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玲子許新國柳海榮
(1河北民族師范學院;2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幼小銜接視角下英語口語策略研究
—— 以承德市雙橋區為例
溫玲子1許新國2柳海榮1
(1河北民族師范學院;2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幼兒期到小學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銜接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分析幼小銜接的視角,以英語口語教育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承德市雙橋區的現狀,提出了對策性建議,將對解決實際問題產生重要的實踐意義。
幼小銜接 英語口語 策略研究
(一)幼小銜接的概念界定。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研究適齡兒童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教育銜接工作,是適齡兒童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適齡兒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征,解決好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提高教育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適齡兒童順利完成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過渡,使其更好地從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過渡到小學階段的日常學習生活,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發展,并能很快融入小學階段的學習。作為一個教育銜接環節,幼小銜接問題關系到以后整個教育的連貫性。因此,幼小銜接歷來都是教育領域一個研究的重點。
(二)英語口語在幼兒園、小學階段的重要作用。
幼小銜接階段依然屬于英語啟蒙階段,在幼小銜接研究與實踐中,人們更多關注幼兒園單方面的銜接工作,存在幼兒園與小學脫節等銜接效果不太理想的問題。站在幼小銜接的角度,研究小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少之又少,這就給本論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英語口語在幼兒園、小學階段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這可以說是英語幼小銜接的最核心目的。
對承德市雙橋區的若干所幼兒園與小學進行分析對比發現,在幼小銜接的視角下,英語口語教育水平不盡相同,筆者將分別以教育環境、教學目標、專業科研能力為出發點,論述影響我市幼小銜接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環境參差不齊。
在幼小銜接的研究中,首先要分析幼兒園與小學的基本教育環境,教育環境不同,影響著英語聽說教學。首先是幼兒園的環境不同,承德市雙橋區的幼兒園分為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由于種種原因,存在教師自身英語聽說水平的參差不齊,對兒童英語教學的態度不同、責任心不同,現在承德市民已經逐步認識到私立幼兒園在某些方面的優越性,慢慢開始接受。其次是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環境不同,無論是在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環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形式,一位老師,面對不同英語聽說水平的小學生,很難權衡,往往容易導致學生的不自信。
(二)教學目標不一致。
承德市雙橋區的私立幼兒園如雨后春筍,正在迅速發展。面對“公立幼兒園入園難,英語能力培養薄弱;私立幼兒園方式多,注重兒童知識儲配”的客觀現實,私立幼兒園的經營方式與教育目標,正好迎合了廣大家長的內心需求。然而,所有的幼兒園都是按照自身的情況安排兒童的生活與學習,沒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更沒有統一的考核標準,導致不同幼兒園的兒童學習的知識是不同的,語言學習的時間與方式不同,英語的聽說能力不同。小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教育目標,但對于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沒有十分明確的目標要求。另外,幼兒園與小學的英語聽說的教育目標也是脫節的,沒能形成有效的統一,教育目標的不同,導致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不同,最終出現英語聽說的幼小銜接問題。
(三)專業科研能力不足。
教育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和系統的工程。首先,幼兒園與小學的英語教學研究嚴重缺失。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性格愛好,都影響著兒童學習英語的能力,面對“10后”的小朋友,他們的特點是什么,愛好是什么,如何溝通,如何教學,是初等教育者共同面臨的問題,而承德的初等教育工作者很少展開深入研究。其次,幼小銜接問題很少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視,英語聽說能力的幼小銜接研究更是很少。為了更好地解決幼小銜接中的英語聽說教學問題,要從多個方面展開深入的嘗試和探索。全面了解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學特點,才能更加準確地發現問題,創新地提出解約幼小銜接問題的方式或方法,促進教育研究,指導教學實踐。
基于上述提到的承德市雙橋區若干所幼兒園、小學英語教育發展狀況,我們深入調查了雙橋區的幼兒園、小學,從他們的辦學理念、辦學指導思想及實際辦學效果中提取出值得借鑒的經驗,探索出可行性的適合我市的幼小銜接策略。
(一)轉變觀念,完善管理體制。
相關部門和學校、教師應及時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幼小銜接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發展,并針對新入學幼兒的身心發展等特點制定詳細的教育策略與措施。在轉變觀念的同時,嘗試創新管理體制,嘗試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結合,統一管理,實現有效銜接。逐步探索小學入學的標準,探索動態的銜接管理方式,達到基本要求,即可進入小學開始學習。以英語聽說為例,在幼兒園的兒童具備了基本的能力,有了適當的知識儲備,能夠簡單交流后,就應該達到要求。
(二)開闊視野,構建銜接體系。
發達國家的幼兒教育入學準備意識較強,他們非常關注兒童在園學習和小學學習的銜接問題,而且他們對語言銜接要求比較深入和具體。對于發達國家語言教學銜接狀況的分析結果,啟發我們從國際視野來審視目前的語言課程的幼小銜接狀況,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因此,要搞好語言課程的幼小銜接,首先要轉變課程觀念,從態度上重視,從行為上落實,從語言課程的目標、內容、組織和實施及評價等方面入手,形成一個合理、有效、全面的課程銜接模式。
(三)整合資源,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充分整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口語的關系,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提高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水平和質量,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主動進行英語口語交際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更新自身英語知識結構的同時,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如故事教學模式、體驗教學模式、模仿教學模式,掌握心的信息技術,才能夠有效運用教學資源,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幼小銜接對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基礎教育甚至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忽視幼小銜接的小學英語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幼小銜接的視角下研究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具有實踐意義和研究價值。全面提高我市小學英語教育水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完成。
[1]朱曉蔓.中國教師新百科(小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72.
[2]陸鳳巧.利用多種渠道搞好幼小銜接[J].2005,(5):35.
[3]秦振飆.幼小銜接課程的調查研究——廣西幼兒園中幼小銜接課程的現狀與構建[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4]秦振飆,侯莉敏.幼小銜接課程現狀的調查與反思——對廣西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比較研究 [J].2005,(5):17-19.
[5]王聲平.近二十年我國有效銜接研究述評[J].西南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本文系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20153014)
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成果之一:幼小銜接視角下英語聽說策略研究——以承德市雙橋區為例一般課題,課題號:20152049。
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項目《幼小銜接視角下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號:SZ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