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民
市政路橋裂縫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鄧建民
摘要:混凝土作為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它具備不易被破壞以及耐壓程度高等優點,因此被大量的用于市政路橋的施工中。本文就市政路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縫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大致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市政路橋的施工提供可供參考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市政路橋;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在進行混凝土澆灌時,由于自身并非出于密閉真空里,所以伴隨時間的流逝,其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相應產生改變,進而對外在質性完整產生硬性,從而導致市政路橋裂縫產生,然而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幾點:
(一)在混凝土構建初始的24h之內,水泥會在水化熱作用之下形成大量熱。然而由于澆筑程序性的設計使得隔板等異化成隔熱體,進而造成傳熱不通暢,使得大量能量不能及時擴散到空氣里,造成混凝土溫度突然升高。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空氣對流加速,先前聚集而來的熱量開始散發出去,使內外溫度大致相當,于是混凝土便逐漸冷卻下來,這時混凝土便會產生收縮作用,而此種收縮將會對材質起到拉緊作用,尤其是外部模板和鋼筋,致使其彈性降低,從而導致混凝土出現開裂情況。此外,這種狀況在施工條件較差的冬季,會由于內外溫差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放大,使得表面收縮率比內部收縮率遠大,從而形成裂縫。
(二)在澆灌混凝土時,會借助大量水,進而使各材質彼此間的契合得以完成,但由于外在空氣結構原因,導致空氣含水與混凝土含水出現不對稱的情況,從而形成濕度差,致使混凝土的內部出現大量脫水情況。與此同時,由于混凝土的表層失水相對于內部要慢一些,于是便出現內部收縮小而外部收縮大的不均勻變形。然后在內部混凝土約束作用下,造成表面混凝土受到一定的拉力作用,從而導致裂縫的形成。
(三)在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水泥水化的反應非常激烈,使得泌水水分蒸發非常明顯。并且由于骨料在自重作用下開始下沉,使得混凝土出現失水收縮的情況,在鋼筋對骨料下沉的阻擋作用下,導致沿鋼筋力的方向出現裂縫。
(一)市政路橋混凝土骨料里的活性硅同地下水里的堿、外加劑以及水泥產生膨化反應,水泥水化熱過程中所形成的鋁酸鈣與硫酸發生反應,在體積膨脹的情況下,使得局部拉力增高,同時在有害化學反應、模板滲透性低、鋼筋生銹以及水泥用量過多的情況下,使得眾多侵害性的效應開始凝聚,導致混凝土產生質的變化,于是裂縫也就產生。
(二)在進行施工之時,因為錨墊板位置并未按照設計位置進行布置,也未將鋪墊板和錨墊板栓頂牢,致使預應力結構出現張拉裂縫。
(三)由于不能在瞬間將聯箱梁落架的任務完成,而是從簡支梁到連續梁受力體系以接近設計受力體系力式進行緩慢轉換,如此一來,在簡支的過程中連續梁負彎矩區便會由于落架時間過長或落架的順序不當而不能滿足設計張拉強度的要求,從而形成橫向裂縫。
(四)盡管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非預應力預制板梁和非預應力的現澆連續箱梁進行了預拱的設置,然而在荷載的作用之下便會形成設計結構裂縫。此外,非預應力的現澆連續箱梁也會在梁頂的負彎知區形成裂縫,并且此種裂縫通常都在0.2mm以內又或者滿足設計規定范圍,那么此種裂縫便是安全正常的,不然就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來進行加固處理。
由于形成市政路橋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很多,因此必須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對策來對其加以處理。
(一)不斷提升施工質量,在澆筑混凝土結構以及構建拼裝、運輸、起模、吊裝、制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崗位責任建設予以加強,使施工全流程操作得以完善,從而使施工中各種不規范的操作得以減少。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在施工之前,操作人員需抽樣檢查原材料,并對施工配合比予以及時調整,并且將剛度合格的支架予以壓實充分,同時還要確保混凝土的流動性以及振搗要勻速進行,避免出現混凝土沉實過大的情況發生。此外,還需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來進行計量投料,保證拌合的時間超過1~2分鐘,確保其不析水、不離析、和易性好并且運輸時間短,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保證分層厚度在30cm以內,在振搗之前需將振搗棒插進前層的5~10cm位置,控制振搗時間在1分鐘左右,直到將氣泡排出為止。在完成混凝土的制作之后,使用的運輸工具不能出現析水和滲漏的情況,在運輸時還要避免混凝土受到日曬雨淋,運輸的時間要在30分鐘以內,假如是在高溫下進行運輸則必須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加以檢測,從而確保由于蒸發而喪失的水分在規定范圍之內,并且也便于對坍落度加以調整。此外,還需確保施工模板的剛度以及混凝土的保護層適度,由于混凝土的強度不足,因此還要對拆模時間規范性加以保證,進而避免由于受力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過大,而造成構件有效高度降低,并由此形成沿受力鋼筋垂直方向的裂縫。
(二)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最住要表現在對骨料級配的調整上,通過對外添加劑、干硬性混凝土等加以使用,進而使混凝土里面的水泥比例得以降低。此外需注意的是要冷卻碎石,從而使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所產生的澆筑溫度得以降低,在夏季進行混凝土的澆筑之時需適當減少澆筑的厚度,并運用澆筑層面進行及時散熱;將水管埋設在混凝土中,通過冷水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對拆模時間予以合理規定,在溫度急劇下降之時采取表面保溫處理,從而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產生急劇溫差變化,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之時要采取必要的保溫對策,并且還要對混凝土性能加以改善,進而使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得到提升,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縮,從而形成貫穿裂縫。
總而言之,在進行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之時,形成市政路橋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非常多。所以,一定要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來進行施工、設計以及監理,從而確保結構的耐性滿足要求。此外,在進行運營管理之時,一定要對管理和巡查予以加強,并將發現的問題予以及時處理。
事實表明,在對市政路橋進行施工之時采取恰當的舉措是能夠使市政路橋混凝土的裂縫情況得到控制和克服的,只有對市政路橋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及其種類進行細致全面的總結和分析,才能使市政路橋混凝土裂縫得到控制和避免,從而達到防范未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彬.路橋施工過程中裂縫的產生與應對技術分析[J].山西建筑,2012,38 (21):193-195.
[2]金龍云,李浩銘.路橋施工中防治裂縫的技術措施分析[J].商品與質量·科學理論,2011(01):99.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