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豪(中國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寸草塔二礦,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0)
淺談如何做好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
武豪
(中國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寸草塔二礦,內蒙古鄂爾多斯017200)
摘要:煤礦井下生產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火災、瓦斯爆炸等事故風險,而這類風險事故的發生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因此,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煤礦企業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對煤礦火災、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誘發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煤礦井下生產工作安全性的提高。一旦煤礦井下通風工作管理出現失誤,則容易誘發種種安全事故,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進而影響煤礦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強化煤礦井下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也應該成為各個煤炭企業工作的重點和中心。本文就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策略進行了如下分析。
關鍵詞: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策略
在煤炭開發生產過程中,通常存在著種種無法預知的安全事故隱患,進而給社會經濟的安全運行帶來巨大的風險。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不僅僅會嚴重威脅煤礦生產人員自身的安全,甚至會影響整個社會對于煤炭資源的利用,進而影響經濟的健康運行。統計結果表明,火災、煤塵瓦斯爆炸是死亡率最高的幾種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類型,這些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其誘發原因在于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通風安全管理工作漏洞,因此,在煤礦企業開發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加強通風管理工作,從而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性,避免受到生命和財產損失。
煤礦通風指的是通過相應的通風通道或者通風井向礦井下輸送新鮮空氣,稀釋并排出有害的、有毒的氣體和粉塵,從而保證煤礦生產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證井下人員的身心健康,優化煤礦生產環境。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煤礦開發生產過程中,受到井下環境不確定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的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較大的難度,且煤礦管理者對于通風安全管理工作認識水平較低,導致煤礦通風安全事故發生率偏高,并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對于煤礦生產單位來說,管理人員需要立足長遠利益,從全局著手,加強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保證煤礦生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準確預測和防范通風安全事故,詳細分析對煤礦通風安全性造成影響的種種因素。
第一,煤礦通風系統應具有強大可靠性。煤礦通風系統的可靠性通常應涉及下述幾點內容: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各個井下通風系統的空氣動力阻力會對井下總風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并通過通風系統的相對風量對工作進行重新分配;稀釋有害的、有毒的氣體和煤塵;煤炭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通風動力系統將新鮮的空氣輸入井下的所有用風點。
第二,煤礦通風系統應具有穩定的安全性。通風系統運行過程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且屬于一個相對復雜的動態系統,風量和風質等因素均會對該系統的安全性造成不同影響。因此,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人員需要在安全使用通風系統的基礎上,保證井下工作人員安全呼吸,同時,通風系統還能夠有效稀釋和排除有害、有毒的雜質、瓦斯和粉塵,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井下工作環境。一旦礦井中發生安全事故,通風系統還能夠對風向和風量進行有效、及時地控制,避免安全災害影響的逐步擴大。另一方面,煤礦通風系統在災害發生后的控制和災害發生前的預防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礦通風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保證,只有加強煤礦生產安全隱患的預防和排查,才能夠確保井下的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第三,提高煤礦通風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在通風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風機的風壓大小、臺數、位置等因素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通風系統的穩定運行還會直接受到煤礦中局部風路穩定性的影響。在煤礦日常生產過程中,風路的穩定性指的是風路風流的大小變換和風流方向的改變,同時,風路還會直接影響風流的大小,一旦風路發生變化,則會造成風流方向的改變。煤礦生產過程對于風流方向也具有較高的要求,若通風系統中風流穩定性不理想,則風阻也會有所降低,通風系統就會發生運行問題,并對煤礦生產工作的整體造成不良影響,所以,煤礦通風系統風流穩定性的提高,也是煤礦生產工作的重要基礎。
3.1環境因素
第一,物質因素。目前,我國煤炭行業部分企業在礦井開采過程中存在通風設施落后、設置不合理等現象,一旦通風網絡結構穩定性受到影響,則風流的穩定性也無法得到保證,進而影響自然風壓和通風系統的完整性。同時,通風能力的缺陷也會對礦井通風的有效性產生制約作用,進而導致礦井外部漏風率增加和有效風量率的降低,使其達不到礦井通風安全作業標準。礦井管理水平的降低,也會誘發配套設施和礦井機電設備不匹配和運行故障等現象,提高煤塵積聚和飛揚的發生率。
