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景觀采摘兼用型彩色馬蹄蓮品種評比研究
楊 林1, 朱 莉1, 時祥云2, 王立臣2
(1.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 100029;2.延慶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 102100)
摘要對引進的9個彩色馬蹄蓮品種進行栽培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宜北京地區種植兼具景觀和采摘功能的品種。結果表明,在新的栽培模式下引進品種中除‘Ruby’ 、‘Acapulec’ 外,其他品種均比對照品種‘Gold Cholic’表現出更好的綜合適應性,‘Garnet Glow’ 和 ‘Nature Bouquet’憑借突出的綜合表現被選作北京地區景觀采摘兼用型彩色馬蹄蓮的主推品種。
關鍵詞彩色馬蹄蓮;品種評比;景觀;采摘
中圖分類號S682.2+64
基金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溝域產業融合技術集成研究”(D1311000 00613003)。
作者簡介楊林(1984- ),男,北京人,工程師,從事花卉引種及栽培、景觀農業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29
StudyonVarietyEvaluationinCallaLilyforLandscapeandPickingUsinginBeijing
YANGLin1, ZHU Li1, SHI Xiang-yun2et al (1.Beij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Beijing100029; 2.Yanq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Beijing102100)
AbstractThis study introduced and trial planted 9 varieties of calla lily to select suitable cultivar for landscape and picking using in Beijing. By the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varieties had bett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Gold Cholic’ except ‘Ruby’ and ‘Acapulec’ by the new cultivation mode. As a result, ‘Garnet Glow’ and ‘Nature Bouquet’ were selected to be the main popularized calla lily varieties for landscape and picking using in Beijing.
KeywordsCallalily;Varietyevaluation;Landscape;Picking

彩色馬蹄蓮,學名Zantedeschia hybirds,為天南星科馬蹄蓮屬植物的園藝雜交品系,其花型奇特,花色典雅,葉片特有斑點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可用作盆花、切花及園林景觀栽培[1]。近幾十年,在世界范圍內彩色馬蹄蓮產銷量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已成為世界上新興的球根花卉之一,在國際花卉市場上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被公認為21世紀的“花卉之星”[2-3]。目前,全世界彩色馬蹄蓮品種已超過120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先后引進的品種有40余個[4],世界上彩色馬蹄蓮主要生產國集中在新西蘭、荷蘭、美國、南非、肯尼亞等[5]。我國彩色馬蹄蓮的引進試種有近30年時間,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研究也逐步深入,但目前品種引進和相關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切花和盆花生產方面[6-9],而在景觀應用方面的引種篩選和相關栽培技術研究較少。筆者旨在引進并篩選出適宜北京地區種植兼具景觀和采摘用途的彩色馬蹄蓮品種,以豐富本地景觀花卉品種,促進溝域球根花卉產業融合發展。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時間與地點定植期為2014年4月28日,觀測時期為一個完整生長季。試驗地位于北京市延慶縣四海鎮西溝外村彩色馬蹄蓮引種試驗方。該地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550mm左右,無霜期150d左右,光照充足,光質佳,試驗地土質為排水良好的壤土,可以滿足彩色馬蹄蓮正常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
1.2試驗材料供試各品種均為進口自美國金洲種球公司(GoldenStateBulbGrowers)的當年開花商品球,種球規格統一為周徑20~24cm,具體品種信息見表1。
1.3試驗設計采用以品種為因子的單因素隨機區組試驗,設置9個處理品種,以近年來市場認知度較高的‘黃金圣杯’作為對照品種。設置3次重復,共30個小區,每小區15㎡。單株指標性狀觀測采用對角線取樣法,每小區選擇3株樣本測量,群體指標和測產按小區測量。

表1 引進彩色馬蹄蓮品種
1.4田間管理供試品種均采用簡易保護地模式栽培。定植前,試驗地塊旋耕,整平,做高畦,彩色馬蹄蓮種球統一用赤霉素噴施晾曬后待用。種植密度統一采用9株/m2,種植深度為10 cm左右。種植后澆透水,覆膜保濕保溫,促進種球發芽。由于試驗地光照強烈,出芽后統一采用70%遮陽網進行遮陰。生長期適宜溫度白天20~25 ℃,夜溫不得低于10 ℃,遇極端天氣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澆水在生長前期及中期要求較濕,后期應注意控水,進入雨季后棚架覆膜遮蓋避雨。生長期統一進行追肥和例行打藥工作。
1.5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使用DPS軟件采用LSD方法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物候期由表2可知,從不同品種的物候期看,引進品種在試驗地生育期存在較明顯的差異,萌芽最早的品種為‘Acapulec’,‘GoldCrown’次之,‘PinkMelody’再次,其他品種萌芽均晚于5月20日;現蕾期和初花期最早的品種仍為‘Acapulec’,‘PinkDiamond’和‘Parfait’現蕾較晚,其他品種相近;衰敗期最早的品種為‘Acapulec’,其次為‘Sunshine’,‘PinkDiamond’ 和‘Parfait’最晚衰敗。從各個品種全生育期中的有效觀賞期來看,‘GarnetGlow’持續花期最長達55d,‘Sunshine’ 和‘Acapulec’相對較短,為48d,其余品種相近。

