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金,吳志明
(江南大學教育部針織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無錫 214122)
多梳拉舍爾花邊紋樣精致,層次豐富,朦朧通透,被廣泛應用于女性內衣、休閑裝、西裝、外套等[1]。我國是花邊生產大國,但是很多企業的自主研發意識不高,大多依靠來樣生產。盡管國內在花邊花型圖案、花型過渡、花型邊部設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4],但專注于研究多梳拉舍爾花邊中傳統牡丹紋的構圖設計尚處于空白階段。牡丹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服飾品中的應用也早有記載[5]。將華美的牡丹紋應用于多梳拉舍爾花邊需要做深層次的考慮,本文側重研究花邊中牡丹紋的構圖方式、歸納了花邊中牡丹紋設計的形式美規律,為花型設計人員提供借鑒參考。
牡丹紋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下,具有不同的裝飾特點,廣泛應用于服飾面料領域[6]。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設計者在借鑒傳統牡丹紋的基礎上,還要考慮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將具有不同特點的傳統牡丹紋經二次設計后應用于不同風格的拉舍爾花邊中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花邊中的牡丹紋具有鮮明的視覺特征:花瓣紛繁多變,造型飽滿圓潤,枝葉具有流動感,充滿朝氣和個性。花瓣造型有時采用寫實手法,有時變化為卷云狀、如意狀的花瓣,更富裝飾性。花邊中的牡丹紋,無論是花瓣還是葉片亦或枝干,一般是由富有流動感的曲線構成。面料花邊中的牡丹紋花型較大,花瓣大都是層層疊疊由大到小排列,具有圓潤的立體效果。牡丹紋構圖多為飽滿、花與葉的層次分明,花瓣紋飾雖繁雜卻秩序井然,花型有時碩大華美,有時簡約精致。牡丹紋飾總體布局嚴謹、牡丹花頭造型多講究對稱與均衡、花莖以S造型為主、整體呈現“圓滿、厚實、動感”的藝術特色。
構圖是結構組合的方式,使花邊的不同部分聯結并構成一個整體,構圖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作品的成敗。在創作過程中,設計者要在深刻理解多梳經編機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將紛繁多變的牡丹紋與其相適應的形式進行結合,以達到完美的視覺效果。花型圖案形式美的實現,必須要使花型構圖中的各種形式語言如布局、比例、形態、線條等有規律地結合,完善構圖,提高視覺美感,給觀者以生機勃發、完整圓滿、動蕩回旋的視覺心理體驗[7]。花邊中牡丹紋構圖設計有特定的形式美規律,使設計有規可循、有法可依。
統一與變化就是將相異的元素組合在一起時形成的一種差異與對比,它是花型圖案構圖形式美規律中的總法則。統一是指構成花型圖案的各因素之間具有一致性,這種一致性能夠產生協調美,在設計過程中具體可以通過突出主題、協調主次、相互呼應等方法來表現。變化是指這些因素如線條、布局、方向等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創造了生動、變化的視覺美感。統一與變化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統一體,缺少任何一方,創作的作品都會有缺陷。如圖1中有3朵牡丹紋,主體牡丹紋與次體牡丹紋布局上有大有小,花頭朝向有左有右,曲線形成的花紋與直線形成的邊部有曲直對比,但牡丹紋從造型上抓住了花瓣肥美扁平,邊緣參差不齊的特征。從工藝上統一運用包邊線來描繪牡丹紋輪廓,整體布局和諧統一,在變化中求得統一。

