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淵(貴州水城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盛遠煤礦,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李淵
(貴州水城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盛遠煤礦,貴州六盤水553000)
摘要:在礦井的生產過程中,煤礦機電運輸作為重要的環節,遍布于礦井生產的各個環節。但是由于煤礦機電的運輸具有涉及范圍廣、戰線長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時常發生運輸事故,影響著礦井的安全生產。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的原因,從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不斷提高礦井的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原因;對策
煤礦機電運輸在煤礦的生產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貫穿于礦井生產的各個環節,但與此同時,煤礦機電運輸也成為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據統計,在我國的煤礦重大安全事故中,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占據了事故發生總數的20%~30%之多,它不僅直接影響著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還可能導致發生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從而造成人員的傷亡,甚至對整個礦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鑒于此,對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有效的分析,吸取經驗教訓,并在煤礦生產中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于提高煤礦的安全水平,預防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為了實現煤礦企業的高效生產,在煤礦的井下開采作業中需要配備大量的機械設備,但是由于這些設備的種類繁多,技術性要求比較高,因此時常發生機電運輸事故,成為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下面將對導致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2.1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眾所周知,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礦企業進行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礎,但是就當前的企業管理過程來看,在煤礦企業的機電運輸作業中還存在著諸多安全管理問題,嚴重影響著煤礦機電的安全運輸,主要表現:一是安全投入不夠,這主要是由于大多煤礦企業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識,認為安全資金的投入純屬于付出,沒有一點回報,因此經常將安全投入的資金用到其他的地方,從而使得機電運輸的標準化工作很難做到位。二是缺少對特種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特別是對于處于超負荷狀態下的工作人員來說,每天都處于過度疲勞的狀態,還要接受安全管理培訓,常常使得培訓工作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員工的安全意識也得不到提高。與此同時,即使企業實行的是8小時工作制,但是機械設備卻呈現整天運轉的情況,因此嚴重影響著設備的安全性能,極易產生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
2.2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
目前,在煤礦企業中普遍存在著招工難的問題,即使是招到的了工作人員,其文化基礎也非常薄弱,很多人都不具備專業的安全意識,在工作的時候也不遵循規章制度,尤其是私下進行崗位的調換,這就給煤礦機電運輸帶來了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在煤礦機電運輸中的某些崗位需要一些特種工作人員,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卻沒有合格的操作證書,因此在難度非常高的技術崗位,這些缺乏專業技術的特種工作人員常常不能夠及時處理運輸過程中發生的突發狀況,從而導致了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此外,在企業用工制度的影響下,工作人員在受到高額工資待遇的影響下,常常跳槽,由此就導致煤礦機電運輸作業人員的隊伍十分不穩定,崗位的流動性很大,嚴重影響著煤礦生產的順利進行。
2.3作業人員存在文化差異
隨著煤礦企業生產量的不斷提高,煤礦企業加大了對于機電運輸設備的投入。由于機電運輸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方法。但是工作人員的文化程度不同,其專業技能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使得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不相協調。比如說,一些老員工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卻缺乏科學的理論基礎,對于新的技術存在著抵抗心理,因此達不到新的崗位要求;而對于剛參加工作的新員工來說,雖然較高的理論知識,而且對于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很強,但是卻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在操作中也極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3.1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煤礦的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時刻將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之間的關系。目前,我國的礦井生產大都采用崗位承包制度,由此承包商常常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放棄安全管理的投入,因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鑒于此,為了保證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驚醒,在礦井中必須要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切實落實到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實現安全管理目標的統一管理。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對于機械設備的檢修工作,在保證生產速度的同時,確保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轉,及時檢修設備的運轉狀況,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3.2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
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教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于煤礦機電運輸工作來說,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專業的技術,在其上崗之前必須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并有針對性對作業人員進行新工藝、新技術的培訓,從保證機械運輸工作的安全進行。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于員工的安全教育,切實保證每個工作的安全。首先,要帶領員工貫徹學習煤礦機電運輸的各種相關制度;其次,在傳統說教的基礎上,以實例作為事實依據,不斷深化員工的思想意識。
3.3實現工作質量的標準化
在煤礦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質量的標準化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從而實現生產效益的最大化。當前,在實現工作質量的標準化的要以各項工作都達標為準則,并確保各項設備合理規范的運行。此外,還應該對機電運輸事故進行認真的責任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和責任者,并實行嚴格的責任懲罰制度,明確每個人的安全職責,從而徹底落實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每位員工都具有責任意識,杜絕類似安全事故的發生。相應的,對經過嚴格考核的工作人員還可以采取安全資金獎勵的形式,從而不斷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綜上所述,面對煤礦機電運輸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需要對于原因加以認真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提高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證煤礦機電運輸工作的安全進行。
參考文獻
[1]梁文林.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4,19(09):48-50.
[2]聶成敏,秦顯龍.淺談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國科技縱橫,2013,12(06):121-123.
[3]張元.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產生的原因與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4,24(06):45-46.
中圖分類號:TD77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