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季來襲,“校服熊”火了
2015年6月,長春的氣溫節節攀升,隨著氣溫一起火爆起來的,還有一個叫做“校服熊”的小熊玩偶。
最初是有個孩子媽媽在東北師大附中的家長群里發了一張身著東北師大附中校服的小熊的照片,緊接著群里就炸開了鍋。這些人到中年的媽媽們仿佛回到了少女時代,一個個語氣詞不斷,驚嘆號連連。“哇~這小熊太萌啦!!!”“天啊!太可愛啦!還穿著咱們的校服呢!” “一定要買一個,跟家里那個熊孩子可以湊成一對兒啦!”“買一個不夠啊,至少要買兩個,孩子一個我一個!”大家紛紛向發布照片的孩子媽媽要賣家的電話,恨不能馬上就抱著“校服熊”回家。而這個媽媽卻提供給大家一個驚人的消息:“這款小熊是一個小女孩兒設計的,她去年剛從師大附中明珠學校畢業,今年讀附中的高一。”
于是,我們新一期《同齡會》欄目的主人公宋俊曉,就這樣華麗麗地登場了。
一個文藝女青年的
運動達人歲月
宋俊曉今年16歲。清麗文靜的面龐,讓你想象不到她曾經是一個運動達人。從4歲起一直到小學五年級,她學了8年舞蹈。盡管在媽媽的眼中她并不是很有舞者的天賦,但她非常刻苦,所有那些高難度的動作,她憋紅了臉,扭曲了表情,也要做到位。她身上的那股子韌勁和突出的表現被老師看在眼里,特別欣賞,經常讓她走到隊伍前面,給同學們做示范。
俊曉就讀的長春市樹勛小學有一個在省里都很有名氣的非常有特色的獨輪車項目,在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獨輪車隊招生,俊曉報了名。憑借著多年學習舞蹈鍛煉出來的良好的身體協調性,俊曉不但學得快,而且動作靈活又穩健,每次表演都被老師安排在第一排。體育老師也驚喜地發現了她這個“人才”,拉著她去跳高,結果她在校運動會上跳高得了第一名,一鳴驚人。
在這個課外班流行到泛濫的年代,俊曉的初中三年過得卻相對地輕松美好。俊曉的媽媽是一個大學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她主張要給予靈活的、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空間,從沒有強迫俊曉去做什么事情。別人家的孩子上了好幾個課外班,媽媽從未讓俊曉盲從。彈吉他、騎獨輪車和跳街舞組成了俊曉的課余活動,這些都是她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情。媽媽對她的唯一要求,就是在上學的時候全神貫注,保質保量的完成每天的作業。所以,俊曉的課業從未落下。
給小熊穿上校服,
只為紀念那難忘的初中時光
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只有初一、初二和初三三個年級。平平常常的校服,胸前左側部分印有幾顆小五角星。他們那一屆,小星星的顏色是黃色,下一年級的是綠星,再往下是紅星。如此循環,并無深意。三年的時光倏忽而過,俊曉脫下了初中的校服,穿上了心儀已久的附中高中的校服。那個時候,她的心里并無太大的波瀾。上了高一以后,不知道為什么,她時常想起自己備戰中考的場景,想念那些日子里一起學習的同學和耐心陪伴的老師,忽然很懷念母校。看著那被簽滿老師和同學姓名的校服,想到當時自己就是那身著校服的“熊孩子”,在最懵懂的時期,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監督與陪伴中,度過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的挑戰。畢業以后半年的時間里,她常常在想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紀念曾經瘋狂的青春,紀念與母校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俊曉靈機一動,想到了給小熊穿上校服的主意,用這種方式,紀念那段難忘的初中時光。
俊曉的這個創意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贊同和支持,也得到了從事服裝設計和生產工作的舅媽的傾情相助。畫圖樣、買布料、設計裁剪、制作加工,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俊曉親手給自己買來的小熊穿上了附中的校服。“熊孩子”萌萌的樣子讓她愛不釋手,也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贊揚。附高有好多跟她一樣畢業于明珠學校的同學,有的同學甚至要花高價買走她的“熊孩子”,俊曉當然不肯放手,但同時,一個想法又萌生出來。“熊孩子”這么受歡迎,為什么不能批量地生產呢?