圖1 統一與變化Fig.1 Unity and change
調和與對比是花型圖案構圖設計時需要著重掌握的法則,是統一與變化原則的重要體現。調和是將類似元素進行搭配,減少變化與差異,要產生統一的效果可以在造型上重復使用同一種元素、在工藝上使用統一的組織等方法實現。花型圖案中,對比的表現形式很多,外形有疏密對比、虛實對比、方向對比;線條造型有粗細對比、曲直對比、輕重對比;工藝有不同組織效應的對比。對比使花型圖案生動、鮮明、富于變化,處理不當會顯得零亂粗糙,所以運用對比時要按一定的規范,將各元素組織于一定的內在聯系中,以保持花型圖案整體的調和、統一,如圖2所示。圖2(a)中花邊的邊部和牡丹紋從外輪廓上構成了C型和S型,與直線型的幾何底網形成了明顯對比,整體風格柔美浪漫,在對比中實現調和。把外形簡化,就可以得到圖2(b)所示意的幾何形。將花邊上花型所形成的構圖形式進行概括、對照和研究有助于構圖規律的探索。

圖2 調和與對比Fig.2 Harmonizing and contrast.(a)External profile;(b)Geometry
對稱和均衡是平衡的2種表現形式。對稱可分為中心對稱和軸對稱,對稱的構圖形式具有靜止、穩定、典雅之感,如果應用不當,會產生壓抑、呆板之感。均衡只需達到體量上的平衡即可,更注重心理上的感受,給人以自由、生動、變化之感;可以在構圖的疏密、動勢、虛實上進行最大限度的變化想象,以創作更加生動離奇的花型圖案。但均衡式構圖的花型圖案也要注意掌握平衡,抓住中心,適當運用對稱,達到豐富又穩定的視覺效果,否則會有煩亂、失重之感。圖3為牡丹紋對稱與均衡式構圖。左側牡丹紋花頭碩大,右側花頭則相對較小,為了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可在右側搭配上肥美精致的葉片。這種構圖形式穿插靈活,具有流動感和變化美,在多梳拉舍爾花邊中應用非常廣泛。

圖3 對稱與均衡Fig.3 Symmetry and balance
節奏與韻律指花型圖案中構成因素有規律的重復或變化,給人視覺上造成有秩序的運動感。花型圖案不斷交替的重復形成了簡潔輕松的節奏韻律。節奏是有規律的重復,韻律是指連續出現的元素之間高低、寬窄、長短形成優美和諧的變化形式。在花型圖案設計中,節奏與韻律是建立在重復的基礎上:將單元花型紋樣在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復排列會產生節奏感,而在統一的前提下賦予單元紋樣抑揚頓挫、強弱起伏的規律變化,就會產生韻律感。如圖4所示,單元紋樣中布置的3朵牡丹紋有大有小、有實有虛、有高有低,順勢而上,彼此呼應,形成了鮮明的韻律感。中間的葉片為了迎合這種節奏感,采用了S型構圖,左右互生,或左收右放或右收左放,節奏變化明顯。包括中間的過渡線也是由優美的弧線依次排列開來,富有韻律感。
花型紋樣的形式感最為先聲奪人,而營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是構圖[8]。構圖能夠明確花型中心,引導視覺的先后順序,使觀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賞析,強化花型作品的感染力。拉舍爾花邊中牡丹紋花型設計常用的構圖方式有中心式構圖、三角形構圖、散點式構圖以及弧線式構圖等。

圖4 節奏與韻律Fig.4 Rhythm and rhyme
中心式構圖是將主體紋樣放置在畫面中心進行構圖。要對素材進行裁剪,將紛繁復雜的客觀物象進行藝術概括,取其精髓;要區別主次,達到使作品的主體紋樣突出的效果。圖5示出以傳統牡丹花頭圖案為中心的構圖方式。經過歸納的牡丹紋具有寫實華美的特征。牡丹紋普通花梳和陰影花梳采用襯緯組織,使用420 dtex的錦綸高彈絲和150 dtex的粘膠絲豐富面料層次,花瓣內鏤空的大網孔和厚賈卡組織形成虛實的對比。在確立中心紋樣后要豐富其周圍的輔助紋樣,可以采用與花頭風格一致的肥美葉片來襯托中心紋樣,同時要注意布面張力的影響,葉片中賈卡周圍應襯一圈大網孔。中心式構圖的主次關系一目了然,具有穩固、突出、強勢的視覺效果。

