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亮情 李隨科 王林 郭云濤
(1. 西北工業大學后勤集團,陜西 西安 710072;2. 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9)
工程碩士(簡稱工碩)學位教育作為校企溝通的重要紐帶,能夠適應社會多樣化的用人需求,為我國企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社會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工程碩士辦學規模的擴大,不斷引發人們對其教育質量的思考。由于不同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與特征不同,針對具體的專業領域構建科學合理的工程碩士教育評估體系成為重要的現實問題[1]。GAC 認證體系由項目管理協會(PMI)發起的,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項目管理專業學位項目教育評估的重要途徑,它從培養目標、培養機制、教育效果等全方位出發,對項目管理專業學位教育質量進行科學的衡量。該體系對我國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評估有較強的針對性與適用性,同時也能推動我國高校的國際化進程,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項目管理工碩教育培養目標是重點面向工業領域及高新技術領域,培養具有系統的現代項目管理理論知識與實用技能,能在企業組織層面從事項目策劃、評估、決策與實施過程控制工作或在項目組織層面從事全面管理或某一專門領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項目管理人才。以這樣的目標為導向,其教育評估方案,一方面,應結合工程碩士教育的具體特征,與傳統的學術型碩士有所區分;另一方面,也不能籠統性地進行評判,而是應具體到項目管理這一專業領域的需求[2]。因此,項目管理工碩教育的評估有以下四點要求[3-4]:
(1)注重對實踐教學過程、支撐設施以及教學效果的評估,并要結合對口企業與社會需求的實際進行評判。
(2)注重學生基礎知識與系統思維的培養,強調系統做事目標的實現效果。
(3)注重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培養以及項目管理核心知識要素的全面性,在評估中應體現項目管理領域專業特征。
(4)注重評估體系的國際認同度。
考慮以上的特征與要求,項目管理工碩評估應當從項目管理工碩培養全生命周期與集成涉及的所有要素這縱橫兩條脈絡著手,從招生來源到畢業生支持,從學生教育到教師培養,不僅考慮所能提供的服務,而且考慮其綜合特征,進行全方位系統的分析與評價。
2005 年教指委公布了“全國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估體系”詳細內容,見圖1。該評估體系下設招生、課程教學、學位論文和管理4 項一級指標,每項一級指標下設二級指標,共17 項。不同的評估指標對工碩教育培養質量占據不同的權重,也有一定的分值。
“全國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估體系”評估了工碩培養的全過程,從前期的“招生”到培養中的“課程教學”再到最終的教育成果“學位論文”,涵蓋范圍較為全面。此外,還考慮了對工碩培養起到支撐作用的“管理”水平,也對高校行政、管理能力提出要求[5]。但是,該體系未與項目管理專業領域的特性相結合,只是一個廣泛的、適用多個學科的教育評估體系;此外,對于培養成果的體現僅僅考慮教學效果和學位論文,對教育出口的把關稍顯欠缺。
GAC 認證是PMI 在全球范圍內推廣的,對項目管理領域學位開設機構進行教育資格水平核實與認可的過程。申請GAC 認證的高校需要經歷四個階段:①遞交申請意向書和行動綱要(Letter of Intent & Executive Summary);②遞交自評報告(Self-evaluation Report);③現場巡視評審(On-site Visit Evaluation);④PMI-GAC 董事會決議(PMI-GAC Board Decision),歷時約為10個月。其中,在對自評報告的要求中,GAC 除了明確高校申請所需資質與基本要求,還提出了對準入高校項目的10 個評估項,見圖2,反映了國際上對于項目管理專業學位培養的標準與要求。
GAC 認證評估體系雖然是“舶來品”,但是它體現了國際先進的項目管理理念與項目管理專業學位的培養要求,覆蓋范圍較為廣泛,從培養目標的定位到最后的培養效果都進行了關注,有必要結合我國國情進行修改與完善,應用到我國高校項目管理領域學位教育中去。
圖1 全國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估體系
圖2 GAC 認證評估體系
