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情感缺失問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問題,會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新課程標準中,將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隨著現代教育模式在高中校園的普及,情感教育作為新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應重視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能幫助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提高其綜合素質,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1、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教育是學校教育方式中的一種新思路,其特點是以心靈感應為基礎,教學主要手段為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情感教育關注的重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緒以及情感問題,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時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總之,情感教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培養全能型復合型人才,將學生的認知教育和情感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式教育方式。
2、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1滿足新課程標準語文教學改革要求
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其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要合理的利用情感教育,將其與常規的教育手段結合起來,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充分地發揮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標準下,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更重視對學生情感、心理方面的培養。傳統的教育過程只重視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因此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合理的應用情感教育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情感教育的開展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幫助青少年正確的了解、認識社會,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
3、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3.1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明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因此,語文教師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注身邊的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老師的善意和理解,從而形成與學生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筆者所任教的高二年級是高中階段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學業壓力相對比較輕,對于自己的情感體驗有較多的關注,語文老師應該利用自己的學科優勢盡量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給與他們更多的關注,其中,通過作文進行交流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高二年級的作文訓練趨于成熟,以學生的個人發揮為主,學生往往會在作文中傳達自己對于人生,對于學業,對于身邊事物的看法和態度,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作文情況給予學生用心的評語,通過這種手段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為學生排異解惑,指引道路,或者幫學生排解壓力,鼓勵學生不斷進取。要做到這些,教師首先要有針對性的布置寫作內容,例如一些有關親情,有關理想與追求的話題作文,其次要善于從學生的寫作中把握學生的內心感受,發掘學生字里行間的情感體現,最后要用評語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感受到來自于老師的關注和理解,從而使學生建立對老師的信任,能主動地與老師親近,這對實施情感教學是很重要的一環。
3.2發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知識性和人文性并重的,教師應該對教材善加利用,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例如一些經典文學篇目的學習,“背影”可以使處在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感受到父愛的深沉與博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由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態度,是否也像文中的父親一樣,愛之深,卻無從表達,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將其中比較優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或者在家長會上與家長交流,這樣,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輕松,不落痕跡,但效果往往是很明顯的。在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和生動的畫面,音樂相結合,增強內容對學生情感的觸動,使學生產生較為深刻的情感體驗,從而動之于心,宣之于口,訴之于筆:還可以借助朗讀教學,通過學生自己的誦讀,教師的范讀,充分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中情感部分的理解個感悟,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通過教師富有激情地講解升華學生的感受,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這方面教師應當注意朗讀篇目的選擇,既有情感教育的意義又適合聲情并茂的朗讀,一些文言文篇目不失為很好的選擇,比如莊子的“逍遙游”氣勢恢宏,充滿了奇特的象形和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作者對精神世界的無盡追求,對學生的感情體驗應該有很大的沖擊作用。
3.3創設多樣化教學情景,實現情感共鳴
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單純地將本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告訴學生,學生做筆記背誦以應付考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字詞句的分析冗長而乏味,學生很快就會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根本無法將情感投入到課堂中。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為教師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方案。在進行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引進新媒體教學,為以往的傳統課堂增添了新鮮元素,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文學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或者其他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理解,并將自身情感融入課文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和文學修養,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電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結語
語文學科是一門情感十分豐富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一定要加強對情感教育的應用,合理的引入情感教育來豐富語文課堂,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關的語文知識以及情感因素,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及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存銀.淺談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一素質教育論壇,2015(7):46.
[2]趙曉陽.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