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增 (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天津300202)
(作者為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的復蘇并未皆如美國經濟一樣的靚麗。歐洲在經歷2013年的短暫回升之后,2014年前三季度又陷入了低迷,四季度仍是困難重重,而新興市場的經濟自2013年以來更是持續下滑。2014年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受地緣政治及歐美制裁的影響持續放緩并趨于停滯,長期前景堪憂,巴西的經濟在經歷了兩個季度的萎縮之后,雖然在2014年第三季度后有所回升,但經濟內生增長的動力不足,印度的經濟2014年二季度雖然反彈至兩年來高點,但是作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量的工業生產和出口在三季度后出現回落,預示印度經濟可能會有所減速。日本的“安倍經濟學”在經歷2013年短暫的回光返照后,在2014年盡顯疲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進一步拖累了巴西、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中國的經濟雖相對較好,但經濟增長處于趨緩的狀態。
在全球經濟走勢如此分化的背景下,美聯儲在2014年10月30日宣布,從11月起停止實施已經實施了6年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正式結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寬松貨幣政策,肯定會對世界經濟構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在此期間,美聯儲通過QE向市場注入了4萬多億美元的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將會伴隨著美聯儲退出QE,會逐步回流美國,進而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上述在發展中面臨困難的國家構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美聯儲退出QE后將對我國產生何影響,我國該如何應對,亟待研究。
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對我國的影響,既不同于美聯儲實施QE時期,也不同于此前美聯儲擬退出尚未正式退出QE時的情況。因為尚未正式退出QE時,美國經濟走勢還有一些不確定性,各國和各投資者持觀望的狀態,即使有不少投資者在看好美國經濟,但持有美元回流美國還處于緩慢形態,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將對我國發生如下新的影響:
即以前美國實施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熱錢流入我國周邊國家,加劇了其經濟出現過分擴張,并使得一些國家資產泡沫特征出現。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由于我國的經濟體量較大,且有數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支撐,一般不會對我國整體經濟產生較大的直接影響,但我國周邊一些國家及貿易伙伴,如東南亞、南亞和南美等國家,甚至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由于其外匯儲備不足,經濟發展出現某些困難時,都將出現大量資金外逃、匯率下跌、通脹高企等經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貿易保護措施將會加劇,使我國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貿易將會受到負面的沖擊,由此使我國經濟特別是貿易經濟受到較大的間接影響。

雖然2008年美聯儲實施QE后,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但近年來美聯儲提出退出QE的打算后卻出現震蕩走勢。從2014年1月-10月的情況來看,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基本上處于震蕩下跌走勢。雖然9月-10月由于我國國際收支出現一定幅度的順差等因素,使人民幣與美元匯率一度處于震蕩走高的態勢(如圖),但回升到年初的狀態不大可能,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特別是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GDP初值增長3.5%,表明美國經濟加速復蘇,使得市場人士紛紛預測美聯儲將提前加息或提準,多數人士預計加息或提準時點會在明年年中。美聯儲啟動加息日程,意味著國際金融危機后其“非常規”貨幣政策開始向“正常化”過渡,也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周期的基本結束,美元將逐步從我國回流美國。未來一定時間內美聯儲可能加息或提準的形勢下,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向下走勢的壓力將是較大的。人民幣匯率預期向下,雖有利于我國對外出口,卻不利于我國近年來推進的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戰略的進一步深入實施。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的金融體系出現了大規模擴張的傾向,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5年里,信貸占GDP的比重從100%上升到200%,近兩年的擴張雖有所減緩,但態勢仍在延續。不僅如此,受一些地方債擴張影響,商業銀行形成不少呆賬壞賬。在資金流動性擴張的情況下,呆賬壞賬往往不十分明顯,但在美國提出退出QE后,情況會出現較大變化。從2014年三季度16家上市銀行的季報情況來看,其不良貸款有增長的勢頭,即截至9月末,16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累計達6046.4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91億元增長31.70%。10月底美聯儲正式宣布從11月退出QE后,可以判斷外資的流出將會逐步增加,將使我國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性會出現進一步的緊張狀況,進而有可能使國內商業銀行的呆賬壞賬問題進一步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金融資產質量和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都將受到負面影響。
美聯儲退出QE后,將使美元對其他儲備貨幣會有所升值,美國國債收益率會有所上升。其中短期國債的收益率尤甚,長期國債次之,因為首先退出的可能是美聯儲對國債尤其是短期國債的購買。我國擁有一定數量的美元資產儲備,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這是必須考慮的重要負面影響問題。
