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
內蒙古圖書館,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背景下,移動圖書館應運而生。作為一種環境的具體表現形式,移動圖書館憑借自身快捷等優勢,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移動圖書館的出現,不但給圖書館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加強對移動環境下圖書館機遇與挑戰的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就理論角度來看,學者對移動圖書館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形成統一的概念。綜合多個學者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移動圖書館作為一種環境,是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標志,該圖書館通過利用現代移動通訊技術及設備,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及服務,為用戶營造一種閱讀氛圍,將圖書館真正融入到用戶生活、學習中,最終實現圖書館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目標。這種環境并非泛化的環境,在移動圖書館環境下,傳統圖書館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為移動圖書館創造了有利的發展條件,其機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世紀90年代,數字圖書館由美國科技工作者首次提出。其主要是將互聯網作為載體,形成的數字資源庫群,其不僅能夠實現對信息的分布式管理,且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目標,具有智能化等特點。在3G技術支持下,人類社會進入到信息化時代,讀者對閱讀也提出了多樣化需求。此時,網絡的應用和普及為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及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隨著圖書館數字化水平日漸提升,更多用戶選擇無線移動方式訪問數字圖書館,有效獲取和利用圖書館資源。移動圖書館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將傳統圖書館服務與移動空間有機整合,形成移動圖書館,能夠幫助滿足讀者日益多變的閱讀需求,且享受更為豐富的圖書館資源。不但能夠滿足用戶個性化、多元化需求,還能夠為提高資源利用率,成為未來圖書館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
數字化學習及移動技術的應用,以數字化為基礎的學習形式迅速發展。據相關調查,能夠發現人們選擇在地鐵、公交車上進行閱讀的需求潛力十分明顯。特別是在移動圖書館情境下,用戶能夠借助手中的手機等通訊設備,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具體來看,讀者不僅能夠通過手持設備進行學習,還能夠利用圖書館專設的服務系統進行學習。由此可見,移動圖書館滿足了用戶多樣化學習需求。
移動終端設備是移動圖書館時代的基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移動環境下,工作人員在對館藏資源進行管理中,可以采取移動平臺開展一體化管理。該管理模式的不間斷性成功突破了傳統人工模式的滯后性,顯著提高了圖書館工作效率及質量。第二,通過智能手機系統,管理人員能夠獲得服務器出現異常時發出的提醒信息,并制定針對性解決策略,確保服務器有序運行[1]。如深圳、蘇州大學圖書館等采取的RFID技術,顯著提高了圖書館借還效率,這種模式一般建立在讀寫器與圖書標簽之間信號基礎上,以確定圖書信息。且圖書館各個部門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與讀者溝通和交流,極大地豐富了圖書館服務方式。綜上所述,移動環境下,圖書館面臨的機遇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定支持和幫助。
事物兩面性決定在移動環境下,圖書館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資源作為移動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關鍵問題,其主要解決用戶對圖書館的需求,當前,我國移動圖書館僅能夠提供信息類資源,一般集中在館藏書目信息等方面,資源范圍較窄,難以更為有效地滿足用戶閱讀需求。不但如此,用戶僅能夠通過移動終端查閱相關信息,無法通過電腦訪問圖書館數據庫。就資源建設方面來看,我國移動圖書館技術水平相差甚遠。基于此,我國要想大力發展移動圖書館,必須要解決當下資源匱乏等問題。
技術與資金作為另一關鍵問題,移動資源建設需要資金與技術的支持。就技術層面來看,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移動終端操作系統問題,由于移動終端產品類型較多,如何更好地滿足移動終端多樣化操作需求成為圖書館建設的當務之急。此外,數字圖書館系統建設是一項復雜性工程,涉及內容較多,如果技術難以滿足圖書館建設需求,將直接影響系統建設。由于數據格式具有差異性,使得其加工及保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解決不同格式數據轉換,為統一檢索提供支持問題成為移動圖書館建設的主要問題。3G市場快速發展,病毒等外界因素對移動圖書館建設產生了一定消極影響,直接威脅到用戶個人隱私。
移動圖書館環境下,針對圖書館而言,其還需要克服資金不足問題,無論是資源建設、還是技術研究,都需要大量資金給予支持。當前少數圖書館經費較為緊張,難以滿足移動圖書館建設需求。同時,對于資金的管理,一些用戶使用圖書館服務時,需要繳納一定的服務費,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用戶積極性。
信息時代背景下,移動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需要付費,且對移動終端要求較高,如智能手機等,并支付相應的費用。雖然擁有智能手機人數很多,但尚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在信息獲取方式等方面更為快捷,由此產生了信息了解與掌握多寡問題,甚至引發信息分化問題。因此移動環境下,圖書館為非移動用戶提供服務,協調信息公平問題成為最大的挑戰之一。除此之外,移動環境下,圖書館建設還涉及版權、標準等方面的問題。只有積極應對挑戰,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加快移動圖書館建設及發展,才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第一,建立移動閱讀空間,豐富圖書館資源。數字化圖書館建立與現代移動閱讀需求相契合,在移動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我們應抓住機遇,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為讀者提供信息、網絡支持。對于圖書館資源建設問題,應充分挖掘圖書館資源,并結合讀者個性化需求,設置多元化體驗空間,如設置學術論壇等,以滿足用戶閱讀及知識獲取需求[2]。另外,移動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應立足于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體驗,在體驗區設置電子書等移動閱讀設備,提高用戶移動閱讀體驗感,逐漸深化人們對移動圖書館的認識。
第二,引進先進技術,拓展服務路徑。電子閱讀器、微博等終端的產生為移動圖書館建設提供了極大支持,閱讀終端的豐富性對人們閱讀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移動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應堅持與時俱進原則,適當增加技術與資金投入,將傳統閱讀與網絡閱讀有機整合到一起,實現多元化服務路徑的結合,消除信息不公平問題。如通過短信、WAP等模式,開展特色化閱讀服務,以此增強讀者與圖書館之前的粘合度。
根據上文所述,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移動需求日漸突出,為移動圖書館建設帶來了發展機遇。然而在移動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我們仍要認清當前所處的形勢及面臨的挑戰。我們應堅持平和的心態,積極應對挑戰,從技術研發、拓展圖書館服務等多個角度入手,為移動圖書館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1]史敏.移動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聯盟服務模式創新[J].圖書館學刊,2013(9):77-80.
[2]陳茫,周力青,呂艷娥.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1):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