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敏
以社區黨組織引領和諧社區建設
王中敏
新疆油田準東采油廠黨委堅持以社區黨建為統領,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兩大主題,通過社區黨支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不斷提高社區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推動和諧社區建設上水平。
黨建引領 社區建設
不斷優化基層組織設置,是實現黨組織在社區全覆蓋的有效手段。社區黨支部成立伊始,居住在油田社區的離退休黨員、退休家屬黨員、有償解除勞動合同黨員、學生黨員、隨子女定居黨員等及其他人員全到了社區,社區非在職黨員為主體的黨組織不健全,分布在各社區,存在著社區黨員因居住分散教育管理不到位、開展活動難度大、作用發揮不突出等問題。2009年,準東采油廠成立物業管理公司,下設六個物業(社區)黨支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實行物業服務社區管理一體化運行模式,按照“區域化管理”的原則和“便于黨員參加活動、便于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建立“社區黨建—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三位一體共推機制、社區黨建與居民群眾雙向互動機制、社區黨建考評激勵機制、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制,設立“采油廠黨委→物業公司黨總支→社區黨支部”的組織架構。
同時,選好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建立完善社區黨支部工作制度,加強社區黨支部陣地建設,推行社區大講堂、黨員活動室、黨支部動態宣傳欄、黨務公開欄.標準化黨支部建設。充分利用社區大講堂、黨員活動室、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絡教學平臺等陣地,采取邀請黨校教授面授、觀看電視教學片、支部書記上黨課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社區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采油廠黨委為核心,物業公司黨總支、社區黨支部為主體,六個社區支部為基礎的社區組織體系,構建起了延伸社區黨建內容、覆蓋社區廣大住戶、聯系社區全體居民的社區黨組織工作網絡,使服務管理做到了橫向到邊、縱深到底、運作規范。截至目前,六個基層黨支部獲得準東采油廠標準化黨支部稱號,第六黨支部榮獲新疆油田公司標準化黨支部稱號。
社區支部以創新載體、完善機制為重點,在廣泛開展“六個一”標準化黨支部創建、“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當崗位先進,做和諧先鋒”、“雙工程”等實踐活動的同時,組織開展了“創模范支部、建和諧社區”主題活動,物業服務開通“440”24小時服務電話,圍繞“溫馨服務、人性化服務”、“優質服務、居民滿意”、“幫扶救困、居民教育、維護穩定”、“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等,創造性地開展各具特色的實踐活動。各基層黨支部堅持豐富主題活動內容,第一社區黨支部“六清、六必到”和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活動,第六社區黨支部“五個一”、第四社區黨支部組織的社區黨員義工服務隊、一幫一結對幫扶,有力地推動了主題活動向縱深發展,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為了抓好這一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采油廠黨委出臺了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意見,以組織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章為重點,大規模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立足黨員隊伍現狀,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以提高素質為重點,積極推進黨員隊伍建設。針對社區非在職黨員多、集中組織學習難度大等情況,改進學習教育方式,堅持分類施教。對行動方便的黨員,實行適當集中、結對互學;對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實行上門送學、助學;對居住在外地的黨員,qq聯系、實行寄學、促學。同時,充分依托社區黨員大講堂、黨員活動室等陣地,堅持按需施教,圍繞黨員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采取黨員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不斷增強黨員教育的實效性,使“三會一課”等黨員學習教育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實。通過強化教育管理,在職黨員在規范化管理、小區達標、優質服務、便民利民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加突出,非在職黨員在宣傳采油廠政策、維護社區穩定、教育居民提升素質、協調鄰里關系、幫扶困難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加明顯。
關注社區“一老一少”,社區黨支部在居民中大力倡導關愛互助服務。由社區黨支部摸底登記,牽線搭橋,按照自愿結合、互幫互助的原則,成立社區黨員義工隊伍,在居民中推薦進行互助式家庭服務。各黨小組成員經常幫助鰥寡孤獨老人聯系社區超市、藥店、理發廳等社區商業網點,為老同志實行“小配送”服務,給他們上門理發、送藥、送米、送面、水電充值等。社區智障居民李師傅長期癱瘓在床,不能言語,社區黨支部經常走訪,幫助他翻身,了解他的需求,逢他去醫院檢查,支部和工作人員、熱心居民用擔架把他從四樓抬到出租車上送到醫院,在生活上給予關照。互助活動使“助人自助,樂人樂己”的互助理念深入人心。
不斷完善黨支部服務工作機制,建立“一對一”固定幫扶點。為使鰥寡老人和殘疾老人能夠及時得到照顧和幫助,社區黨支部主動延伸服務鏈,把黨小組成員按照管轄區域分布到各樓棟,每名黨小組成員即是一名“樓長”,針對鰥寡、殘疾老人,黨支部建立“一對一”式的幫困救殘工作機制,由黨小組長直接和孤殘老人結對子,做到“每日一個電話,每天一次探望”,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身體狀況,解決他們的困難。
試點開辦六點半學校,小學生下午放學后接到社區學校,督促做作業,等學生爸媽下班后接走,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為使社區黨建工作規范運作、有效運行,使其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先后建立健全五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社區黨建領導機制。準東采油廠黨委委員聯點六個社區,深入社區調研,幫助解決問題,將社區黨建工作納入規范化建設體系,使其與物業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服務、離退休服務等業務在工作上相協調、部署上相呼應、管理上相銜接、活動方式上相滲透、工作成效上相促進;二是建立健全社區黨建共駐共建共享機制。發揮準東地區協調組作用,通過完善由駐礦各單位參加的工作聯席會制度,圍繞社區內的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溝通情況,交流經驗,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為紐帶,充分調動駐礦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做到思想工作聯做、公益事業聯辦、社會治安聯防、文體活動聯誼;三是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與居民群眾的雙向互動機制,通過成立由社區黨組織代表、社區干部、居民群眾代表等共同組成的“社區黨建議事會”,定期召開會議,傾聽社情民意,討論解決涉及社區居民利益的有關事項,擴大和發展了社區民主;四是開設社區黨員大講堂,提升黨員素質;五是建立健全了社區黨建工作考評激勵機制。按照油田公司《標準化黨支部考核辦法》,指導基層制定考核細則,定期進行社區黨建工作考核,切實加大獎懲力度,增強了做好社區黨建工作的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