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銳人物:達吾力江,2014年中央電視臺《中國成語大會》全國12強選手,高中畢業于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第一中學,現為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
前段時間看《奇葩說》,肖驍的一段話俘獲了現場無數少女的心,他說:“我愿意有這樣的一個人,讓我不再計較得失,不再心猿意馬,不再隨波逐流,因為我知道當我愛上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他用這樣一段長情的告白,告訴我們因為愛,我們可能會改掉很多壞毛病,逐漸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甚至自己眼中更好的自己。當然,我承認愛的偉大,但是部分像我這樣還未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或沒有太多能力經營愛的人,該怎么辦呢?
連這么簡單的事情
都搞不定?
步入大學后,由于我對新聞學專業非常向往,以及我所在的考古文博學院的濃重學術氛圍與我最初想象的多元大學生活不合,我多次想過要換專業。但經過多方面咨詢以及種種考慮,我最終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適應過程中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
回過頭來想,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我們似乎經常會遇到突發情況,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在還不能改變這樣的狀況之前,我們能做什么呢?
記得我的導師有一次開玩笑地評價一個轉專業的學生:“連考古學這么簡單的專業都搞不定,其他的專業怎么會學好呢?”當然,考古學博大精深,不會有幾個人能像我的大牛導師一樣輕松對待,但是這種假設卻真的對我很有幫助。我時常會反問自己:這么幾個墓葬都分不清,再難一點的怎么搞定?這么個小報告都寫不好,以后更大的報告怎么處理?這么篇小論文都寫得馬馬虎虎,以后寫畢業論文你怎么辦?……
時常設定這種假設,并不是說現在做的事情簡單,以后做的事情復雜,而是讓自己不要放棄對自己的鍛煉,哪怕有時候你不情愿,也要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
將自己雕塑成藝術品
曾有一段時間,我矯情地發了一個性簽名:將自己雕塑成藝術品。我知道,只有經歷無數的錘煉和雕刻,才會遇到更好的自己。正因為擁有這種“苦難觀”,所以,在大學里我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但我愿意花時間、花精力走好每一步。
一直追求時尚的我,可以剃個小平頭去山東的一個小鎮完成為期四個月的考古田野發掘,并寫完厚厚的一本實習報告。
對學術不太感冒的我愿意花時間在每門課程,愿意攻克一本本考古報告,把握每次機會增長知識,并由此順利拿到“國家獎學金”。
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我努力在學校各大活動、演出中展現自己,并最終站上中央電視臺的舞臺,成為《中國成語大會》全國12強選手。
……
現在的我,仍然有迷茫,仍然有諸多的選擇,但是在多元充實的生活中,我不想迷失自我,哪怕沒有明確的方向,我也愿意在這個時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哪怕未來我走向一個和現在完全相反的方向,也會有最好的自己相伴,一路遠行!
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我愛到改變自己,但是我知道,我愿意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扮演好我的每一個角色,直到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