“我的家人一貫很尊重孩子,這也是我非常幸運的地方。在我有了一些新鮮想法的時候,總會得到長輩的信任與幫助。所以我想,這也是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舅媽的鼎力相助之下,一批身著附中黃星校服的“熊孩子”生產出來了。同學們拿到“熊孩子”時候的笑臉給了俊曉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緊接著,越來越多的附中的同學和家長開始向她購買“熊孩子”,綠星“熊孩子”和紅星“熊孩子”也被要求訂制了。
一時間,訂單多到了讓俊曉吃驚的地步,她開始手忙腳亂地接訂單,收錢,送貨。這中間也會出現丟貨的情況,媽媽總會讓她放寬心態,仔細認真地核對訂單。偶爾她因此發發小脾氣,媽媽也會正面開導她。
對俊曉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與顧客溝通。因為顧客中不光有學生,更多的都是家長。如果俊曉說話條理不清楚,或是沒有詳細地記錄好顧客的需求,就無法完全贏得家長們的信任。媽媽手把手地教她如何理貨,記賬,讓她能用一個完美的狀態為大家服務。臨近期末,學業不能落下,有時候,送貨的事情就只能拜托媽媽了。面對困難,家人的陪伴和幫助讓她感覺到愛的力量,也讓她克服了急躁、粗心大意的缺點。
俊曉做“校服熊”的初衷并不是想要賺錢,只想單純地想讓曾經和她一樣努力過的校友們也擁有一份念想。所以關于成本和利潤,俊想并沒有想太多,也沒有計算太多。賺來的錢都由媽媽替她保管,媽媽是教財務的,俊曉相當地信任她。媽媽也不希望她把賺錢這件事看得太重,只希望俊曉能從中獲取經驗,得到歷練,開心快樂就好。
畢竟小小年紀就開始了“校園創業”,我問俊曉賺了錢以后的想法是什么。她說:“現階段大部分賺來的錢都變成了庫存商品,如果說未來賺錢了想做些什么,我認為做慈善是非常好的選擇。”
頂風踏雪,只為青春無悔。
我是附中學子,我為自己代言
初中和高中都就讀于東北師大附中,俊曉很感謝母校能夠給她自由靈活的空間,讓她得以全面發展,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保留著追求個人興趣愛好的權利。在青春歲月里,學業毫無疑問是主陣地,然而課余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俊曉在學校里非常活躍,去年高中一入學就參加了話劇表演社團,現在她已經是團長了。因為性格開朗陽光,做事情永遠都是那么積極主動,所以老師們也欣賞并信任她。校園話劇團現在有四五十人,俊曉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它發展成一百人以上的大社團,2015年的整個暑假,她一直都在做這個規劃。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受到在吉林建筑大學任教的媽媽的影響,俊曉從小就很喜歡跟建筑有關的專業。建筑學的設計專業是理科,卻又偏文科一些,于是她在初一初二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素描,作著今后從事建筑行業工作的準備。初三以后,她更加關注建筑學的時尚和美感,漸漸地,對時尚和造型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悟,藝術感覺也越來越好。每兩年她都要照一套藝術照,每次拍藝術照時,造型師一邊贊揚她對服裝的選擇和搭配非常有靈感,一邊禁不住感慨她的鏡頭感太好了,“這小姑娘太會擺姿勢了,都不用怎么教,她自己往那兒一站,對著鏡頭就擺出了非常漂亮的姿勢。”
俊曉的理想是當一名建筑師,如果有機會的話出國深造。在未來的日子里,她想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也許會一帆風順,也許會遇到重重阻礙。但是,做“校服熊”的經歷一定會讓她在未來的挑戰里,更有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