教指委的“全國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估體系”是結合我國國情,針對工碩這一學位形式而構建的通用型評估體系,而GAC 認證評估體系則是針對項目管理領域,但未對學位層次進行限定的國際化標準評估體系。這二者的產生來源不同,雖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包涵內容較為全面、均考慮教育培養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過程;重視教學與企業實踐接軌等,但是仍有各自的特點將其加以區分。GAC 認證評估體系與教指委評估體系的主要區別概括如表1 所示。
GAC 認證評估體系能夠結合項目管理專業特征,更具導向性與全面衡量教育水平的高低,相較于教指委的評估體系更能滿足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的需求。此外,GAC 認證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基于GAC 認證體系的教育評估,與國際化的發展戰略相一致,引導項目管理工碩向著符合世界水準的項目管理培養項目而努力,同時也能夠同PMI 以及其他國家的項目管理專業與機構建立合作與聯系。
雖然GAC 認證體系強調與企業實踐的溝通與聯系,但針對的范圍是各類學位(如本科、碩士、博士),并未明確關注工碩這一特殊群體;此外,GAC 認證體系是國際通用的評估體系,在中國特定的教育國情下,應當根據高校的特征進行調整。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邀請了15 名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其中10 名為項目管理專業學者,其余5 名為對口企業項目管理專業人員。專家團隊首先實地考察了高等院校項目管理領域工碩教育培養狀況,查閱了其自我評估及試卷、考核制度等文件資料,并與師生座談,了解了項目管理工碩教育的實際情況[6-7]?;贕AC 認證評估準則與實際情況,采用頭腦風暴法,提出反映教育質量的評估指標,通過德爾菲方法進行廣泛的專家咨詢和反饋,初步建立包含37 項最底層指標的三層評估指標體系。由于評價指標體系含有許多定性指標,需采用專家打分法對其進行量化。根據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的實際情況通過采用李克特量表將各評價指標劃分為五個回應等級,專家則根據各自專業知識及經驗對各個指標分別打分。以“培養目標清晰度”為例的具體分級打分表見表2。
由于確定的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指標之間可能會出現相互關聯,指標的相關性會重復使用某些評價信息,而影響評估結果的科學性。需要引入相關性處理方法,合并或刪減相關性強的評估指標,避免信息重復造成的不合理影響。
表1 GAC 認證評估體系與教指委評估體系的主要區別
表2 項目管里工碩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分級打分表
(2)步驟二: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系數計算。設Rij表示為評估指標i 和j 之間的相關系數,計算如下
(3)步驟三:相關性判斷和處理。假定指標相關的臨界值為R0(0 <R0≤1),如果Rij>R0,則對評估指標進行合并或者刪減(Xi或Xj);如果Rij<R0,說明非相關則保留指標。
遵循上述步驟,采集了初步確定的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指標取值數據,通過SPSS10.0 等工具建立相關系數矩陣,對評估指標進行處理和相關性分析,假定指標相關的臨界值R0為0.7,合并或刪減在相關系數矩陣中Rij>0.7的相關指標,最終確立基于GAC 認證體系的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的三級指標體系,包含30 個指標,見表3。
表3 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指標體系
在確定了指標體系后,對每一項評價指標做出詳細說明,具體如下:
(1)培養目標清晰度D111:即對學位培養的目標與業務能力是否有明確、清晰的定位與描述。
(2)高校戰略貼近度D112:培養目標與高校發展規劃的一致性。
(3)企業需求貼近度D113: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的一致性。
(4)自我評價與持續改進機制D121:是否有完善的自我評估與提升機制。
(5)對組織的貢獻度D122:該培養機制對高校組織的貢獻度大小。
(6)內外部滿意度D123:學生、教師、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該學位培養的滿意程度。
(7)全國聯考課程成績D211:全國聯考課程成績是否均在平均分以上。
(8)報考條件D212:考生是否全部符合基本報考條件。
(9)項目管理專業基礎與考試D213:考試命題的內容和科目的設置能否反映出項目管理專業領域的相關要求,考試管理流程是否規范。
(10)考生來源D214:招錄的工碩學生是否來源于項目管理專業對口的企業,具有項目管理相應的在職工作經驗。
(11)學術水平D221:該學位項目的教師與學生在論文、學術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與水平。