圖5 中心式Fig.5 Center type
三角形構圖的花型作品具有沉著、平穩等特點,常應用于寬條花邊或剪線面料中。根據客戶或企業的要求,一般將6~9 cm的大花與4~6 cm的小花進行搭配設計,同時要注意發揮好三角形構圖的優勢,做好3個點的定位,把造型各異的牡丹紋靈活安排在3個點上,并注意平衡構圖。如圖6所示,單元紋樣3個點中最上方的點放置的是經過精細刻畫的體積較大的牡丹紋,其他2個點放置的是較為簡潔的體積稍小的牡丹紋,在便于紗線行走的基礎上還要注意這3點之間的疏密、虛實關系。為了便于過渡,會在周圍添加一些輔助紋樣如五瓣花、小葉片等,但要注意整體畫面中各元素的擺放位置不能超過這3個點給人的感覺。

圖6 三角形式Fig.6 Triangular style
散點式構圖的花型圖案一般是將完整而獨立的單獨紋樣以散點的形式分布開,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形式多樣,布局靈活。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牡丹紋組成單元紋樣,具有一定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如圖7所示,以抽象形態的牡丹紋為單獨紋樣,在畫面上作不規則的分散狀。牡丹紋通過襯緯組織形成,最外層普通花梳采用200 dtex的錦綸加捻紗,內層陰影花梳采用100 dtex的錦綸長絲,以增加其層次感。為便于紗線行走,每朵牡丹紋之間用放射狀的射線相連接,錦綸加捻紗采用直線形式、錦綸長絲采用圓點排列出射線形式、網孔則由大到小次第排列,豐富了布面肌理效果。看似隨意的散點式構圖,實際上是經過設計者對其均衡、疏密、工藝等要素的精心考慮,總體上還要保持統一和諧的氛圍,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弧線式構圖以弧線為主,如S型構圖、螺旋式構圖等,這種構圖形式的花型作品具有生命運動感和活潑生動的形式感,如圖8所示。圖中主要輪廓線為S型與C型構圖的綜合運用,牡丹紋具有寫實風格,保留了牡丹花瓣幾圓幾缺的特征,牡丹的枝干則抽象概括為弧線形。主體牡丹紋的枝干與附屬牡丹紋的枝干交相輝映,形成優美的弧線。此款花邊中間的大網孔設計成弧型區域,整體和諧柔美、富有流動感。普通花紋為襯緯組織采用200 dtex的錦綸彈力絲,陰影花紋采用120 dtex的粘膠絲,為了使底網效果更加通透,采用40 dtex的錦綸長絲為原料。原料的選擇賦予花邊一定的彈性,豐富了花邊的視覺和觸覺效果。弧線型構圖以它的彎曲、伸展及穿插交錯形成豐富的變化,使人感到趣味無窮。

