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脂、體重指數及脈壓與糖尿病患病情況的關系
肖毅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廣東廣州510317)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代謝綜合征(MS)患者血脂、體重指數(BMI)以及脈壓與其糖尿病(DM)患病情況的關系。方法將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該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220例按是否合并DM分為DM組(n=125)和DM組(n=95)。分析兩組空腹血糖(FPG)、血脂、BMI、脈壓差等,并對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DM組平均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BMI、年齡、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高于DM組,而DM組的脈壓低于DM組(P<0.05)。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危險因素包括TC、TG、年齡、BMI、脈壓、高血壓等,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危險因素包括TC、TG、BMI、脈壓、高血壓等。結論 老年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脈壓均為其合并DM的危險因素,血脂、BMI以及脈壓可用于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預測。
關鍵詞〔〕代謝綜合征;血脂;體重指數;脈壓;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
代謝綜合征(MS)患者常并發糖尿病(DM),可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MS患者普遍存在體重、血脂和血壓的異常,有研究〔2〕表明,體重、血脂和血壓等的異常與MS的發病和疾病進展均可能相關。然而目前國內外對老年MS患者血脂、體重指數(BMI)以及脈壓與其DM患病情況的關系分析報道甚少。本研究分析MS合并DM患者血脂、BMI、脈壓等的特點及其與MS患者DM患病情況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220例,按是否合并DM分為DM組(n=125)和無DM組(n=95)。實驗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入選標準〔3〕:患者均符合2011年美國膽固醇教育成人治療組第3次指南對MS的定義及診斷標準,即符合以下3個或3個以上的為MS:中心性肥胖(腰圍:男>102 cm,女>88 cm),甘油三酯(TG)≥1.69 mmol/L,空腹血糖(FPG)≥6.1 mmol/L,血壓≥130/85 mmH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1.04 mmol/L,女:<1.29 mol/L)。排除標準:患者體檢均未發現其他明顯的代謝紊亂疾病、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DM組男68例,女57例;無DM組男46例,女49例,兩組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查方法患者均于入選次日抽取空腹血3 ml進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血脂的測量:HbA1c的檢測采用免疫法,檢測儀器為日立7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脂檢測包括總膽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HDL-C,檢測采用卡迪克血脂檢測儀。血糖檢測采用羅氏血糖儀。抽取血液前患者均接受3次血壓的測量,測量均于患者靜坐或靜臥至少5 min后進行,且均進行3次檢測取平均值,根據檢測結果判定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收縮壓≥139 mmHg和(或)舒張壓≥89 mmHg)及其脈壓(收縮壓-舒張壓)〕。另對患者進行體重和身高的檢測,檢測亦進行3次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根據身高和體重的檢測結果計算其BMI〔體重(kg)/身高(m2)〕。測量患者的三圍,根據測量結果計算患者的腰臀比。統計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史等情況。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
2結果
2.1兩組血糖、血脂、BMI、脈壓等比較DM組FPG、HbA1c、BMI、年齡、TC和TG水平均高于無DM組,脈壓低于無DM組(P<0.05)。見表1。
2.2老年MS患者并發DM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危險因素包括總TC、TG、年齡、BMI、脈壓、高血壓等。見表2。
表1 兩組血糖、血脂、BMI、脈壓等比較
第一作者:肖毅(1985-),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肥胖型糖尿病研究。
2.3老年MS患者并發DM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危險因素包括TC、TG、BMI、脈壓、高血壓等。見表3。
表2 老年MS患者并發DM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n(%)〕
表3 老年MS患者并發糖尿病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MS的發病率亦不斷上升,其并發疾病已成為全球日益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4〕。DM是繼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之后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大慢性疾病,具有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特點,其病因復雜,受環境和遺傳因素的影響,患者的行為因素亦是導致DM發生的重要因素〔5〕。明確DM患者的致病因素及其相關因素可為DM的診治提供臨床依據。有研究〔6〕表明血脂中的TG可預測2型糖尿病(T2DM)的發病風險,然而血脂水平受飲食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其對T2DM的預測作用亦受到限制。亦有研究〔7〕表明DM患者和MS患者均大部分存在體重偏高的問題,超重可能與MS和DM的發生和發展相關。有研究〔8〕表明其與各心腦血管疾病均存在一定的關系。動脈系統隨著年齡的增加可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而造成患者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從而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血壓的變化,可造成患者脈壓的明顯變化〔9〕。有研究〔10〕表明,大部分DM患者存在脈壓的異常,脈壓可能與DM的發生和發展存在關系。目前老年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脈壓與其DM患病情況的研究報道甚少,明確血脂、BMI以及脈壓與老年MS并發DM的關系可為MS患者糖尿病的預防及其治療提供有力的臨床依據。
本研究結果提示對于存在TC、TG等血脂水平過高、BMI明顯增高和(或)脈壓明顯降低的老年MS患者應警惕其DM的發生。肥胖的老年MS患者需及時進行減重以預防其DM的發生。存在血脂水平較高的老年MS患者需及時進行降脂治療以降低TC、TG等水平,預防DM的發生。而對于脈壓異常的患者應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控,預防血壓過高或過低的發生從而間接達到預防DM的目的。由于本研究的樣本量偏小,各檢測因素均取特定時間值而缺乏動態觀察,且老年MS并發DM的影響因素眾多,因此明確老年MS患者血脂、BMI以及脈壓與DM患病情況的關系需大樣本量的全面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血脂、BMI以及脈壓可用于老年MS患者并發DM的預測和預防。
4參考文獻
1張艷紅,馮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167-9.
2Fernández-Bergés D,Consuegra-Sánchez L,Peafiel J,etal.Metabolic and inflammatory profiles of biomarkers in obesity,metabolic syndrome,and diabetes in a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 DARIOS inflammatory study〔J〕.Rev Esp Cardiol(Eng Edi),2014;67(8):624-31.
3張如意,陳容平,王嬌,等.三種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在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3;34(14):2183-6.
4王偉超,張潔,梁屹,等.石家莊市中老年代謝綜合征現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的調查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5):398-401.
5陳馮梅,陸宏虹,郭志榮,等.老年代謝綜合征、非代謝綜合征人群血尿酸水平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082-4.
6王崢,王菲菲,朱曉健,等.社區高血糖人群伴隨代謝綜合征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36):2526-9.
7Pontiroli AE,Alberto M,Paganelli M,etal.Metabolic syndrome,hypertension,and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gastric banding:the role of aging and of duration of obesity〔J〕.Surg Obe Relat Dis,2013;9(6):894-900.
8Chillarón JJ,Flores Le-Roux JA,Benaiges D,etal.Type 1 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Metabolism,2014;63(2):181-7.
9段琦,尹潔,洪旭,等.2型糖尿病并高血壓患者脈壓差與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1):38-9.
10丁翊,劉芳.高齡老年人脈壓差、血脂、血糖關系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5(11):1815-6,1818.
〔2014-08-17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