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明世+張倩琳



摘要:介紹了OFDM的基本原理,給出OFDM系統參數設計公式及基于IFFT/FFT實現的OFDM系統模型,用MATLAB語言完成OFDM系統的仿真,研究了在高斯信道和多徑瑞利衰落信道下OFDM系統性能。對系統的誤碼率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較理想的結論。
關鍵詞:正交頻分復用;調制;解調;信道
中圖分類號:TN9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6.028
本文著錄格式:雒明世,張倩琳,基于MATLAB的OFDM系統仿真與教學研究[J].軟件,2015,36(6):152-157
ResearchontheOFDMSystemSimulationandTeaching
LuoMing-shi,ZhangQian-lin
[Abstract]:Thispaperfirstly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ofOFDMbriefly.ThenthedesignformulasofsystemparametersandtheOFDMsystemmodelbasedonIFFT/FFTarepresented.OFDMsystemissimulatedwithMATLABlanguage.What'smore,OFDMsystemperformanceinGaussandRayleighfadingchannelsarealsorespectivelyana-lyzed.Finally,theBERperformanceisanalyzed,andtheconclusionissatisfactory.
[Keywords]:OFDM;Modulation;Demodulation;Channel
0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無線通信技術迅速發展,隨著用戶對各種實時多媒體業務需求的增加,為了支持更高的信息傳輸速率和更高的用戶移動速度,下一代無線通信中必須采用頻譜利用率更高,抗多徑干擾能力更強的傳輸技術。OFDM技術以其抗多徑能力強、頻譜利用率高、易于實現的優勢對移動通信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
OFDM是一種特殊的多載波傳輸方案,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調制技術,也可以被當作一種復用技術。OFDM利用載波間的正交性進一步提高頻譜利用率,而且抗窄帶干擾和多徑衰落。它通過多個正交子載波將串行數據并行傳輸,可以增大碼元寬帶,減少單個碼元占用的頻帶抵抗多徑引起的頻率選擇性衰落,克服碼間串擾(ISI),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而且信道利用率高,對未來通信作用很大,對其研究和仿真能更好的體會OFDM的各種優良性能[1]。
10FDM系統基本原理
OFDM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一個高速的數據流分解為很多低速的子數據流,在多個子載波上并行傳輸,為了消除子載波間數據的干擾,子載波彼此之間保持相互正交的關系,而且可以把每個子載波看成一個獨立的子信道,因為子信道數據傳輸速率較低,當信號通過無線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時,可通過頻域均衡消除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的影響,這樣每個子信道上可以近似看成是平坦的;同時利用IFFT、FFT的周期循環特性,在每個傳輸符號前加一段循環前綴,可以消除多徑信道的影響,防止碼間干擾[2,3]。
一個OFDM符號間之內包含多個經過相移鍵控(PSK)或者正交幅度調制(QAM)的子載波。其中,N表示子載波的個數,T表示OFDM符號的持續時間(周期),di(i=0,1,2,…,N-l)是分配給每個新到的數據符號,fi是第i個子載波的載波頻率,矩形函數rect(t)=1,|t|≤T/2,則從t=ts開始的OFDM符號可以表示為:
20FDM系統仿真
為了便于計算,把系統的仿真參數設置的較小,仿真參數為:子載波個數為32,IFFT/FFT的長度為32,調制方式選用QPSK調制,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插入保護間隔帶來的信噪比損失,選擇保護間隔的長度為有效符號周期的1/4,即為IFFT/FFT長度的1/4,故設循環前綴的長度為8,每幀含有2個OFDM符號,信噪比為lOdB。OFDM系統的MATLAB仿真流程如圖l。
2.1QPSK調制與解調
四相調制是用載波的四種相位(起始相位)與兩位二進制信息碼(AB)的組合(00,01,10,11)對應。若在載波的一個周期(27t)內均勻地分成四種相位,可有兩種方式,即(0,π/2,7t,37t/2)和(π/4,3π/4,5π/4,7π/4)兩種。故四相調相電路與這兩種方式對應,就有π/2調相系統和x/4調相系統之分即A方式和B方式[4,5]。
本仿真采用的是B方式時的QPSK的調制方式,相位ψk在(0,2π)內等間隔地取四種相位,因為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具有互補特性,所以對應于ψpk的四種取值,其幅度I和Q只有兩種取值,即±2/2。把組成雙比特碼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I表示,后一信息比特用Q表示,雙比特碼元與載波相位的關系如表1所示。
在進行調制之前,需要將串并轉換得來的并行數據信號paradata分成兩路I路和Q路。矩陣ich和qch分別再乘以系數√2/2,生成新矩陣ichl和qchl,將矩陣組合起來把頻域數據變為時域數據完成調制[6]。
QPSK的調制程序如下:
[ich,qch]=qpskmod(paradata,para,Ns,2)
komd=l./sqrt(2);
ichl=ich*kmod;
qchl=qch*kmod;;
qpsk_x=ichl+qchl.*sqrt-l);ψ2.2IFFT和FFT運算
傅立葉變換將時域和頻域聯系在一起,大多數數字信號處理使用DFT,在N比較大的系統中,使用離散傅立葉變換的方法來實現OFDM復等效基帶信號,因此,分別用IDFT和DFT來替代OFDM調制以及解調。進行N點的IDFT運算,將頻域數據轉換為時域數據,經調制后發送到信道中。在實際應用中,一般采用FFT/IFFT運算,因為它可以顯著的降低運算的復雜度‘7]。