圖7 散點式Fig.7 Scattere point style

圖8 弧線式Fig.8 Arc type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構圖方式被應用于花型設計中,如水平線的構圖方式給人以穩重、安定、平和的感覺,在構圖中起著傳遞平靜感與抑制畫面躁動的作用,常作為輔助紋樣來襯托主體花型;花型垂直線構圖方式給人以挺拔、明確、向上或下落的視覺感受,在睫毛花邊中的應用不僅有清新感且便于紗線行走;輻射線構圖既可以突出中心又具向外擴展、放射的視覺功能,輻射線構圖使花型整體變得單純概括,易于統一。事實上,在花型設計過程中,很少單純運用某一構圖形式,常根據設計內容對其進行綜合運用,同時以某一構圖形式為主旋律,一件花型作品構圖的基本形式美感由此而生。
花邊中牡丹紋最重要的層次表現方式是采用不同質感的原料來體現[9]。拉舍爾花邊常用的原料有耐磨的錦綸、光澤明亮的人造絲、彈性極好的氨綸、強度較高的滌綸以及吸濕透氣的棉纖維等。通過對這些原料的搭配,可以編織適合不同季節不同用途的花邊織物,如錦氨高彈面料柔和耐磨適合做女性內衣,夏裝多采用全棉的薄型面料,春秋裝多以錦綸、棉、滌綸為主搭配,較為厚實暖和。
拉舍爾花邊中的牡丹紋一般分為4個層次:第1層為包邊線,第2層為壓紗,第3層為襯緯,最后一層為底網[10]。包邊線常用于勾勒牡丹紋的輪廓,原料多采用氨綸包覆紗和錦綸高彈絲,如滌氨包覆紗、錦氨包覆紗、金銀絲包覆紗。壓紗多選擇較粗的色彩明快的有光絲,如280 dtex錦綸有光絲、420 dtex錦綸加捻絲。襯緯較為平坦,線密度在100~240 dtex之間選擇,色澤、粗細不等。賈卡梳紗線和地梳編鏈的原料較細、強度較高,多選擇40 dtex的錦綸半消光長絲。
通過對拉舍爾花邊中傳統牡丹紋構圖形式美規律、牡丹紋構圖方式、原料表現等的深入研究,探討了傳統牡丹紋在拉舍爾花邊中的構圖設計方法。這些方法在表現不同風格的花邊時各有千秋,只有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才能將傳統牡丹紋成功應用于拉舍爾花邊花型圖案設計中。
[1] 蔣高明.多梳拉舍爾花邊的生產技術與發展趨勢[J].紡織導報,2001,12(4):54-57.JIANG Gaoming.Multi-barraschellace: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developing trends[J].China Textile Leader,2006(11):54 -57.
[2] 趙巖.多梳拉舍爾花邊的圖案構成與設計方法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9:27-31.ZHAO Yan.Raschel lace patterns constitute and the design method reserch[D].Wuxi:Jangnan University,2008:27-31.
[3] 辛國紅,蔣高明,繆旭紅.多梳拉舍爾花邊的過渡設計[J].紡織學報,2010(1):53-57.XIN Guohong, JIANG Gaoming, MIAO Xuhong.Raschel lace transition design[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0,30(1):53-57.
[4] 于靜,蔣高明,董智佳.多梳拉舍爾花邊的邊部設計[J].紡織學報,2011(8):53-55.YU Jing,JIANG Gaoming,DONG Zhijia.Edge design on multi-bar raschel lace[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1,31(8):53-55.
[5] 張靜,張競瓊,梁惠娥.牡丹紋樣在民間服飾中的形式美[J].紡織學報,2007,28(2):108-111.ZHANG Jing,ZHANG Jingqiong,LIANG Hui'e.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m beauty of peony pattern in the folk clothes[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7,28(2):108 -111.
[6] 嚴國瑋.淺析唐宋元明清時期牡丹紋飾的表現形式[J].景德鎮陶瓷,2009,126(4):30-31.YAN Guowei.Analysis of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eony patterns's form[J].Jingdezhen Ceramics,2009,126(4):30 -31.
[7] 段圣君,龔中玲.裝飾圖案的構圖及審美特點[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68-70.DUAN Shengjun,GONG Zhongling.Composit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corative patterns[J].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2006(5):68-70.
[8] 蔣躍.繪畫構圖學教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51-81.JIANG Yue.The Composition of Painting Course[M].Hangzhou: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2004:51 -81.
[9] 馬晴,蔣高明.原料選擇對拉舍爾花邊性能和外觀的影響[J].上海紡織科技,2006(11):49-51.MA Qing,JIANG Gaoming.Influence of raw material choice on the comfortability and appearance of raschel lace[J].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06(11):49-51.
[10] 蔣高明.經編針織物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451-457.JIANG Gaoming.Production TechnologyofWarp-Knitting Fabric[M].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0:451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