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的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張群朱冬菊于紅張利萍魏小慶
(攀枝花學院醫學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目的探討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的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方法借用社會支持理論,在自編量表的基礎上,以攀枝花市為例,以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新城市老人”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并且分析人口統計學變量、養老支持結構與功能各變量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從而給出提高老年人特別是“新城市老人”健康促進的對策與建議。結果在所有接受調查的老人中男性多于女性(56.5% vs 43.5%),年齡低于69歲的低年齡者所占比例明顯大于高齡老人。從接受教育情況來看文盲及小學文化所占比例最高。從婚姻狀況來看大部分老人有老伴陪伴,但是單身獨居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這些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更值得關注。從健康狀況來看攀枝花市患者的健康狀況良好,說明大部分新城市老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從月收入來看,在被調查新城市老人中86%的老人有3個或以上子女,但是由于屬于城鎮化后的新城市老人,其收入水平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低于400元。所以,攀枝花市在城鎮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新城市老人在生活保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除了年齡不同、子女數量不同的個體在養老支持總量表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外,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健康狀況、月收入在養老支持總量表上存在顯著差異。這表明個體特征是影響攀枝花市城鎮化新城市老人獲得不同養老支持的重要因素。除年齡對獲得養老支持數量與質量的影響較小外,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狀況、婚姻狀況和健康狀況在空巢老人的養老支持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t=-3.357、3.533、5.280、4.255、4.368,P<0.05)。除了性別和子女數量兩個因素外,其他婚姻狀況、年齡、文化程度、健康狀況、月收入等人口統計學變量均對攀枝花市城鎮化新城市老人的生活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t=2.885、9.707、4.336、12.399、3.378,P<0.05)。總體養老支持結構各變量與總體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介于0.154~0.366。養老支持功能各變量與生活滿意度均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介于0.202~0.459。結論從整體看,“新城市老人”存在著心理適應更困難的現狀,根據增強弱支持力,同時保證強支持力充分發揮作用的原則為前提,全面開展提升老年人特別是“新城市老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感及健康促進工作尤為迫切,確保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在養老過程中,能夠根據個人需求,獲得足夠的物質保障和生活照料等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
關鍵詞〔〕城鎮化;養老支持;生活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61.7〔
第一作者:張群(1978-),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社區護理研究。
“新城市老人”相對于“舊城市老人”而言,其總體健康狀況更甚堪憂〔1~3〕。因此,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提高老年人特別是“新城市老人”的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4〕。國內學者多選取一般老年群體、城市老年群體進行調查,對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的關注更是寥寥無幾〔5〕。本研究借用社會支持理論,在自編量表的基礎上,以攀枝花市為例,以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新城市老人”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的現狀,并且分析人口統計學變量、養老支持結構與功能各變量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從而給出提高老年人特別是“新城市老人”健康促進的對策與建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1~12月對攀枝花城鎮化過程中的“新城市老人”253人,其中男143人,女110人;年齡60~69歲 124人,70~79歲93人,80歲以上36人;文化程度:文盲84人,小學116人,初中31人,高中14人,大專及以上8人;婚姻狀況:有配偶164人,單身89人;月收入:≤200元 78人,201~400元 124人,401~600元 30人,601~800元 13人,≥801元 8人。