第二,自然環境。煤礦生產部位的地質條件通常較為復雜,隨著近年來我國煤礦開采力度的加大,以及地應力、瓦斯壓力等問題的逐步惡化,由此所致的煤礦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發生率也在逐年升高。煤礦生產過程中瓦斯量的增加,也會加大煤塵和瓦斯爆炸的發生危險。
3.2人為因素
第一,員工薪資水平較低。部分煤礦生產企業存在對通風工作認識不足的現象,所以,通防工作人員的收入水平也相對較低。在井下人員工作的分配方面,也存在管理人員隨意安排等現象,部分通風管理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較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容易發生違規指揮和違章操作現象。同時,由于井下工作內容較為繁雜、作業任務較重,且通常為重體力勞動,因而作業人員常會出現不重視安全操作,或是走捷徑的現象。
第二,安全管理水平較低。井下作業人員工作是否合格,會直接決定煤礦運行的穩定性。在煤礦的實際生產經營工作中,管理人員應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更加安全、理想的作業環境,讓井下工作人員參與到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如果煤礦企業自身安全管理水平不過關,則井下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必然會受到嚴重的威脅。目前,很多煤礦企業仍然保持傳統被動的管理模式,缺乏系統有效的應急管理體系,且其他部門和組織對于井下通風管理人員給予的支持力度較小,或是不配合其工作,同時,救援人員應用的設備和監測系統相對較為落后,無法有效分配和協調應急資源,安全管理基礎較為薄弱,標準化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投入力度較小,通風管理質量無法達到標準。
第三,業務技術水平較差。由于煤礦通風管理人員自身業務技術水平較低,無法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準確的預測和分析,無法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這就容易提高煤礦通風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煤礦通風管理人員自身薪酬水平普遍偏低,與其所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部分井下通風管理人員存在懈怠情緒,甚至出現人員跳槽現象,而大量技術人員的損失又會進一步加重煤礦通風安全問題,降低整體的技術水平,誘發更多的安全事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第一,技術指導工作不到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若技術指導工作不到位,則必然會出現技術管理理論化、教條化的現象,脫離實際的井下工作需要,甚至為井下工作人員提供錯誤的技術指導,與現場工作情況不相符,進而增加井下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第二,煤礦通風設施相對落后。通風設施是煤礦通風系統最為基礎的構成單元,也是通風系統穩定運行的可靠保障,然而,少數通風管理者對于通風設施存在主觀化、片面化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隨意安排、檢查力度不足等問題,因而工作質量也無法達到規定的標準。
5.1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的檢查
煤礦通風安全隱患檢查工作作為煤礦通風隱患管理的基礎內容,有助于煤礦生產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從而最大限度消除通風系統內存在的不安全影響因素,為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人員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可靠依據,在萌芽階段消除安全隱患。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之下,安全檢查表是最為常用的煤礦安全隱患分析和處理方法,通常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第一,檢查煤礦井下作業設備運行狀態時,主要關注風門、風橋等通風設備,保證井下所有通風設施達到質量標準,且位置設置合理。
第二,檢查通風機潛在隱患時,需要關注通風機電流和電壓的穩定性,以及設備自身是否符合質量標準等等。
第三,檢查機房時,應關注礦井全壓、靜壓讀數,檢查煤礦井下情況時,還應注重測定井下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濃度,以及井下風流速度,確定井下整體情況的穩定性,檢查風流路線和流向。
第四,檢查系統潛在隱患時,一方面要根據相關系統網絡圖,檢查通風系統圖,對風流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對通風的記錄,風量的分配以及通風瓦斯月報進行查閱,對總用風量進行計算。
5.2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評估
常用煤礦通風安全隱患評估技術包括:
第一,防災體系和抗災能力整體穩定性評估。根據煤礦井下危險源的實際情況,以及煤礦災害防治系統的分析和評估結果,利用非穩態的模擬技術,對不同通風條件下整個系統的總體穩定性和可靠性進行分析,最終全方位評估整個煤礦井下通風管理的工作質量。
第二,評估煤礦通風措施。將各種有效的通風措施應用于煤礦通風系統之中,包括評估礦井局部控風方案等潛在災害危險程度。
第三,評估分析特殊問題。常見特殊問題包括無風、循環風、串聯通風等等,均可能為災害的發生提供轉化的條件或是可能性,需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
第四,評估通風設施。分析和評估煤礦通風設施運行情況,有助于提高通風設施抵抗災害的能力,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設施自身質量、環境監測、設施可靠性等等。
第五,評估系統狀況。系統狀況評估指的是由系統角度出發,評估煤礦整體的安全隱患情況,主要包括通風的阻力、通風實施效果、通風系統設計以及通風系統穩定性等等。
第一,正確選擇通風系統,以降低漏風現象發生率。煤礦企業可以按照主扇工作的方式和回風進風井的實際布置方式,對通風系統加以具體的劃分,可以按照主扇工作的方式將其分為壓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種,按照回風進風井的并田布局將其分為中央對角混合式、中央式、對角式三種,所以,在煤礦通風系統選擇過程中,需要保證生產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證,同時,提高通風系統的經濟性,減少通風管理工作量,節約通風系統成本。另一方面,煤礦企業還應提高通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力度,避免發生漏風問題。在煤礦開采區域的通風系統中,需要設置相應的通風設施,以控制風流的風量和風向,保證開采區域通風設施的安全運行,常見通風設備包括:風門、風橋、擋風墻、調節風窗等等,同時,需要提高通風系統構筑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這也是日常煤礦通風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
