 2013(4):1-5.
[4]王 秀. 多功能智能溫室監控系統設計[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3):8086-8088.
[5]高 路. 北方寒地溫室大棚自動測控系統設計[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8):299.
[6]李錫文,楊明金,楊仁全. 現代溫室環境智能控制的發展現狀及展望[J]. 農機化研究,2008(4):9-13.
[7]王紀章,李萍萍,彭玉禮. 基于無線網絡的溫室環境監控系統[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2):373-375.
[8]章海亮,劉雪梅,劉燕德. 溫室環境下多變量的控制系統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0(4):147-150.
[9]李 毅. 枕式包裝機上位機監控系統設計[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13):3541-3542.耿永志. 農村社會治理的農民參與研究——以垃圾治理為例[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513-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