1.2研究方法通過參考李寧生(2002)碩士學位論文編制的《社會支持問卷》并結合訪談內容自行設計問卷,量表從養老支持結構與功能兩個角度進行設計〔6〕。本研究主要依據Diener設計的總體生活滿意度量表自編問卷。含9道題項的初始量表。整體評價:您總體上很滿意自己的生活現狀;物質狀況滿意度評價:您的生活比多數人都好;生活照料滿意度評價:您平時總擔心自己沒人關照;情感滿意狀況評價:您大多數時候感到開心快樂;健康滿意狀況評價:您滿意自己現在的健康狀況;居住方式滿意度評價:您對自己的居住方式感到滿意;居住環境滿意度評價:您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感到滿意;歸屬滿意狀況評價:您對自己的休閑娛樂活動感到滿意;預期生活評價:您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等方法。
2結果
2.1樣本結構的描述性分析所有接受調查的老人中男性多于女性(56.5% vs 43.5%),年齡低于69歲的低年齡者所占比例明顯大于高齡老人。從接受教育情況來看文盲及小學文化所占比例最高。從婚姻狀況來看大部分老人有老伴陪伴,但是單身獨居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這些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更值得關注。從健康狀況來看攀枝花市患者的健康狀況良好,說明大部分新城市老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從月收入來看,在被調查新城市老人中86%的老人有3個以上子女,但是由于屬于城鎮化后的新城市老人,其收入水平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低于400元。所以,攀枝花市在城鎮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新城市老人在生活保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見表1。
2.2人口統計學變量對養老支持各變量的影響表2可見,除了年齡不同、子女數量不同的個體在養老支持總量表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外,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健康狀況、月收入在養老支持總量表上存在顯著差異。除年齡對獲得養老支持數量與質量的影響較小外,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狀況、婚姻狀況和健康狀況在空巢老人的養老支持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t=-3.357、3.533、5.280、4.255、4.368,P<0.05)。
2.3人口統計學變量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除了性別和子女數量兩個因素外,其他婚姻狀況、年齡、文化程度、健康狀況、月收入等人口統計學變量均對攀枝花市城鎮化新城市老人的生活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t=2.885、9.707、4.336、12.399、3.378,P<0.05)。見表2。
2.4養老支持與生活滿意度相關分析總體養老支持結構各變量與總體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介于0.154~0.366。養老支持功能各變量與生活滿意度均具有顯著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介于0.202~0.459。見表3,4。
表1樣本結構的描述性分析〔n(%)〕

類別n(%)類別n(%)性別 男143(56.5)年齡(歲) 60~69124(49.0) 女110(43.5) 70~7993(36.8)文化程度 文盲84(45.8) ≥8036(14.2) 小學116(33.2)月收入(元) ≤20078(49.0) 初中31(12.1) 201~400124(30.8) 高中14(5.5) 401~60030(11.9) 大專及以上8(3.1) 601~80013(5.1)婚姻狀況 有配偶164(64.8) ≥8018(3.2) 單身89(35.2)健康狀況 不好12(4.7)子女數量 1~2個35(13.8) 不太好49(19.4) 3~4個157(62.1) 一般81(32.0)5~6個48(19) 較好85(33.6)7個以上13(5.2) 很好26(10.3)
表2人口統計學變量對養老支持及生活滿意度各變量的影響

變量n養老支持x±st值P值生活滿意度x±st值P值性別 男14379.622±10.522-3.3570.00127.223±5.149-0.1820.856 女11084.227±11.18927.336±4.489婚姻狀況 有配偶16483.390±9.6263.5330.00027.972±4.5002.8850.029 單身8978.371±12.67125.997±4.990年齡(歲) 60~6912481.637±11.5410.1230.88526.562±4.7869.7070.000 70~799381.312±10.60728.329±4.605 ≥803682.388±10.58635.250±2.500文化程度 不識字8480.948±11.7985.2800.00024.000±4.1814.3360.001 小學11679.785±9.80124.667±4.562 初中3184.903±9.26426.138±4.527 高中1492.571±11.09227.642±4.650 大專及以上878.875±4.22329.322±5.342健康狀況 不好1289.575±10.9554.2550.00224.192±3.73112.3990.000 不太好4982.083±4.85125.870±4.651 一般8181.420±11.07127.418±4.502 較好8580.552±10.74829.833±4.628 很好2679.489±11.13230.469±4.453月收入(元) ≤2007879.693±10.9324.3680.00225.233±4.7313.3780.019 201~40012481.846±8.88425.485±4.692 401~6003084.366±14.97926.278±4.922 601~8001387.750±6.80028.977±4.730 ≥801891.692±9.78429.230±4.245子女數量 1~2個3580.171±14.4881.1090.34626.700±3.7151.4510.207 3~4個15782.611±10.76427.048±5.638 5~6個4879.895±10.08728.225±4.771 7個以上1380.00±4.89827.218±5.027