(12)教師資質D222:授課教師是否工程實踐能力強且具有高級職稱。
(13)社會貢獻度D223:該學位項目學術成果的轉化對高校、政府、社會等方面的貢獻度。
(14)教學管理體系D224:是否有系統完善的教學責任分配與反饋體系。
(15)教職工培養D225:是否有教職工學術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措施,如參加學術會議,院校內學術信息共享等。
(16)學生畢業標準或條件D231: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研究水平與實踐能力是否有明確的、符合國際要求的考核標準與畢業要求。
(17)執行標準的保障措施D232:是否有相應的考核或指導措施保證學生畢業標準的執行。
(18)預期的學習成果D311:預期的學習成果能否達到學位要求。
(19)學生能力的培養D312:預期的專業技能能否符合企業需求。
(20)項目管理核心課程設置D321:項目管理核心課程設置能否達到GAC 認證要求。
(21)項目管理核心能力培養D322:項目管理核心能力的培養能否達到GAC 認證要求。
(22)課程與研究指導D411:學生在課程學習和研究過程中能否得到全面的指導,是否可以同教師進行充分交流。
(23)專業引導與就業指導D412:能否提供職業引導與規劃、語言培訓、實習等就業引導與支持措施。
(24)校友平臺與服務D413:對已畢業學生是否有交流平臺與專業指導。
(25)專業社團與課外活動D414:學生專業社團與課外學術活動的組織情況。
(26)信息渠道與宣傳平臺D415:是否將教育培養相關信息及時公布在高校網站或其他學術交流平臺上。
(27)圖書館與文獻等學習資源D421:是否有圖書館等學習場地,圖書與文獻是否門類齊全。
(28)指導人員的服務水平D422:圖書館指導人員服務態度是否友好,是否能夠給予有效幫助。
(29)資金投入情況D431:資金投入是否滿足培養過程的需要。
(30)教學設備設施D432:所需教學設施,如實驗室、軟件等是否齊全。
隨著工碩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影響力的增加,對其教育質量的評估與監督成為熱點問題。GAC 認證體系作為受到國際廣泛認可的項目管理領域教育評估體系,能夠為我國項目管理專業工碩學位教育評估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從教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入手,分析進行教育質量評估的特點與要求;對比了GAC 認證體系與國內較具權威性的教指委評估體系,指明了運用GAC 認證體系進行項目管理工碩教育評估的必要性與適用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對GAC 認證體系進行了改進,完成了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GAC 認證體系從培養體系、教學過程、培養效果等全方位著手,為高校項目管理工碩評估提供了規范的框架,該體系作為我國高校項目管理學位項目與國際項目管理教育質量水平相銜接的紐帶,將得到廣泛的重視與應用。對于該評估模型指標權重的設置與適用性的探討,將在進一步研究中持續關注。
[1] 王媛,王守清. 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教育現狀(2009 年11 月至2010 年9 月) [J]. 項目管理技術,2010 (10):82-88.
[2] 白思俊.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與工程管理碩士培養目標及差異化探討[J]. 項目管理技術,2013,11 (4):22-25.
[3] 戚安邦,翟磊,楊偉. 面向創新型國家和項目導向型企業建設的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J]. 項目管理技術,2006(5):30-35.
[4] 李華燊,李世其,姚梅.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國際化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6):57-59.
[5] 孫陽春,李靜.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分析[J] .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 (1):63-64.
[6] 盛明科,唐檢云. 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框架[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 (7):13-17.
[7] 王長峰. 高等院校項目管理領域工程碩士點建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 項目管理技術,2008 (5):36-39.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