表2 不同品種物候期
2.2不同品種生長情況由表3可知,從不同品種的生長情況看,‘GoldCrown’株高最大,‘Acapulec’次之,‘Ruby’體量最小,其余品種居中;‘GoldCrown’冠幅也最大,‘GarnetGlow’次之,‘Ruby’最小,其余品種居中;‘GarnetGlow’分芽情況最好,株型最飽滿,‘PinkDiamond’次之,‘GoldCrown’分芽數最少。從整體看,紅色系品種的體量整體小于黃色系品種,而分枝性優于黃色品種。

表3 不同品種生長情況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2.3不同品種適應性由表4可知,從不同品種全生育期適應性看,‘GarnetGlow’、‘PinkDiamond’、‘PinkMelody’、‘Sunshine’、‘NatureBouquet’和‘GoldCrown’6個品種成活率達到100%,顯著高于其他品種,而‘Ruby’品種的成活率最低,為91.67%,倒伏率方面,‘Ruby’、‘Parfait’、‘GoldCrown’、‘Acapulec’4個品種有倒伏情況發生,以‘Acapulec’倒伏發生率最高,但與其他品種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軟腐病發病率方面,‘GarnetGlow’和‘PinkMelody’最佳,發病率為0,‘Ruby’發病率最高。
2.4不同品種產量由表5可知,從不同品種的產量情況看,紅色系中,‘Garnetglow’全生育期單株總產花數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其次為‘Ruby’, 紅色系其余品種單株總產花數也高于對照品種;在黃色系中,‘NatureBouquet’ 全生育期單株總產花數最高,‘GoldCrown’、 和‘Acapulec’相對較低且低于對照品種。優花率方面,‘Garnetglow’和 ‘NatureBouquet’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inkMelody’優花率最低;畸形花方面,‘Garnetglow’和 ‘NatureBouquet’ 畸形花率均為0,‘PinkMelody’ 畸形花率最高。綜合來看,紅色系品種的產花量整體高于黃色系品種,紅色系中‘Garnetglow’產量最高,質量最佳,黃色系中‘NatureBouquet’產量最高,質量最佳。

表4 不同品種適應性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5 不同品種產量分析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3小結與討論
綜合來看,該研究中作為景觀采摘兼用型品種引進的9個彩色馬蹄蓮品種除‘Acapulec’、‘Ruby’2個種適應性稍差,其他品種均比對照品種‘GoldCholic’更適宜作為簡易保護
地模式的景觀栽培。在良好的適應性作為保障的前提下,采摘景觀兼用型彩色馬蹄蓮品種應該在群體的景觀觀賞性和良好的豐產性方面有更好的平衡。供試的多數品種可以獲得50 d以上的有效觀賞期,其中以‘Garnet Glow’最為突出達到55 d。整體上看紅粉色系品種的體量小于黃色系品種,而分枝性和持續花期優于黃色系品種,這在景觀營造時應重視。從產量上看,紅色系品種的產花量整體高于黃色系品種,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8-9]。就單個品種而言,紅色系的‘Garnet Glow’ 和黃色系的‘Nature Bouquet’表現突出,可作為北京地區的景觀采摘兼用品種推薦。
參考文獻
[1] 周滌,吳麗芳.馬蹄蓮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9):284-290.
[2] 趙培飛,吳麗芳,鄭凌,等.云南彩色馬蹄蓮的生產與發展前景[J].湖南農業科學,2002(3):69-70.
[3] 師向東.我國彩色馬蹄蓮生產現狀及發展[M]//中國園藝學會球根花卉分會.中國球根花卉年報.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6:202-207.
[4] 吳麗芳,蔣亞蓮,楊春梅,等.我國彩色馬蹄蓮種苗和種球生產技術研究進展[M]//中國園藝學會球根花卉分會.中國球根花卉年報.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5:186-192.
[5] 吳麗芳,楊春梅,蔣亞蓮,等.中國彩色馬蹄蓮產業化發展分析[J].云南農業科技,2006(z1):96-99.
[6] 發棣,趙鶯鶯,管志勇,等.彩色馬蹄蓮引種栽培技術初探[J].江蘇林業科技,2003,30(1):17-19,36.
[7] 林茂,唐遒冥,王華新,等.彩色馬蹄蓮耐熱品種篩選研究初探[J].北方園藝,2011(24):93.
[8] 陶貴榮,車曉芬.彩色馬蹄蓮在西安的引種試驗[J].北方園藝,2010(13):81-82.
[9] 王愛紅,吳彩瓊,賈彩娟,等.彩色馬蹄蓮引種栽培試驗[J].廣東園林,2006,28(2):39-42.