在MATLAB軟件里可以使用函數ffi()和ifft()來對數據進行FFT/IFFT運算,可以省去很多復雜的運算。
在本次仿真中,進行IFFT變換的程序為:
fy=ifft(qpsk_x);
ich2=real(fy);
qch2=imag(fy);ψ2.3保護間隔和循環前綴
在OFDM系統中,保護間隔是一種循環復制,在OFDM符號前復制其后一段時間的樣點,形成前綴。當信道的最大多徑時延擴展小于保護間隔的時間時,OFDM系統可以完全克服ISI的影響。這對于OFDM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引入循環前綴形成保護間隔(GI),可以有效地對抗碼間干擾,即在OFDM符號開始部分插入其后面部分,形成循環前綴。GI長度應該大于多徑時延擴展的最大值。在OFDM符號中加入保護間隔和循環前綴如圖2所示。
即在OFDM符號開始部分插入其后面部分,形成循環前綴。具體的m語言實現為:
ich3=[ich2(fl-gl+l:fl,:);ich2];
qch3=[qch2(fl-gl+l:fl,:);qch2];
2.4信道
本次仿真時,采用了兩種信道模型AWGN和RAYLEIGH。
(1)AWGN信道
在通信理論中,白噪聲根據噪聲的功率譜密度是否均勻來定義,高斯噪聲根據其概率密度函數呈正態分布來定義,高斯型白噪聲稱高斯白噪聲,尤其在分析和計算系統抗噪聲性能時,一般設定系統中信道噪聲為高斯白噪聲[8]。高斯白噪聲可以用具體的數學公式描述,只要知道了均值a和方差C2,則高斯白噪聲的一維概率密度函數便可求知。
在本次仿真中,給信道加高斯白噪聲的程序為:
ReData=awgn(TrData,SNR,measured);
(2)RAYLEIGH信道
在移動通信中,從基站發出的射頻信號會遇到各種物體,經過反射、散射、繞射分出很多路徑,到達接收機的是各個路徑的合成波。各路徑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各不相同,合成信號時強時弱,起伏很大,這種現象稱為多徑衰落,多徑衰落使得接收信號的誤碼率增大。
在本次設計仿真中,通過單徑瑞利衰落和高斯白噪聲信道的基本實現程序為:
[ifade,qfade]=sefade(ich4,qch4,itau,dlvll,nO,itndl,nowl,length(ich4),tstp,fd,flat);
itndl=itndl+itnd0;
ich4=ifade;
qch4=qfade;
ReData=awgn《ich4+qch4.*sqrt(-1》,SNR,measured);
2.5系統誤碼率
主要通過比較發送端和接收端的信號是否相同,用biterror—count來計算錯誤的個數,則誤碼率bit—error—rate等于兩者之比。
相關程序:
bit_errors=find(Signal~=ReSig);
bit_error_count=size(bit_errors,2);
total_bits=size(ReSig,2);
bit_error_rate=bit_error_count/total_bits;
fprintf('%d\t%e\t,iii,bit_error_rate);
semilogy(SNR,bit_error_rate,*b-);
3仿真結果與分析
圖3是調制后信號的星座圖,在采用QPSK調制時,信號均勻分布在以原點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周上,其中相鄰兩點之間的歐氏距離是2。
圖4為加噪前后的波形對比,可以觀察到加入了高斯白噪聲后,原來的有用信號受到了很大干擾,導致數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通過將圖5中發送數據和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經過OFDM系統的傳輸后,收發端波形完全一致,說明OFDM系統對抗碼間干擾和時延擴展有很好的效果。實際OFDM系統中,子載波的數目較大時,系統的誤碼率也是非常低的。
通過仿真得到的BER性能曲線,如圖6所示,信噪比較大時,誤碼率較低,OFDM在高斯信道具有良好的性能。
4結論
本文針對OFDM技術進行計算機仿真研究,對OFDM系統中信號的產生、調制和解調模塊、加性高斯白噪聲信道和存在瑞利衰落的高斯白噪聲信道用Matlab軟件進行仿真,得到相應的仿真圖形,并分析了系統的誤碼率,通過一系列仿真和分析證實了OFDM系統在無線信道傳輸中的優越性。然而OFDM系統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易受頻率偏差的影響和存在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這兩個缺點是在OFDM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聰鋒.高效數字調制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王文博,鄭侃.寬帶無線通信OFDM技術(第二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佟學儉,羅濤.OFDM移動通信技術原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4]R.W.Chang,R.A.Gibby.ATheoreticalStudyofPerformanceofanOrthogonalMultiplexingDataTransmissionScheme[C].IEEETransCommuTechnol.1968,15(6):529.
[5]J.Salz,S.B.Weinstein.FourierTransformCommunicationSystem[J].TheAssComputeConferenceofComputerandCommunication.NewYork。999:18-19.
[6]曹志剛,錢亞生.現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7]方波,趙力.新興的OFDM技術[J]通訊世界.2001,(5):12-15.
[8]M.S.Zimmerman,A.L.Kirsch.TheDataTranmissionofChangedSpeedUsingOFDM[C].IEEE.2001,12(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