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老年顱腦創傷流行病學分析
吳芳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貴州遵義563003)
摘要〔〕目的探討遵義市的老年顱腦創傷(TBI)流行病學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717例老年TBI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患者預后與年齡、創傷程度的關系。結果717例中車禍致傷的比例為52.72%,車禍中患者為行人的比例為22.18%,夜間和公路發病比例為38.08%和52.72%;預后與年齡之間相關性較低(r2=0.213,P=5.235),但與創傷程度呈顯著負相關(r2=0.913,P=0.035)。結論車禍在老年TBI發生率中居首位,病患的創傷程度對于患者預后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顱腦創傷;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81.2〔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吳芳(1972-),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神經外科護理、顱腦外傷流行病學研究。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各種事故發生率的增加,我國老年顱腦創傷(TBI)發生率顯著提高〔1,2〕,自從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標準〔3〕用于TBI程度評價以來,國外的TBI治療效果顯著提高。而我國治療水平顯著落后于國外,主要是由于我國管理救治程序不夠完善,一旦無法完整地積累和總計臨床救治觀察資料,那么部分重型TBI患者的預后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建立有效的救治程序、收集TBI救治臨床資料成為當務之急〔4〕。本文擬分析老年TBI患者的流行病學特點,為建立有效有序的TBI臨床救治程序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3 457例(占同期遵義市TBI患者的74%,故可代表本市現狀),其中老年患者717例。男489例,女228例,年齡60~90歲,平均(68.9±1.4)歲。
1.2方法首先設計調查問卷,對入院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病患痊愈后收集調查表,并進行統計分析。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8大項,分別為病人基本資料(性別、年齡、職業和文化程度等)、TBI發生情況(發生時間、致病原因等)、現場急救(專業急救時間、急救方式、送轉醫院等)、醫院急救(入院時間、急救措施包括輸血治療、插管等)、臨床表現(TBI損傷分類、臟器損傷、損傷部位、損傷程度等)、輔助檢查(X射線、CT、MRI等)、治療(手術治療、常規治療等)和預后(并發癥、感染、GOS評分、治療結果)。
1.3格拉斯哥預后分級(GOS)標準〔5〕Ⅰ級:死亡;Ⅱ級:持續性植物狀態(PVS),長期昏迷,呈去皮質或去腦強直狀態(病人可有睜眼、吸吮、呵欠與局部運動反應);Ⅲ級:重度殘疾(SD),不能獨立生活,需他人照顧;Ⅳ級:中度殘疾(MD),患者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活動水平,但能生活自理(可表現有記憶或性格改變、輕偏癱、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繼發性癲癇或重要的顱腦神經麻痹);Ⅴ級:恢復良好(GR),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社會活動和職業活動。成人能工作,學生能就學(可能有輕度持久性后遺癥)。GCS評分標準〔6〕:14~15分為輕度傷,9~13分為中度傷,3~8分為重度傷。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行χ2、t檢驗。
2結果
2.1基本資料分析車禍致傷的比例為52.72%,平均跌傷36.40%、高處墜傷5.2%、出打傷2.09%、其他3.77%。而車禍傷中,22.18%的病患為行人,說明老年患者多數為意外車禍導致;騎自行車占25.40%、騎三輪車27.78%、其他4.76%。就致傷時間和地點來看,夜間(10~8點)和公路發病比例為38.08%和52.72%,所占比例較大。8~16點致傷占33.4%,16~24點占28.45;公共場所致傷占19.67%,家中占21.34%。另外,本組患者中病情較嚴重的153例(21.34%)行開顱術,平均住院時間(22.45±10.23)d,其余患者行保守治療。
2.2年齡與預后情況的關系見表1,對于老年TBI患者,無論年齡高低,患者預后均較差。除75~79歲外,其余年齡組GOSⅠ和Ⅱ級患者比例均達到50%以上,說明預后與老年患者年齡之間無顯著相關性。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二者之間相關性系數(r2=0.213,P=5.23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創傷程度與預后情況分析見表2,隨著患者創傷程度的增加,預后效果逐漸降低,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預后與創傷程度顯著的負相關(即創傷程度越高,預后效果更差)(r2=0.913,P=0.035)。

表1 年齡與預后關系分析〔n(%)〕

表2 創傷程度與預后的關系分析〔n(%)〕
3討論
1999年美國國立繼康研究院〔1〕統計了1988~1998年TBI患者資料后,指出美國TBI發病率最高的為15~24歲的青年和7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Stocchetti等〔7〕指出法國里昂市重型TBI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為男性和年齡高于55歲;國內報道〔8〕老年TBI的發病率為8%~15%。因此,研究老年TBI的流行病學特點對于改善老年TBI患者的診治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年齡段的老年患者身體質量并無顯著差異,故其治療和恢復效果差異不大,因而預后相當;而預后受創傷程度影響,對于重型TBI患者,其死亡率顯著增高,這與醫院救治效率相關。
從致傷原因和地點來看,夜間是老年TBI發生率較高的時間段。這與老年人的生活習慣相關:多數老年人有起夜的習慣,容易導致跌倒和摔傷;另外,部分老年人還喜歡早上出門活動,導致5~7點的老年人車禍率達到76.19%。因此,老年人應適當改變自己生活方式。一旦發病,家庭人員的正確處置不可或缺。政府部門應加強交通安全和完善公共場所設施,建立相關的安全法規來減少事故發生。只有個人、家庭和社會三方面一致努力,才能降低老年TBI的發生率。
4參考文獻
1RickelsE,vonWildK,WenzlaffP.HeadinjuryinGermany:apopulation-basedprospectivestudyonepidemiology,causes,treatmentandoutcomeofalldegreesofhead-injuryseverityintwodistinctareas〔J〕.BrainInjury,2010;24(12):1491-504.
2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中國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中國顱腦創傷顱內壓監測專家共識〔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10):1073-4.
3張賽,涂悅,趙明亮,等.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顱腦創傷后頑固性高顱壓〔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2):169-73.
4王正銳,李平,高永清,等.逐步控制性減壓手術治療重型、特重型顱腦創傷〔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11):1154-6.
5RamanathanDM,McWilliamsN,SchatzP,et al.Epidemiologicalshiftsinelderlytraumaticbraininjury:18-yeartrendsinPennsylvania〔J〕.JNeurotrauma,2012;29(7):1371-8.
6雷鵬.重型顱腦創傷救治中的特殊問題〔J〕.中華創傷雜志,2012;28(2):97-100.
7StocchettiN,PaternòR,CiterioG,et al.Traumaticbraininjuryinanagingpopulation〔J〕.JNeurotrauma,2012;29(6):1119-25.
8惠浩,張磊,蘇寧,等.抑制NKCC1減輕小鼠創傷性腦損傷的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11(6):495-8.
〔2014-05-08修回〕
(編輯李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