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端+陳小陽
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既能身價倍增,又能搶占國內國際市場,還可以享受通關便利和關稅優惠。
不管是質檢的地理標志還是工商的專用標志,都是建立原產地保護機制,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鐵觀音只有種在安溪的土地上,才具備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才能被稱作安溪鐵觀音。
地理標志不能濫用,地理標志還嚴格細分等級,如特級、一級、二級等等,鐵觀音不能籠統地打上“特級”。
“觀音韻”和“蘭花香”是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品質,而質量安全卻是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的基礎。
現在安溪境內有4萬噸左右的鐵觀音,境外還有7萬噸,大量的鐵觀音充斥市場,都以“安溪鐵觀音”名義對外銷售,一旦有閃失,通通由安溪買單。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今年,福建省安溪縣政府將運用地理標志,實行嚴格的監管考核機制和淘汰退出機制。安溪縣通過著重管好、用好、宣傳好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來區隔“假的”、“違規的”外縣(市)鐵觀音。
那么,何為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對消費者有何作用?據介紹,對名特優農產品實施地理標志保護,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具有三個尊貴屬性:安溪原產,獨有“蘭花香”“觀音韻”,不可復制;安全管控,從茶園到茶杯全過程可追溯;安全購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證質量。
地理標志產品是搶占市場的優勢
法國波爾多特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得當地葡萄和葡萄酒成為獨有商品,有人愿意出高價購買,這一價格大大高于自然價格,高價葡萄酒的旺盛生命力已延續多個世紀。地理標志制度是世貿組織成員國保護民族工業、農業產品的重要法規。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既能身價倍增,又能搶占國內國際市場,還可以享受通關便利和關稅優惠。
原產地名稱保護在我國有三種,一種是質監總局“原產地域產品保護”,一種是農業部門“農產品地理標志”,第三種就是工商部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據介紹,2000年4月,由安溪縣茶業總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的“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2004年7月,國家質監總局發布第91號公告,批準“安溪鐵觀音”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不管是質檢的地理標志還是工商的專用標志,都是建立原產地保護機制,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業內有關人士分析兩個標志的特點時說,“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工商主要管地理標志商標,質檢總局主要對生產過程及相關標準進行認證。也就是說,一個是管創牌子、闖市場的,另一個是管生產,分別監管地理標志產品的不同階段。”
目前,安溪縣政府引導茶客們認標消費的憑據主要為“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它由安溪鐵觀音茶葉、地球、中文、英文字母組成,意為香飄四海、譽滿全球,中文為“安溪鐵觀音”,英文為“ANXITIKUANYIN”,標示某鐵觀音茶葉產品來源于安溪縣境內,且該鐵觀音茶葉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及其他特征,主要由安溪縣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決定。
安溪土地孕育鐵觀音的獨特“音韻”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享譽世界,它口感柔順細致,風情萬種,有“法國葡萄酒皇后”之稱,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的葡萄酒產地。當地獨特的地理條件形成了其獨特的口感,據介紹,當地夏季的炎熱特別是良好的晚秋使得葡萄成熟狀況良好。附近大洋的咸空氣被歐洲最大的松樹林遮擋,使得炎熱的氣候變得溫和。紀龍河巨大的河口灣進入陸地100公里,使得溫和氣候的效果更為卓著。這也清楚地表現在葡萄酒中:充滿陽光的味道,既不繁茂又不沉重。
安溪鐵觀音的獨特口感首先同樣是由獨特的環境和品種造就的。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溫文溪說,根據國家標準,鐵觀音茶樹品種必須是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正叢安溪鐵觀音;“純種鐵觀音又以紅芯歪尾鐵觀音的品種最優”。鐵觀音種植必須采用扦插繁育,而不能采用茶籽繁殖,否則會造成鐵觀音變種。
產地則必須在安溪縣境內的西坪、虎邱、大坪、蘆田、龍涓、祥華、長坑、藍田、感德、劍斗、湖上、金谷、鳳城、城廂、官橋等鄉(鎮)。《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對此有詳細的說明,包括海拔、經緯度、降水、氣候、土壤、森林覆蓋率等。
作為對種植環境、采摘條件、加工技術有著特殊要求的產品,安溪鐵觀音與法國葡萄酒一樣以天時、地利、人和、種優為依據,即追求“天、地、種、人”四者合一。鐵觀音只有種在安溪的土地上,才具備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才能被稱作安溪鐵觀音。茶界名人陳郁榕曾盛贊安溪鐵觀音:“茶樹上一片小小的綠葉,不加任何物質,創造出了色妖形美、質量如鐵,香高韻顯、芬芳似蘭、清香甘醇的鐵觀音產品,成為我國六大茶類眾多品名中最具魅力的一個商品。”
傳統工藝打造獨特的“鐵觀音”
但是,原產地在安溪,僅僅是安溪鐵觀音具備獨特的“觀音韻”和“蘭花香”的必要條件,安溪鐵觀音要成就不可復制的“觀音韻”和“蘭花香”還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傳統工藝”制作。
