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娟
(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寧夏銀川 750002)
寧夏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村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與評價
馬 娟
(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寧夏銀川 750002)
摘要通過對寧夏農村25個有代表性的涉及種植、養殖、旅游、生態等類型村莊的土壤調查監測,以《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為評價依據,評價土壤環境質量。在125個土壤監測點中,鎘、汞、砷、鉛、鉻5個項目全部達到二級標準,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7,土壤污染等級為Ⅰ級,屬清潔安全級別,含量與該元素的背景值相當,說明寧夏農村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良好,未受到重金屬污染,農村土壤環境質量是安全的。
關鍵詞農村;土壤;鎘、汞、砷、鉛、鉻;污染指數
寧夏地處西北內陸,黃河中上游,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為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種植基地。引黃灌區土地肥沃,得引黃灌溉之利,素有“塞上江南”“天下黃河富寧夏”之美譽。2010年寧夏成為首批國家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區,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2014年,在5個地市選擇25個村莊進行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村莊類型涉及種植、養殖、旅游、生態等類型,基本代表寧夏農村村莊類型。依據25個試點監測村莊的土壤監測結果,筆者對寧夏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村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評價,旨在摸清寧夏農村土壤環境質量狀況,保證“菜籃子基地”的安全。
1材料與方法
1.1試點村莊基本情況25個試點監測村莊分布在寧夏5個地級市。村莊類型以種植型村莊為主。農產品有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土壤以淤灌土、灰鈣土、風沙土為主,黃灌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農業生產用水以黃河水自流灌溉為主,以地下水灌溉為輔;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土地肥沃,排灌暢通;農業種植主要施用化肥尿素、二胺肥,化肥和有機肥結合使用。所用農藥種類為殺蟲劑和除草劑,殺蟲劑單位面積施用量為1 500~2 500g/hm2;除草劑的單位面積施用量750~1 200 g/hm2;單位面積地膜使用量約600 kg/hm2。
1.2監測情況以村為單元,在菜地、基本農田、居民聚集區、養殖場周邊布設土壤監測區。每個試點監測村莊共布設土壤監測區5個。在每個監測區按照梅花形布設5個點,在每個點采集0~20cm表層土壤,將采集的5個點土樣等量混合均勻后,按照四分法縮分為1kg的一個土壤樣品,布袋盛樣,送回實驗室風干、制備、分析。在6~8月份采樣,避免在施用農藥、化肥后立即采樣。監測項目有土壤理化性質,包括土壤pH;無機污染物,包括鎘、汞、砷、鉛、鉻等元素的全量。按《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1]要求的相應方法,分析各項監測指標。
1.3樣品分析及使用的儀器將自然風干的土壤樣品用木棍碾磨,運用四分法除去多余的部分,過20、100目的篩子,裝袋,備用。pH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鉛、鎘、銅、鋅的含量用HF-HNO3-HClO4進行消解,用美國熱電ICP-AES 630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測定;汞、砷用王水進行消解,用北京吉天AFS-920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用國家一級標準物質GBW(ESS-1~ESS-4)系列樣品進行測定。各測定項目相對偏差RSD均小于10%。
1.4評價方法及評價標準以《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2]為評價依據,采用達標評價與污染指數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土壤環境質量。土壤單項污染指數、土壤綜合污染指數的計算和土壤污染程度分級評價執行《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土壤污染分級標準見表1。

表1 土壤污染分級標準
2結果與分析
2.1土壤監測結果25個村莊125個土壤監測點的土壤pH均大于7.5,故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二級“pH>7.5”段各污染物標準,鎘、汞、砷、鉛、鉻等項目均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的二級標準。土壤監測結果見表2。
2.2土壤評價結果25個村莊125個土壤監測點的土壤污染指數統計結果見表3。25個村莊125個土壤監測點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屬于無污染;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7,按照土壤污染分級評價標準,土壤污染等級為Ⅰ級,表明25個村莊土壤環境質量屬清潔安全級別。按照內梅羅污染指數大小排序,依次為養殖場周邊>農田>果園>居民點>菜地。

表2 各類土壤監測結果濃度范圍

表3 各類土壤污染指數統計結果
2.3與寧夏土壤背景值的比較結果將居民點、菜地、果園、農田及養殖場周邊等不同類型土壤中鎘、汞、砷、鉛、鉻等元素的均值與寧夏土壤中該元素的背景值[3]進行比較。
由表4可知,25個試點村莊居民點、菜地、果園、農田和養殖場周邊土壤中鎘、砷、鉛、鉻等元素的含量與寧夏土壤中該元素的背景值相當,汞含量略高于背景值,但在一個數量級水平且遠低于《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的二級標準。這說明寧夏農村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良好,未受到重金屬污染。

表4 各類土壤監測結果 mg/kg
3結論
(1)在寧夏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村125個土壤監測點中,鎘、汞、砷、鉛、鉻5個項目全部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的二級標準。
(2)在125個土壤監測點中,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7。按照土壤污染分級評價標準,土壤污染等級為Ⅰ級,表明25個村莊土壤環境質量屬清潔安全級別。
(3)與寧夏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相比,試點村莊居民點、菜地、果園、農田和養殖場周邊土壤中鎘、砷、鉛、鉻等元素的含量與該元素的背景值相當,說明寧夏農村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良好,未受到重金屬污染,農村土壤環境質量是安全的。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4.
[2]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院.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3]任建東,任學蓉,靳燕,等.沙湖底泥中重金屬特性分析[J].寧夏工程技術,2008,7(3):224-227.
中圖分類號S158.4;X8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0-090-02
作者簡介馬娟(1987-),女,寧夏靈武人,助理工程師,從事環境監測分析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11
QualityofSoilEnvironmentinNingxiaRuralAreasandAssessment
MAJuan(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Stationof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Yinchuan,Ningxia750002)
AbstractThrough soil survey and monitoring of 25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in Ningxia, which involves planting, breeding, tourism, ecology and so on, with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GB15618-1995) as the evaluation basis,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was evaluated. Among 125 soil monitoring sites, cadmium, mercury, arsenic, lead, chromium five project all reached the secondary standard,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was less than 0.7, the soil pollution level was Ⅰ belonging to cleanness safety level, the content was equivalent with background value of the element, indicating that Ningxia rural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in good condition, not subjected to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rural area is safe.
Key wordsRural; Soil; Cadmium, mercury, arsenic, lead, chromium; Pollution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