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冷夫 左曉民
(商洛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職業化轉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 以商洛學院為例
張冷夫 左曉民
(商洛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在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的大背景下,作為傳統的師范類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適應這個大背景,就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進行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本文以商洛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研究其實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路與措施。
職業化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實踐教學
在經過幾年的規模化發展之后,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也就是出現了隨著規模化而來的數量上的急劇膨脹而教學質量下滑。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的千校一面現象非常突出,導致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同質化,缺乏創新[1]:一方面是社會上缺乏勞動力,另一方面是大量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即失業”,就業市場上的萬馬過獨木橋現象。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中國發展高峰論壇上講話,提出要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2]。也就是說1999年以后升本的高等院校,將逐漸向應用技術性的轉化發展,也就是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化進程中升本的600多所本科院校,將會逐漸轉型為應用技術性院校。
商洛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是在2006年才抓住高等教育規模化的機遇,升格為本科院校,在2005年正式被確定為陜西省首批6所試點轉型的院校之一。目前商洛學院的定位為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就是將人才培養的規格定位于應用型人才,但是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和一些“211”、“985”院校的相同專業沒有根本區別,特別是一些傳統的教育類專業,這種“同質化”現象更嚴重,無論是人才培養方案還是教學模式等都是向老牌院校看齊,是在模仿、借鑒老牌的本科院校的基礎上修訂而來。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商洛學院的一個典型的教育類專業,那么在學校的轉型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如何體現出應用技術性,其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實踐教學模式如何構建,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的的人才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在分析總結商洛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現狀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思考和探索。
商洛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在2006年學校升本后首次批準的4個本科專業之一,在2012年學校本著加強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養協同發展、繼承創新并留有“空間”的原則,對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本次修訂工作貫穿“以生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和規范了實踐教學環節,突出了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各種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統一在一個平臺上,設立了“集中實踐教學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有:軍訓與入學教育、公益勞動、社會實踐、創新學分,畢業教育、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設計、專業認知實習、課程論文等環節與內容,主要如下:
(一)“教師表達技能”與“教師書寫技能”課程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通識課平臺”中,設置了“教師表達技能”與“教師書寫技能”兩門課程。其中教師表達技能為36各學時,教師書寫技能為18各學時。“教師表達技能”和“教師書寫技能”課程是學校教育類各個專業的必修課程,這兩門課程的目的是提高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技能和書寫技能,因為作為將來的人民教師,學生擁有口頭表達能力與書寫能力特別是板書能力非常重要,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的教育教學逐漸普遍,但是對于我國大多數農村與小城鎮的中小學來說,備有現代化設備的教室還不是十分普遍,因此板書是必需的,就是利用現代化的教室上課,也并不是完全不用板書。
(二)課程論文
在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根據學校的要求,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與“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法”定為需要學生撰寫課程論文的課程,作為本科畢業生,撰寫論文是必須具有的技能,特別是教育類專業,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會撰寫教學科研論文,因此在課程設置中確立課程論文,讓學生首先從課程論文方面著手,學會寫作的技巧和方法,知道論文寫作的基本規范和要求,為將來畢業論文的寫作做好知識的儲備和技能的訓練,從而達到提高素養的目的。
(三)“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法”教學
本課程總共72學時,其中理論課54學時,實踐課18學時。本課程是一門專門培養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作為將來的中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學會上課,學會上思想品德課,因為每門課程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上課方式、方法及各自獨特的教學模式,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特別是進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換角色“自我表演”、同學相互評議和教師指導點評,讓學生在課程自我表演中得到實踐能力鍛煉,提升教育教學基本技能。
(四)專業認知實習
在本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首次增加了專業認知實習,所謂認知實習就是學生對本專業的感知和認識,即通過對相關活動、場所及工作流程的與過程的參觀,了解、感知、認識本專業基本情況,讓學生知道自己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將來從事什么工作及如何工作,對本專業的相關背景知識和基本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防止出現盲目學習,學生學習了四年還知不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做什么的,對自己將來如何從事相關工作也沒有絲毫認識。
(五)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是在第七學期進行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學院在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對教育實習的時間從原來的8周延長為10周,并且規定所有教育類的專業的教育實習都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學校統一聯系實習學校。學校對教育實習的經費投入也比較大,學生來往交通費用及學生在實習學校的住宿都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不再支付任何費用,教育實習時學生技能訓練與鍛煉的最主要的方式。
此外,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還有畢業論文、教育見習等形式。
(一)教師表達技能與教師書寫技能課程存在的問題
教師表達節能與書寫技能課程是教育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不僅在商洛學院,而且在全國大多院校的教育類專業也開設這兩門課程,因為教師離不開語言表達與板書,這兩項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也開設了這兩門課程,但是實踐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此類課程一般是大課,這樣就將實踐課、技能課開設成理論課了,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必要訓練;開設課時過少,特別是教師書寫節能,只有18個學時;缺乏必要的考核目標要求,學生學習沒有動力。
(二)課程論文存在著形式化的傾向
在2012年版本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創設課程論文,將課程論文作為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從目前的實際看,無論是科任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對課程論文引起足夠重視,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求寫課程論文的兩門課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程論文的完成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三)教學法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中,將教學法課程作為專業主干課,課時量也比較大,可是說是總體設計方面對教學法課程的高度重視,但是還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實踐教學課時與理論教學課時比例不合理,實踐教學課時比例過小,只有18個學時,背離了本門課程的設置目標;二是缺乏熟悉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目前講授本課程的教師都沒有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經驗,不熟悉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特別是不熟悉目前新課改的教學。