何為“傳統工藝”?安溪縣政府副縣長王金章說,按照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標準(GB/T19598-2006《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制作,就是堅持傳統。它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種要正,紅芯歪尾鐵觀音;二是法要正,生態化種植,精細化管護;三是藝要正,做青工藝按“半發酵”來掌控。
敬畏傳統,弘揚傳統,是安溪鐵觀音風靡數百年的堅實支點,也是當前鞏固市場的堅實支點。安溪縣農茶局局長蔡建明表示,重搖青重發酵傳統制茶工藝是體現安溪鐵觀音蘭花香、觀音韻獨特風味的關鍵工序,最能體現安溪鐵觀音的品質特色。傳統技藝制成的安溪鐵觀音,滋味醇厚甘爽,茶葉容易保存,深受老茶人喜愛。“當前整個鐵觀音市場供過于求,各大茶類競爭激烈,提倡傳統工藝制茶對鞏固安溪鐵觀音的競爭優勢,促進安溪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安溪德峰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輝榮看來,要將安溪鐵觀音與安溪境外的鐵觀音區隔開來,制作工藝是其中關鍵一環。國標中明確規定,鐵觀音在初制時必須經過采青、曬青、涼青、搖青、揉捻、烘干等程序,這些程序一個都不能省。在國標的基礎上,王輝榮進一步弘揚傳統制茶工藝,其制作的鐵觀音,保留了紅鑲邊,紅鑲邊曾被很多人認為會讓鐵觀音帶苦,從而將其甩掉;王輝榮還漸漸帶領旗下合作社的成員不再使用空調做青,做出來的茶葉有更加貼近天然的氣息,而且做好的鐵觀音,即使不放冰箱,也依然能保持鮮爽的滋味。“安溪境外的鐵觀音只適合做拖酸、消青的口味,卻無法做出傳統正味的口味。”如果安溪茶人都能嚴格按照國標制作鐵觀音,安溪鐵觀音就能從口感上與境外鐵觀音區隔開,安溪鐵觀音將不愁銷路。
鐵觀音是半發酵產品,國標只對加工的環節進行規定,卻并沒有明確鐵觀音的發酵程度,這也造就了安溪鐵觀音品質的多樣性。“但毛茶應具有安溪鐵觀音特有的‘音韻等感官特征,成品的湯色應當金黃明亮。”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安溪烏龍茶研究會會長易長青說,這也是國標明確的鐵觀音所必須具備的品質特征。因此,無論品質如何多樣,都不能背離這種特征,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工藝最能成就這種品質。據介紹,研究會主要由安溪的制茶大師和制茶能手組成,研究會成立后就重點弘揚傳統工藝,目前,研究會內已有不少會員堅持傳統工藝制茶,在自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已不再使用空調。接下去,研究會還將組織對茶農的培訓,讓越來越多茶農回歸傳統工藝。
目前,安溪全縣都在全面宣傳貫徹《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進一步提升茶園標準化、種植標準化、初制加工標準化、精制加工標準化水平,強化《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的規范和引領功能,以標準建設引領茶產業持續發展、躍升發展。
安溪縣茶業總公司副總經理陳加勇表示,提升安溪鐵觀音的品質,反過來可以維護鐵觀音地理標志。“只有安溪鐵觀音質量好了,讓消費者一品嘗,就能感受到安溪產的鐵觀音確實優于外地產的鐵觀音,他們才會心服口服地認定安溪這一原產地。”從這個意義上講,地理標志不能濫用,地理標志還嚴格細分等級,如特級、一級、二級等等,鐵觀音不能籠統地打上“特級”。這樣一來,消費者才能更好地判斷安溪產鐵觀音的優劣,更認可地理標志。
質量安全是安溪鐵觀音地標產品的基礎
“觀音韻”和“蘭花香”是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品質;而質量安全卻是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產品的基礎。
2013年年底,安溪縣重新核準用標企業,批準兩批共91家企業用標許可。那次調整從重視企業規模轉變為重視質量安全,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準入條件的基礎上,強化兩個必備條件的審核:一是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茶葉企業申請準用時,隨機抽取企業基地茶青和終端產品進行檢測,樣品均須符合質量安全及感官品質要求;二是建有茶葉基地。申請準用的茶葉企業必須在安溪境內建有茶葉基地(自有或管控)200畝以上且管控規范良好,企業茶葉原料50%以上來自基地。如此一來,一些在安溪生產鐵觀音的個體茶農,以及在縣外銷售鐵觀音而未在安溪注冊的企業,就沒有辦法申請地理標志。
“我們力爭至2016年年底,證明商標準用企業將實現管控基地面積和茶葉銷售量占全縣的60%以上。”茶業總公司總經理、茶管委常務副主任劉青洲透露,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準入與退出“雙軌制”運行,實行嚴格的日常監管和定期考核,實行監測、滾動管理,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堅決退出,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管住終端,力爭2015年毛茶在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茶葉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筑牢產業質量安全“防火墻”。
以前地理標志缺乏應有的商業附加值,用戶和消費者不認可,企業也沒有申報的熱情。如今,準用企業自覺用標已在安溪縣蔚然成風。在安溪縣感德鎮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每盒茶葉的外包裝上都赫然打上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而在7克每小袋包的茶葉上也都印有地理標志。據了解,該合作社是安溪最大的茶葉專業合作社,也是鐵觀音地理標志重新核準的第一批用標企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慶云說,該合作社的鐵觀音原料全部來自合作社自有基地及合作社社員,確保原產地是安溪感德。安溪縣政府嚴管用標企業的核心目的是控制茶葉質量安全。此前,合作社率先在安溪提出通過“四重體檢”來管控茶葉質量,即從入社前茶園茶樹的體檢,到農事投入品、加工環境以及產品終端的體檢,一層層嚴格把關。合作社也因此得以同泉巖、裕園等大茶業企業長期合作。“我們將繼續深化‘四重體檢,用更嚴格、更高的標準來管控茶葉質量”。
而作為主打網上市場的中閩弘泰,在鐵觀音產品外包裝上也都打上了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閩弘泰總經理王思儀說,公司的網店將改版,新版網頁將著重推介鐵觀音地理標志,“我們想引導全國熱愛鐵觀音的顧客,漸漸懂得認標消費”。除此之外,不少茶企也都主動向客戶推介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茶客中懂得認標消費的顧客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