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爾對心衰患者血漿腦鈉肽及心功能的影響
金萍張曉玲黃大蘋周凌毅丁霞文敏張習敬汪萍盧熙奎楊政敏鐘俊娥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貴州畢節551700)
摘要〔〕目的探討比索洛爾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漿腦鈉肽(BNP)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00例該院診治的CHF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首先給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內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常規治療,其中對照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而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富馬酸比索洛爾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BNP及心功能改善情況。結果在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76.00%)(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00%)與對照組(8.00%)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BNP、左心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等心臟結構和心功能指標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改善(均P<0.05)。另外,研究組治療后3個月的LVESV、LVEDV、LVEF及血漿BNP等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均P<0.05)。結論比索洛爾與美托洛爾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漿BNP水平,但比索洛爾具有更強的優勢,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比索洛爾;慢性心力衰竭;腦鈉肽;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
基金項目:畢節市科學技術社發攻關項目(畢科合字〔2013〕57號)
通訊作者:張曉玲(1964-),女,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研究。
第一作者:金萍(1973-),女,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病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數器質性心臟病的嚴重臨床綜合征〔1〕。相關研究〔2〕發現CHF患者血漿中腦鈉肽(BNP)水平增加,與CHF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旨在探討比索洛爾對CHF患者血漿BNP及心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選擇我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接受治療的CHF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齡40~82〔平均(60.05±6.10)〕歲;采用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進行心功能分級:Ⅱ級42例,Ⅲ級32例,Ⅳ級26例;其中冠心病42例,高血壓心臟病24例,心臟瓣膜病16例,風濕性心臟病10例,擴張型心肌病8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0.87±6.12)歲,NYHAⅡ級22例,Ⅲ級15例,Ⅳ級13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9.65±6.02)歲,NYHAⅡ級20例,Ⅲ級17例,Ⅳ級1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心功能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 符合“2007年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3〕;(2)年齡≥40歲;(3) NYHA心功能分級(NYHA)Ⅱ~Ⅳ級;(4)入選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3排除標準(1)排除3個月內發生先天性心臟病及急性心肌梗死者;(2)排除已使用β-受體阻滯劑者或對β-受體阻滯劑過敏者;(3)經超聲心動圖排除心功能異常,排除重癥感染、嚴重肝腎功能異常及器質性疾病者〔4~6〕。
1.4方法兩組患者均首先給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內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國藥準H32025391,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起始劑量為6.25 mg,2次/d,觀察3~7 d,如無不良反應,以后根據患者耐受及心力衰竭控制情況逐步增加劑量,最大劑量100 mg,2次/d,維持治療3個月〔7〕。研究組在上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富馬酸比索洛爾片(國藥準字H20083007,成都苑東藥業),起始劑量1.25 mg,1次/d,觀察3~7 d,如無不良反應,以后根據患者耐受及心力衰竭控制情況逐步增加劑量,最大劑量10 mg,1次/d;維持治療3個月〔8〕。
1.5觀察指標兩組用藥前和用藥3個月后分別檢測:(1)所有受試者采用NYHA分級法分級診斷心功能。(2)采集研究對象于清晨取肘靜脈血2 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4 h內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置于-20℃冰箱保存。采用Roche E601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電化學發光雙抗體夾心免疫法檢測血漿BNP濃度,該試劑測定線性范圍為5~35 000 pg/ml,標準品為人工合成BNP,采用2點定標校正〔9~11〕。(3)由??瞥曖t師采用美國GE公司vivid7 proBT0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V)〔12〕。(4)兩種藥物在治療中不良反應的差異。
1.6療效判斷標準〔13〕①顯效:心功能改善Ⅱ級或以上,癥狀、體征及各項檢查明顯改善;②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癥狀、體征及各項檢查有所改善;③無效:心功能未發生明顯改善或加重或死亡??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7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5.0進行t、χ2及U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心功能療效比較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4.00%)明顯高于對照組(76.00%)(χ2=6.35,P<0.05)。其中顯效24例(48.00%) vs 16例(32.00%),有效23例(46.00%) vs 22例(44.00%),無效3例(6.00%) vs 12例(24.00%)。