(四)認知實習的認識程度有待全面
認識實習是我院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新增加的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學校對認知實習也非常重視,按照每名學生一次200元的標準核撥經費,保障認知實習的順利完成,但是在教師和學生層面對認知實習的認識不夠全面,不能夠正確了解認識其意義和目的,不能認識到認知實習隊專業思想的認識和專業技能教育的重要意義,學生在認知實習期間不能夠很好地觀察、感知、思考。
(五)教育實習受到沖擊
教育實習是教育類專業學生在走上社會前的最后練兵,是一次全面系統第進行教育教學技能訓練,我院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上將教育實習的時間延長為10周,并規定教育類的學生的教育實習原則上集中進行,由學校聯系安排實習學校,并在教師資源相對緊缺的狀態下為集中實習的學生安排指導教師進行實習指導。但是教育實習往往受到各種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也不例外,我院教育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對畢業生來說是考研備考時期,學生為了考研就往往不想實習,學校為了照顧學生考研而默許他們不參加實習。甚至一些不想考研的學生也借口考研而不實習,這樣導致學生缺失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當然失去了重要的實踐鍛煉機會。
(六)實踐課的創新不夠
從整體看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課無論是教育環節、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等,都缺乏創新,除了學校統一規定的相關課程外,缺乏適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自己獨有的實踐教學內容和環節,也沒有自己獨有的教學模式。
(一)正確認識轉型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要求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來源、教師教學科研水平、教育教學思想等方面和國內老牌高水平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項目具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最求和老牌院校看齊,從人才培養目標、規格等方面符合學校的整體發展定位,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我們的最大潛力,也才能符合學生的發展實際,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應用技術性的轉型要求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來說,要在教育教學理念方面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作為一個職業人才培養的規范要求思考,要從培養培養“應用型人才”向培養“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要進行一次徹底的“變身”,要知道純粹的理論培養不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必須從實踐中訓練出來。因此,要大力進行實踐教學各個方面的思考與探索,重視實踐教學[3],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合格的具有實踐能力的職業人。
(二)具體的思考與探索
1.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職業要求
在職業化大背景下,作為一所應用型的本科院校,商洛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任務,而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知道專業的目標與職業要求,任何專業都有著其特定的專業要求與職業要求。要培養出高素質的符合要求的專門應用型人才,就首先要對本專業的職業要求全面掌握、吃透本專業的職業要求:本專業主要是培養什么層次的人才,社會上對本專業人才的基本技能、能力及知識要求。只有全面掌握這些基本要求的才能知道本專業的合格的人才需要具備什么方面的素質,才最能知道學校從哪些方面進行培養,重點抓哪些方面的工作,從哪些方面進行重點投入,將主要的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必須首先明確職業化的要求,包括能力、知識與技能。
2.重新構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在學校進行的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針對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本次修訂中我們對實踐教學體系重新進行構建,進一步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縮減理論課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重新調整布局,從學時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課時占總課時的22.5%,這樣就能夠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學時數量。
3.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實踐教學方面有所創新,走出一條與專業相適應的實踐教學之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如何走出一條符合專業發展要求的獨特的實踐教學之路是值得思考的。實踐教學模式,必須和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相適應。地方性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的就是具有實踐應用能力的初級中學或者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師、企業、事業或行政單位從事具體管理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人員,因此就要在學生實踐能力方面體現出比較強的應用性,無論是在具體課程的實踐方面,還是在專業實踐方面,都要注重“應用性”能力的培養與打造。實踐教學要體現真實性原則,也就是和社會生活和職業實際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實踐能力。
4.加強課程教學的實踐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課程教學中,一定要根據每門課程的具體實際,分別設計、規劃其課程實踐教學。不能為學習知識而學習,學習每門課程主要在于掌握能力——利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上課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工作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途徑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避免學生成為只懂得“教條”的“本本主義”者。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中,根據課程實際,設計了課程實習,每門課程根據課程教學的不同需要和課程的性質,都設計出不同的課程實習計劃,將課程教學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理論教學與社會生活工作實際的“無縫”對接。
5.加大“三筆字”訓練與口語訓練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培養目標是中小學教師、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很有必要。雖然現在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電腦的普及,手寫紙質材料已經很少見,特別是很多學校上課利用PPT手段,但是無論是傳統手段還是現代技術手段,作為教師,一筆漂亮的板書還是必要的,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三筆字”訓練。除了“教師表達技能”與“教師書寫技能”之外,我們主要從課外加強學生口語與書寫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課堂上、生活中使用普通話,并通過演講比賽等形式激勵學生訓練口語;要求學生每天寫一頁鋼筆字、一頁毛筆字、一板粉筆字,班主任和輔導員定期檢查,從大一到大三,這樣經過三年的訓練養成,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書寫技能都得到顯著進步。
6.豐富第二課堂
大學生活中,課余時間相對比較多,特別是文科類學生,較充裕的課外時間如何利用,對于大學生來說比較重要。我院思想想政治教育專業,注重對學生業余時間的發掘,采取各種形式的活動,豐富學生業余時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應用能力。例如幫助建立各種學生社團,讓學生一方面在社團中鍛煉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等人際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實踐鍛煉,提高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能夠鍛煉學生的各種具體的實踐技能,比如書寫、表達、辦公基本技巧、社會事務處理方法技巧等能力。
[1]何家理.新升本高校轉型回歸辦學定位而不是回到高職院校[J].繼續教育研究,2014(9):10.
[2]魯昕.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解決就業機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3/22/c_1198 96137.htm.
[3]袁華.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高等師范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3).
商洛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0Sjyjx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