第二,關注煤礦通風系統建設工作。煤礦企業應將通風系統建設作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通風安全管理意識,遵循管理、培訓、裝備三并重的基本原則,將通風系統是生產系統的重要環節,并設置專門的通風設施管理人員,保證管理人員對煤礦通風管理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問題。同時,加強關鍵風門和局扇的監測和監控,將風速傳感器設置在關鍵的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中,隨時掌握煤礦風量的變化,提高煤礦通風系統的合理性、穩定性與可靠性。
第三,加強現代化技術對于煤礦通風管理工作的指導。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在于為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因而也應該成為煤礦企業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按照相關的技術指導,通過現代化的煤礦開采技術,實現礦井開拓到生產的全局部署,保證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可以依靠的、安全的通風系統,從而保證煤礦生產開發工作的安全性。煤礦企業管理人員應建立現代化的技術理念,保證全部生產工作均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和標準,以相關技術指導為基礎,貫徹落實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提高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力度。煤礦良好的通風環境,有助于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方面,煤礦企業應做到崗位責任落實到人,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責、權、利進行詳細劃分,建設完善一個相互制約、相互配合的工作系統,以及相應的獎懲制度。另一方面,煤礦企業應通過動態選拔和考核機制,對通風安全管理系統進行逐步完善,提高管理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增強通風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安全意識、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煤礦企業還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標,制定出具體全面的風險控制指標,以及可承受的風險限度,并以此為依據建立通風安全管理體系。
第五,加強監測監控設備進一步推廣應用。隨著我國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技術的逐步提高,以及相關設備的逐步完善,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連續不間斷監測監控也成為了可能。因此,各個煤礦生產單位應加強監測監控設備的推廣和應用,對井下生產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可能的煤礦通風安全事故,并采取積極的處理措施。
綜上所述,通風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礦企業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企業管理人員只有確保煤礦通風安全,才能夠為企業財產和生命安全提供良好的環境。由此可見,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人員一方面要具備良好的環境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還應在實際的工作中加強經驗的積累,強化各項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基礎工作,從而保證煤礦企業獲得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1]米永信.關于煤礦通風管理措施的研
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72(10):548-549.
[2]郭永本.煤礦通風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討[J].科技風,2014,32 (07):134-135.
[3]王春霞.煤礦井下通風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4,1(12):209-210.
[4]白貞.芻議制約煤礦通風安全的飲食及防范措施[J].工程技術,2014,1(01):78-80.
[5]祁佳加.淺析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4,1(12):120-121.
[6]李偉,曹宜峰,龍厚喜,等.制約煤礦通風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06):89-90.
[7]劉同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4,1(13):83-84.
[8]劉喜深.關于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4(01):18-20.
[9]王占青,鄭寶,史衛明.煤礦安全通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國能源,2011(06):37-39.
[10]許敏.淺談制約煤礦通風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經濟管理者,2014,1(1):380-383.
[11]劉勇.制約煤礦通風安全的飲食及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08):179-180.
[12]于江.淺析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5,2(02):10-11.
[13]梁尤慶.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04):113-115.
[14]王會盛.淺析煤礦通風安全的制約因素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4,24(12):142-144.
[15]辛立斌.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的飲食及防范措施探討[J].科技風,2014,10(01):134-135.
中圖分類號:TD72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