2.2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血漿BNP和心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BNP、LVEF、LVEDV、LVESV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改善(t=4.62、4.85、5.21、3.87、5.02、4.99、5.67、4.37,P<0.05)。另外,研究組治療后3個月的LVESV、LVEDV、LVEF及血漿BNP等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t=3.12、3.69、3.16、2.67,P<0.05)。見表1。


組別LVESV(ml)LVEDV(ml)LVEF(%)BNP(ng/ml)對照組 治療前58.16±5.1271.86±7.1128.36±3.211036.52±27.32 治療后51.92±7.541)64.98±9.211)34.85±3.111)688.36±22.311)研究組 治療前58.20±5.4271.79±7.1128.52±3.451018.94±28.36 治療后49.35±6.111)2)62.31±8.111)2)37.88±4.351)2)302.32±21.381)2)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研究組在用藥后,發生頭昏、頭暈、惡心3例,均可耐受,不予治療,在2 w后自動消失,未有1例因不良反應而停用藥。對照組在用藥后,2例出現口干,1例出現心率減慢,2例出現咳嗽,均可耐受,不予治療,在2 w后自動消失,未有1例因不良反應而停用藥。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00%)與對照組(8.00%)相比無明顯差異(χ2=0.15,P>0.05)。
3討論
心血管病是目前人類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CHF是心血管事件鏈的最后一個環節,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其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14〕。CHF是導致老年人反復住院最常見的原因,也是造成老年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且老年常伴有多種疾病,癥狀不典型,多種疾病并存,疾病間會彼此相互影響和掩蓋,給病因判斷或心力衰竭的診斷增加了困難。如何早期診斷及治療,正確評估其療效越來越引起重視〔15〕。近年來,BNP是心室肌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其檢測的臨床應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心力衰竭可刺激其分泌急驟增加,相關文獻〔16,17〕研究發現BNP可以作為CHF的有效生物學標志物。關于本病的治療,腎上腺素β受體阻滯劑是近年來取得的最大進展之一,β受體阻滯劑已較早地應用于CHF,其中卡維地洛、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藥物報道較多。比索洛爾是高度選擇β受體阻滯劑,可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減少血管緊張素(Ang)產生,防止心室重構,在該病治療中不良反應相對較小。本研究結果表明比索洛爾與美托洛爾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漿BNP水平,但比索洛爾具有更強的優勢,且安全性好。
4參考文獻
1劉小榮,龔曉潔.胺碘酮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3;19(7):59-60.
2孫虹,李兆芝,李鶴勛.比索洛爾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23):3192-3.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95.
4楊占禮.比索洛爾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腦鈉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1;38(1):41-3.
5殷宇剛,嚴斌.比索洛爾干預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構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0):1054-6.
6曾洪燕,劉天虎,許鋒成,等.比索洛爾合用螺內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21例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6):1042-3.
7鄭云龍,唐方明,陳冠鵬,等.比索洛爾聯合坎地沙坦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1;29(2):132-4.
8方毅.比索洛爾與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對比〔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3):1964-6.
9趙書玲.比索洛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9):79-80.
10李大偉,周發展.比索洛爾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對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1;38(1):59-60.
11吳吉順.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2;32(3):67-8.
12郭燕鴿,李明春.不同劑量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耐受性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90-1.
13馬麗霞,彭亂順,宮蕊.厄貝沙坦聯合比索洛爾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漿BNP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2;34(18):2752-3.
14冉瑞明,陳平,史光東,等.厄貝沙坦與比索洛爾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功能及左室重構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38-9.
15宣浩宇,何亮.福辛普利聯合比索洛爾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5):765-7.
16任立權,高列花,周敏,等.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9):56.
17吳波,鐘琳玲.替米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3):81-2.
〔2014-10-03修回〕
(編輯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