自從美聯儲實施QE政策以來,我國的貨幣政策就呈現出非常寬松的情況。2008年至2012年,我國的銀行信貸增長規模就達到35萬億元,社會融資總額達到65萬億元。這種增長態勢在2013年和2014年尚未終止。一旦美聯儲退出QE的步伐加快,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被迫收緊時,將對國內金融市場造成不小的震動,特別是對資金推動型的我國房地產業影響將會更大。可以判斷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的震蕩走低情況,與美聯儲退出QE的資金外流有著一定的關系。
即在我國經濟面臨投資減速、產能過剩、外貿下滑、房地產調整的困難過程中,美聯儲正式退出QE的負面影響最終會傳導到我國的實體經濟,使我國經濟有陷入二次探底之潛在負面影響。
由于美國正式退出QE使我國人民幣相對美元匯率形成下跌態勢,這樣有利于我國商品對美國出口,而不利于從美國進口,更不利于擴大我國向美國投資。因此我國應因勢利導盡可能擴大對美國出口,適度減少美國商品進口和向美國投資。
美聯儲退出QE后,雖然我國的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會下跌,但相對于歐盟和俄羅斯等國家的貨幣匯率卻有上升態勢,因此,相對于我國部分周邊國家和其他被迫實施新的寬松貨幣政策國家,如歐盟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則可采取適度擴大進口、減少出口的辦法,并且可采取適度增加向這些國家進行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之跨國投資辦法。
雖然我國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走低有利于我國對美國出口,但不利于我國對美國投資,在我國近年來實施對外經貿發展方式有所轉變,逐步加大對外投資的條件下,我國人民幣與美元匯率長期走低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應采取一個促進人民幣與美元匯率長期穩定的戰略,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進一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因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利于增強人民幣的影響力和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接受能力,從而有利于穩定人民幣的匯率走勢。而進一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重要內容應該:一是采取在我國的國際貿易特別是邊貿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即盡可能采用人民幣結算;二是采取逐步擴大 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外一些國家及地區中央銀行、貨幣當局之間的本幣互換;三是采取促進國際離岸人民幣中心乃至內地自貿區離岸金融市場建設的路徑。這些都有利于我國與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發展經貿關系中,盡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幣,減少美元等外匯的使用,從而有利于提高人民幣的地位,進而有利于維護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穩定。
其目的是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的資產質量。雖然美國退出QE不能從根本上動搖我國經濟發展的格局,但是一些國內外投資者受西方唱衰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會擔心我們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導致資金外逃,妨礙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因此我國應及早安排整頓國內銀行體系的呆壞賬,提高國內銀行體系的資產質量,避免資金大量外流,保持我國金融穩定。
即提前判斷資本市場有關金融產品的價格變化,逐步調整我國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以促進我國的資產價值保值增值。
當前最急迫的是審視我國房地產發展布局問題。即從全國來看有的地方房地產價格在上升,有的地方價格在下降,重要原因之一是發展布局不合理,而且房地產與人的宜居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進步和發展未實現有機結合。因此,要解決并防止房地產出現新的泡沫問題,重要的是一方面研究并促進我國的房地產業發展與人的宜居發展相適應的產業發展實現有機結合;另一方面,還應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和增量進行調整,即在對存量房產采取擴大銷售措施的同時,嚴格控制我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增量資金投入,以避免不合理的房地產重新大量開工,導致新一輪的房地產泡沫和經濟失控。
一是采取組織行業協會對我國的企業開展咨詢指導活動。從現在開始要幫助我國的企業提前進行風險分析,想方設法規避損失。對那些以受美聯儲退出QE影響較大國家或地區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我國企業提前提出預警,引導其分析判斷風險,轉型轉向。二是對于與人民幣匯率下跌,且產業適宜貿易和投資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我國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高鐵和工程機械制造等企業,應該在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在國內進出口信貸、保險和融資租賃機構的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拓展,形成對外經濟發展,能有力地支撐人民幣匯率堅挺,人民幣匯率堅挺又能有力地形成我國企業特別是優勢企業走出去跨國跨地區投資發展的格局。
對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對我國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均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要未雨綢繆盡早應對,其中在貨幣政策上,不僅要根據美聯儲正式退出QE后對我國流動性的影響程度,還要根據日本和歐盟等國家央行實施新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情況,適時調整貨幣政策。目前我國的存貸款利率已作了調整,貨幣政策尚有調整空間,根據我國經濟運行的變化情況,還可采取適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貨幣政策,以維護我國貨幣和經濟穩定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