表3養老支持結構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r值)

個人支持子女支持其他家庭成員親戚支持鄰居朋友正式支持總體支持個人支持-子女支持-0.4272)-家庭他成員0.1481)-0.2322)-親戚支持-0.2601)-0.1521)-0.2661)-鄰居支持-0.1962)-0.3912)0.1982)0.2072)-正式支持0.2042)0.1771)0.1902)0.0130.1312)-總體支持0.6492)0.4962)0.5892)0.4052)0.3032)0.2902)-總滿意度0.3612)0.3662)0.2952)0.1912)0.1761)0.1541)0.4582)
1)P<0.05,2)P<0.01
表4養老支持功能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r值)

個人支持子女支持其他家庭成員親戚支持歸屬感支持-生活照情感0.4641)-支持料支持0.3851)0.4001)-物質支持0.3831)0.3081)0.4711)-總體支持0.6061)0.6481)0.7061)0.7651)總滿意度0.3341)0.4591)0.2851)0.2021)
1)P<0.0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老齡化也伴隨著城鎮化急速加劇〔7〕。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報告顯示,十六大以來中國人口總量低速平穩增長,人口生育繼續穩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改善,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狀況保持穩定〔8,9〕。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一個日益龐大的“新城市老人”群體正在形成〔10,11〕。十六大以來,中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 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 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 867萬人;鄉村人口65 656萬人,減少了12 585萬人〔12〕。“新城市老人”是指在城鎮化進程中,就地轉化為或遷入城鎮的老人。這部分人隨著進城居住方式的變遷、生活方式的改變、鄰里環境的變化,相對于“舊城市老人”而言,其總體健康狀況更甚堪憂〔1~3〕。本研究養老支持結構與生活滿意度相互影響,所以攀枝花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獲得的養老支持越多,另外養老支持功能與生活滿意度相互影響,所以攀枝花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獲得的養老支持類型越多,生活滿意度越高,反之越低。綜上所述,從整體看,“新城市老人”存在著心理適應更困難的現狀,根據增強弱支持力,同時保證強支持力充分發揮作用的原則為前提,全面開展提升老年人特別是“新城市老人”的生活質量、幸福感及健康促進工作尤為迫切,確保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在養老過程中,能夠根據個人需求,獲得足夠的物質保障和生活照料等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
4參考文獻
1陶巍巍,張新宇,衣運玲,等.家庭養老服務中心養老護理員對老年護理知識的認知與需求〔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0):471-2.
2莊勛,徐紅,魏偉,等.江蘇省南通市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7):739-40.
3況成云,鄧平基,馬菊華,等.老年晚期人口的養老預期與社會保障模式構建-以湖北省為例〔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7(7):493-6.
4吳敏,李士雪.濟南市機構養老服務的定性研究:老年護理人員現狀〔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7(11):729-30.
5孫瓊,胡慧.我國醫院開展新型養老護理模式的探討〔J〕.護理學雜志,2014;29(5):74-6.
6張立平.把老年“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做成最美的夕陽產業〔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496-7.
7彭蘭地,陳四清,王海榮.差異化養老與老年護理職業教育多元化的思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725-7.
8丁亞媛.高端養老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0):1183-5.
9潘淳,胡陽秀.城鎮化進程中“新城市老人”健康促進及對策-基于池州市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3112-4.
10李文君.城市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及洛陽市養老機構的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541-3.
11孫皎,安力彬,李文濤.基于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218-9.
12高麗,郭明賢,崔艷,等.陜西省12家養老機構護理員對老年護理知識認知與需求調查〔J〕.護理學報,2014;21(8):5-7.
〔2013-11-10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