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柱
作為學校最小的主任——班主任,平時要做的都是非常瑣碎的事情,但卻是學校對學生管理的具體執行者和無可替代的成員,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了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認為在班級管理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多措井舉,為班級管理謀取最好的勝任者。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班主任的管理,但更離不開一支強有力且能沖鋒陷陣的班委會,所以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委會是班級管理成功的必要條件。為此開學之初的頭等大事就是及時正確的組建班委會。
(一)多途徑遴選班委會成員:(1)毛遂自薦。即讓學生自己在班級里做完自我介紹之后就向全班同學推薦,并闡述自己能夠當選的優勢條件和能力,以及怎樣為班級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預期達到怎樣的效果等等。這樣做可以增加他們在日后工作中的無形約束力和動力,把他們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且減輕了班主任對他們監督管理的力度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謂“一箭雙雕”。(2)提議班干部。即根據注冊時的登記情況進行篩選后在班上提議并讓他們面向全班學生介紹自己優秀的管理方法和以前班級管理的成功經驗以及達到了什么樣的效果,班干部的管理目的、班干部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班干部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等,用以借此機會向學生闡明班干部的職責和所作行為的動機是對他們進行教育的這種出發點。在一定程度上對以后班干部開展工作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理解、支持和配合。(3)“請”班干部。在學生當中總是有那么一些學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又不能把自己適時推出去的學生,以及有能力但需要讓別人“請”自己才覺得有面子的學生,這些學生若能加入到班委會之中定能夠提高班委會管理學生的水平,且能夠為班主任提供很大幫助的學生就需要來取請其“出山”這樣的方法。這樣做的優點:一是為班級謀得了人才;二是這些學生在日后的管理當中一定會“鞠躬盡瘁”。從一定程度上說就是提高了班委會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豐翼了班主任的左膀右臂。
(二)推行“一山二虎制”——一班雙長制。即在班級里設置兩個班長的職務,且不是傳統的有正副之分,而是從職務級別上來講是同等級的且都受班主任的領導和服務于全班學生,在工作中兩個班長之間相互監督和合作。這樣就避免了一個班長一手遮天的不良現象,不但能及時的把班級里的問題反映出來還能及時的治理且工作效率和效果優于“一班一長制”或“一班正副二長制”。充分的運用了學生管學生的實時性。
二、未雨綢繆,為班級管理鋪就平坦暢通道
人與人的第一次接觸帶來的印象會在心目中留下一個固定的定勢形象。所以在開學報名之初我做了如下幾件事:(1)用《中學生守則及行為規范》來檢查學生的儀容儀表,凡是染發、戴首飾、及戴耳環等現象者一律在父母的陪同下進行規范整理后經我本人檢查合格后方可注冊報名。這樣一來就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學生的染發及燙發等不符合中學生的各種打扮且父母已知曉,這樣就獲得了支持的“同黨”。(2)取得與父母聯系的第一手通訊聯系方式。在開學之初,每個新入校的學生都是在父母的陪同下進入學校的。這時是我們班主任獲得準確無誤的電話號碼的最佳時機,同時及時告知家長我們自己的電話號碼,這樣就保證了以后家校聯系的通暢性。(3)意向班干部統計。即在注冊之時對他們以前曾擔任何種班干部、現在有沒有意向及意向班干部、自己具有哪方面的管理特長等內容進行詳細登記和了解。這樣就為以后班委會的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就如同是“打墻的前三板,,為日后的班級管理鋪平了暢通道。
三、率先垂范,為班級管理樹立模范榜樣。
師者,生之楷模也。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班里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學生品德和人格的形成。班主任是校紀校規、班紀班規的具體檢查執行者。我們要求學生怎么做的,我們要率先做到,這樣才能讓學生沒有任何敷衍之態勢。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為學生做好示范:(1)嚴搞恪守時間。按照學校和年級組的相關作息時間規定早上學生應該在六點五十分進教室,于是我就每天準時在六點四十五分站在教室門口檢查學生的到校時間而且從來也沒間斷過。這樣學生就會由原來的一種遵守紀律的思想而逐漸演變為一種自覺的習慣,不再是被動的對某一種制度的強制性執行了,因此就再也不會出現到了時間還有學生在東奔西走的這種現象。(2)認真做事的態度。我給學生說:“凡事不做便罷,要是做我們就做出一個樣子來,哪怕是歷經千辛萬苦,我們也要把它做好,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最棒的。因此對于學校安排的每一件事我都會認真而且盡力去做,當然學生也知道我的做事態度,他們自然也非常的配合,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他們對學習的良好態度。我想這就是我們對他們真正的培養,學生有了好的學習態度,好的學習成績還會遠嗎?(3)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服務意識。一個班集體是由很多人組成的,如果不能培養出他們一種主人翁的意識,那這個班級就是一個沒有凝聚力的班級,就是一盤散沙。這樣勢必加大班主任的管理力度且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就在開學之初的班會上首先給他們傳輸這種思想,讓他們大腦里有這個概念;其次就是在實際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中通過很細小的事把這種意識表現出來,讓他們覺得老師都能做、都在做,而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呢?再次,就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前面的基礎上依然不做或是做的不好的話,就讓他們互換位置去想、去做,這樣通過換位的方法讓他們感同身受,就能刺激他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那種自私的觀念進而把它改過來,融入到集體中去。當這種意識形成之后他們就能夠在紀律、衛生等方面做得很好,大大的減輕了班主任對紀律、衛生的監管力度;同時也為打掃衛生的同學減輕了工作量且教室環境衛生干凈、整潔。
當然,管理是一門藝術,管理學生更是一門很高的藝術,我們為師者只是要求我們能做得更好。以上幾點只是本人在管理班級中的一點小小體會和總結,只希望在管理學生的征途上我們能風雨同舟,共同分享那成功的育人經驗和見證那育人路上的七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