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王斌 本刊記者 車文斌
閬中城鎮化:一半是美景一半是產業
趙峰 王斌 本刊記者 車文斌

閬中古城夜景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
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唐時途經閬中“更向南”的大詩人李商隱迷醉于閬中美景,寫下“別嘉陵江水二絕”。“含煙帶月碧于藍”的江水猶在,而今之閬中尤盛當年。
2014年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出文,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和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四川省僅瀘州市和閬中市榜上有名。閬中,再次贏得先行先試、 率先發展的絕佳機遇。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析分擔機制、建立多元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建立健全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這是閬中市作為國家綜合試點市的五大任務。探析閬中入選試點市的緣由,從中可見閬中獲得青睞與其獨特的資源稟賦密不可分。
“文化名城”“旅游之城”,這是閬中的兩大名片,是歷史和大自然給閬中人民的豐厚饋贈。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 ”,宋代李獻卿《南樓》道不盡閬中的美麗,不得不用“閬苑仙鏡、風水寶地”的美譽來稱之。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譽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現今城中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巷,閬中市有220多處人文景觀讓古今游人流連忘返。
城在景中,人在畫中。被稱為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如今又進了國家城鎮化試點市之一,閬中的新機遇又來了。
“四圍青山和一江清水就是上天賦予閬中最寶貴的資源,這兩個方面都是閬中旅游發展、閬中城鎮化推進、閬中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石。”閬中市委書記蔣建平說。他表示,要景城一體建城市,持之以恒護山水。

航拍中天樓

閬中七里新區新貌

閬中新區一角
“景城一體”與“護山水”,正是國家關于發展城鎮化要求的“生態文明,綠色低碳”“優化布局,集約高效”“文化傳承,彰顯特色”基本原則在閬中的生動體現。
為了“文化傳承”,閬中按照“寧可少做、也不留敗筆”的原則,實施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市規劃區拓展到100平方公里;編制了商業網點、管網綠化等專項規劃;邀請加拿大畢路德、上海同濟等知名公司,高起點實施了重點片區、重要節點的規劃設計。
為了“優化布局”,閬中按照“保護古城、提升老城、建設新城、組團發展”的思路,將保寧老城區規劃為核心旅游區和商貿服務區,將七里新區規劃為工業集中區、行政辦公區和現代住宅區,將江南新區規劃為現代物流園區和高檔休閑度假區,新老城區實現了產業互動、功能互補。
為了“生態文明”,閬中按照“城市景區化”理念和“生態、休閑、宜居、宜游”的標準,將城市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以閬中古城創5A、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和國家園林城市為載體,加快城市廣場、公園、綠地及文化休閑設施建設,建成了16個休閑文化廣場、8個城市主題公園、10公里濱江生態休閑走廊,滿足了市民和游客休閑需求,構建起“城中有園、城園交融”的格局。
這,正是一條切合閬中歷史與現實的因地制宜之路。
如今,依托古城、山水和文化資源,閬中市已形成了閬中古城、天宮風水、構溪濕地三大核心景區,建成了閬中古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唯一的天宮院4A級風水文化旅游景區。對接旅游,閬中建設了7家高檔酒店、3個休閑娛樂集中區、2個大型購物中心和1個大型游樂場,10多萬人吃上了旅游飯。閬中的旅游路越走越寬廣。

四川省閬中市委書記蔣建平(前排左二)視察七里大道建設

亮花鞋民間舞表演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因而,繁榮和興旺必須要有產業做支撐。只有產業興旺了,才能留得住人。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閬中立足旅游城市實際,按照“產城互動、三產互動”的思路,發展綠色生態、低碳環保的食品醫藥、輕工絲紡和三產服務業。目前,已規劃建設30平方公里的七江食品產業園、江東高新技術產業園、江南火車站物流園等五大產業園區,康美藥業、宜華木業、加加調味品等5 家上市公司落戶閬中,保寧醋、張飛牛肉等本地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一座產業新城正蓬勃崛起。
閬中市還將旅游產業鏈條延伸到農業農村,大力發展農家樂、漁家樂等涉農旅游,開工建設了集農業觀光、生態休閑、采摘體驗于一體的兩個大型現代農業園區,讓更多農民端上旅游“金飯碗”。
——以城帶鄉、城鄉一體。閬中市編制了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統籌考慮道路交通、產業發展、場鎮基礎、發展前景等因素,合理布局城鎮,明確了6個中心鎮、4個重點鎮、6個特色鎮的發展重點,初步形成了“中心集鎮、重點集鎮、特色集鎮、一般集鎮”協調發展的格局。

亮花鞋民間舞表演
同時,還大力建設農村公路和水利等基礎設施,全市鄉鄉通柏油路,80%以上的村通水泥路,人畜飲水和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農村發展基礎更加扎實。積極倡導“綠色、生態、休閑、效益、循環”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肉牛、生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形成規模,涉農旅游蓬勃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產業支撐更加有力。
被列入國家級城鎮化試點市,閬中未來將如何做優做強城鎮體系,促進農民轉化?蔣建平說,未來將堅持“旅游城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放大旅游資源比較優勢,切實深化“全域旅游”戰略,做大做強旅游產業,著力探索旅游資源型城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路徑。“我們要充分利用地域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來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走生態文明、文化傳承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之路,在生態文明和文化傳承融入新型城鎮發展方面為西部同類地區探索路徑。”
以人為本,公平共享,這是國家推進城鎮化的一大原則。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建立成本分擔機制,政府要承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義務教育、勞動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設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
閬中城鎮化試點所擔負的“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析分擔機制”和“建立多元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正是核心內容之一。
目前,閬中已在成本分擔機制方面摸索出了初步經驗,“用小錢辦大事”“用民間的錢辦政府的事”正是可資借鑒的路徑。蔣建平說,要千方百計集聚要素,“推進新型城鎮化,關鍵要著力破解‘錢從哪里找、地到哪里來’的問題。近年來,我們樹立‘缺錢只是表象,缺觀念和思路才是根本’的理念,創新思路,打破常規,多途徑多舉措融資。”
用小錢辦大事。閬中以財政資金為引子,通過前期經費補助、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充分撬動社會資金,激勵民間資本投入。
用上級的錢辦地方的事。閬中搶抓西部大開發、秦巴山區扶貧、成渝經濟區建設、中央扶持革命老區等戰略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
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閬中按照“瞄準上市公司、瞄準500強企業、瞄準行業龍頭”的思路,樹立“把好資源配置給好項目”的理念,招商選資、招大引強。
用民間的錢辦政府的事。閬中還綜合運用企業債券、股權基金、金融租賃等新型融資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辦好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大事。
洪山鎮鑫溢現代農業園的發展就是“用民間的錢辦政府的事”的生動實例。園區內,一排排嶄新的蔬菜大棚拔地而起,通過流轉過來的土地規模化地種植各種果樹,同時,農耕文化體驗園、四季采摘園、花卉苗木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讓游客親身耕田犁地、親自采摘果蔬等方式。目前,該鎮場鎮面積已拓展到1.2平方公里,完成了3.3平方公里場鎮規劃修編,成功創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鎮”。
截至2014年底,閬中市城鎮人口已達35.8萬人,城鎮化率41%,城鎮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按照“60-70平方公里、50萬-60萬人口”的規模發展城市,到2017年,閬中的城鎮化率將超過50%。
(圖片由閬中市委報道組張曉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