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對玉米的安全性
袁立兵1,杜鵬程1,王 華1,耿亞玲1,渾之英1*,孟生德2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北省農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河北保定 071000;2.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明確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乙草胺和莠去津對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盆栽法,以不同劑量的乙草胺、莠去津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噴霧處理,研究其對玉米的影響。[結果]乙草胺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對玉米出苗率無顯著影響,但顯著抑制玉米株高和鮮重;莠去津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對玉米出苗率、株高、鮮重均無顯著影響。[結論]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噴霧處理,乙草胺對玉米安全性較差,莠去津對玉米安全。
關鍵詞玉米;除草劑;安全性;乙草胺;莠去津
中圖分類號S482.4
基金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203098);河北省財政專項(F14C10204)。
作者簡介袁立兵(1983-),男,河北蔚縣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農田雜草及其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30
Security of Two Soil Applied Herbicides to Maize
YUAN Li-bing, DU Peng-cheng, WANG Hua, HUN Zhi-ying*et al (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IPM Centre of 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Crops in Northern Region of North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test the security of acetochlor and atrazine to maize. [Method] In the pot experiment, herbicides were appli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eding at different dosages, which were 0.5-6.0 fold to the recommended dosage. [Result] Acetochlor had no effect on the emergence but remarkably reduced the height and the fresh weight at the tested dosages. Atraz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emergence, height or fresh weight. [Conclusion] Acetochlor had low security to maize but atrazine was safe.
Key words Maize; Herbicide; Security; Acetochlor; Atrazine
雜草是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播后苗前用除草劑封閉處理是防治玉米田雜草的一項有效措施。然而,除草劑種類繁多[1-2],生產中存在著藥劑種類選擇不當、使用方法不科學等諸多問題,致使除草劑藥害問題較多[3]。因此,開展除草劑對玉米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采用盆栽方法,測定了2種常用玉米田土壤處理除草劑乙草胺和莠去津不同劑量下對玉米的影響,以期為生產上合理使用玉米田土壤處理除草劑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 供試作物。夏玉米品種為“先玉335”。
1.1.2 供試藥劑。試驗藥劑見表1。
表1 供試藥劑
1.2方法
1.2.1 玉米種植及管理。采用高為20 cm、直徑為25 cm的花盆種植玉米,土壤為壤土,肥力上等,pH為7.3。選擇飽滿且均勻一致的種子播種,每盆8粒,播種深度為3~4 cm。試驗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試驗農場自然條件下進行,溫度為19~34 ℃。
1.2.2 試驗處理及施藥方法。選擇乙草胺和莠去津2種玉米田常用土壤處理除草劑,分別設8個劑量,4次重復(表2)。播種后當天采用SOLO425型手動噴霧器施藥,噴霧量為450 L/hm2。
表2 除草劑種類及用量
1.2.3 調查方法。施藥后7 d調查各處理出苗率;施藥后15和30 d調查各處理活苗數、株高、鮮重及藥害癥狀。
1.2.4數據處理。試驗數據用DPS軟件Duncan’s新復極差法(DMRT)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各處理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對玉米出苗率的影響由表3可知,乙草胺和莠去津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玉米出苗率分別為88%~98%和91%~94%,與空白對照均無顯著差異,表明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乙草胺和莠去津對玉米出苗率無顯著影響。
表3 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不同劑量下對玉米出苗率的影響 %
注:同列數據后相同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在0.05水平差異不顯著。
2.2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對玉米株高和鮮重的影響施藥后15 d,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乙草胺對玉米株高有顯著抑制作用,抑制率為38%~65%,植株表現為葉片卷曲,不能正常展開;莠去津對玉米株高沒有顯著抑制作用,植株無明顯藥害癥狀。施藥后30 d,乙草胺對玉米株高和鮮重均有顯著抑制作用,株高抑制率為25%~59%,鮮重抑制率為17%~71%;莠去津對玉米株高和鮮重均沒有顯著抑制作用(表4)。結果表明,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乙草胺能顯著抑制玉米株高和鮮重,但莠去津對玉米沒有顯著影響,莠去津對玉米的安全性顯著高于乙草胺。
表4 2種土壤處理除草劑不同劑量下對玉米株高和鮮重的影響 %
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在0.05水平差異顯著。
3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盆栽條件下,乙草胺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對玉米出苗率沒有顯著影響,但顯著抑制玉米株高和鮮重;莠去津在推薦劑量的0.5~6.0倍用量下對玉米出苗率、株高、鮮重均無顯著影響;莠去津對玉米的安全性顯著高于乙草胺。
該試驗結果表明,莠去津對玉米安全性很高,但莠去津在土壤中殘留量大、持效期長,過量使用可對小麥等下茬作物產生藥害[4]。因此,生產上應適量用藥,以免產生后茬藥害。
該試驗中,乙草胺在推薦劑量的0.5倍量下即可對玉米造成嚴重藥害。王光耀等[5]曾報道播后苗前使用乙草胺375、750、1 500 ml/hm2均對玉米幼苗有嚴重影響;李美等[6]研究表明乙草胺對玉米生長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見,盡管乙草胺是玉米田常用除草劑,但其藥害風險較高,應謹慎使用。另一方面,不同玉米品種對乙草胺敏感性不同[7],在選擇除草劑時應充分考慮品種因素。
參考文獻
[1] 蘇少泉.玉米田除草劑新品種與應用[J].農藥研究與應用,2009,13(1):1-6,26.
[2] 梁巧玲,馬德英.農田雜草綜合防治研究進展[J].雜草科學,2007(2):14-15,26.
[3] 黃春艷,陳鐵保,王宇,等.幾種除草劑對玉米的藥害癥狀[J].雜草科學,2000(4):24,29.
[4] 呂德滋,李洪杰,李香菊,等.冬小麥對除草劑莠去津反應敏感性及其遺傳控制[J].華北農學報,2000,15(3):55-60.
[5] 王光耀,江國鏗,賈春虹,等.乙草胺對玉米藥害的研究[C]//第六次全國雜草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301-304.
[6] 李美,趙德友,孫作文,等.玉米對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J].農藥學學報,2001,3(4):44-48.
[7] 婁國強,呂文彥,高揚帆.常用除草劑對不同玉米品種的安全性[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9):1596-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